第 9章 动机、情绪和归因
主要内容
? 一、情绪
? 二、动机
? 三、归因
一,情绪
( 一 ) 引言
( 二 ) 情绪研究的传统方法
( 三 ) 情绪实验研究的变量
( 四 ) 情绪实验
(一)引言
? 传统心理学把情绪列为心理现象的三大方面之一 。 情
绪也是心理学理论体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研究环节 。
? 情绪 ( emotion) 是体验, 又是反应;是冲动, 又是行
为;它是有机体的一种复合状态 。 情绪的表现有和缓
的和激动的, 细微的和强烈的, 轻松的和紧张的等诸
多形式, 广泛地同其他心理过程相联系 。
? 自古以来,科学家们十分注意探讨情绪之奥妙,但与
情绪的重要性不相适应的是,长期以来情绪研究一直
是心理学尤其是实验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情绪所特有的复杂性以
及由此衍生出来的情绪研究方法学上的困难。
情绪研究的困难之一
? 情绪研究的第一个困难是因为它发生在特定的情境中,
具有外部的行为表现,同时又伴随有内部的生理变化。
情绪与环境、认知和行为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它
在有机体生理和心理的多种水平上广泛地同其他心理
过程相联系。当人们使用, 情绪, 一词时,可以是指
完整意义上的情绪,也可以是指它的某一侧面。而研
究者在具体从事研究工作时,其工作范围往往只能是
情绪的某一局部。这样,不同研究者之间在出发点、
研究方向、所用方法以及所得结果乃至结论上存在着
种种差异,这就造成了情绪研究和情绪理论建设中的
特殊困难。难怪有人夸张地说,除了心理学家之外,
人人都知道情绪是什么,然而心理学家却不能准确地
描述它。
情绪研究的困难之二
? 情绪研究的另一个困难是:在严格的实验情境
中引起的情绪带有明显的人为性质,难以为科
学研究提供正确的依据;而在复杂现实情境中
的观察则又太笼统,难以进行定量分析。一个
典型的例子是,在森林中知觉到一头老虎能引
起恐惧,但在动物园里知觉到关在笼子里的老
虎就不产生恐惧了。在实验室情境中,由于被
试知道这是一项实验,本来在现实中会引起某
种反应的情绪刺激,这时可能引不起或者只引
起强度较低的反应,甚至可能改变其性质而成
为另一种反应。
(二)情绪实验研究的传统方法
1,印象法
2,表现法
1、印象法
? 印象法 乃是通过谈话或问答来了解被试的情绪体验。其
典型方法是:给被试一个情绪刺激,然后要求被试报告
他的内部体验。
? 例如,给被试听一段音乐,然后让他报告是否产生
了情绪体验,是愉快的还是不愉快的,这些体验是
何时以及怎样发生的,强度如何等等。
? 早期的实验心理学家试图用印象法来得到对内省情绪体
验的系统描述。
? 例如冯特曾在印象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情绪的三维
体系:愉快 —— 厌恶;兴奋 —— 抑郁;紧张 —— 轻
松。
? 现代情绪心理学家在使用印象法时还采用了问卷方式。
例如伊扎德以分化情绪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分别适用于
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 分化情绪量表。
? 现代的 问卷法 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对此进行量化,
这是它的优点,也是其他方法所不能替代的。
? 印象法的主要缺点是:( 1)带有较多的主观色
彩;( 2)在某种程度上说,从不同被试得到的
有关情绪体验的内省报告在比较时发生困难,例
如,实验者很难判断一个被试所说的情绪形容词,
非等于另一个被试所说的形容词;( 3)情绪在
内省时会趋于消散,回忆时情绪又会降低强度。
因此,在情绪研究中印象法一般不宜单独使用,
需同时配以其他方法或指标。
2,表现法
? 情绪过程既有内部体验又伴有一定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行
为,因此,可以将有机体的生理和行为变化作为情绪的
指标加以测量和记录,这就是 表现法 。
? 表现法的主要优点是比较客观。
? 早期研究者所关注的重点尽管不是情绪的生理过程和行为表现,
但他们在情绪研究中仍然采用了表现法。他们在记录皮肤电反
应、呼吸、脉搏和血压变化的仪器上作出了很多创造性努力。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天的研究者已经可以使用各种电子仪
器,以各种方法测量并记录伴随情绪而发生的生理变化,例如
呼吸、心跳、血管收缩、皮肤电反应、心电、脑电等等。
? 与此同时,他们也可以采用照相、录像(或录影)等方法记录
表情动作等行为变化,并借助计算机对测量结果进行处理,以
达到对情绪比较客观的测量。
? 但表现法也遇到不少困难, 由于伴随情绪
的生理变化本身并不等同于情绪, 从严格
的意义上说, 对生理变化的测量只是对有
机体, 唤醒, 水平的测量 。 至于表情, 也
能测量, 也有人类的共同规律, 但有时离
开了具体背景, 就很难判断 。
? 情绪研究者一般认为,比较适宜的做法是
两者并用,既用表现法取得对情绪的客观
记录,又用印象法记录被试的主观体验。
在情绪状态发生时,有机体产生各种不同
的变化。
? 对情绪反应的各种表现,实验心理学研究
较多的是:( 1)情绪的生理变化;( 2)
情绪的表情动作;( 3)情绪的主观体验。
(三) 情绪实验研究的变量
? 从现有的情绪研究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两
种基本的情绪研究策略:( 1)根据一系
列已知的情绪反应寻找引起这种反应的各
种刺激;( 2)选择一种具体的刺激模式
作用于有机体,确定所导致的情绪变化。
? 情绪研究中的变量分为认知变量、行为变
量和生理变量,下面我们分别予以讨论。
1,认知变量
? 情绪实验中的 认知变量 包括情境变量、由
实验者操纵的对情境或其他情绪刺激的认
知解释、以及被试的自我报告。它们有些
属于自变量,有些则属于因变量。
( 1) 情境变量
? 情境变量(或情境变项) 指一种外部的、
非物理和生理性的情绪刺激,它通常由
一个事件以及事件发生的环境所构成。
情境变量一般作为自变量,它需要通过
认知才能产生作用。在大多数实验中,
它与其他自变量共同发挥作用,或与其
他因素共同构成一个自变量。
操纵情境变量的具体方法
? 让被试直接处在某个情境中,例如战场
上,飞行跳伞现场等;
? 被试并不直接处在某个情境中,但让他
(她)观看一个实际发生的情景,内容
可以是悦目的人像,也可以是紧张性电
影等;
? 控制认知所依据的因素,如期望等。
( 2) 认知解释
? 认知解释 ( cognitive explanation)是指
由实验者操纵的对情境或其他情绪刺激
的认知解释。它可以单独构成一种自变
量。根据特定实验的需要,这种认知解
释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假的。
沙克特的实验
? 在实验中,将被试分为三组。第一组,告知肾
上腺素的效果。即向被试说明注射药剂后将产
生长达 20分钟的副作用,对这些副作用的描述
与注射肾上腺素后产生的主观体验相同。第二
组,不告知肾上腺素的效果。注射时告诉被试,
药剂是温和无害的,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第
三组,歪曲肾上腺素的效果。告诉被试注射药
剂后将产生双脚麻木、发痒和头痛等现象,这
与肾上腺素的真实效果完全不同。通过这三种
不同的认知解释,就可从一侧面了解认知解释
在情绪中的作用。
( 3) 自我报告
? 由于情绪是一种体验,因而运用自我报告也就
是理所当然了。
? 早期的自我报告,一般是由被试报告其情绪体
验,近来的研究虽然仍然保留了这一方法,但
更多的是以情绪量表或问卷的形式出现。
? 情绪自我报告量表可分作二大类,一类是 情绪
状态量表,一类是 情绪特质量表 。前一类测量
被试的情绪体验,在实验中用作因变量;后一
类情绪量表测量的是被试的一般情绪反应倾向,
即情绪特质,是常用作辅助手段选择或操纵被
试变量的。
情绪量表的形式
? 形式之一,情绪体验的直接提问 ;
? 形式之二,列出描述情绪状态的若干形
容词,由被试找出符合其当前情绪状态
的形容词 ;
? 形式之三,运用现成的等级评定量表 。
2,行为变量
? 行为变量 在多数情况下是动物情绪研究和人类
情绪研究中常用的因变量,它通常是指情绪行
为(明显的反应模式和显著的行为)。
? 在少数情况下,行为变量也可能是自变量,例
如前动作对后动作的影响是因果关系;又如反
应时和正确率的权衡则是共变关系。显然,动
物研究和人类情绪研究中所使用的行为变量存
在着很大的区别。在动物情绪的研究中,行为
变量可以分为二类。
行为变量
? 第一类是典型的情绪行为,所谓测量也就是对
典型情绪行为的直接描述和记录。
? 例如,对猫而言,惊栗和冲撞表示恐惧,甩尾、弓
腰、嗥叫、瞋目表示狂怒,等等。
? 在动物 情绪性( emotionality) 的测量中,排尿
和排便是最常用的指标。
? 这种简单的描述方法有时也可以发展成颇为复
杂的系统。
? 例如布雷迪和诺达曾提出了情绪性的六种成分,它
包括反抗触摸、叫声、惊跳、逃跑、遗尿、遗便,
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评定量表。
? 第二类主要来自 条件性情绪反应 和 回避反应 的研
究技术。简单地说,这种技术就是当某一自变量
影响了某些正在进行中的操作时,实验者间接地
记录下这个刺激产生的情绪影响。
? 积极回避反应 是在信号刺激出现时作出的一种反
应以避免某种即将出现的厌恶刺激。 消极回避反
应 可解释为经过学习靠不作出任何反应而避免某
种厌恶刺激。
? 在这种技术中,测量的直接行为指标通常是动物
的完成行为,即某种操作性行为。
? 根据实验安排的不同,具体测量的完成行为可以有
很大差异。
? 例如,它可以是动物接近食物的潜伏期和摄食(水)
量;可以是在特定跑道上的奔跑速度;甚至可以是
明度辨别任务。
? 一种典型的方法叫做 旷场反应,又称户外行为,它
常被心理学家用作测量动物活动量和情绪性的指标。
? 刘素珍( 1995)发现:在突然的高强度噪音条件下,
老鼠出现恐惧( pho-bia)的行为反应,动物在旷场
反应中,爬格子数,由控制组的 32.9格降至恐惧症
组的 16.1格。
人类情绪研究中的行为变量
? 情绪性行为,是在特定情绪状态下的典型情绪
性行为;
? 情绪表现,是指个体在情绪状态时,在生理上、
心理上以及外显行为上的一切变化或活动,包
括身段表情、面部表情和言语表情。
? 完成行为,是指在被试作了一连串预备反应后,
最终完成某项作业的情况以此作为因变量。
? 行为变量在使用时,
? 首先应注意具体情境,即同一行为在不同情
境中可以代表不同的情绪;
? 其次,还应注意文化差异,不同文化背景
(譬如不同民族)的人在情绪的行为表现上
存在一定的差异;
? 第三,应注意个体差异,不同的个体在行为
强度上可以有很大区别。这些原则在情绪实
验中尤为重要。
3,生理变量
? 生理变量 包含的内容极为广泛 。 首先,
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两类:自变量的生理
变量和作为因变量的生理变量 。
? 生理变量作为自变量使用时, 其方法和
技术大部分直接来源于生理心理学的研
究方法 。 最普通的方法有损伤法, 电刺
激法和化学刺激法 。
(四)情绪实验
? 1.情绪的生理心理学研究
? 2.面部表情的辨认
? 3.微笑与幸福
1.情绪的生理心理学研究
? 皮肤电反应
? 呼吸和血压变化
? 脑电反应
? 神经介质
2.对面部表情的辨认
? 大体说来,对面部表情的正确判断既取决于面
部表情者的年龄,也取决于观察者的年龄及训
练。
不同年龄儿童所达到的对各种面部表情照片的 50% 水平的正确判断的结果
模拟表情 年龄
笑 容 3 岁以下
痛 苦 5 ~ 6 岁
愤 怒 7 岁
恐惧——恐怖 9 ~ 1 0 岁
惊 讶 11 岁
蔑 视 14 岁以上
3.微笑与幸福 奥运会受奖仪式上 3 个阶段中金牌得主各种面部表情的时间百分比
面部表情 A 阶段 B 阶段 C 阶段
微 笑 * 4, 5 2 5 0, 9 6 1, 6 0
中性的 3 2, 4 1 7, 7 1 1 4, 4 3
其他表情 ** 0, 5 0 0, 2 1 6, 0 1
其他活动 6 2, 5 6 4 1, 1 1 7 7, 9 6
* 与 ** 按 E k m a n an d F r ie s e n (1 9 7 8) 的标准
观看比赛时球迷各种面部表情的时间百分比
面部表情 彼此无交流 彼此有交流
微 笑 * 9,52 45,60
中性的 7,74 8,19
其他表情 ** 18,64 4,78
其他活动 64,08 41,42
* 与 ** 都按 E k m an and F ri es en ( 1978 ) 的标准
二、动机
? 动机是指由于个人的某种需要所引起的
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行为指向。
?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无论是
物质的需要还是精神的需要,只要它以
意向、兴趣、愿望或信念的形式指向一
定的对象,并激发起人的活动,就可构
成活动的动机。
? 以往的研究者一直在关心动机体系中的
个别差异问题。例如,人们在追求成就、
权利、满足饥饿要求等几方面的强烈程
度是不同的。
? 在这一节中,我们只介绍环境因素怎样
激起人们的行为,关心的是反应的共同
模式。
? 如果一个人被迫做某事,或违心地说些什么,那么他
真正的意愿、想法会发生变化吗?这就是 Festinger和
Carlsmith( 1959)研究的出发点,在此以前 Festinger
提出了认知失调( cognitive dissonance) 的理论。这
个理论有四个要点:
? 一个人如果为矛盾的想法困惑,就会产生失调的感情。
? 失调是不愉快的,因而个体会产生消除它的动机。
? 除了试图消除失调以外,个体将积极地避免加深失调
的情况与信息。
? 随着失调加深消除不愉快的动机也更强烈。
? 实验是组间设计,共有 3种实验条件。
? 控制组(无奖赏),奖赏 1美元组与奖赏
20美元组。
? 自变量是奖赏的数量。
? 因变量是被试真实的想法。
问 题 控制组 1 美元组 20 美元组
这两项工作有趣吗 / - 5 ~+5 - 0,4 5 +1,3 5 - 0,0 5
你对你的能力了解了多少 /0~1 0 3,0 8 2,8 0 3,1 5
科学上的重要性 / 0 ~10 5,6 0 6,4 5 5,1 8
参加类似的实验 / - 5 ~ +5 - 0,6 2 +1,2 0 - 0,2 5
注:问卷的答案以量表分表示。
?一般说来,我们的态度决定
着我们的行为,但 Festinger
等人的实验证明,在一定的
条件下我们的行为决定我们
的态度。
三、归因
? 最早用实验法研究归因问题
的是 Heider和 Simmel
( 1994)。他们用动画片的
方式模拟了人在家中的情况。
? 图中长方形表示房子,开口
的地方是门口。大三角、小
三角和小圆代表人。
? 当动画片放映时,各种不同
的情景出现。实验中要求被
试指出,大三角、小三角和
小圆各代表什么人,解释这
些人的各种行为。
动画片中处在不同位置与形状中的大
三角、小三角与圆点、线构成的房屋
(一)当事人与旁观者所理解的行为原因
? Jones和 Nisbett扩展了行为原因的格式塔的观
点,说明为什么旁观者( observer)会更多地
用个人素质来解释行为,而当事人( actor)则
更多地用环境因素来解释行为。
? 在旁观者的知觉视野中人是图形( figure)而
社会环境是背景( ground)。 但是,当事人在
行动时不能看到自身,因此在当事人的知觉视
野中社会环境就成了图形。
Nisbett的实验一
当事人与旁观 者的估计
当事人的行为
估 计 者
志 愿 的 不志愿的
当 事 人 3.31 3.92
当事人数目 16 12
旁 观 者 4.27 2.78
旁观者数目 15 18
Nisbett的实验二
关于女朋友问题的结果即原因数目
喜欢女朋友的原因
解释对象
环境的 个人品质的
自己的行为 4.61 2.04
好朋友的行为 2.70 2.57
Nisbett的实验三
描写不同的人所使用的个人品质形容词的数目
不 同 的 人
被试类型
自己 好朋友 父亲 相识的人 节目主持人
当事人 1 1,92 1 4,21 1 3,42 1 3,42 1 5,08
Nisbett的研究的总结
? 这 3项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即当事人更多地用环境原因来解释
自己的行为,而旁观者则更多地用个人品质的原因来解释当事人
的行为。
? Nisbett等人认为,如果这 3项研究结果反映了人们对自己和他人
具有不同的内隐人格设想( 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是很有
意义的。
? 但他们也承认,其他观点也可能解释这些结果。例如在研究一中,
旁观者对当事人唯一的了解就是当事人是否志愿接待代表团,因
此在随后的 9点量表估计中,旁观者就更多地受当事人志愿或不
志愿的影响,而不会受当事人其他品质的影响(因为旁观者与当
事人是临时组成的对子,彼此不了解)。即实验程序的安排导致
了前面的结果。
(二)文化与归因( 1)
美中被试对社会事件的归因知觉
鱼 群 卡 通
强制型 联系型 聚集型 知 觉
M P M P M P
高 中 生
内部原因
美国被试 3.17 3.28 3.13
中国被试 2.56
0.001
3.13
0.22
3.05
0.60
外部原因
美国被试 3.27 2.14 1.91
中国被试 3.61
0.001
2.42
0.004
2.15
0.03
研 究 生
内部原因
美国 被试 3.07 1.94 3.44
中国被试 3.00
0.77
2.11
0.23
3.84
0.24
外部原因
美国被试 3.77 3.95 1.69
中国被试 3.82
0.79
3.84
0.64
1.38
0.15
(二)文化与归因( 2)
社会关系的知觉依赖于文化与鱼群运动轨迹
鱼群运动轨迹
文化类型
即被试类型
美国型 中国型
美 国 2.92 3.27
中 国 2.90 3.54
(二)文化与归因( 3)
? 综合以上的结果可以认为,个人主义者
文化的代表美国人倾向于用个人自身的
原因来解释社会事件的发生,而集体主
义者文化的代表中国人则倾向于从环境
或外部原因来解释社会事件的发生。
? 即归因模式随文化不同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