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
概 述:
血型的发现,
最初试用输血疗法时, 有些人输血后效果良好, 但
有些人则引起大量溶血和血管堵塞, 造成严重的后
果 。 提示:不同人的血液有某些类型差别 。
后经深入研究, 1901年 Landsteiner 发现了第一个
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的 RBC的 ABO血型系统 。
获得了 193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此后他又
发现了 MN,P,Rh等血型, 赢得了, 血型之父, 的誉
称
血型的分类,目前已知人类的 RBC除 ABO血型外,
还有 Rh,Kell,MNSS,P等 15个血型系统,还
发现一些亚型。
也发现了其他细胞的血型系统,如人白细胞上
的抗原系统( HLA)在体内分布广泛,与器官移植的
免役排斥反应密切相关;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抗原在
输血时可引起发热反应。
一、红细胞 血型
共有 23个 RBC血型系统,193种抗原
( 一),ABO血型
系统
分型原则
以红细胞膜上的凝
集原定型 。
凝集原,指红细胞
膜上的抗原物质(糖
蛋白或糖脂上的寡糖
链)。
凝集素,指能与凝
集原结合的特异抗体
(由 ?-球蛋白构成 ——
IgM)。
注, ① 四种血型都有 H抗原 ( 是形成 A,B抗原的
结构基础 ), 但其抗原性较弱, 故血清中一般
不含抗 H抗体 。 ② A1型 RBC可与 A2型血中
的抗 A1发生凝集反应 。 ③ A2型和 A2B型的
抗原性比 A1型和 AB型的弱, 血型鉴定时易使 A2
型和 A2B型误判定为 O型或 B型 。
血型鉴定
ABO血型
检测:
红细胞的
凝集反应
与叠连
(二) Rh血型系统
1,发现和分布
白种人,85%凝集 ( Rh+) 15%不凝 ( Rh-)
汉 人,Rh+占 99% 1%不凝 ( Rh-)
Rhesus monkey RBC Rabbit
Rabbit血清 +人 RBC
1) Rh血型抗原,人类 RBC膜上有 C,D,E六种抗原,
以 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
分型,Rh+:有 D抗原为 Rh阳性 (汉族 99% )
Rh-:无 D抗原为 Rh阴性
(苗族 12%,塔塔尔族 16%)
2) Rh血型抗体,主要是 IgG,属免疫性抗体,
故可通过胎盘。
特点,血清中不存在, 天然, 抗体。
当 Rh+的 RBC进入 Rh-的人体内,通过体液性
免疫,产生抗 Rh的抗体。
2.抗原与分型:
3.Rh血型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A.无天然抗 D抗体
B.抗 D抗体为不完全抗体 IgG 可通过胎盘
1) 给患者再次输入同一供血者血液
临床
第一次输 Rh+血
Rh-
Rh-, 产生抗 D抗体
抗原抗体反应, 溶解 Rh+血细胞
第二次输 Rh+血
Rh-母亲 再次 怀孕 Rh+胎儿
2) 新生儿溶血
Rh-母亲怀孕 Rh+胎儿 胎儿 D抗原 (分娩时 )
Rh-母亲血液产生抗 D抗体
抗原通过胎盘
溶解胎儿红细胞,流产
抗体通过胎盘
临床意义,
1.输血,第一次输血不必考虑 Rh血型
第二次输血需考虑 Rh血型是否相同
2.妊娠, Rh-的母亲
①若输过血,怀孕后其孕儿为 Rh+者,孕妇的抗
Rh+的抗体,可通过胎盘导致胎儿溶血。
②第一次孕儿为 Rh+,胎儿的 RBC因某种原因 (如
胎盘绒毛脱落 )进入母体,或分娩时进行胎盘剥离
过程中血液挤入母体,孕妇体内产生抗 Rh+的抗体。
第二次妊娠时,孕妇体内的抗 Rh+的抗体, 通过
胎盘导致胎儿溶血 。
常规及时输注特异性抗 D免疫球蛋白
三,输血的原则
1,输同型血:
ABO相合
Rh血型相合(育龄妇女与反复输血者)
万能输血者 (O型 )与万能受血者 (AB型 )
成分输血 (transfusion of blood components)
自身输血
2,交叉配血试验 (cross-match test):
主侧与次侧都无凝集。
主侧 次侧
受者 血 清 红细胞
供者 红细胞 血 清
结论:供血者 RBC不被受血者血浆所凝集为原则
? 交叉配血试验
输血的不良反应
1.发热反应
2.过敏反应
3.溶血反应
4.心脏负荷过重
5.出血倾向
6.细菌污染
7,传播疾病:
概 述:
血型的发现,
最初试用输血疗法时, 有些人输血后效果良好, 但
有些人则引起大量溶血和血管堵塞, 造成严重的后
果 。 提示:不同人的血液有某些类型差别 。
后经深入研究, 1901年 Landsteiner 发现了第一个
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的 RBC的 ABO血型系统 。
获得了 193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此后他又
发现了 MN,P,Rh等血型, 赢得了, 血型之父, 的誉
称
血型的分类,目前已知人类的 RBC除 ABO血型外,
还有 Rh,Kell,MNSS,P等 15个血型系统,还
发现一些亚型。
也发现了其他细胞的血型系统,如人白细胞上
的抗原系统( HLA)在体内分布广泛,与器官移植的
免役排斥反应密切相关;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抗原在
输血时可引起发热反应。
一、红细胞 血型
共有 23个 RBC血型系统,193种抗原
( 一),ABO血型
系统
分型原则
以红细胞膜上的凝
集原定型 。
凝集原,指红细胞
膜上的抗原物质(糖
蛋白或糖脂上的寡糖
链)。
凝集素,指能与凝
集原结合的特异抗体
(由 ?-球蛋白构成 ——
IgM)。
注, ① 四种血型都有 H抗原 ( 是形成 A,B抗原的
结构基础 ), 但其抗原性较弱, 故血清中一般
不含抗 H抗体 。 ② A1型 RBC可与 A2型血中
的抗 A1发生凝集反应 。 ③ A2型和 A2B型的
抗原性比 A1型和 AB型的弱, 血型鉴定时易使 A2
型和 A2B型误判定为 O型或 B型 。
血型鉴定
ABO血型
检测:
红细胞的
凝集反应
与叠连
(二) Rh血型系统
1,发现和分布
白种人,85%凝集 ( Rh+) 15%不凝 ( Rh-)
汉 人,Rh+占 99% 1%不凝 ( Rh-)
Rhesus monkey RBC Rabbit
Rabbit血清 +人 RBC
1) Rh血型抗原,人类 RBC膜上有 C,D,E六种抗原,
以 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
分型,Rh+:有 D抗原为 Rh阳性 (汉族 99% )
Rh-:无 D抗原为 Rh阴性
(苗族 12%,塔塔尔族 16%)
2) Rh血型抗体,主要是 IgG,属免疫性抗体,
故可通过胎盘。
特点,血清中不存在, 天然, 抗体。
当 Rh+的 RBC进入 Rh-的人体内,通过体液性
免疫,产生抗 Rh的抗体。
2.抗原与分型:
3.Rh血型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A.无天然抗 D抗体
B.抗 D抗体为不完全抗体 IgG 可通过胎盘
1) 给患者再次输入同一供血者血液
临床
第一次输 Rh+血
Rh-
Rh-, 产生抗 D抗体
抗原抗体反应, 溶解 Rh+血细胞
第二次输 Rh+血
Rh-母亲 再次 怀孕 Rh+胎儿
2) 新生儿溶血
Rh-母亲怀孕 Rh+胎儿 胎儿 D抗原 (分娩时 )
Rh-母亲血液产生抗 D抗体
抗原通过胎盘
溶解胎儿红细胞,流产
抗体通过胎盘
临床意义,
1.输血,第一次输血不必考虑 Rh血型
第二次输血需考虑 Rh血型是否相同
2.妊娠, Rh-的母亲
①若输过血,怀孕后其孕儿为 Rh+者,孕妇的抗
Rh+的抗体,可通过胎盘导致胎儿溶血。
②第一次孕儿为 Rh+,胎儿的 RBC因某种原因 (如
胎盘绒毛脱落 )进入母体,或分娩时进行胎盘剥离
过程中血液挤入母体,孕妇体内产生抗 Rh+的抗体。
第二次妊娠时,孕妇体内的抗 Rh+的抗体, 通过
胎盘导致胎儿溶血 。
常规及时输注特异性抗 D免疫球蛋白
三,输血的原则
1,输同型血:
ABO相合
Rh血型相合(育龄妇女与反复输血者)
万能输血者 (O型 )与万能受血者 (AB型 )
成分输血 (transfusion of blood components)
自身输血
2,交叉配血试验 (cross-match test):
主侧与次侧都无凝集。
主侧 次侧
受者 血 清 红细胞
供者 红细胞 血 清
结论:供血者 RBC不被受血者血浆所凝集为原则
? 交叉配血试验
输血的不良反应
1.发热反应
2.过敏反应
3.溶血反应
4.心脏负荷过重
5.出血倾向
6.细菌污染
7,传播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