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菌核病
Soybean Sclerotinia Stem Rot
大豆菌核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国外分布于巴西、加拿大、美国、匈牙利、日本、印度等国。我国以黑龙江、内蒙古大豆产区发病重,发病率可达60%~100%,造成绝产。
症状
从苗期至成熟期均可发生,以花期危害严重。地上部发病,可产生苗枯、叶腐、茎腐、荚腐等症状,最后导致全株腐烂死亡,严重影响产量。幼苗发病,茎基部呈湿润状变褐,潮湿时病部生长出絮状菌丝,病部干缩呈黄褐色,苗倒伏枯死,表皮撕裂状。叶片发病,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初为暗青色水渍斑,后渐扩展成圆形或不规则形斑。病斑中心灰褐色,边缘暗褐色,外具黄色晕圈。潮湿时产生絮状菌丝,叶片腐烂,可提早脱落。茎秆发病(主要侵染部位),多从茎中下部分枝处开始,病斑褐色,水渍状,后褐色变浅近白色,故称白腐病。病斑不规则形,可扩展环绕茎部并上下蔓延,造成折断。潮湿时亦产生絮状菌丝,其中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后期干燥时茎部皮层纵向撕裂,维管束外露呈乱麻状。严重时全株枯死,颗粒不收,病轻时部分枯死,种子不饱满。豆荚发病,形成水渍状不规则病斑,潮湿时产生絮状菌丝,病荚内外均可形成菌核。
病原
病原为核盘菌Sclerolinia sclerotiorum (Lib.)deBary, 属子囊菌亚门核盘属。
病菌不形成无性孢子,菌丝集结成粒状菌核,一般为圆柱状、鼠粪状或不规则形,大小1~4mm×3~7mm。菌核表面黑褐色,内部浅粉色,经长期干燥后变米黄色。菌核萌发先形成褐色子囊盘柄,顶端膨大成子囊盘,一个菌核可陆续形成1~30个子囊盘。子囊盘浅褐色,肉质,直径为1~3mm。子囊棍棒状,无色,内生8个斜列成一排的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单孢,无色透明,椭圆形。在子囊间杂生丝状侧丝,无色。
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0~30(C ,以18~25(C 最适。形成菌核温度范围为5~30(C ,适温为10~25(C ;菌核萌发温度范围为5~20(C ,土壤相对湿度范围70%~80%。菌核萌发不需要光照,但形成的子囊盘柄必须有足够的散射光才能膨大形成子囊盘。菌核对湿热抵抗力弱,在50(C热水中5min或60oC中1min就死亡。但干燥条件下,70(C在10h后其存活率仍达75%。菌核对低温抵抗力很强,在北方土壤中可安全越冬。形成子囊盘的温度与菌核相似。子囊孢子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在-1~35(C 范围内都可发芽,以5~20(C 时发芽最快,侵入适温为 15~25(C。子囊孢子耐干燥,在干燥环境下经2个月后,只要有85%以上的大气湿度,子囊孢子发芽率仍为100%。但日光直射4h,子囊孢子即丧失发芽力。菌丝生长最适pH2~8,子囊孢子形成的最适pH6.0~9.7。缺乏氮素时,菌丝生长衰弱,形成菌核少,反之则菌丝生长茂盛,形成菌核多。碳素营养供应不足时,也影响菌丝和菌核的正常生长发育。
大豆菌核病菌寄主范围很广,能侵染64科225属383种植物,而以豆科、十字花科、锦葵科、茄科为最重。在生产上受害最重的作物除大豆外,还有向日葵,油菜、甘蓝、菜豆、胡萝卜等。大豆菌核病侵入的菌丝在寄主细胞间蔓延,并分泌果胶酶、纤维素酶和毒素使病部软化腐烂落花落叶。该菌生理分化现象不普遍,变异较少。
病害循环
此病以菌核在土壤、种子、堆肥和病残体内越冬或越夏。土壤和病残体内的菌核是此病主要初侵染源。大豆菌核病在田间主要靠气流传播,即气候适宜时土壤表层的菌核陆续萌发产生子囊盘,子囊盘成熟释放大量子囊孢子,喷射高度可达80cm,漂浮在空气中,随气流传播,侵染大豆茎及其他部位。此病以初侵染为主,再侵染对本病影响不大。在相对湿度达85%以上的田间小气候条件下,受害茎叶的菌丝体通过接触或气流传播引起再侵染。混杂在种子间菌核可随种子调运远距离传播。
大豆菌核病菌的子囊孢子在大豆植株表面萌发后产生压力胞,并借助侵入丝机械压力直接侵入寄主,或通过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寄主。侵入寄主的菌丝在寄主细胞间蔓延,并分泌果胶酶、纤维素酶和毒素,使病部软化、腐烂、落花、落果。该菌不能直接侵染健康的茎叶而只能侵染花辨及老、黄叶。所以茎、叶上的病斑先发病于中下部。
发病条件
此病的发生与流行主要决定于气候条件、栽培和耕作制度等。
地表温湿度直接影响菌核的萌芽,子囊盘的形成和子囊孢子的成熟;空气湿度则影响子囊孢子的萌芽与侵入。由于大豆菌核病菌对温度的要求范围较广,所以流行的关健是湿度。据东北农业大学报道,大豆开花期旬降雨量(50mm,发病率高达30%以上;旬降雨量(30mm,发病率为15%左右;旬降雨量(17mm,病害不能流行;旬降雨量(10mm,基本不发病。此外,除降雨量外,空气相对湿度,寄主生育期和田间植株郁闭程度均影响田间小气候,也影响发病程度与流行。
田间有效菌核数量越多,发病越重。田间土壤菌核数量的多少决定于土壤、肥料、病残体和种子带菌核的数量。因此,连作地发病重,轮作地发病轻。在气候相同条件下,连作大豆发病率高达76%,而轮作2年地块发病率低于20%。而且土壤中菌核的存活数量和存活率随轮作年限延长而锐减。轮作的作物以禾本科作物为好,不能与向日葵、油菜和其他十字花科蔬菜轮作。田间排灌良好、通风透光地块发病轻,而积水、低洼地植株密度大发病重;偏施过量氮肥,植株徒长,或田间郁闭早发病重;深翻可将土表层菌核深埋土下,阻止萌芽菌核形成子囊盘;中耕培土也能破坏和阻止子囊盘形成。
病害控制
防治策略应采用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的综合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清除初侵染源 由于土壤和病残体中的越冬菌核是主要初侵染源,再侵染又影响不大,因此清除初侵染源,在疫区实行3年以上轮作是防治此病的关健措施。一般与禾本科作物轮作1年就有明显效果,避免连作或与向日葵、油菜等轮作或隔作。病田收获后应深翻,并清除或烧毁残茬。大豆封垄前应及时中耕培土,防止菌核萌发出土或形成子囊盘。注意排淤治涝,平整土地,开沟排水,防治积水和流水传播。
2.选用无病种子 从无病田留种或用过筛法严格选种,清除种子中菌核,避免通过种子作远距离传播。
3.药剂防治 在菌核萌发出土后到子囊盘形成盛期,即在大豆开花期,于土表喷洒杀菌剂,主要有:50%菌霜(菌核净+福美双)、50%速克灵、50%多菌灵、50%农利灵或70%甲基硫菌灵等。
4.选用抗病品种 大豆品种间存在抗性有差异,但至今未发现高抗或免疫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