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疫霉根腐病
Soybean Phytophthora Root Rot
大豆疫霉根腐病又名大豆疫病、大豆疫霉病,是重要植物检疫对象。美国目前大约有800万hm2大豆受害,是危害大豆生产的三大严重病害之一,高感品种受害几乎绝产。该病最早于1948年在美国印地安纳州东北部发现,以后相继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匈牙利、日本、阿根廷、前苏联、意大利和新西兰发现。我国黑龙江省也发现了此病,但仅发生在长期积水的黏土和高感品种上,近年来有加重趋势,必须预防和严格加强检疫。
症状
出苗前引起种子腐烂。出苗后由于根或茎基部腐烂而萎蔫或立枯,根变褐,软化,直达子叶节。真叶期发病,茎上可出现水渍斑,叶黄化、萎蔫、死苗。侧根几乎全腐烂,主根变为深褐色(咖啡色)。这种深褐色沿主茎可向上延伸几厘米,有时甚至达第十节。成株发病,枯死较慢,下部叶片脉间变黄,上部叶片褪绿,植株逐渐萎蔫,叶片凋萎而仍悬挂植株上。后期病茎的皮层及维管束组织均变褐。耐病品种被侵染后仅根部受害,病苗生长受阻。抗病品种上仅茎部出现长而下陷的褐色条斑,植株一般不枯死。
Phytophthora 引起的根腐症状往往易与Pythium、Fusarium 和 Rhizoctonia引起的根腐症状相混淆,所以单凭症状鉴别大豆疫霉根腐病很不可靠。
病原
学名:病原为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 M.J.Kaufman &j.W.Gerdemann.,属鞭毛菌亚门疫霉属。异名有:大雄疫霉菌P. megasperma Drechsler f sp.glycine Kuan & Erwin和P. megasperma Drechsler war.sojae Hildebrand。
病原形态:有性态产生卵孢子。卵孢子球形,壁厚而光滑。卵孢子在不良条件下可长期存活,条件适宜可萌发形成芽管,发育成菌丝或孢子囊。卵孢子为同宗配合,雄器多侧生偶有穿雄生。孢子囊萌发可产生游动孢子,也可直接形成芽管。游动孢子是主要侵染源。孢囊梗分化不明显,顶生单个卵形、无色,单胞孢子囊,无乳突。
病原生物学: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8~35(C,适温24~28(C。孢子囊直接萌发的最适温度为 25(C ,间接萌发最适温度14(C 。卵孢子形成和萌发最适温度为24(C。在PDA培养基上生长缓慢,在利马豆培养基和自来水中可形成大量孢子囊。病组织中可形成大量卵孢子,卵孢子有休眠期,形成后30天才能萌发。土壤、根部分泌液及低营养水平均有助于卵孢子萌发。光照和换水有利于游动孢子产生和萌发。
病原菌生理分化: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寄生专化性很强,除为害大豆外,也可侵害羽扁豆属、菜豆、碗豆。侵染苜蓿和三叶草的疫霉是另外一个专化型。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生理小种分化十分明显,美国已报道39个生理小种,澳大利亚已鉴定出生理小种1、4、13、15号和一个未定名小种。大豆主产国阿根廷用美国的大豆疫霉根病菌小种鉴别寄主体系对该国46个大豆疫霉根腐病菌菌株进行鉴定,发现所有菌系均为1号小种,阿根廷推广的多数品种都感病。我国的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来自何处尚不清楚,急需建立自己的小种鉴别体系,进一步研究小种分布和消长。
病害循环
初侵染:此病为典型土传病害。初侵染来源于土壤大豆残体中的卵孢子。卵孢子在土中可存活多年,条件适宜萌发形成孢子囊,当土壤水份饱和时孢子囊产生大量游动孢子,游动孢子附着于种子或幼苗根上,进而萌发侵染。
传播:灌溉实验表明,无论是刚播种以后或植株较大时灌溉,都会加重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发生。这是因为土壤水分饱和,不仅有利于孢子囊释放大量游动孢子,而且水流还可直接传播。水对发病十分重要。带病土壤飞溅引起的叶部侵染会导致比根部侵染严重得多的叶部病害症状。
侵入与发病:当土壤中有自由水时,孢子囊萌发产生大量游动孢子,随水传播,侵入寄主根部。病菌在根的细胞间生长,形成球状或指状吸器吸收营养,引起发病。
再侵染:生长季节中病组织上可以迅速地不断形成孢子囊,并萌发形成游动孢子进行再侵染。在大豆生长期内可进行多次再侵染。但寄主以苗期为最易感病,随着植株生长发育,寄主抗病性也随之增强。
发病条件
此病的发生与流行主要决定于品种抗病性,土壤湿度,栽培方法和耕作制度等。
品种抗病性:品种抗病性对发病流行程度影响很大。大豆抗病品种较易获得,但由于不断出现新的生理小种,抗性极易丧失。美国利用抗病品种曾一度控制了该病大面积危害,如1964年推广抗病品种HarosoY63,疫区大部分都种植含有相同抗性基因(Rps1)的品种,疫病在生产上危害不大,但1965年出现小种2号,1972~1978年又相继出现3、4、9号小种,使老疫区的危害再度加重。
土壤湿度:是影响该病流行重要因素。土壤含水量饱和是卵孢子萌发形成孢子囊的必要条件。孢子囊必须在有水的条件下才能释放游动孢子,有水时间越长,释放游动孢子越多。据报道,土壤积水2h游动孢子即可形成和释放,并完成侵染。所以在排水良好没有积水的地块,基本不发生此病。地势低洼、黏土、排水不良地块发病重。在病区土壤温度达15~20(C后,遇大雨田间积水,此病严重发生。
耕作栽培:耕作栽培措施会影响土壤含水量和排水,影响通风透光,直接影响发病。及时耕地、排水,发病轻;少耕和免耕板结地病重。轮作与发病关系不大,大豆与非寄主作物轮作4年也不能明显减轻病害,这可能与卵孢子休眠时间长短不一有关,目前尚未发现打破休眠的因素。
病害控制
防治策略是利用抗病和耐病品种,加强耕作栽培措施,作好种子及土壤药剂处理的综合防治措施。
1.利用抗、耐病品种 尽管大豆疫霉根腐病生理小种很多,新小种出现较快,利用抗病品种仍然是最有效的防治手段。最好使用对当地小种抵抗的品种。此外,应不断针对小种变化情况更换抗病品种,以免被新小种侵染。要积极利用耐病品种,由于它们由多基因控制,不易丧失抗性。还可把抗性基因(例如美国的RPS)转到有耐病遗传背景的品种中,即可有效防治病害,又可保持抗性的持久性。
2.耕作栽培措施 早播、少耕、免耕、窄行、除草剂使用增加、连作和一切降低土壤排水性、通透性的措施都将加重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发生和危害。做到适期播种,保证播种质量,合理密植,宽行种植,及时中耕增加植株通风透光是防治病害发生的关健措施。
3.药剂防治 利用瑞毒霉进行种子处理可控制早期发病,但对后期无效。利用瑞毒霉进行土壤处理防治效果较好,有沟施、带施或撒施。用量0.28~1.12kg/hm2,根据品种耐病程度决定用量,一般耐病性好的比耐病性差的品种用量要少。目前还没发现大豆疫霉抗瑞毒霉的报道,在美国俄亥俄州连续使用了8年尚未发现抗药性。
4.加强检疫 因病菌可随种子远距离传播,各地要做好种子调运的检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