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紫斑病
Soybean Purple Seed Stain
大豆紫斑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1979年美国南方15个州减产5亿kg,巴西曾因此病减产15%~30%。我国各大豆产区均有发生,南方重于北方,温暖地区较严重。病粒除表现醒目的紫斑病外,有时龟裂,瘪小失去生活能力,感病品种紫斑粒率15%~20%,最高可达50%以上,严重影响豆粒质量和产品质量。
症状
主要危害豆粒和豆荚,也侵害幼苗、叶片、茎秆。幼苗期子叶发病,形成云纹状近圆形褐色斑;成株期叶片发病,初生紫色圆形小点,后沿中脉或侧脉两侧逐渐扩大成受叶脉限制而成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中央灰褐色,边缘紫色,大小约2mm,严重时可合并成大块枯死组织。天气潮湿时,病斑两面密生灰色霉层(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茎及叶柄病斑长条形或梭形,红褐色,常合并成不规则形。严重时整个茎或叶柄呈紫黑色,边缘不清晰。豆粒上症状发病轻时,在脐周围形成浅紫色斑纹,严重时,种皮大部分呈深紫色,常有龟裂条纹。
病原
病原为菊池尾孢Cercospora kikuchii(Matsumoto et Tomoyasu)Chupp,属半知菌亚门尾孢属。病菌子实体生于叶片正反两面,子座小,褐色,直径19~25μm;分生孢子梗分枝或不分枝,多数束生,淡褐色或浅褐色,多隔膜,孢痕显著,具0~2个膝状节,16~192μm×4~6μm;分生孢子无色,鞭形至圆筒形,直形或弯曲,基部截形,顶端略尖,隔膜多达20个以上,大小54~189μm×3~5.5μm。病菌生长最适温度24~28(C;分生孢子形成适温23~27(C,萌发温度16~31(C,最适温度为28(C。分生孢子在水中2h可萌发,3h后萌发率达90%。分生孢子的每个细胞均能萌发,以两端萌发较多。病菌在胡萝卜浸汁大豆培养基上可大量产孢,但在PDA培养基产孢很少。
发病规律
此病主要以菌丝体潜伏在种皮内越冬,也可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第二年初侵染源,但以种子带菌为主。播种带菌的种子,10d后,子叶便出现褐色龟裂,在幼茎上看到病斑。在病残体上越冬的菌丝和分生孢子遇适宜环境可成为初侵染源。紫斑病在田间主要靠气流和雨水传播。播种病种子后,病菌从种皮扩展到子叶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气候适宜时病残体和病株上产生的分生孢子随气流和雨水传播到叶片、豆荚和子粒上,从气孔、伤口和表皮直接侵入寄主引起发病。田间有多次再侵染。紫斑病的发生与流行主要决定于品种抗性、栽培条件和耕作制度。大豆紫斑病在田间发病最适温度为28~30(C,长期高湿有利于发病。尤其是8月份结荚期多雨高湿,温度适宜有利于病害流行,大豆开花期和成熟期的适宜气候与紫斑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连作地,植株密度大,田间通风透光差发病重;反之,发病轻。
病害控制
防治策略是以农业措施为基础,选育抗病品种,种子处理,辅以田间喷药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品种间抗性存在差异。各地均有较抗病品种。野生大豆抗性较强。
2.耕作栽培措施 合理轮作。大豆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深翻地,促进病残体腐烂。选用无病种子,减少初侵染源。
3.种子处理 用种子量0.4%的40%拌种双,0.5%~0.8%的50%福美双等药剂拌种。
4.田间喷药 开花结荚初期,喷施40%多菌灵、70%甲基硫菌灵、65%代森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