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叶斑病
Peanut Cercospora Leaf Spot
花生叶斑病包括黑斑病和褐斑病,是花生上常见的两种叶部病害,在田间常同时发生,症状相似,主要造成叶片枯死、脱落,发生普遍,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可达40%以上。
症状
主要发生在花生生长的中后期,褐斑病始发期比黑斑病稍早,因此国外把前者称做早斑病(peanut early spot),把后者称做晚斑病(peanut late spot)。两种病害都以为害叶片为主,也可为害叶柄和茎杆。
两种病害发病初期均形成褐色小点,扩大后在叶片上形成褐色圆形病斑,在叶柄和茎杆上形成褐色椭圆形病斑。两种病害的区别在于:黑斑病的病斑较小,直径多为2~5mm,病斑颜色较深,呈黑褐色,且叶斑正面和背面颜色基本相同。老病斑周围常有淡黄色晕圈,在叶片背面病斑上产生大量黑色小点(子座),排列呈同心轮纹状。褐斑病的病斑较大,直径4~10mm,病斑颜色较浅,叶斑背面比正面更浅,一般正面为茶褐色,背面则为黄褐色,初期病斑就有明显的黄色晕圈。主要在叶片正面病斑上产生小黑点(子座),散生且不明显。潮湿时,两种病害在小黑点上均产生灰褐色霉层(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一张叶片上病斑可达几十个,造成
叶片干枯、脱落,茎秆枯死。
病原
病原为球座尾孢菌Cercospora personata Berk.et Curt,褐斑病的病原为花生尾孢菌C. arachidicola Hori,均属半知菌亚门尾孢属。两菌的有性态均为子囊菌亚门球腔菌属(Mycosphaerella),前者为伯克利球腔菌(M. berkeleyi Jenk.);后者为落花生球腔菌(M. arachidicola(Hori)Jenkins),国内未发现。
黑斑病菌子座主要产生于叶斑背面,半球形,暗褐色;分生孢子梗丛生,褐色,不分枝,短粗,0~2个分隔,上部呈膝状弯曲,大小为24~54μm×5~8μm;分生孢子倒棍棒状或圆筒状,短粗,大小为18~60μm×5~11μm,褐色,分隔少,多数为3~5个。褐斑病菌子座主要产生在叶斑正面,暗褐色,不明显。分生孢子梗丛生或散生,黄褐色不分枝,较细长,0~2个分隔,上部呈膝状弯曲,大小25~60μm×3~3.5μm;分生孢子倒棍状或鞭状,细长,大小为38~108μm×3~6μm;无色或淡褐色,分隔多,多数为5~7个。黑斑病菌生长发育温度范围为10~37℃,最适温度为25~28℃;褐斑病菌最适温度也为25~28℃,但最低温度为5~10℃,最高为33~36℃。
发病规律
花生叶斑病菌主要以子座、菌丝团、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中越冬,也可以子囊壳在病残体内,或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壳、种子上越冬。来年当外界条件适宜时,子座和菌丝团产生分生孢子,靠风、雨、昆虫传播,由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寄主,在22~23℃时,潜育期为3~4d,1周后开始产孢,进行再侵染。病菌分生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染均需较高的温度和湿度,在7~9月份若降雨多,发病就重。连作田比轮作田发病重。土壤肥力差,生长衰老,分枝稀少的植株黑斑病发生重。肥料充足,枝叶茂盛的植株褐斑病发生重。品种间发病轻重存在差异,一般直立型品种较蔓生型品种抗病,同一品种幼嫩器官、生长前期较抗病。
病害控制
根据黑斑病和褐斑病的发生规律,病害控制应以农业防治为主,注重消灭初侵染菌源,选用抗病品种,必要时进行药剂防治。
1.花生收获后要尽量清除田间病残组织,及时翻耕,实行轮作。
2.选育种植抗病品种,目前生产上还没有高抗和免疫品种,可种植较抗病的鲁花9号、鲁花13号、鲁花11号、群育101、P12等品种。
3.及时喷药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施30%百科、40%大富丹、50%丰米、12.5%速保利、80%喷克、75%百菌清、50%多菌灵、75%代森锰锌、50%胶体硫等,喷药时可加入0.1%助杀或害利平做展着剂,一般15d左右喷1次,共2~3次,有较好的防病增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