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斑点落叶病
Apple Alternaria Blotch
1956年在日本岩手县南部地区首先发现苹果斑点落叶病,2年后扩大到全县,以后在长野、青森、福岛、秋田等县也先后发生危害。我国自70年代后期开始有苹果斑点落叶病发生危害的报道,80年代以来在渤海湾、黄河故道、江淮等地的苹果产区普遍发生,成为目前苹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许多苹果园病叶率高达90%以上,落叶率为20%~80%,造成当年果个小,严重影响树势和次年的产量。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嫩枝及果实。叶片发病后,首先出现极小的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为直径3~6mm的病斑,病斑红褐色,边缘为紫褐色,病斑的中心往往有1个深色小点或呈同心轮纹状。天气潮湿时病部正反面均可见墨绿色霉状物。发病中后期,病斑变成灰色。有的病斑可扩大为不规则形,有的病斑则破裂成穿孔。有时,在后期灰白色病斑上产生小黑点(二次寄生菌)。展叶20d内的嫩叶最易受害,在高温多雨季节病斑扩展迅速,常使叶片焦枯脱落。
内膛的一年生徒长枝容易染病。染病的枝条皮孔突起,以皮孔为中心产生褐色凹陷病斑,多为椭圆形,边缘常开裂。
果实受害,多以果点为中心,产生近圆形褐色斑点,直径2~5mm,周围有红晕。病斑下果肉数层细胞变褐,呈木栓化干腐状。幼果和近成熟的果实均可受害发病,出现的症状不完全相同。病果往往受二次寄生菌侵染而发生腐烂。
病原
学名:病原为链格孢苹果专化型Alternaria alternata f.sp.mali,属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异名有:A.mali Roberts,Phyllosticta pirina Sacc.,A. tenuis f.sp.mali,Phyllosticta mali。在苹果斑点落叶病研究的前期国外将其病原菌定为A. mali的强毒株系。李多川、张天宇等(1993)将其学名修正为A.tenuis f.sp. mali;日本的霜村等(1993)认为病原应为A.alternata的一个致病型;朱虹(1995)通过研究发现,我国的斑点落叶病菌在形态、生物学特性和侵染规律上与日本报道的基本一致,当属同一种,因此将其定为A.alternata f.sp.mali。以往认为Phyllosticta pirina是可导致斑点落叶病的一个独立致病菌,但近期的研究认为它是寄生在苹果斑点落叶病病斑上的二次寄生菌。
病原形态:分生孢子梗从气孔伸出,束状,暗褐色,弯曲多胞,大小为16.8~65.0μm×4.8~5.2μm。分生孢子顶生,5~13个(通常5~8个)串生,形状变化极大,为倒棍棒状、纺锤形、卵圆形、椭圆形或近圆形,有的分生孢子先端有喙,有的则没有。分生孢子为暗褐色,有1~7个横隔,0~5个纵隔。孢子大小变化也很大,为5.0~20.0μm×10.5~60.0μm,表面光滑或有小突起。
病原生物学: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35℃,适温28~30℃;pH范围为2~10,最适为pH7。分生孢子形成以及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和最适温度与菌丝生长的大体一致。朱虹(1995)试验表明,分生孢子在清水中于15~30℃均可萌发,其中以24~28℃下萌发率最高。在碳素营养上,病菌通常无选择性,在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上菌丝均生长良好;在氮素营养上,以硝态氮为好,也能有效地利用天门冬素。有研究发现,病菌在光照条件下比光照-黑暗交替和黑暗条件下生长速度快。另有人研究发现,黑光灯(光波长360~400nm)照射能促进产孢,而自然散射光则抑制产孢。孢子在清水中发芽良好,在苹果组织(果实和叶片)液中的萌发率更好,说明苹果组织液对孢子萌发具有激发作用。
病原菌生理分化:研究发现,不同菌株的致病能力有很大差异,有的致病能力极强,甚至在无伤接种情况下,也能使过去认为的抗病品种如红玉、金冠、国光等感病;致病能力弱的菌株只能在有伤的情况下才能使上述品种感病。这说明,在链格孢苹果专化型中可能存在生理分化现象,而且随着栽培品种的变化,可能会出现致病力不同的新的生理分化型。对胶东地区苹果斑点落叶病标样进行了病原分离培养及致病性测定,获得了2个不同菌系,标记为A1和A2。两者在形态上无显著差异。在PDA培养基上,A1菌落正面墨绿色,气生菌丝很少,大量产孢;A2菌落正面灰白色,气生菌丝旺盛,产孢量少,一般为A1的1/5左右。孢子悬浮液无伤接种红富士、金帅、新红星3个品种的新梢叶片,发现A2的致病性显著强于A1。调查发现田间不规则大型枯斑多由A2所致。研究中还发现,A1菌系的分离频率明显高于A2,而且比较稳定,A2菌系在黑光灯连续照射下易向A1变异。这一研究结果表明,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内存在生理分化现象,且极具有变异性。
病原菌致病性:病菌对苹果的致病性主要是产生致病毒素和一些酶类。链格孢苹果致病型能产生多种真菌毒素,其中主要是寄主专化性毒素AM-Ⅰ、AM-Ⅱ和AM-Ⅲ。有人研究发现,病菌分生孢子在培养滤液中能产生AM-Ⅰ,而且粗毒素液中不但含有寄主专化性毒素AM-Ⅰ,还含有非寄主专化性毒素AOH和AME,后者对5种作物种子的胚根生长有抑制作用,并可使桃、梨、杏、楸子、苹果、黄瓜、白菜等多种植物刺伤叶片的伤斑扩大。一些研究表明,病菌的培养滤液(含AM-毒素)在苹果叶片上可引起与病菌接种相同的坏死现象,而且在不同抗性品种上的反应也与接种病菌的反应一致。同时,当使用病菌的无毒力菌系的孢子接种感病苹果品种时,出现的病斑数仅为0.5个/cm2,而与AM-毒素共同接种时,出现的病斑数则为40.8个/cm2,说明AM-毒素可能在真菌定殖和诱发病害上具重要作用。通过对用AM-素处理的寄主组织生理和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发现,AM-毒素在寄主细胞上有两个主要初期作用位点:一个是质膜,毒素引起质膜内陷和细胞壁的降解,导致细胞电解质渗漏增大;另一个是叶绿体,毒素造成质体片层的分离或形成泡囊,影响光合过程中的CO2固定能力。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致病机制上,AM-毒素对质膜的影响是主要的。
研究发现,病菌能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多聚半乳糖醛酸反式消除酶(PGTE)和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MTE)等4种果胶酶,其中PG活性最高。把果胶酶接种在苹果叶片上,能使叶片细胞可溶性糖含量增大,造成叶片浸解。可见,除毒素外,果胶酶也是苹果斑点落叶病菌使寄主罹病的因素之一。
病害循环
初侵染: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初侵染源比较广泛,但主要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落叶上、一年生枝的叶芽和花芽以及枝条病斑上越冬。在辽宁兴城地区,落叶上的病斑于4月下旬(田间平均气温12.8℃左右,有少量降雨后)开始大量形成孢子,直到6月中旬田间新梢病叶率达20%时仍可产生孢子。这些孢子的发芽率为76.9%~97.3%,有很强的致病性。吴桂本等(2000)研究发现,在山东胶东地区,早春叶芽、花芽和皮孔的带菌率分别是82%、60%和6.1%,花芽的外层带菌率高于内层。由叶芽等部位分离到的病菌经回接致病测定表明其均有致病能力。
传播:越冬的分生孢子以及病菌越冬后产生的分生孢子主要借风雨传播。
侵入与发病:分生孢子传播到达苹果叶片等侵染部位后,一般在日平均气温达15℃以上,遇雨或叶面结露时,孢子的多个细胞便可同时萌发。产生的菌丝在叶片上生长非常旺盛。菌丝体不仅在叶片的表面生长,而且可侵入寄主的表皮细胞、叶肉细胞和小叶脉细胞内以及各组织细胞的间隙。病菌侵染可能以产生的寄主专化性毒素为始动因子,使寄主细胞受到某些生理障碍后,菌丝产生果胶酶直接分解细胞壁,侵入寄主表皮细胞内,并通过表皮细胞进入叶片内部组织。除直接侵入外,也可从气孔侵入。据研究,病菌从侵入到发病大约需要24~72h。在15~31℃内,潜育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田间自然发病始见于4月下旬,5月下旬若遇雨便可形成当年第一个发病高峰,至6月中下旬即可造成严重危害。7月下旬至8月上旬,由于秋梢的大量生长,病害发生达到全年的高峰,严重时常出现大量病落叶。
再侵染:生长期田间病叶不断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进行再侵染。在山东胶东半岛,一般年份,树上病叶在5月底至6月初之后形成分生孢子,以后产孢病斑数量不断增加。7月中旬田间有一次明显的孢子散发高峰,以后有所下降,到8月下旬至9月上旬,叶片病斑上仍有1次产孢高峰,以后开始下降。在辽宁兴城地区,一般年份,6月初开始形成分生孢子,以后数量不断增多,7月份是产生病原孢子最多的时期,8月份产孢量开始减少,之后虽然仍有产孢,但不再出现产孢高峰。在一些特殊年份,情况会有较大差异。例如在山东省胶东地区,1997年是历史上罕见的干旱年,田间孢子形成晚(7月5日前后),数量少,且无明显高峰。
发病条件
此病的发生与流行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叶龄和苹果品种的抗病性。
气候条件:许多调查和研究表明,病害发生的早晚与轻重,取决于春秋两次抽梢期间的降雨量以及空气相对湿度。首先,降雨影响分生孢子的形成和散发。田间孢子消长与降雨量、降雨次数有密切关系,孢子散发的高峰期一般出现在雨后5~10d内。在山东省胶东地区,1998年6月5日降雨25mm,6月10日即出现1次孢子散发高峰,孢子量每视野3.8个;6月20日降雨48mm,6月30日孢子量达到每视野6个;7月10日降雨95mm,7月15日孢子散发量高达每视野7.9个,为全年最高峰;8月15日降雨22mm,8月20日出现1次小高峰;8月25日降雨超过160mm,9月5日又出现1次孢子散发高峰。如果分生孢子散发高峰正值春秋两次抽梢期(叶片感病期),则可引起病害大发生。现以高感品种新红星为例。在辽宁兴城地区,1988-1990年3年中,1990年为病害大流行年,该年5月上旬降雨37.3mm,中旬46.6mm,下旬33.2mm,空气相对湿度5月上旬为79%,中旬为65%,下旬为75%,此时正值叶片容易感病期,故而发病早而且发展快,5月中旬即出现病叶,下旬病叶率达20%。6月上中旬有较大的降雨量和较高的空气湿度,致使6月中旬病叶率高达70%,而到7月中旬病叶率高达90%以上,大量叶片开始脱落,到8月上中旬80%的树叶因病脱落。1989年是病害轻度发生年,该年5月上旬降雨0.2mm,中旬22.5mm,下旬3.6mm,空气相对湿度5月上旬仅为45%,中旬为66%,下旬为54%,田间开始出现病斑的时期推迟到5月下旬。6月上中旬有一定降雨,空气相对湿度有所升高,6月中旬病叶率才达到20%,到下旬也仅为40%。7月上旬有较大的降雨和较高的相对湿度,但因春梢叶片多已老化,直到7月下旬病叶率才达到70%。再如在山东胶东地区,1997年4~6月3个月降雨量仅有71.1mm,整个春梢嫩叶上很少见到病斑。7月中旬以后,降雨频繁,又值秋梢抽梢盛期,8月底百叶新侵染病斑竟高达146个,成为全年侵染高峰期,以后随着秋梢停长及雨量减少,新侵染病斑数趋于下降。1998年的春、秋梢抽梢期雨量明显偏高,斑点落叶病严重发生,该年5月1~5日降雨25mm,,5月5日百叶新侵染病斑高达14个,5月中旬降雨量仅为6.1mm,5月20日百叶新侵染病斑只有1个;6月中旬降雨47.8mm,同时又是春梢抽梢盛期,6月20日百叶新侵染病斑高达51个,为全年第1次侵染高峰。6月下旬至7月中旬随着春梢逐渐停长,虽有较大降雨,但新侵染病斑数量并不多。7月20日以后,秋梢抽梢期,连续降雨,空气湿度在80%以上,8月10日百叶新侵染病斑高达61个,为全年第2个侵染盛期;8月下旬以后秋梢基本停长,嫩叶减少,虽出现大的降雨,新侵染病斑数仍趋下降。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发生受温度的影响不大。
叶龄:一般来说,较嫩的叶片最易感病,老叶不易被侵染。但叶龄与病菌侵染的关系因品种不同而略有差异。在新红星上,病菌可侵染叶龄在27d以内的叶片,在金帅上,病菌只侵染叶龄为7~24d的叶片,但两品种都以叶龄为12~21d的新叶最易感病。红富士品种叶龄在30d以内的叶片均可被侵染,而15~27d的新叶比较容易受害。
品种抗病性:苹果不同品种间感病程度有明显差异。新红星、红元帅、印度、青香蕉、北斗等易感病;嘎啦、国光、红富士等中度感病,金冠、红玉等发病较轻;乔纳金比较抗病。
此外,树势较弱、通风透光不良、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偏施氮肥、枝细叶嫩等均有利于病害发生。
病害控制
防治策略是以药剂防治为主,辅以农业防治等其他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注意果园卫生 多施有机肥,增施磷肥和钾肥,避免偏施氮肥,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合理修剪,特别是于7月份及时剪除徒长枝及病梢,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合理灌溉,及时排除树底积水,降低果园湿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病害发生。秋末冬初剪除病枝,清除残枝落叶,集中烧毁,以减少初侵染源。如果条件允许,覆盖地膜,防止落叶上的病菌向树上传播。
2.选用抗病品种 根据生产需要,尽可能减少易感品种的种植面积,控制病害大发生。
3.药剂防治 在果树发芽前结合防治腐烂病、轮纹病,全树喷布5 oBe的石硫合剂或40%福美胂100倍液,对越冬病菌有铲除作用。于新梢迅速生长季节可喷施50%异菌脲、10%宝丽安、10%世高、80%山德生、70%安泰生、80%超邦生、1.5%多抗霉素、80%大生M-45、50%扑海因、80%喷克、68.75%易保、80%普诺、78%科博等杀菌剂。为了减少喷药次数,可混合甲基硫菌灵等药剂,将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治与轮纹病、炭疽病的防治结合起来。
4.生物防治 目前已有人将芽孢杆菌用于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治;也有人把沤肥浸渍液用于该病的先期预防,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