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黄萎病 Eggplant Verticillium Wilt 茄子黄萎病,又称凋萎病,俗称“半边疯”,是茄子重要病害之一,世界各地普遍发生,国内分布广泛。1954年前,茄子黄萎病仅在东北地区局部发生。近年随着保护地蔬菜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茄子黄萎病有发生越来越早的趋势,损失也相应加重。目前,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区都有发生。哈尔滨、长春、甘肃、山东、河南、河北、江苏、江西等市郊一般病田发病率为50%~70%,减产20%~30%,重病田发病率达90%以上,减产近40%,严重时甚至毁棚绝产。此病除危害茄子外,还可侵染番茄、辣椒、马铃薯、瓜类及棉花、烟草等38科100多种植物。 症状 茄子黄萎病在现蕾期始见,一般田间发病多在门茄座果后开始显症。多自下而上或从一边向全株发展。发病初期,先从叶脉间或叶缘出现失绿成黄色的不规则形斑块,病斑逐渐扩展呈大块黄斑,可布满两支脉之间或半张叶片,甚至整张叶片。发病早期,病叶晴天中午呈现凋萎,早晚尚能恢复。随着病情的发展,不再恢复。病株上的病叶由黄渐变成黄褐色向上卷曲,凋萎下垂以致脱落。重病株最终可形成光杆或仅剩几张心叶。植株可全株发病,或从一边发病,半边正常,故称“半边疯”。病株的果实小而少,质地坚硬且无光泽,果皮皱缩干瘪。剖检病株根、茎、分枝及叶柄等部,可见维管束变褐。纵切重病株上的成熟果实,维管束也呈淡褐色。但挤压各剖切部位,末见混浊乳液渗出,与茄青枯病不同。黄萎病菌在茄子上引起的黄萎病症状有3种,枯死型:植株矮化不严重,叶片皱缩,凋萎,枯死脱落。病情扩展快,常致整株死亡。黄斑型:植株稍矮化,叶片由下向上形成带状黄斑,仅下部叶片枯死,一般植株不死亡。黄色斑驳型:植株矮化不明显,仅少数叶片有黄色斑驳或叶尖、尖缘有枯斑,一般叶片不枯死。 病原 病原为大丽轮枝孢Verticillium dahliae Kelb.,属半知菌亚门轮枝孢属。菌丝体初无色,老熟时变褐色,有隔膜。分生孢子梗直立,较长,约110~200μm,呈轮状分枝,在孢子梗上生1~5个轮枝层,每层2~3个轮枝,轮枝长10~35μm,轮距12.4~24.8μm,顶枝或轮枝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或微黄,大小2.5~6.25μm×2.0~3.0μm。大丽轮枝菌在培养基上产生白色菌丝,后形成大量黑色微菌核及由孢壁增厚而产生的串生黑褐色的厚垣孢子。微菌核大小为35~215μm×21~69μm。病菌生长适温为22.5℃,33℃时仍能生长。生长最适pH为5.3~7.2,pH值3.6条件下,生长良好。茄子新鲜组织汁液可明显促进分生孢子发芽和菌丝伸长。黄萎菌的寄主范围较广,除危害茄子外,还危害辣椒、番茄、马铃薯等茄科蔬菜及瓜类等作物38科180余种植物。 根据病原菌致病力不同分为3种致病类型。I型:致病力强,接种30天病情指数高于70.0,并有枯死株,发病早,病株明显矮化,叶片皱缩,枯死脱落成光杆,直至整株死亡,病株率100%。Ⅱ型:致病力中等,接种30天,病情指数25.1~70.0,极少有枯死株,病株率50%~100%,发病较I型慢,叶片一般不枯死。Ⅲ型:致病力弱,接种30天,病情指数低于25.0,病株率33%~95%,发病缓慢,矮化不明显,症状为黄色斑驳。 病菌有生理分化现象。国内经鉴定,存在黑色和白色两个小种(类型),黑色菌株为优势类型,占93.7%,致病力强,30℃生长缓慢,33℃停止生长,形成微菌核数量极多。 另外,茄黄萎病病原还有黑白轮枝菌V. albo-atrum,病菌不产生微菌核,而形成黑色念珠状菌丝。成熟的分生孢子梗基部变黑。生长适温20~22℃,30℃时不生长,其余形态特征与大丽轮枝孢菌相似。中国未分离到这个菌株。 病害循环 病菌以休眠菌丝、厚垣孢子和微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一般可存活6~8年,微菌核可存活14年,成为翌年病害初侵染来源。土壤带菌是此病的主要侵染源,病菌也能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种子内越冬,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带菌土壤、肥料随气流、雨水、人畜和农具等传播。病菌从根部伤口或从幼根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发病。侵入寄主后,以菌丝体先在皮层薄壁细胞间扩展,病原菌产生果胶酶分解寄主细胞间的中胶层,从而进入导管并在其内大量繁殖。随着液流病原菌迅速向地上部扩展,直至枝叶、果实内,使微管束变淡褐色致植株萎蔫死亡,而构成系统侵染。病株表面不产生分生孢子,故无再侵染。病原菌在茄子发病植株内的分布为,发病初期茎内均存在病原菌,其侵入叶柄、果柄较慢,几乎不向果实转移。发病后病情发展迅速,短期内即表现全株病状,叶片大量脱落。病叶在10~25℃,低温或高温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和微菌核,5℃、>30℃或干燥,淹水条件下不能产生。其他微生物在叶上占优势时其产生受抑制。 发病条件 茄黄萎病发病适温为19~24℃,一般气温20~25℃,土温22~26℃和湿度较高的条件下发病重,久旱、高温发病轻。气温高于28℃或低于16℃时症状受到抑制。一般气温低,定植时根部伤口愈合慢,利于病菌从伤口入侵,从茄子定植到花期,日均温低于15℃,持续时间长,发病早而重。重茬病重,且重茬年限越长病越重,合理轮作可减轻病害。地势低洼,土壤黏重或多雨年份,或久旱后直接浇灌井水发病重。肥力不足,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发病重。灌水不当会促进发病,应选择晴天灌水,进入采收期后小水勤灌。定植过早,栽苗过深,起苗带土少,伤根多,过于稀植等都会加重发病。初夏的连阴雨或暴雨会导致土温下降而土壤湿度过高,病害明显加重。 据报道,茄子黄萎病菌有季节变化,休闲地的微小菌核夏季过后减少,茄子栽培地栽培期间增加。连作地微菌核逐年增加,休闲1~2年逐渐减少,但抑制茄子发病效果不显著。由地表向下30cm均存在病原菌,尤以15cm处病原菌群体数量大。此病由土壤传染发生,落叶能使无病地带菌。茎基部不具传染源的作用;根部作为传染源的作用也小。发病株的果实内存有个别自然污染的种子,但通常商业采种,不会发生种子传染。健康植株的根系接近或接触病株根系可致发病。土壤含水量小于16%的极端低湿条件下发病减少,高于25%时病害显著加重,pH4.0左右时发病显著减少,但会导致茄子生育障碍。 病害控制 以选用抗病品种为基础,坚持栽培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 1.选用抗耐病品种 据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1995)对国内外1014份茄子种子质源黄萎病抗病性鉴定。全部品种材料病情指数在20.65~100之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未发现抗病品种。中抗和耐病品种主要集中分布于云南、辽宁、福建、吉林、黑龙江、江西、湖南、河南8省,并且这几个省份的感病品种数目的比例较小。江苏、安徽、四川、贵州四省有少数的耐病品种。河北、山西、山东三省的品种资源数目多,但感病品种数目比例大或全为感病。国外品种几乎全感病。国内如河南许昌紫茄(Ⅱ6B077)、昆明长茄(Ⅱ6B0358)、辽宁紫长茄(Ⅱ6B0540)江苏盐城吉长茄(Ⅱ6B0990)、黑龙江齐茄3号等较抗病。尤其是野生材料,抗病性强,如刚果茄、观赏茄等。 2.无病地或健株采种及种子处理 在无病地应抓好无病田耕种工作,做到自留自用,严禁从病区引种,引入种子应做好种子处理。播种前种子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2h或55℃温水浸种15min,冷水冷却后催芽、播种。 3.轮作和栽培管理 旱地轮作以4~5年为宜,避开其他茄科植物与瓜类作物茬口,若水旱轮作1年即可有效控制此病发生。选用净土、净肥或无病营养土育苗,或每平方米苗床用50%多菌灵8~10g加5~6kg半干细土拌匀,均匀撒于苗床上,后耙入土中,浇水后复盖地膜,隔10d后播种。10cm深处地温低于15℃不定植,起苗带土要多。合理密植,适时追肥,避免用过冷的井水浇灌,最好覆盖黑色地膜,雨后或灌水后及时中耕。创造适宜茄子生长发育的良好条件,增强抗病性。 4.嫁接防病 选抗病黏木,如托鲁巴姆(Solanum torvum)在发病较轻或发病中等的地块嫁接栽培可有效防治茄黄萎病。 5.药剂防治 定植穴内施1:50的50%多菌灵药土,每hm2用多菌灵7.5~11.25kg(a.i),发病初期喷洒硝基黄腐酸盐,或用50%多菌灵、70%甲基硫菌灵等灌根,每株灌0.5kg,10d1次,连续灌2~3次,能收到较好的防病增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