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叶霉病
Tomato Leaf Mould
番茄叶霉病俗称“黑毛”,在我国大部分番茄种植区,如:吉林、河北、北京、湖北、湖南、浙江等地均有发生。该病是保护地番茄上的重要叶部病害,发病后使叶片变黄枯萎,影响番茄产量和品质。露地番茄虽有发生,但不及保护地番茄上严重。该病仅发生在番茄上。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茎、花和果实。叶片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不规则形或椭圆形淡黄色褪绿斑,边缘不明显,叶背面出现灰紫色至黑褐色茂密的霉层,湿度大时,叶片表面病斑也可长出霉层。随病情扩展,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卷曲,病株下部叶片先发病,后逐渐向上蔓延,使整株叶片呈黄褐色干枯,发病严重时可引起全株叶片卷曲。嫩茎和果柄上也可产生与上述相似的病斑,并可延及花部,引起花器发病。果实发病,果蒂附近或果面形成黑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斑块,硬化凹陷,不能食用。
病原
病原为Fulvia fulva (Cooke)Cif.,属半知菌亚门褐孢霉属,异名为黄枝孢菌Cladosporium fulvum Cooke。分生孢子梗成束从气孔伸出,稍有分枝,初无色,后呈褐色,有1~10个隔膜,大部分细胞上部偏向一侧膨大。其上产生分生孢子,产孢细胞单芽生或多芽生,合轴式延伸。分生孢子串生,孢子链通常分枝,分生孢子圆柱形或椭圆形,初无色,单孢,后变为褐色,中间长出一个隔膜,形成2个细胞,分生孢子大小为14~38(m(5~9(m。
病害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或菌丝块在病残体内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或菌丝潜伏于种皮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从病残体上越冬的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以气流传播引起初侵染,另外,播种带菌的种子也可引起初侵染。该病有多次再侵染,病菌萌发后,从寄主叶背面的气孔侵入,菌丝在细胞间蔓延,并产生吸器伸入细胞内吸取水分和养分,形成病斑。环境条件适宜时,病斑上又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不断再侵染。病菌也可从萼片、花梗的气孔侵入,并能进入子房,潜伏在种皮上。
发病条件
温湿度对发病影响较大,病菌发育温度范围为9~34℃,最适温度为20~25℃。湿度是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相对湿度高于90%,有利于病菌繁殖,发病重;相对湿度在80%以下,不利于孢子形成,也不利于侵染及病斑的发展;气温低于10℃或高于30℃,病情发展可受到抑制;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从开始发病到普遍发生只需要半个月左右。过于密植通风不良,湿度过大,发病严重。阴雨天气或光照弱有利于病菌孢子的萌发和侵染。而光照充足,温室内短期增温至30~36℃,对病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病害控制
叶霉病一旦发生,扩展迅速,流行性强,应在加强栽培管理的基础上,及时喷药防治,以控制病害的发生。
1.选用抗病品种 番茄品种间对叶霉病的抗性具有明显差异。如沈粉3号和佳红等,抗病性较强。双抗2号、佳粉3号对叶霉病菌的1、2号生理小种具有抗性。各地选择抗叶霉病的番茄品种,应注意生理小种的消长,及时更换品种。
2.选用无病种子及种子处理 从无病株上采种或进行种子处理,52℃浸种30min,晾干播种;2%武夷霉素、硫酸铜浸种,或用种子重量0.4%的50%克菌丹拌种。
3.加强栽培管理 采用双垄覆盖地膜及膜下灌水的栽培方式,除可以增强土壤湿度外,还可明显降低棚内空气湿度,抑制番茄叶霉病的发生;对于棚室番茄采用生态防治法,如控制棚内温湿度,适时通风,适当控制浇水,水后及时排湿,降低温湿度;露地番茄要注意田间的通风透光,不宜种植过密,并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雨季要及时排水,以降低田间湿度;及时整枝打杈,摘除病叶老叶,增强通风;滴灌可降低棚室的相对湿度,不要大水漫灌等。
4.温室或大棚的消毒 连年发病严重的温室或大棚,在番茄定植前应进行消毒处理。用硫磺粉熏蒸大棚和温室,每37m3空间,用硫磺0.13kg,锯末0.25kg,混合后,分装几处,点燃后密闭大棚,熏24h。如果先密闭大棚使棚温升至20℃以上处理,效果更好。
5.轮作 发病重的地区,应与其他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6.药剂防治 病害始发期,保护地番茄用45%百菌清烟剂3~3.75kg/hm2熏蒸,或喷撒7%叶霉净粉尘剂,或5%百菌清粉尘剂或10%敌托粉尘剂,隔8~10d左右1次,连续或交替轮换施用。发病初期,摘除下部病叶片后及时喷药保护,喷药要喷在叶片背面。有效药剂有:50%扑海因、2%武夷霉素、50%多·硫悬浮剂、70%甲基硫菌灵、60%防霉宝超微粉、75%百菌清、47%加瑞农、80%大生M-45等。隔7~10d喷1次,视病情连续喷施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