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类炭疽病
Cucurbits Anthracnose
瓜类炭疽病是瓜类作物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发病时常造成幼苗猝倒,成株茎、叶枯死,瓜果腐烂,危害严重。西瓜和甜瓜易感病,黄瓜、冬瓜、瓠瓜、苦瓜次之,南瓜、西葫芦,丝瓜较抗病。
症状
黄瓜:通常在植株生长中、后期受害较重,为害叶片、茎蔓和瓜果。幼苗子叶发病,边缘呈现圆形或半圆形褐色病斑;茎基部受害,缢缩,变褐色,幼苗猝倒。不同瓜类其症状稍有差异。
西瓜:叶片受害,初呈水渍状圆形或纺锤形斑点,渐变为黑色圆形斑,有时有紫色晕圈和同心轮纹,干燥时易破碎穿孔,潮湿时病斑正面生粉红色黏稠物或黑色小点(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茎蔓和叶柄受害,初为黄褐色水渍状,后变黑色长圆形病斑,微凹陷,病斑绕茎或叶柄一周,则病斑以上部分萎蔫枯死。果实受害,初为暗绿色水渍状斑点,后扩大呈褐色圆形凹陷斑,凹陷处常龟裂,潮湿时生粉红色黏稠物。幼瓜受害,畸形或腐烂。
黄瓜:受害症状与西瓜相似,但叶上病斑呈红褐色,有黄色晕圈;成熟瓜条易受害,病瓜弯曲变形,病斑圆形,黄褐色,稍凹陷。
甜瓜:果实受害,病斑较大,显著凹陷,开裂常生粉红色黏稠物。
病原
病原有性态为 Glomerella cingulata var. orbicularis Jenkins, W.et Mc Combs. 属子囊菌亚门小丛壳属,自然条件下很少见。无性态为瓜类炭疽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 (Berk.et Mont.)Arx,属半知菌亚门炭疽菌属,异名为C.lagenarium (Pass.) Ell. et Halst.。 该菌分生孢子盘在寄主表皮下产生,成熟后突破寄主表皮呈黑褐色,分生孢子盘中散生有暗褐色的刚毛,略尖,基部膨大,有2~3隔;分生孢子梗圆筒状,无色,单胞,大小为20~25μm×2.5~3.0μm;分生孢子长圆或卵圆形,单胞,无色,大小为14~20μm×5.0~6.0μm,分生孢子聚集成堆后呈粉红色黏状物。
病菌生长温度为10~30℃,最适温度24℃,分生孢子萌发适温22~27℃,低于4℃不能萌发,萌发时除要求有高湿外,还要有充足的氧气。该病菌有生理分化现象,不同生理小种对葫芦科不同属种及同种的不同品种的致病力不同。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拟菌核随病残体在田间越冬,种子表面附带的菌丝体也可越冬。病菌还能在温室或大棚内旧木料上腐生。越冬后的病菌在条件适宜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萌发产生侵入丝侵入寄主,引起发病。由病斑上形成的分生孢子盘再产生分生孢子,经流水、雨水、昆虫或人为活动传播进行再侵染,使病害扩展蔓延。种子表面附带的菌丝体可直接侵入子叶引起幼苗发病。摘瓜时瓜果表面携带的分生孢子,在贮运中也能萌发侵染造成瓜果发病。
湿度是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适温下相对湿度为87%~95%时,潜育期只有3d;湿度低于54%不发病。温度高于28℃时发病也很轻。另外,管理不当,氮肥过量,排水不畅,通风不好,植株衰弱,连作地等发病都较重。品种不同抗病性也有差异。
病害控制
瓜类炭疽病应采取抗病品种为主,加强栽培管理并结合药剂防治。
1.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 抗炭疽病的黄瓜品种有:农大秋棚1号、碧春、中农2号、中农5号等;西瓜品种有:海农6号、新澄1号、新克等。
2.选用无病种子和种子消毒 从无病田或健株上采种;种子消毒采用50~51℃温水浸种20min或100倍液的冰醋酸浸种30min 或100倍福尔马林液浸种30min后洗净,再催芽播种。
3.加强栽培管理 选择排水好的沙壤土种植,与非瓜类作物轮作3年以上,覆膜栽培,施足基肥,合理灌水。棚室合理通风,采用生态防治。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
4.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全面清除病叶,并喷药保护,隔7~10天喷1次,连喷3~4次。药剂有:25%施保功、75%达克宁、70%霉奇洁、60%拓福、80%普诺、50%福美双、70%甲基硫菌灵、50%多福合剂、80%炭疽福镁、80%大生M-45、4%抗霉菌素、80%山德生等。保护地还可用45%百菌清烟剂,3.75~4.5kg/hm2,或喷洒5%百菌清粉尘剂、或65%甲霉灵和克炭疽等粉尘剂15kg/hm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