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绵疫病
Eggplant Phytophthora Rot
茄子绵疫病又称疫病,全国各地普遍发生。常造成茄子果实大量腐烂而减产严重。一般年份病果率达20%~30%,如遇7~8月多雨年份,发病更为严重,烂果率达50%以上。此病除危害茄子外,还可侵染番茄、辣椒、马铃薯、黄瓜等多种蔬菜。在东北尤以番茄发病普遍,是番茄烂果的主要原因。
症状
主要危害果实,也能侵染幼苗叶、花器、嫩枝、茎等部位。幼苗发病,则使幼茎呈水渍状,幼苗腐烂猝倒死亡。果实发病,多从近地面的果实先发病,初期果实腰部或脐部出现水渍状圆形病斑,后扩大呈黄褐色至暗褐色,稍凹陷半软腐状。田间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生一层白色棉絮状霉状物。当病部扩展到果实表面一半左右时,病果易脱落。幼果发病,病果呈半软腐状,果面遍布白色霉层,后干缩成僵果挂在棵上不脱落。叶片发病,多从叶缘或叶尖开始,初期病斑呈水渍状、褐色、不规则形,常有明显的轮纹。潮湿条件下病斑扩展迅速,形成无明显边缘的大片枯死斑,病部生有白色霉层。干燥时病斑边缘明显,叶片干枯破裂。嫩枝感病多从分枝处或由花梗及果梗处发生,病斑初呈水渍状,后变褐色以致折断,上部枝叶萎蔫枯死。
病原
病原为茄疫霉Phytophthora melongenae Saw.,属半知菌亚门疫霉属。异名有:寄生疫霉P.parasitica Dast.,和辣椒疫霉P.capsici Leon.。
发病部位形成的白色絮状霉层为病菌的菌丝、孢囊梗和孢子囊。菌丝白色,无隔膜,具分枝。孢囊梗从气孔伸出,细长、无隔膜、不分枝,顶生孢子囊,有时间生或侧生孢子囊。孢子囊球形或卵圆形,大小为20~72μm×25~120μm。孢子囊顶端乳头状突起明显。孢子囊萌发产生双鞭毛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卵形。但在水分不足或气温较高时,孢子囊可直接萌发产生芽管。有性态产生卵孢子,圆形,无色至黄褐色,壁厚,表面光滑,直径19~27μm。病菌发育温度为8~38℃,最适温度为30℃,相对湿度在95%以上时,菌丝生长良好。相对湿度在85%左右时,孢子囊才能形成。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卵孢子随病残组织在土壤中越冬,为第二年主要初侵染源,病菌在土中可存活3~4年。条件适宜时,越冬病菌可以直接侵染幼苗的茎部使幼苗发病。田间主要借雨水反溅到靠近地面的果实上,卵孢子萌发,从寄主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初侵染。发病后的组织上产生大量孢子囊,孢子囊萌发释放出游动孢子,经风、雨和流水传播,进行再次侵染。茄子生长期间,如气候条件适宜田间可发生多次再侵染,使病害扩展蔓延。生长后期病菌在寄主体内形成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茄子绵疫病的发生、流行与温度、湿度、土壤及栽培管理措施密切相关。高温、高湿条件利于病害发生。如气温25~32℃和相对湿度达80%以上时,病害极易发生和流行。茄子盛果期7~8月间,降雨早,次数多,雨量大,且连续阴雨,则发病早而重。若雨量少或持续干旱,则发病晚而轻。凡地势低洼,土壤黏重,排水不良地块发病重。栽植密度大,植株间通风透光差,或偏施氮肥等发病均较重。连作地发病早而重。茄子品种间抗病性也有差异,一般长茄比圆茄感病,含水份高的比含水份低的品种发病重。
病害控制
茄子绵疫病的防治除选用抗(耐)病品种外,应加强栽培管理,结合药剂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 一般圆茄系品种表现抗病,如北京九叶茄、天津红灯笼、兴城紫圆茄和四川墨茄等。
2.实行轮作 避免与番茄,辣椒等茄科、葫芦科蔬菜连作。
3.加强栽培管理 选地势高燥地块,推广深沟高畦栽培。施用腐熟农家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性。合理密植,摘除下部老叶,改善株行间通风透光条件。试验证明,实行株行间盖草或盖地膜,7~8月气温高,蒸发大,既可降低地温,又可防止或减少病菌孢子经雨水反溅传播。茄植株封行后,应及时摘除老叶、黄叶、病虫叶、果,增强通风透光。
4.药剂防治 防治时期要早,重点保护植株下部茄果。有效药剂有:1:1:200的波尔多液、75%百菌清、58%雷多米尔-锰锌、72%克露、64%杀毒矾、40%甲霜铜、40%乙磷铝、72.2%普力克等,喷药次数应视病情而定,间隔7~10d,连续2~3次。保护地还可用45%百菌清烟剂或疫霉净烟剂,每hm2用药1.5kg(a.i);还可喷施5%百菌清粉尘剂,每hm2用药750g(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