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夫兰克——赫兹实验
玻尔根据原子是稳定的,原子光谱是线状的实验事实,于1913年提出原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原子模型。1914年,夫兰克和赫兹用慢电子轰击稀薄气体的原子,研究碰撞前后电子能量的改变情况,以间接了解原子能量的变化,在对结果的分析中,发现了原子量子化吸收和原子的激发能态,并观察到原子由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辐射出的光谱线,验证了原子能级的存在,为玻尔原子模型提供了有利的证明。为此夫兰克和赫兹二人于1925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夫兰克和赫兹研究原子内部能量的基本思想和实验设计方法。掌握测量原子激发电势的实验方法。
2、测量汞原子的第一激发电势,从而验证原子能级的存在。
二、实验原理
图1-4-1 F-H实验原理图 1-4-2 IA—VGK曲线
图1-4-1为夫兰克—赫兹实验原理图。图中上方为一个专用的充气管,称为F—H管。管中充有稀薄的汞气体原子。管内有三个电极K、G、A。热阴极K用来发射电子,栅极G相对于K加有正向可调节电压VGK 。从被加热的阴极K发射大量的电子,这些电子受到GK之间的电场作用,获得能量向栅极G加速运动; GK之间的空间又是电子与原子相互碰撞的区域。板极A相对于栅极G加有一定的反向VAG,AG之间的阻滞场(称为拒斥电场)使那些沿电场方向的动能小于|eVAG |的电子不能到达板极A。电流计A用来测量板流,根据板流的大小就可以确定到达板极的电子数。
实验时,使VGK从零开始逐渐增加,电子的能量就随之增加,在开始阶段因加速电压低,电子得到的能量小,与汞原子只能发生弹性碰撞,几乎没有能量损失,因而能克服拒斥电场而达到板极,板流IA将随VGK的增大而增大。当VGK达到原子的第一激发电势Vg,即VGK=Vg时,电子与汞原子发生非弹性碰撞,原子吸收了电子的全部动能而激发;电子因失去动能就不能克服VAG而到达板极,IA就明显减小,形成第一个谷点。再增加VGK时,电子获得的能量也随之增加,在与原子碰撞后,由于加速电场的作用,还有足够的能量克服拒斥电场作用而达到板极A,因而IA将又随VGK的增加而增大。当VGK增加到汞原子第一激发电势的二倍时,电子因与原子发生两次非弹性碰撞而失去能量,故而形成了第二次板流IA下降。由此可知,随着VGK的增加,板流IA就显示出一系列的极大值和极小值。如图1-4-2所示。
电流极大值的电压应该是第一激发电势的Vg整数倍。考虑到热电子有一定初速度,而且各极间因材料不同而有一定的接触电势差等原因,整个曲线发生偏移(V0),使各极大值处的电压改变,但各相邻极值间的距离不变,所以相邻两个极大值(或极小值)处对应的栅压差就是第一激发电势Vg。即,凡加速栅压VGK为
VGK=nVg+V0 (n=1,2,… ) (1)
此时相应的板流IA就会下降形成谷点。把测出的板流中各谷点对应的栅压,代入上式即可求出汞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Vg。
影响实验的主要因素有:
1、接触电位差的影响
F—H管阴极、栅极和板极往往采用不同的金属材料,因此会产生接触电位差,使真正加到电子上的加速电压不等于,而是与接触电位差的代数和。所以接触电位差的存在会使IA-曲线左右偏移V0。
2、热电子发射的影响
由于阴极发出的热电子能量服从麦克斯韦统计分布规律,因此IA-曲线中板流的下降不是陡然的,而是在极大、极小值附近出现的“峰”,“谷”有一定宽度。
3、碰撞几率的影响
由于电子与稀薄汞原子碰撞有一定几率,即一部分电子与汞原子发生非弹性碰撞损失能量后,不能克服拒斥电压到达板极从而造成板流下降,而另一部分电子未与汞原子发生非弹性碰撞,因此能够到达板极形成板流, 所以板极电流下降不为零; 又因加速电压越高电子的能量就越大,电子与汞乘原子的碰撞几率就越小, 因此“谷”点电流值随着加速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4、炉温对实验的影响
炉温改变时,汞原子饱和蒸汽压P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电子与汞原子碰撞平均自由程的变化。温度T=150℃时,电子热运动平均速率的数量级为,而蒸汽中汞原子热运动平均速率的数量级为,所以, 在研究电子与原子碰撞时,可认为汞原子不动。与汞原子相比,电子的尺寸很小,可用图1-4-2所示的模型计算一个电子在单位时间内与汞原子碰撞的次数
(2)
式中为汞原子半径,为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原子数(汞原子浓度)。
电子的平均自由程
由分子物理可知n。=P/T代人上式得:
(3)
式中T是汞蒸汽温度(K), P是饱和汞蒸汽压强。已知汞原子的半径r=1.49(10;(10J(K。100℃, 150℃,200℃饱和汞蒸汽压P分别为36. 377,374.173,2304.357Pa。
炉温的大小决定汞原子低能级或高能级的激发。在KG空间的加速电场中,电子在每个平均自由程内,获得的能量为
W= (4)
E为KG空间加速电场的场强,为电子电量。温度较高时,平均自由程短(150℃时,),W值较小,因而激发汞原子较低能级的几率大;反之,温度较低,则大(100℃时,),W值较大,电子有可能激发汞原子到较高能级乃至使汞原子电离。因此,在F—H管中激发的是什么跃迁,取决于温度的控制。一般测量激发电位的温度控制在150℃~180℃。
图1-4-3 碰撞模型
三、仪器与装置
F—H实验仪(包括控温加热炉,F—H管,温度计、微电流测量放大器)、慢扫描示波器或XY函数记录仪、万用电表。其结构如图所示
图1-4-4 F-H实验装置图
微电流测量放大器包括: (1)F—H管灯丝电源,开路时为交流10V,接入灯丝后,可调节范围3~8V。 (2)F-H管栅极电源,提供0~50V可调直流电源和周期约为10s、幅度50V的锯齿波电压,分别供手动操作和示波器显示或XY函数记录仪自动记录时用。(3)反向拒斥电压电源,约为1.4V, 产生GA空间的反向拒斥电场。(4)微电流测量放大器,采用高输入阻抗(), 测量范围
四、实验内容与方法
1.仪器的安装调试
(l) 预热 将仪器妥善接地(不要用电源零线作地线), 灯丝电压置于最低,调到最小, 插好F一H管温度计。接通电源开关,使加热炉与微电流测量放大器预热。调节温控旋钮,使炉温上升并稳定在150℃~180℃范围内的某一温度上。
(2) 连机 将微电流测量放大器“栅压选择”开关拨向“DC”,按图4用专用导线将加热炉与测量放大器上的各对应电极(A,G,K,H)接通。根据F—H管的实验参数调节好灯丝电压、拒斥电压。
2.逐点手动测量激发电位
(1) 粗测:逐渐增加栅极加速电压,观察板极电流的变化,大致记下电流“峰”值与“谷”值时的电压数值。栅极加速电压接近满量程时,板极电流应达到或接近满量程,如果板极电流较小,应调节电流放大倍数或增加灯丝电压, 降低拒斥电压或降低F—H管温度;如果板极电流超过量程,则反之。在增加栅极加速电压过程中,如果发现板极电流突然增加, 此时是F—H管内发生电离现象,应立即减小或去掉栅极加速电压,以防损坏F—H管或烧坏微电流放大器。电离产生往往是由于F—H管温度太低的原因,应加温到规定管温后再进行实验。
(2) 逐点测量:加速电位VGK“逐渐增加,每隔0.5伏测一对应板流值。为便于作图,在电流极值(峰谷值)附近每隔0.1或0.2伏测一次板流值。改变温度(如140℃、150℃、160℃、180℃等), 分别测量和值。
(3) 数据处理:在同一张坐标纸上作出不同温度下的IA~VGK“曲线,由曲线确定出各极值电位值,由式(1)作逐差法或回归法计算,求出汞原子第一激发态电位和相关系数,求出的测量误差(公认值为4.9V)。
3. 示波器观察或作XY记录
在输出“X”,“Y”插座接人慢扫描示波器或XY函数记录仪即可进行观察和记录。
4. 电离电位的观察和测量
根据F—H管说明书中提供的电离电位测量参数,调节好各种电压和温度(70℃~90℃),其他同2用手动测量的调节即可观察到电离现象,即电流IA突然剧增时,测出栅极加速电压,通过第一个峰(4.9V〉定标可确定电离电位的大小。
五、注意事项
1、操作一定要按顺序进行,在操作前要全面阅读该实验讲义全文, 拟定操作要点。
2、连机时,要先接好加热炉一端,再接放大器一端,以免电源短路。
3、要根据实验要求调节好实验参数和状态。
4、加热炉外壳温度很高,操作时注意避免灼伤。
5、实验中可从加热炉前观察窗看到K和G间有明暗相间的淡蓝色光带。这是正常现象,如蓝白色光充满全管,说明管内被电击穿,应立即降低,以保持F—H管不损坏。
6、装卸F—H管时,因极板引出头处玻壳很薄,务必小心。
7、为达到理想的曲线的第一峰值及谷值,炉温低点约为140℃, 并把测量放大器的灵敏度适当提高。(倍率用(档)
8、外接电表时切勿使两极短路,烧坏机内稳压电源。
9、关机时要先将栅极加速电压调至零伏,温控旋到最小位置,断开电炉电源,待炉温降到120℃以下时再断开测量放大器电源,延长管子的使用寿命。
六、实验数据及处理
数据处理:
1
2
3
4
峰值
1800C
12.4
16.9
21.3
26.3
1750C
12.4
16.9
21.4
26.4
峰值差
1800C
4.5
4.4
5.0
1750C
4.5
4.5
5.0
第一激发电位平均值
误差
%
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