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 第一节 静脉输液 静脉输液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滴入静脉的技术。 一、输液目的 1.补充水和电解质,以调节或维持人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的平衡。 2.纠正血容量不足,维持血压和改善微循环的灌注量。 3.解毒、控制感染和治疗疾病。 4.供给营养物质,促进组织修复,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 二、常用溶液 (-)晶体溶液 电解质溶液、葡萄糖溶液、碳酸氢钠溶液、乳酸钠溶液、高渗溶液 、 (二)胶体溶液 胶体溶液相对分子量大,在血管内存留时间长,对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升高血压效果显著。 1.右旋糖酐 常用的溶液有两种:中分子右旋糖酐、低分子右旋糖酐。 2.羟乙基淀粉(706代血浆)。 3.血液制品 有5%白蛋白和血浆蛋白等。 输入溶液的种类及量应根据患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的程度来确定,一般遵循“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宁酸勿碱”的原则。输液后,当尿量增加到40ml/h,需适当补钾,并注意补钾的“四不宜”原则,即:不宜过浓;不宜过快;不宜过多;不宜过早。 三、输液技术 常用的输液法有以下几种: 周围静脉输液法 通过四肢浅表静脉进行输液。上肢常用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手背静脉网;下肢常用大隐静脉、小隐静脉、足背静脉网。 1.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 (1)用物 密闭式输液器一套,另备无菌小纱布、止血带、开瓶器、胶布、另备瓶套、输液标签、注射器、静脉输液记录卡及巡视记录卡、弯盘,必要时备止血钳或小夹板及绷带。 (2)操作方法 ① 无菌操作前,操作者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根据医嘱核对药液。 ② 倒贴好输液标签,套上输液瓶套,常规消毒瓶塞。 ③ 将用物携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头卡及患者,再次核对输液所用药液。 ④ 将输液瓶倒挂于输液架上,排气。 ⑤ 选择静脉,在穿刺点上方约6cm处扎上止血带,常规消毒穿刺部位,嘱患者握拳。 ⑥ 再次排气,关闭调节器,穿刺前再次核对,按静脉注射法进行穿刺见回血后,酌情将针头再送入少许,固定针柄。 ⑦ 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调节输液速度。 ⑧输液毕,关闭调节器,撤去胶布,将无菌小纱布或干棉签放于穿刺点上方快速拔出针头,按压至不出血 。 4、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 (2)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3)如有多瓶药液输入,应有计划地科学地安排输液顺序,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4)连续输液超过24h者,每天要更换输液管。 (二)中心静脉输液法 1.颈外静脉穿刺置管输液法 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的浅静脉,在下颌角后方垂直下降,越过胸锁乳突肌后缘,于锁骨上方穿过深筋膜,最后汇入锁骨下静脉,其行径表浅,位置较恒定,易于穿刺。 2.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输液法 1、用物 (1)注射盘一套,另加1%甲紫、0.4%枸椽酸钠生理盐水、1%普鲁卡因注射液、宽胶布、无菌手套、输液器。 (2)无菌穿刺包内:穿刺针2枚、硅胶管2条、射管水枪、8~9号平针头、小纱布、纱布、5ml注射器、孔巾、弯盘、镊子。 (3)操作方法 略。 3.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法 通过头皮浅表静脉进行输液的方法,小儿多选此部位。小儿头皮静脉分支多,互相沟通,交错成网,且表浅易见,不宜滑动,便于固定,较大的有颞浅静脉、额静脉、耳后静脉及枕静脉。 1、用物 同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选择合适规格的输液器,另备4~5头皮针1枚,5ml注射器和备皮用物。 2、操作方法 略。 (三)静脉留置针输液法 1.用物 同周围静脉密闭式输液法,另加合适型号的静脉留置针、无菌纱布、无菌手套、肝素溶液、必要时备孔巾。 2.操作方法 略。 (四)微量输液泵输液法 微量输液泵是电子或机械的输液控制装置,通过作用于输液导管或注射器达到控制输液速度的目的,能将药液精确、微量、均匀、持续地输入人体内。常用于危重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及患儿的治疗和抢救。 4.输液泵输液法 1、用物 同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另加输液泵。 2、操作方法 略。 四、输液速度的计算 (一)滴系数 每毫升溶液所需要的滴数为该输液器的滴系数,滴系数一般记录在输液器外包装上。常用的输液器滴系数有10、15、20三种型号。 (二)输液速度的计算公式 1.已知每分钟滴数与输液总量,计算输液所需的时间。 输液时间(h)= 2.已知输液总量与计划所用输液时间,计算每分钟滴数。 每分钟滴数= 五、输液故障的排除 (-)滴液不畅 1.针头滑出血管外 液体注入皮下组织,局部肿胀、疼痛,一般应另选血管重新穿刺。 2.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 妨碍液体滴入,可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变换肢体位置,直到滴注通畅。 3.压力过低 输液瓶与患者的垂直距离过短所至,可适当抬高输液瓶位置。 4.静脉痉挛 滴液不畅,回抽时有回血,可局部热敷缓解痉挛。 5.针头阻塞 滴液不畅,回抽时无回血,应考虑头皮针头阻塞,此时切忌强行挤压导管或冲洗,以免使堵塞物进入血管造成栓塞,应拔出被堵塞的头皮针头,更换头皮针,另行穿刺。 (二)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过高 将输液瓶从输液架上取下,倾斜液体面,使输液管插入瓶内的针头露出液面上,必要时用手挤压输液管上端,瓶内空气即进入输液管内,让液体缓缓流下,直至露出液面,再挂于输液架上,继续进行输液。 (三)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过低 一手反折茂菲氏滴管下端输液管,另一手轻轻挤压滴管,待液体进入茂菲氏液管内后松开手。 (四)输液过程中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 检查上端输液管和茂菲氏滴管的衔接是否松动,滴管有无漏气或裂隙,必要时更换输液管。 六、输液反应及其防治 (一)发热反应 1.原因 输入致热物质。多由于输液瓶清洁消毒不彻底或被污染,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所致,输液器消毒不严或被污染,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等原因所致。 2.症状 是输液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反应。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一小时,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轻者发热常在38oC左右,严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达40oC以上,并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症状。 3.预防与处理措施 (l)输液前严格检查药液质量、输液用具的包装及灭菌有效期。 (2)一旦出现发热反应,立即减慢滴速或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 (3)对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4)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验室作细菌培养。 (二)循环负荷过重反应 1.原因 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所致。 2.症状 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呼吸急促、出冷汗、面色苍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可由口鼻涌出,患者心前区有压迫感或疼痛、听诊肺部有广泛湿啰音,心率快,心律不齐。 3.预防与处理措施 (1)控制输液速度不宜过快,液量不可过多。 (2)如果发现有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可能的情况下让患者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轻心脏的负担。 (3)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用20%~30%酒精湿化,机制是酒精可以减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肺部的气体交换。 (4)按医嘱给予镇静剂,扩血管、强心、利尿、平喘等药物。 (5) 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橡胶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在四肢适当部位适当加压,以阻止静脉回流。每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可有效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必要时也可进行静脉放血200~300ml,但贫血的患者禁忌使用该方法。 (三)静脉炎 1.原因 长期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静脉内放置刺激性较大的塑料管过久,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反应。另外,在输液过程中不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也会引起局部静脉感染。 2.症状 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有红、肿、热、痛,有的患者同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3. 预防及处理措施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避免药物漏至血管外。还要有计划的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 (2)出现静脉炎后,应将患肢抬高并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或95%酒精行湿热敷,也可用中药外敷。 (3)超短波物理疗法。如合并全身感染症状,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四)空气栓塞 1.原因 加压输液、输血时看管不当,输液前空气未排尽,输液管衔接不紧密或有漏缝均有发生空气栓塞的危险。空气进入静脉后首先到达右心房,然后进入右心室,如空气量较少,则被右心室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到毛细血管,因而损害较小。如空气量大,则空气在右心室内,阻塞肺动脉的入口,由于空气的可压缩性,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引起严重缺氧,患者可能会立即死亡。              2.症状 患者胸部感到异常不适,随即有呼吸困难和严重发绀,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        3.预防及处理措施 (1)输液前输液导管内空气要绝对排尽。 (2)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及时发现故障,及时更换输液瓶,加压输液、输血时应有专人守护。 (3)深静脉插管输液结束拔除导管时,必须严密封闭穿刺点。 (4)发现上述症状立即置患者于左侧头低脚高卧位,此体位在吸气时可增加胸内压力,减少空气进入静脉,同时使肺动脉的位置处于右心室的下部,气泡则向上漂移到右心室,避开了肺动脉入口。在心脏跳动过程中,空气被振荡成泡沫,可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最后逐渐被吸收。 (5)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流量可达到10L/min,以提高患者的血氧浓度,纠正严重缺氧状态。 静脉输血 静脉输血是将血液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技术。 一、输血的目的 补充血容量、增加血红蛋白,纠正贫血、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补充血浆蛋白、 补充抗体、补体等血液成分 二、 血液制品 (一)全血 包括新鲜血 、库存血、自体输血 (二)成分血 1.血浆 包括 新鲜血浆、库存血浆、冰冻血浆、干燥血浆 2.红细胞 包括 红细胞浓缩液、洗涤红细胞、白细胞浓缩悬液、血小板浓缩悬液、白蛋白制剂、抗血友病球蛋白、凝血酶原复合物、免疫球蛋白和转移因子等。 (三)血液代用品 有明胶溶液、706代血浆等。 三、输血前准备 备血 、取血: 四、输血方法 间接输血法 1. 用物一次性输血器:和输液装置相同,只是用滤血器代替茂菲氏滴管。其余用物同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 2. 操作方法 略。 3. 注意事项 (1)在取血和输血过程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 (2)如用库血,须认真查对库血质量。 (3)输入两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应在两袋血之间输入少量生理盐水。 (4)血液内不可随意加入其他药品,如钙剂、酸性及碱性药品;高渗或低渗液体,以防血液凝集或溶解而发生输血反应。 五、输血反应及防治 (一)发热反应 1.原因 可由致热原引起,如血液、保养液或输血用具被致热原污染;受血者在输血后产生白细胞抗体和血小板抗体所致的免疫反应;操作时违反无菌操作原则,造成污染。 2.症状有畏寒、寒战、发热,体温可高达38 oC~40oC,伴有皮肤潮红、头痛,发热持续时间不等。 3.预防与处理措施 (1)严格管理血库保养液和输血用具,有效预防致热原,在输血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反应轻者,减慢滴速即可使症状减轻,严重者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 (3)给予对症处理,有畏寒、寒战时应保暖,有高热时可进行物理降温。 (4)必要时按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和抗过敏药。 (二)过敏反应 1.原因 多次输血的患者,体内可产生致敏性抗体;输入血液中含有致敏物质,发生抗原抗体结合的免疫反应。 2.症状 多数患者在输血后期或即将结束时发生,轻度过敏有皮肤搔痒、荨麻疹、轻度血管神经性水肿(表现为眼睑、口唇水肿);中度过敏可发生喉头水肿而引起呼吸困难,由于支气管痉挛两肺可闻及哮鸣音;重度过敏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三)溶血反应 1.原因 输入异型血、 输血前红细胞已被破坏溶解 。 2.症状 (1)第一阶段 头部胀痛、面部潮红、恶心、呕吐、心前区压迫感,四肢麻木、腰背部剧痛等症状。 (2)第二阶段 黄胆和血红蛋白尿,同时伴有寒战、高热、呼吸急促和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 (3)第三阶段 少尿或无尿,尿素氮滞留、酸中毒,严重者会因尿毒症而导致死亡。 3.预防及处理措施 (1)认真作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输血前认真进行三查八对,严格执行血液保存制度。 (2)出现症状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保留血标本和剩余血送检验室重新鉴定。 (3)给予氧气吸入,保持静脉输液通道,按医嘱给升压药和其他药物,静脉滴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防止血红蛋白结晶阻塞肾小管。 (5)双侧腰部封闭并用热水袋热敷,以解除肾血管痉挛而保护肾脏。 (6)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尿量,对尿少、无尿者,按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 (7)有休克症状者给予抗休克治疗和护理。控制感染,必要时用换血疗法。 (四)与大量快速输血有关的反应 急性肺水肿、出血倾向、枸橼酸钠中毒反应、血浆酸碱失衡、高钾血症。 3.预防及处理措施 (1)严格掌握输血量,在输入多个单位的库血时,应间隔输入一个单位的新鲜血,以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 (2)避免快速输入库存冷血,以免心脏突然降温,引起室颤。 (3)大量输入库血在1000ml 以上时,每输入1000ml库血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10ml。 (五)其他反应 如空气栓塞,细菌污染反应,远期观察还可有因输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疟疾、艾滋病等。严格把握采血、贮血和输血操作的各个环节,是预防上述输血反应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