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时 授 课 计 划
审签 编号07
授课时间及单元
授课专业及班级
组织教学:考勤、填写教学日志 1
基本课题:实验三 细菌总论实验(三)
教学目标:1. 验证细菌的分布、理解正常菌群、无菌操作的意义。
(重点)
2. 初步掌握高压蒸汽灭菌器的使用方法、紫外线和消毒剂
的作用。(重点)
3. 药物敏感实验的方法与结果观察。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时间(分)
复习旧课:1. 细菌在人体的分布情况? 5
2. 常用的湿热消毒灭菌法有哪些?
实验三 细菌总论实验(三)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1. 空气、污水中细菌的检查 教师示教,学生操作。 34
2. 手指消毒前后,口腔的细菌
学检查
3. 常用消毒灭菌器械 教师示教,学生观察。 30
4. 紫外线杀菌
5. 药物敏感实验 教师示教,学生操作。 25
小结 4
学生分析“了解细菌的分布以后,在医学实践中有何意义?”
布置作业与预习 1
作业:实验报告。
预习:第三章 抗原
课后分析
实验三 细菌总论实验(三)
一、实验目的
1.验证细菌在外界环境和正常人体的分布,树立严格的无菌与无菌操作的观念。
2.认识常用的消毒灭菌器,并掌握常用消毒灭菌器及滤菌器的使用方法。
3.验证紫外线对细菌的影响。
4.初步掌握药物敏感实验的方法和结果观察。
二、实验内容
1.空气、污水中细菌的检查
(1)空气:普通琼脂平板1个,皿盖打开,暴露于空气中5~10分钟,盖上平皿盖,置37℃温箱培养18~24小时后,观察结果。
(2)污水:将污水用无菌生理盐水在无菌试管中稀释成3个浓度:1:10,1:100,1:1000。各吸取0.1ml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置37℃温箱培养18~24小时后,观察结果。
2.手指消毒前后,口腔的细菌学检查
(1)手指:取普通琼脂平板1个,用记号笔在平板底部划4格,分别标明1、2、3、4,3名同学在1、2、3格内用手指涂抹培养基表面,第4格作对照。将平板置37℃温箱培养18~24小时后,观察结果。
(2)口腔:取血琼脂平板1个,皿盖打开,于离口10cm处,对着平板用力咳嗽3~5次后,盖上平皿盖,置37℃温箱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结果。
3.常用消毒灭菌器械
(1)高压蒸气灭菌器:为一密闭的耐高压的双层金属圆筒,灭菌器上附有排气阀、安全阀、压力表等装置。
(2)干烤箱:是用两层金属板制成的箱子,中间充以石棉,箱底有热源,并附有温度计和自动调节器。灭菌时,加热箱内空气,靠热空气灭菌。
(3)滤器:蔡氏滤器为金属滤器,玻璃滤器全部用玻璃粉制成。
4.紫外线杀菌
比较滤纸条遮盖部位与未遮盖部位细菌的生长情况。
5.药物敏感实验
(1)取普通琼脂平板1个。
(2)用无菌棉拭子蘸取菌液,在培养基表面均匀涂布3次。
(3)待干后,用镊子取药敏纸片,贴在涂布细菌的培养基表面。
(4)放于37℃温箱内,24小时后观察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