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时 授 课 计 划
审签 编号20
授课时间及单元
授课专业及班级
组织教学:考勤、填写教学日志 1
基本课题:实验六 细菌各论试验(一)
教学目标:1.能初步辨认并画出示教细菌的镜下形态。
2.观察和记录血浆凝固试验、抗链“O”试验、肥达氏
试验的结果,并对结果作出解释。(重点、难点)
3.能初步进程脓汁标本涂片检查及粪便肠道病原菌分离
鉴定。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时间(分)
复习旧课: 4
怎样鉴别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
实验六 细菌各论试验(一)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一)常见球菌、肠道杆菌 请同学边观察边画图。 25
形态及培养物观察
(二)脓汁标本革兰氏染色 仔细观察,提出疑问。 10
及病原体分离鉴定
(三)血浆凝固酶试验 教师示教,学生观察。 10
(四)抗链球菌溶血素O 教师示教,学生观察。 15
试验-乳胶法
(五)肥达反应 1.认真巡视、仔细观察。30
2.强调滴管的使用及注
意无菌操作。
小结 :总结实验中问题。 4
布置作业与预习 1
作业:实验报告。
预习: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课后分析
实验六 细菌各论试验(一)
一、实验目的
1.观察病原性球菌与肠道杆菌形态和培养物。
2.说出血浆凝固酶试验、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的原理、结果判断及意义。
3.学会脓汁标本的染色,知道其病原体的鉴定步骤。
4.判断肥达反应结果,分析其临床意义。
二、实验内容
(一)常见球菌、肠道杆菌形态和培养物观察。
1.形态观察: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色氏菌及淋病奈色氏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的革兰氏染色标本片,观察形态、排列及染色性。
2.菌落特征观察
(1)葡萄球菌在普通琼脂平板、血平板上的生长情况。
(2)链球菌在血液琼脂平板上的的生长情况。
(3)肺炎链球菌在血液琼脂平板上的的生长情况。
(4)大肠杆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在血平板及肠道选择性培养基的生长情况。
3.肠道杆菌的生化反应观察:大肠杆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在KIA、半固体上的生长现象以及硫化氢、靛基质的产生。
(二)脓汁标本革兰氏染色、病原体分离鉴定。
对混有葡萄球菌的脓汁标本进行革兰氏染色,并进一步了解细菌鉴定的一般程序:直接涂片—分离培养—生化反应鉴定—药敏实验—结果报告。
(三)血浆凝固酶试验
取未稀释的兔血浆和盐水各一滴分别滴于载玻片上,挑取试验菌分别与它们混匀,立即观察结果。
(四)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胶乳法
1.血清标本用生理盐水1:50稀释。56度灭活30分钟。
2.在反应板各格子上分别滴加稀释灭活血清以及阳性和阴性对照血清1滴,各再滴加溶血素“O”溶液1滴,轻轻摇动2分钟。
3.滴加抗链球菌溶血素O胶乳试剂1滴,轻轻摇动8分钟。
4.有清晰凝集者为阳性。
(五)肥达反应
病人血清 将各排待检血清 各排分别加入伤寒杆菌
分成四排 进行倍比稀释 “H”、“O”菌液、甲、
乙型副伤寒菌液
观察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