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研网-企业胜经
企业胜经-->经营谋略
无缝沟通(上)
2000-08-03
赵宏
“无缝沟通可以使沟通者之间距离贴近,无距离感产生。它极易引起各方的共鸣,达成默契,就象男女双方在音乐旋律下共舞,当双方没有接触时,很难达到步调的一致。而随着双方手与身体的直接接触,则很容易同步进行,营造出和谐,而产生美的感觉。”
这是赵炳弟对“无缝沟通”的描绘。赵是北京国际交换系统有限公司(BISC)服务部总经理,他一直在深思和探索如何使沟通更具实效性。沟通的原因是有缝隙和隔阂,但沟通的目的和最佳效果是实现无缝。他从“无间隙沟通”得到启发提出“无缝沟通”的概念和方法。
沟通是多方位的,它时时刻刻地出现在管理和生活中。从表面上来看沟通并不困难,但是要追求其时间性和有效性就不太容易了。
接近无区别而保真
赵将沟通理解为“与人共舞”的艺术。BISC公司是经营通信产品的中德合资企业,中外双方在合作初期因为在文化背景、工作和管理风格以及理念等方面上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争论、冲突是家常便饭,给双方的工作造成了许多困难。经过10年来的磨合,通过不断沟通和多方努力,彼此更容易达成共识、形成默契,互相也变得更加信任。公司的业绩也得到飞速的发展。
技术出身的赵炳弟用电信技术中的抽样原理做类比,理解“无缝沟通”的重要:“比如一个话音信号可以通过抽样变成数字信号传送到另一端,再复还成话音信号。当抽样少时,复还的信号就会与原信号差异加大而失真,当抽样密集接近连续,复还的信号和原话音信号接近无区别而保真。若把沟通看成抽样时,无缝沟通会使你捕捉到各种信息和机会,并帮助你形成正确的理解,为你的反应和决策创造良好的条件。”
倾听比表达更重要
虽然沟通的方法很多,但都是围绕着沟通过程中的两个关键要素:表达和接收。人们往往更关注“表达”,认为最重要的是“推理、论证、说服”和说话的方式。但仅仅注重单方信息传递是低效的。
在有效沟通中,“接受”或“倾听”比“表达”或“诉说”更至关重要。在商业沟通过程中,人们往往不能真正理解对方所说的,总是想先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令人进退维谷的是,许多人自信地认为自己已经完全理解了对方所说的,对方也能正确理解自己所述。他们表达观点时,出于自己对所述内容的感觉,而没有客观地审视过。实际上,大多数时候,这些感觉并不能反映对方想要表达的。其结果是交流的双方纠缠于一些双方根本不想讨论的事情。许多冲突就这样产生于一些无意义的原因。
沟通中最重要的是“倾听”。倾听会使了解变得全面和深入,倾听期间可以寻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切入点”就是一种共鸣,是共舞双方身体接触部分。它是“倾听”的关键,是无缝沟通的重要环节。
赵炳弟将刺激与反应细分原理运用到沟通之中,来理解“倾听”和“切入点”。他说:“从刺激到反应之间有一段时间差,利用此段间隙,可以仔细地品味,寻找更多细微的因素,搜索更加合理的‘切入点’。”
找准切入点,是无缝沟通的第一步。接下来需要注意“角色位移”, 就是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对方。
我在跟谁说话
1995年以前,在BISC公司服务部门有许多外籍专家从事售后服务工作,最高峰时有80多名。这使公司服务成本居高不下,中外双方为此矛盾颇深。中方人员技术、服务各方面能力已经可以胜任,却无机会施展。这是合资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赵炳弟任服务部经理后,以降低成本和技术本地化为切入点,不断和外方及中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密切沟通,站在各方的角度,深入理解各方的想法,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将外方专家减少为一人,大大降低了成本。而离开的外方人员不仅没有抱怨,反而给以充分的理解和配合。
“我在跟谁说话?”沟通时,往往会碰到对方“是”或“不”的回答。要理解“是”与“不”的含义,你不能用自己的字典来下定义,你必须看是由谁来说,不应该用你自己的偏见去听。我们都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否可以推而言之“己所欲,施于人”呢?对管理沟通而言,这些规则是错误的。与他人沟通时,你要把注意力放在与你谈话的人身上。如果去银行申请一笔贷款,你可能穿着保守、举止安详、彬彬有礼地回答银行人士的问题。你在努力响应对方的风格——你试图象一个银行家一样行事。这正是关键。无缝沟通要求你在与人谈话之前,必须问问自己:
“我在跟谁谈话?”然后你才能理解他们所说的内容,并用一种他们能理解的方式谈话。有效管理的内涵之一是推销主张。如果你不能正确理解对方,不能有效沟通,也不能使人信服,那你就不能管理。所有的推销人员都会告诉你,你必须了解自己的顾客。
相关文章:《无缝沟通(上)》
我要把企业胜经栏目或此篇文章的意见告诉主持人
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曹晶 来源:
回页首返回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