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网络经济与政府宏观调控
教学目的,通过对传统宏观调控理论的了解,
认识到由于经济主体及其行为的网络化, 不仅对
传统的宏观调控理论提出了挑战, 而且还极大地
增强了国家宏观间接调控的有效性, 从而为经济
发展提供清晰, 迅捷的经济政策环境 。
教学要求,重点掌握宏观调控理论产生的原因
以及网络经济带给传统宏观调控理论的挑战。
第一节 宏观调控理论的历史回顾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始终不同程度地伴随着各种各样
的国家干预或宏观调控 。
? 一, 原始的国家干预主义
最早的国家干预学说可以追溯到 15世纪的重商主义 。 它是一
种原始的国家干预主义 。 基本观点:认为整个社会财富主要
表现为金银;取得金银的唯一途径是交换;在交换中必须遵
循贱买贵卖的原则 。
重商主义强调创造大规模的国家经济管理机构, 巩固和强化
中央政府的管理职能, 把国家干预的着眼点放在金银和关税
等方面, 主张采取各种立法手段和行政措施, 制定保护工商
业的政策, 以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符合扩大出口和货币输
入的要求 。 总之, 强调国家对内外经济生活实行全面, 严格
的干预是重商主义体系的重要特征 。
二、经济自由主义
? 从 17世纪中叶到 20世纪初期, 强调市场和个人积极性, 反
对国家干预的经济自由主 义占据了思想的主流, 其杰出代
表人物主要是亚当 ·斯密 。 斯密把他的市场经济理论建立在
,经济人, 假定基础上 。 他认为, 每个人都是利己的, 其
活动的最终动机都是为了谋求自己的利益 。, 经济人, 在
,看不见之手, 指引下, 能够, 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
另外,, 经济人, 的行为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 关于
政府的职能, 斯密认为, 在总体知识和信息背景一样的情
况下, 作为个人的君主并不比普通人高明, 个人和市场不
能完成的任务, 君主往往也不能有效地完成 。 因此, 作为
社会利益代表的国家或政府没有必要过多地干预经济运行
过程, 它仅仅应扮演, 守夜人, 的角色 。
二、经济自由主义
? 总之,亚当 ·斯密的上述主张:自由放任、
不加干预,是经济自由主义的精髓。亚
当 ·斯密的追随者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发
展和完善了这一学说,但他们均没有跳
出亚当 ·斯密的分析框架。经济自由主义
在长达两百年的历史阶段里,一直处于
统治地位,直到, 凯恩斯革命, 的爆发。
三、凯恩斯主义
? 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宣告了西方传统经济自由
主义的, 自动均衡, 理论的彻底破产 。 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 凯
恩斯提出了一套与传统经济学完全背离的经济学说:反对自由放任,
主张政府干预 。 可以说, 凯恩斯, 就业, 利息与货币通论, 的发表,
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诞生 。
? 凯恩斯认为,单靠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无法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
问题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流动偏好
的心理规律),从而无法实现充分就业。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实
行政府干预。为此,他提出一整套围绕着需求管理的政策措施,包
括赤字财政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等等,以增加社会总需求。另外,
凯恩斯还提出补偿性财政政策的思想,也就是根据经济情况的变化,
逆经济波动的, 风向, 采取扩张和紧缩两种行动,以期在膨胀来临
之前主动紧缩开支;在萧条来临之前主动扩大开支,使社会总支出
保持稳定,以避免经济的剧烈波动。
三、凯恩斯主义
? 值得注意的是, 凯恩斯虽然强调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生
活, 但这不是要完全取代市场机制的作用, 而是为了弥
补市场功能缺陷, 恢复市场的功能和作用 。
? 凯恩斯的, 通论, 出版不久, 对古典的经济学与凯恩斯
的学说进行综合的活动便已经开始 。 1948年美国经济学
家萨缪尔森, 经济学, 的出版, 标志着新古典综合派正
统地位的确立 。 作为新古典综合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萨
缪尔森认为当代主要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是, 混合经济,,
即既有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又有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
预的经济 。 因此, 新古典综合派是为, 混合经济, 服务
的官方经济学 。 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特征是它继承和发
展了凯恩斯理论, 用微观经济学补充宏观经济学, 用均
衡分析的方法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综合为一个体
系 。
四、新经济自由主义
? 20世纪 60年代末, 西方国家出现的, 滞胀,
( 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 ) 动摇了新古典综合派的
统治地位, 因为 它既不能在理论上对滞胀自圆其
说, 又不能在实践上提出同时对付通货膨胀和失
业的政策措施 。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出现了一
批新经济自由主义学者, 纷纷对主流学派进行抨
击和责难, 其中从经济理论方面对新经济自由主
义流行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货币主义, 供给学派
和理性预期学派 。
四、新经济自由主义
? 新自由主义各学派的共同点主要有,1,以萨伊定律为理
论基础, 认为通过市场供求作 用的自动调节, 能够达到
充分就业均衡, 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否认普遍意义的
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和凯恩斯所确认的, 非自愿失业, ; 2、
信赖市场供求的自动调节作用, 认为通过自由放任可以
达到经济均衡的发展, 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 断
言经济危机是由于政府过度干预引起的, 即使要干预,
也应降低到最低限度; 3,坚持传统的健全财政原则, 量
入为出, 开支力求节省, 税收力求其小, 收支平衡, 反
对赤字财政; 4,主张稳定物价, 反对通货膨胀 。
? 当然, 新自由主义各派虽然在基本理论上是一致的, 但
它们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
第二节 宏观调控理论产生及演变
的原因分析
? 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由于市场机制
的缺陷,使其不能挽救 30年代的经济大危
机,导致国家干预主义的诞生;而强调政
府宏观调控的国家干预主义由于政府自身
的缺陷,使其不能解决 70年代的, 滞胀,
问题,促使了新经济自由主义的出现。也
就是说,市场失灵是政府宏观调控理论产
生的直接原因,而政府失灵则推动了政府
宏观调控理论的演变。
一、市场失灵分析
? 市场失灵是与市场功能相对应的概念, 指
市场机制不能或难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
? 亚当 ·斯密 (Adam Smith)在, 国富论, 中提
出了, 看不见之手, 的原理 。 但亚当 ·斯密
本人也认识到, 只有当, 完全竞争, 的平
衡和抑制作用存在时, 他所声称的市场机
制的优点才能完全实现 。
市场失灵之一:不完全竞争
完全竞争有四个特征:
? 价格既定 。 市场上有大量的买主和卖主, 任意一个消费者或生产者的
单独行动都不能对市场价格施加可以看得见的影响, 而且无论是买者
还是卖者都没有可能采取任何联合行动, 是市场供求双方的总量决定
了市场的价格 。
? 产品同质 。 所有生产者提供的都是同质的, 无差异的产品, 从而对消
费者而言, 根本不在乎是哪家生产的产品 。
? 要素自由地流动 。 投入要素在各行业之间, 企业之间完全自由地流动,
新企业进入市场, 老企业退出市场, 都不会遇到障碍 。
? 信息充分 。 所有的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具有充分的市场信息和商品知识,
都有条件做出合理的消费选择和生产决策, 因而就不会有任何消费者
会受欺骗而高于市场价格进行购买, 也不会有任何生产者会低于市场
价格进行销售 。
市场失灵之一:不完全竞争
? 受完全竞争驱动的经济导致投入和产出达到一种有效率
的配置 。 一种有效率的经济处于其生产可能性边界上 。
但是, 一旦出现不完全竞争, 社会就可能向其生产可能
性边界的内部移动 。 例如, 垄断企业为了取得超额利润,
竭力抬高价格和限制产量, 就会出现上述情况 。 当卖主
很少时, 保证价格由成本决定的平衡和抑制作用就很不
充分 。
? 上述四个条件在现实中几乎都不存在 。 诺贝尔经济学奖
获得者保罗 ·A·萨缪尔森 ( Pzul A,Samuelson) 对此明确
指出:, 按照经济学者对于这一名词 ( 指完全竞争 ) 的
理解, 竞争在目前肯定是不完全的 。 我们甚至不能肯
定 —— 随着生产和技术的基本性质驱使企业不断扩大 —
— 竞争是变得更完全了, 还是更不完全了 。,
市场失灵之二:外部性
? 所谓外部性,按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的定义为:在生产和消费过
程中给他人带来非自愿的成本或收益,即成本或收益被强加于他人
身上,而这种成本或收益并未由引起成本或接受收益的人加以偿付。
更为确切的说,外部性是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经济主体的福
利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并没有从货币上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
? 从定义上可以看出,外部性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前者称之为外部经
济性(或外部正效应),后者称之为外部非经济性(或外部负效
应)。譬如某人从个人利益出发建造灯塔,此时其他经过灯塔的人
同样也受到灯塔的指引,而这些人并未对此付出成本,某人建造灯
塔这一行为就产生了外部经济性。又如厂商在生产时产生的噪声、
废气、废水等直接影响到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但厂商但厂商并未
对此进行任何补偿,这便是一种外部非经济性。
市场失灵之二:外部性
? 当外部性存在时,一种商品的价格就不
一定反映它的社会价值,结果厂商可能
生产太少或太多,从而使市场结果无效
率。如存在外部经济性时,由于平均私
人收益低于平均社会收益而导致产品供
给不足;如存在外部非经济时,由于平
均私人生产成本低于平均社会成本而导
致产品供给过多。这都使得市场不能实
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市场失灵之三:公共产品
? 所谓公共产品, 如国防, 广播电视, 灯塔, 道路, 桥梁
等, 它们都具有两个特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 如果
一个商品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 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
商品的边际成本 ( 增加一单位产品的生产所增加的成本 )
为零, 则该商品是非竞争的 。 如灯塔一旦造好并起作用,
额外船只对它的使用不会增加它任何运作成本, 公共电
视也一样, 多一个观众的成本为零 。 竞争性商品必须在
个人之间配置, 非竞争性商品每个人都能够得到, 而不
影响任何个人消费它们的可能性 。 如果人们不能被排除
在消费一种商品之外, 这种商品就是非排它的 。 其结果
是, 很难或不可能对人们使用非排它商品收费 — 这些商
品能够在不直接付钱的情况下被享用 。 比如一个国家的
国防, 所有公民都能享受到它的好处 。
市场失灵之三:公共产品
? 非竞争和非排它的公共产品以零边际成本向人
们提供收益,而且没有人会被排除在享用它们
之外。公共产品的这两个特性引发了生活中极
为普遍的人们对公共产品不愿付费、只顾免费
享用的, 搭便车, 问题( free-rider problem)。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私人投资公共产品难以获
得回报,这意味着市场价格机制丧失了激励私
人提供这类产品的可能性,从而使得公共产品
只能由政府来提供。
市场失灵之四:信息不对称
? A,囚徒困境(集体非理性)
囚徒甲
坦白 不坦白
囚 坦白
徒
乙 不坦白
-5,-5 0,-10
-10,0 -1,-1
市场失灵之四:信息不对称
? 囚徒困境表达了经济人基础上的功利追求的集
体理性与个人理性的内在困境。由于甲乙双方
不能沟通信息,在最大化自我利益的考虑下,
必然导致对双方都不利的结果。即双方理性选
择的结果却并不是帕累托最优状态。这表明以
自我利益的最大化追求这种工具理性的方式来
达到自己最大效益,并不是普遍有效的。生活
中类似于囚徒这样的大大小小的, 困境, 几乎
到处可见,如, 三个和尚没水喝,,, 价格
战,,, 军备竞赛, 等等。 这些都是信息不对
称情况下产生的个人理性导致的集体非理性。
市场失灵之四:信息不对称
? B,劣币驱逐良币(逆向选择)
?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低质量商品或服务
会把高质量商品或服务逐出市场。
? 典型例子:保险市场、信贷市场
? 克服逆向选择的机制:声誉、标准化、
市场信号(教育、保证和保证书等)
二、政府失灵分析
? 在市场经济中, 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
使政府调节或干预成为必要 。 然而,
政府在力图弥补市场缺陷的过程中,
又不可避免地产生另外一种缺陷, 称
之为政府失灵 。 具体来讲, 政府失灵
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
(一)、政府行为目标与社会公
共利益之间的差距
? 政府调节经济活动的有效性,是建立在这样一
个基本假设基础上的,即其行为目标与社会公
共利益是一致的。然而,现实中这两者是存在
差异的。首先,政府官员也是经济人,也要追
求自身的利益;其次,政府机构本身也不是一
个没有自身利益的超利益组织,而且将政府官
员的利益内在化为政府的利益;最后,政府并
不能完全代表社会公共利益,它往往为一些有
影响的特殊利益集团所左右。正是这种差异的
客观存在,导致政府在发挥经济功能过程中的
失灵。
(二)、政府机构效率问题
? 政府经济功能有效性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
政府机构必须是有效率的, 其投入与产出
是经济的 。 然而, 现实中的政府机构往往
是高成本, 低效率, 主要原因在于:
? 一是政府官员之间缺乏竞争导致低效率;
? 二是政府没有动力去降低成本;
? 三是监督和约束政府的手段不完备 。
(三)、不完全信息
? 政府在进行决策时同样面临着信息的不全面、不准确
以及时滞问题,使得制定的政策就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 政策时滞:指政府从认识经济形势决定采取政策直到
政策实施并发挥作用的时间间隔。任何一项政策都会
有一定的时滞,而时滞长短对政策的实施效果会产生
较大的影响。
? 政策时滞可分为 内在时滞 认识时滞
决策时滞
行动时滞
外在时滞,政策效应时滞
(三)、不完全信息
? 认识时滞:指决策者从研判经济风向、态势,到开始认识到需要采
取某种经济政策之间的时间间隔。影响这种时滞长短的主要因素有:
经济统计系统的效率、决策者的素质、经济大环境的不确定性等。
? 决策时滞:指认识到需要采取政策措施到作出实施某项具体的政策
措施决策之间的时间间隔。一般财政政策的决策时滞要长于货币政
策,原因在于这两种政策的决策主体和决策过程很不相同。
? 行动时滞:指作出有关经济政策的决策以后到这一决策付诸实施之
间的时间间隔。一般财政政策的行动时滞要长于货币政策。
? 外在时滞(政策效应时滞):指某项经济政策被付诸实施后到该项
政策对经济产生较充分的实质性影响之间的时间间隔。一般财政政
策的外在时滞要短于货币政策。
(四)、政府行为派生的外在
性问题
? 政府干预调节经济的主要目的和作用是纠正弥
补市场机制缺陷 。 然而, 当政府试图通过各种
经济手段弥补市场功能缺陷时, 常常会产生某
种难以预料的副作用和消极后果 。 比如政府推
行的各种管制和福利性政策产生的外在性以及
寻租现象的普遍存在 。
? 总的来说, 信息因素是导致市场失灵与政府失
灵的最重要因素, 要克服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信息因素是一个无法避免的话题 。
第三节 网络经济对传统宏观
调控理论的挑战
? 网络经济是信息网络化时代产生的一种经济形
态。在这种经济形态下,依赖网络从事经济活
动的虚拟经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形成与实
体经济两足鼎立的局面,且有取代实体经济占
据统治地位之势。另外,政府通过网络获取信
息更加便捷,并且信息网络作为资源配置的
,第二只看不见之手, 对经济的调节作用逐渐
增强。因此,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由于宏观调
控的主体、对象、手段出现了新的变化而使宏
观调控呈现出新的格局。
一、网络经济是实体经济和虚
拟经济两足鼎立的经济
? 传统经济以实体经济为主, 对实体经济的研究构
成了传统经济学的基础框架 。 实体经济也是传统
宏观调控理论的基石, 上述各种宏观调控理论均
是针对实体经济建立起来的 。
? 网络经济下,虚拟经济蓬勃发展,并且出现了许
多崭新的经济活动主体,如虚拟企业、虚拟银行、
电子商务等等,这些虚拟经济主体通过网络从事
经济活动,其规模不断扩大。虚拟经济与实体经
济形成了两足鼎立的局面。因此,新的经济形
式 —— 虚拟经济的出现使传统的宏观调控理论面
临着新的挑战,迫切要求宏观调控理论的更新。
二、网络经济是资源三重配置
的经济
? 网络经济下, 资源配置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 。 它
不仅包括传统的市场机制和政府计划, 而且还包
括新出现的信息网络 。
? ( 一 ), 市场机制 ——, 看不见之手,
? 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是市场经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的主要方式。它以货币为媒介,以价格为诱导,
实现资源的合理流动。但是在某些领域,由于市
场失灵的存在,不可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可以
说,市场配置资源是高效率的,也是高耗能的。
二、网络经济是资源三重配置
的经济
? ( 二 ), 政府计划 ——, 看得见之手,
? 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要求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
干预,弥补市场缺陷。政府调节是根据自上而下
的命令推动进行的,它虽然一定程度上完成了调
节经济、配置资源的职能,但是由于其自身的局
限性导致了政府失灵的存在而使资源的优化配置
无法实现。可以说,这种资源配置方式是高耗能、
低效率的。
二、网络经济是资源三重配置
的经济
( 三 ), 信息网络 ——, 第二只看不见之手,
? 信息网络作为一种经济调节手段是网络经济条件下所特
有的 。 它是一种超越市场的, 无数个决策主体通过信息
网络进行的相互协同式的调节 。
? 信息网络配置资源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人人平等,
共享信息, 人人都可以接受信息和对信息反馈;二是使
人们能够实现预期, 就是由原来市场上, 看不见之手,
转化为可能, 看得见之手, 。 这样, 市场主体可以在信
息网络上及时了解市场供求状况, 并通过专用的信息网
络系统极为迅速的做出对应决策, 改变自己生产的数量
和产品价格, 在最大限度内达到市场出清和资源的优化
配置 。 这种资源配置方式低耗能, 低成本, 高效率 。
二、网络经济是资源三重配置
的经济
? 总之, 网路经济条件下, 第二只看不
见之手, 的出现,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
和纠正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并且
作为一种崭新的调节力量为宏观调控
新格局的开创提供了可能 。
第四节 网络经济下宏观调控
的新格局
? 一、宏观调控主体的新变化
? 网络经济条件下, 宏观调控的主体呈现出三种具体形态,
即, 第三者政府,,, 电子化政府, 和, 智能型政府, 。
?, 第三者政府, 由美国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的政治学家莱
斯特 ·萨拉蒙率先提出,它是适应网络经济而出现的。它
改变了传统政府总是利用行政手段提供过度服务的状况,
而使用各种新的手段来实现信息化管理。, 第三者政府,
的基本功能就是, 指导, 。即它只是集中精力指导整个
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方针政策、法律规则以确保各
个市场主体之间公平自由竞争,而不直接干预经济生活,
提供本应由私营部门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也就是说,中
央政府只是, 掌舵,,而不, 划桨, 。
一、宏观调控主体的新变化
? 所谓, 电子化政府,,简单地说,就是指信息网
络化的政府,即跨网络政府。它通过信息网络将
政府信息基础设施与其外部任何可以数字化的经
济主体、社会机构及世界上其它国家相联结。政
府的跨网络运作不仅可以节省政府开支,而且信
息网络的运用提高了政府的运行效率,使政府的
决策基于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基础之上,同
时政府可以更快、更符合效益、更方便地将更好
的服务提供给社会大众。
一、宏观调控主体的新变化
? 网络经济是一种智能型经济。在网络经济条件下,
竞争的优势已经不再属于那些自然资源最丰富或
者资本实力最雄厚的国家,相反,智能主宰一切,
它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就要求网络经济
中的政府必须是具有创造能力的, 智能型政府, 。
,智能型政府, 就是那种特别强调, 科技, 和
,人才,,支持, 技术, 的开发和, 主意, 的生
产,借以加速经济增长的政府。, 智能型政府,
的确切内涵体现在它所执行的新型产业政策之中,
主要包括增加研究和开发投入,鼓励, 主意, 生
产;推动技术进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大教
育投入,培养后备人才。
二、宏观调控对象的新变化
? 网络经济下,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并存, 这两者共同构成
了网络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 控的对象 。
? 网络经济条件下, 虚拟经济迅速发展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
逐渐占据统治地位 。 虚拟经济是通过网络虚拟空间从事的
经济活动, 包括从产品概念, 产品创新到产品的生产, 制
造, 销售和最终的消费都实现了, 网络化, 。 虚拟经济基
于其自身的信息优势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而成为网络
经济下宏观调控的重点,并依赖于它与实体经济的千丝万
缕联系和对实体经济巨大的引导作用, 实现整个国民经济
宏观调控的目标 。
? 在虚拟经济中, 虚拟企业, 电子商务等等新型经济组织形
式充当了经济活动的主体, 构成了宏观调控作用的直接对
象 。
(一)、虚拟企业
? 虚拟企业这一概念最早是在 80年代由麻省理工学院创造的。
它用来指这样的一种网络式的价值创造共同体,即由多家
独立公司为抓住和利用迅速变化的市场机遇,通过信息技
术联系起来的临时性网络,网络中的各成员企业充分信任
和相互合作,发挥各自的核心优势,共享技术,分担费用,
迅速将共同开发与制造的产品推向市场,一旦市场机遇不
存在,立即调整策略目标,调整虚拟企业的组合方式,以
高弹性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通过虚拟企业的运作,可迅
速有效的集中为满足某个特定市场所需的全部资源,(分
散在广阔的地域并且归属于不同产权主体),从而达到及
时满足顾客需求的目的。
虚拟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区别
? 1、实行扁平化的横向管理。虚拟企业内部的管
理层级应对信息流的高度应变性而相应变得扁平
化,传统的中层经理的监督和协调功能已经被计
算机网络所取代,处于企业管理层最顶部和最底
部的人员可以通过计算级网络实现沟通和联络。
公司主管可以在高效的信息传输的基础上,迅速
预测并采取应变措施,指导企业活动。因此,传
统企业金字塔式的纵向管理模式被打破,取而代
之的是扁平的横向管理。
虚拟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区别
? 2、信息流支配物质流。虚拟企业是建立在
发达的信息技术基础之上,利用大量先进
的网络应用程序实现生产和经营、扩大销
售,使企业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虚拟企
业通过信息网络实现快捷的信息交流,正
确指导物质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从
而使企业的信息流支配着企业的物质流。
虚拟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区别
? 3、通过信息网络实现资源整合。网络经济时代,
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新产品投放市场的速
度是关键。而推出新产品最快的办法是把不同
企业的现有优势资源、依靠电子网络手段实现
统一指挥,迅速推出高质量低成本的新产品的
经营实体,即虚拟企业。当市场出现新的机遇
时,具有不同资源优势的企业组成一个临时的
企业联盟,共同应付市场的挑战、参与竞争。
这样,可以保证合作各方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
互补的有效合作。通过信息网络进行合作是网
络时代实现资源整合的必由之路。
(二)、电子商务
? 电子商务, 具体含义指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硬件设备, 软件和基础设施
并且通过一定的协议而联系起来的电子网络环境, 如 Internet、
Intranet和局域网, 来进行交易, 以及解决问题, 降低成本, 增加价
值并创造新的商机等所有商务活动的方式 。
? 电子商务用途较为广泛,它既可以存在于企业与企业之间,也可以在
消费者与企业之间,还可以发生在企业与政府之间,甚至是个人与政
府之间。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包括企业内部(尤其是跨国公司内部)
通过网络进行资源调配,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主要是利用互
联网向消费者直接提供各种消费品和服务,这样免除了中间流通环节,
降低了各种中间费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主要是政府采购和
企业纳税。在美国,政府采购清单通过互联网发布,公司可以通过网
络作出回应,同时在征收公司税时,政府也通过电子交换方式来完成。
政府和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主要发生在纳税和参与政府决策、提出合
理化建议等方面。
三、宏观调控手段的新变化
? 网络经济条件下, 政府进行宏观经济间接调控的主要手
段是现代化经济手段调节和信息网络调节的综合利用,
即通过建立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 将市场经济中的各
种参数进行分析和信息处理, 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手段,
通过信息网络来影响市场经济主体的利益和决策, 借以
实现宏观调控目标 。 经济手段的调控在网络经济条件下
表现为参数调节, 如利率, 税率, 汇率等作为经济参数,
通过信息网络中这些参数的变化来引导微观经济主体的
经济行为 。 可见, 在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进行宏观经济调
控过程中, 信息网络这只, 看不见之手, 发挥着重要的
指导, 传递和调节作用 。 从某种意义上说, 网络经济条
件下宏观调控的手段是, 看得见之手, 和, 看不见之手,
的综合运用 。
本章小结
? 在对传统的宏观调控理论进行考察的基础
上, 揭示出其产生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并
阐述了网络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调控的主
体, 对象及手段所呈现出来的新形态, 展
现出网络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新格局 。
? 关键术语:市场失灵 政府失灵 囚徒
困境 政策时滞 第三者政府 电子化
政府 智能型政府 虚拟企业
思考题:
? 1,简述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其表现 。
? 2,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
必要性及其局限性 。
? 3,简述网络经济对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 。
? 4,简述虚拟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区别 。
教学目的,通过对传统宏观调控理论的了解,
认识到由于经济主体及其行为的网络化, 不仅对
传统的宏观调控理论提出了挑战, 而且还极大地
增强了国家宏观间接调控的有效性, 从而为经济
发展提供清晰, 迅捷的经济政策环境 。
教学要求,重点掌握宏观调控理论产生的原因
以及网络经济带给传统宏观调控理论的挑战。
第一节 宏观调控理论的历史回顾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始终不同程度地伴随着各种各样
的国家干预或宏观调控 。
? 一, 原始的国家干预主义
最早的国家干预学说可以追溯到 15世纪的重商主义 。 它是一
种原始的国家干预主义 。 基本观点:认为整个社会财富主要
表现为金银;取得金银的唯一途径是交换;在交换中必须遵
循贱买贵卖的原则 。
重商主义强调创造大规模的国家经济管理机构, 巩固和强化
中央政府的管理职能, 把国家干预的着眼点放在金银和关税
等方面, 主张采取各种立法手段和行政措施, 制定保护工商
业的政策, 以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符合扩大出口和货币输
入的要求 。 总之, 强调国家对内外经济生活实行全面, 严格
的干预是重商主义体系的重要特征 。
二、经济自由主义
? 从 17世纪中叶到 20世纪初期, 强调市场和个人积极性, 反
对国家干预的经济自由主 义占据了思想的主流, 其杰出代
表人物主要是亚当 ·斯密 。 斯密把他的市场经济理论建立在
,经济人, 假定基础上 。 他认为, 每个人都是利己的, 其
活动的最终动机都是为了谋求自己的利益 。, 经济人, 在
,看不见之手, 指引下, 能够, 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
另外,, 经济人, 的行为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 关于
政府的职能, 斯密认为, 在总体知识和信息背景一样的情
况下, 作为个人的君主并不比普通人高明, 个人和市场不
能完成的任务, 君主往往也不能有效地完成 。 因此, 作为
社会利益代表的国家或政府没有必要过多地干预经济运行
过程, 它仅仅应扮演, 守夜人, 的角色 。
二、经济自由主义
? 总之,亚当 ·斯密的上述主张:自由放任、
不加干预,是经济自由主义的精髓。亚
当 ·斯密的追随者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发
展和完善了这一学说,但他们均没有跳
出亚当 ·斯密的分析框架。经济自由主义
在长达两百年的历史阶段里,一直处于
统治地位,直到, 凯恩斯革命, 的爆发。
三、凯恩斯主义
? 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宣告了西方传统经济自由
主义的, 自动均衡, 理论的彻底破产 。 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 凯
恩斯提出了一套与传统经济学完全背离的经济学说:反对自由放任,
主张政府干预 。 可以说, 凯恩斯, 就业, 利息与货币通论, 的发表,
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诞生 。
? 凯恩斯认为,单靠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无法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
问题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流动偏好
的心理规律),从而无法实现充分就业。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实
行政府干预。为此,他提出一整套围绕着需求管理的政策措施,包
括赤字财政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等等,以增加社会总需求。另外,
凯恩斯还提出补偿性财政政策的思想,也就是根据经济情况的变化,
逆经济波动的, 风向, 采取扩张和紧缩两种行动,以期在膨胀来临
之前主动紧缩开支;在萧条来临之前主动扩大开支,使社会总支出
保持稳定,以避免经济的剧烈波动。
三、凯恩斯主义
? 值得注意的是, 凯恩斯虽然强调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生
活, 但这不是要完全取代市场机制的作用, 而是为了弥
补市场功能缺陷, 恢复市场的功能和作用 。
? 凯恩斯的, 通论, 出版不久, 对古典的经济学与凯恩斯
的学说进行综合的活动便已经开始 。 1948年美国经济学
家萨缪尔森, 经济学, 的出版, 标志着新古典综合派正
统地位的确立 。 作为新古典综合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萨
缪尔森认为当代主要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是, 混合经济,,
即既有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又有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
预的经济 。 因此, 新古典综合派是为, 混合经济, 服务
的官方经济学 。 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特征是它继承和发
展了凯恩斯理论, 用微观经济学补充宏观经济学, 用均
衡分析的方法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综合为一个体
系 。
四、新经济自由主义
? 20世纪 60年代末, 西方国家出现的, 滞胀,
( 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 ) 动摇了新古典综合派的
统治地位, 因为 它既不能在理论上对滞胀自圆其
说, 又不能在实践上提出同时对付通货膨胀和失
业的政策措施 。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出现了一
批新经济自由主义学者, 纷纷对主流学派进行抨
击和责难, 其中从经济理论方面对新经济自由主
义流行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货币主义, 供给学派
和理性预期学派 。
四、新经济自由主义
? 新自由主义各学派的共同点主要有,1,以萨伊定律为理
论基础, 认为通过市场供求作 用的自动调节, 能够达到
充分就业均衡, 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否认普遍意义的
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和凯恩斯所确认的, 非自愿失业, ; 2、
信赖市场供求的自动调节作用, 认为通过自由放任可以
达到经济均衡的发展, 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 断
言经济危机是由于政府过度干预引起的, 即使要干预,
也应降低到最低限度; 3,坚持传统的健全财政原则, 量
入为出, 开支力求节省, 税收力求其小, 收支平衡, 反
对赤字财政; 4,主张稳定物价, 反对通货膨胀 。
? 当然, 新自由主义各派虽然在基本理论上是一致的, 但
它们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
第二节 宏观调控理论产生及演变
的原因分析
? 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由于市场机制
的缺陷,使其不能挽救 30年代的经济大危
机,导致国家干预主义的诞生;而强调政
府宏观调控的国家干预主义由于政府自身
的缺陷,使其不能解决 70年代的, 滞胀,
问题,促使了新经济自由主义的出现。也
就是说,市场失灵是政府宏观调控理论产
生的直接原因,而政府失灵则推动了政府
宏观调控理论的演变。
一、市场失灵分析
? 市场失灵是与市场功能相对应的概念, 指
市场机制不能或难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
? 亚当 ·斯密 (Adam Smith)在, 国富论, 中提
出了, 看不见之手, 的原理 。 但亚当 ·斯密
本人也认识到, 只有当, 完全竞争, 的平
衡和抑制作用存在时, 他所声称的市场机
制的优点才能完全实现 。
市场失灵之一:不完全竞争
完全竞争有四个特征:
? 价格既定 。 市场上有大量的买主和卖主, 任意一个消费者或生产者的
单独行动都不能对市场价格施加可以看得见的影响, 而且无论是买者
还是卖者都没有可能采取任何联合行动, 是市场供求双方的总量决定
了市场的价格 。
? 产品同质 。 所有生产者提供的都是同质的, 无差异的产品, 从而对消
费者而言, 根本不在乎是哪家生产的产品 。
? 要素自由地流动 。 投入要素在各行业之间, 企业之间完全自由地流动,
新企业进入市场, 老企业退出市场, 都不会遇到障碍 。
? 信息充分 。 所有的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具有充分的市场信息和商品知识,
都有条件做出合理的消费选择和生产决策, 因而就不会有任何消费者
会受欺骗而高于市场价格进行购买, 也不会有任何生产者会低于市场
价格进行销售 。
市场失灵之一:不完全竞争
? 受完全竞争驱动的经济导致投入和产出达到一种有效率
的配置 。 一种有效率的经济处于其生产可能性边界上 。
但是, 一旦出现不完全竞争, 社会就可能向其生产可能
性边界的内部移动 。 例如, 垄断企业为了取得超额利润,
竭力抬高价格和限制产量, 就会出现上述情况 。 当卖主
很少时, 保证价格由成本决定的平衡和抑制作用就很不
充分 。
? 上述四个条件在现实中几乎都不存在 。 诺贝尔经济学奖
获得者保罗 ·A·萨缪尔森 ( Pzul A,Samuelson) 对此明确
指出:, 按照经济学者对于这一名词 ( 指完全竞争 ) 的
理解, 竞争在目前肯定是不完全的 。 我们甚至不能肯
定 —— 随着生产和技术的基本性质驱使企业不断扩大 —
— 竞争是变得更完全了, 还是更不完全了 。,
市场失灵之二:外部性
? 所谓外部性,按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的定义为:在生产和消费过
程中给他人带来非自愿的成本或收益,即成本或收益被强加于他人
身上,而这种成本或收益并未由引起成本或接受收益的人加以偿付。
更为确切的说,外部性是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经济主体的福
利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并没有从货币上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
? 从定义上可以看出,外部性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前者称之为外部经
济性(或外部正效应),后者称之为外部非经济性(或外部负效
应)。譬如某人从个人利益出发建造灯塔,此时其他经过灯塔的人
同样也受到灯塔的指引,而这些人并未对此付出成本,某人建造灯
塔这一行为就产生了外部经济性。又如厂商在生产时产生的噪声、
废气、废水等直接影响到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但厂商但厂商并未
对此进行任何补偿,这便是一种外部非经济性。
市场失灵之二:外部性
? 当外部性存在时,一种商品的价格就不
一定反映它的社会价值,结果厂商可能
生产太少或太多,从而使市场结果无效
率。如存在外部经济性时,由于平均私
人收益低于平均社会收益而导致产品供
给不足;如存在外部非经济时,由于平
均私人生产成本低于平均社会成本而导
致产品供给过多。这都使得市场不能实
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市场失灵之三:公共产品
? 所谓公共产品, 如国防, 广播电视, 灯塔, 道路, 桥梁
等, 它们都具有两个特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 如果
一个商品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 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
商品的边际成本 ( 增加一单位产品的生产所增加的成本 )
为零, 则该商品是非竞争的 。 如灯塔一旦造好并起作用,
额外船只对它的使用不会增加它任何运作成本, 公共电
视也一样, 多一个观众的成本为零 。 竞争性商品必须在
个人之间配置, 非竞争性商品每个人都能够得到, 而不
影响任何个人消费它们的可能性 。 如果人们不能被排除
在消费一种商品之外, 这种商品就是非排它的 。 其结果
是, 很难或不可能对人们使用非排它商品收费 — 这些商
品能够在不直接付钱的情况下被享用 。 比如一个国家的
国防, 所有公民都能享受到它的好处 。
市场失灵之三:公共产品
? 非竞争和非排它的公共产品以零边际成本向人
们提供收益,而且没有人会被排除在享用它们
之外。公共产品的这两个特性引发了生活中极
为普遍的人们对公共产品不愿付费、只顾免费
享用的, 搭便车, 问题( free-rider problem)。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私人投资公共产品难以获
得回报,这意味着市场价格机制丧失了激励私
人提供这类产品的可能性,从而使得公共产品
只能由政府来提供。
市场失灵之四:信息不对称
? A,囚徒困境(集体非理性)
囚徒甲
坦白 不坦白
囚 坦白
徒
乙 不坦白
-5,-5 0,-10
-10,0 -1,-1
市场失灵之四:信息不对称
? 囚徒困境表达了经济人基础上的功利追求的集
体理性与个人理性的内在困境。由于甲乙双方
不能沟通信息,在最大化自我利益的考虑下,
必然导致对双方都不利的结果。即双方理性选
择的结果却并不是帕累托最优状态。这表明以
自我利益的最大化追求这种工具理性的方式来
达到自己最大效益,并不是普遍有效的。生活
中类似于囚徒这样的大大小小的, 困境, 几乎
到处可见,如, 三个和尚没水喝,,, 价格
战,,, 军备竞赛, 等等。 这些都是信息不对
称情况下产生的个人理性导致的集体非理性。
市场失灵之四:信息不对称
? B,劣币驱逐良币(逆向选择)
?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低质量商品或服务
会把高质量商品或服务逐出市场。
? 典型例子:保险市场、信贷市场
? 克服逆向选择的机制:声誉、标准化、
市场信号(教育、保证和保证书等)
二、政府失灵分析
? 在市场经济中, 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
使政府调节或干预成为必要 。 然而,
政府在力图弥补市场缺陷的过程中,
又不可避免地产生另外一种缺陷, 称
之为政府失灵 。 具体来讲, 政府失灵
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
(一)、政府行为目标与社会公
共利益之间的差距
? 政府调节经济活动的有效性,是建立在这样一
个基本假设基础上的,即其行为目标与社会公
共利益是一致的。然而,现实中这两者是存在
差异的。首先,政府官员也是经济人,也要追
求自身的利益;其次,政府机构本身也不是一
个没有自身利益的超利益组织,而且将政府官
员的利益内在化为政府的利益;最后,政府并
不能完全代表社会公共利益,它往往为一些有
影响的特殊利益集团所左右。正是这种差异的
客观存在,导致政府在发挥经济功能过程中的
失灵。
(二)、政府机构效率问题
? 政府经济功能有效性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
政府机构必须是有效率的, 其投入与产出
是经济的 。 然而, 现实中的政府机构往往
是高成本, 低效率, 主要原因在于:
? 一是政府官员之间缺乏竞争导致低效率;
? 二是政府没有动力去降低成本;
? 三是监督和约束政府的手段不完备 。
(三)、不完全信息
? 政府在进行决策时同样面临着信息的不全面、不准确
以及时滞问题,使得制定的政策就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 政策时滞:指政府从认识经济形势决定采取政策直到
政策实施并发挥作用的时间间隔。任何一项政策都会
有一定的时滞,而时滞长短对政策的实施效果会产生
较大的影响。
? 政策时滞可分为 内在时滞 认识时滞
决策时滞
行动时滞
外在时滞,政策效应时滞
(三)、不完全信息
? 认识时滞:指决策者从研判经济风向、态势,到开始认识到需要采
取某种经济政策之间的时间间隔。影响这种时滞长短的主要因素有:
经济统计系统的效率、决策者的素质、经济大环境的不确定性等。
? 决策时滞:指认识到需要采取政策措施到作出实施某项具体的政策
措施决策之间的时间间隔。一般财政政策的决策时滞要长于货币政
策,原因在于这两种政策的决策主体和决策过程很不相同。
? 行动时滞:指作出有关经济政策的决策以后到这一决策付诸实施之
间的时间间隔。一般财政政策的行动时滞要长于货币政策。
? 外在时滞(政策效应时滞):指某项经济政策被付诸实施后到该项
政策对经济产生较充分的实质性影响之间的时间间隔。一般财政政
策的外在时滞要短于货币政策。
(四)、政府行为派生的外在
性问题
? 政府干预调节经济的主要目的和作用是纠正弥
补市场机制缺陷 。 然而, 当政府试图通过各种
经济手段弥补市场功能缺陷时, 常常会产生某
种难以预料的副作用和消极后果 。 比如政府推
行的各种管制和福利性政策产生的外在性以及
寻租现象的普遍存在 。
? 总的来说, 信息因素是导致市场失灵与政府失
灵的最重要因素, 要克服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信息因素是一个无法避免的话题 。
第三节 网络经济对传统宏观
调控理论的挑战
? 网络经济是信息网络化时代产生的一种经济形
态。在这种经济形态下,依赖网络从事经济活
动的虚拟经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形成与实
体经济两足鼎立的局面,且有取代实体经济占
据统治地位之势。另外,政府通过网络获取信
息更加便捷,并且信息网络作为资源配置的
,第二只看不见之手, 对经济的调节作用逐渐
增强。因此,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由于宏观调
控的主体、对象、手段出现了新的变化而使宏
观调控呈现出新的格局。
一、网络经济是实体经济和虚
拟经济两足鼎立的经济
? 传统经济以实体经济为主, 对实体经济的研究构
成了传统经济学的基础框架 。 实体经济也是传统
宏观调控理论的基石, 上述各种宏观调控理论均
是针对实体经济建立起来的 。
? 网络经济下,虚拟经济蓬勃发展,并且出现了许
多崭新的经济活动主体,如虚拟企业、虚拟银行、
电子商务等等,这些虚拟经济主体通过网络从事
经济活动,其规模不断扩大。虚拟经济与实体经
济形成了两足鼎立的局面。因此,新的经济形
式 —— 虚拟经济的出现使传统的宏观调控理论面
临着新的挑战,迫切要求宏观调控理论的更新。
二、网络经济是资源三重配置
的经济
? 网络经济下, 资源配置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 。 它
不仅包括传统的市场机制和政府计划, 而且还包
括新出现的信息网络 。
? ( 一 ), 市场机制 ——, 看不见之手,
? 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是市场经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的主要方式。它以货币为媒介,以价格为诱导,
实现资源的合理流动。但是在某些领域,由于市
场失灵的存在,不可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可以
说,市场配置资源是高效率的,也是高耗能的。
二、网络经济是资源三重配置
的经济
? ( 二 ), 政府计划 ——, 看得见之手,
? 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要求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
干预,弥补市场缺陷。政府调节是根据自上而下
的命令推动进行的,它虽然一定程度上完成了调
节经济、配置资源的职能,但是由于其自身的局
限性导致了政府失灵的存在而使资源的优化配置
无法实现。可以说,这种资源配置方式是高耗能、
低效率的。
二、网络经济是资源三重配置
的经济
( 三 ), 信息网络 ——, 第二只看不见之手,
? 信息网络作为一种经济调节手段是网络经济条件下所特
有的 。 它是一种超越市场的, 无数个决策主体通过信息
网络进行的相互协同式的调节 。
? 信息网络配置资源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人人平等,
共享信息, 人人都可以接受信息和对信息反馈;二是使
人们能够实现预期, 就是由原来市场上, 看不见之手,
转化为可能, 看得见之手, 。 这样, 市场主体可以在信
息网络上及时了解市场供求状况, 并通过专用的信息网
络系统极为迅速的做出对应决策, 改变自己生产的数量
和产品价格, 在最大限度内达到市场出清和资源的优化
配置 。 这种资源配置方式低耗能, 低成本, 高效率 。
二、网络经济是资源三重配置
的经济
? 总之, 网路经济条件下, 第二只看不
见之手, 的出现,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
和纠正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并且
作为一种崭新的调节力量为宏观调控
新格局的开创提供了可能 。
第四节 网络经济下宏观调控
的新格局
? 一、宏观调控主体的新变化
? 网络经济条件下, 宏观调控的主体呈现出三种具体形态,
即, 第三者政府,,, 电子化政府, 和, 智能型政府, 。
?, 第三者政府, 由美国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的政治学家莱
斯特 ·萨拉蒙率先提出,它是适应网络经济而出现的。它
改变了传统政府总是利用行政手段提供过度服务的状况,
而使用各种新的手段来实现信息化管理。, 第三者政府,
的基本功能就是, 指导, 。即它只是集中精力指导整个
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方针政策、法律规则以确保各
个市场主体之间公平自由竞争,而不直接干预经济生活,
提供本应由私营部门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也就是说,中
央政府只是, 掌舵,,而不, 划桨, 。
一、宏观调控主体的新变化
? 所谓, 电子化政府,,简单地说,就是指信息网
络化的政府,即跨网络政府。它通过信息网络将
政府信息基础设施与其外部任何可以数字化的经
济主体、社会机构及世界上其它国家相联结。政
府的跨网络运作不仅可以节省政府开支,而且信
息网络的运用提高了政府的运行效率,使政府的
决策基于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基础之上,同
时政府可以更快、更符合效益、更方便地将更好
的服务提供给社会大众。
一、宏观调控主体的新变化
? 网络经济是一种智能型经济。在网络经济条件下,
竞争的优势已经不再属于那些自然资源最丰富或
者资本实力最雄厚的国家,相反,智能主宰一切,
它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就要求网络经济
中的政府必须是具有创造能力的, 智能型政府, 。
,智能型政府, 就是那种特别强调, 科技, 和
,人才,,支持, 技术, 的开发和, 主意, 的生
产,借以加速经济增长的政府。, 智能型政府,
的确切内涵体现在它所执行的新型产业政策之中,
主要包括增加研究和开发投入,鼓励, 主意, 生
产;推动技术进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大教
育投入,培养后备人才。
二、宏观调控对象的新变化
? 网络经济下,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并存, 这两者共同构成
了网络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 控的对象 。
? 网络经济条件下, 虚拟经济迅速发展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
逐渐占据统治地位 。 虚拟经济是通过网络虚拟空间从事的
经济活动, 包括从产品概念, 产品创新到产品的生产, 制
造, 销售和最终的消费都实现了, 网络化, 。 虚拟经济基
于其自身的信息优势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而成为网络
经济下宏观调控的重点,并依赖于它与实体经济的千丝万
缕联系和对实体经济巨大的引导作用, 实现整个国民经济
宏观调控的目标 。
? 在虚拟经济中, 虚拟企业, 电子商务等等新型经济组织形
式充当了经济活动的主体, 构成了宏观调控作用的直接对
象 。
(一)、虚拟企业
? 虚拟企业这一概念最早是在 80年代由麻省理工学院创造的。
它用来指这样的一种网络式的价值创造共同体,即由多家
独立公司为抓住和利用迅速变化的市场机遇,通过信息技
术联系起来的临时性网络,网络中的各成员企业充分信任
和相互合作,发挥各自的核心优势,共享技术,分担费用,
迅速将共同开发与制造的产品推向市场,一旦市场机遇不
存在,立即调整策略目标,调整虚拟企业的组合方式,以
高弹性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通过虚拟企业的运作,可迅
速有效的集中为满足某个特定市场所需的全部资源,(分
散在广阔的地域并且归属于不同产权主体),从而达到及
时满足顾客需求的目的。
虚拟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区别
? 1、实行扁平化的横向管理。虚拟企业内部的管
理层级应对信息流的高度应变性而相应变得扁平
化,传统的中层经理的监督和协调功能已经被计
算机网络所取代,处于企业管理层最顶部和最底
部的人员可以通过计算级网络实现沟通和联络。
公司主管可以在高效的信息传输的基础上,迅速
预测并采取应变措施,指导企业活动。因此,传
统企业金字塔式的纵向管理模式被打破,取而代
之的是扁平的横向管理。
虚拟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区别
? 2、信息流支配物质流。虚拟企业是建立在
发达的信息技术基础之上,利用大量先进
的网络应用程序实现生产和经营、扩大销
售,使企业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虚拟企
业通过信息网络实现快捷的信息交流,正
确指导物质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从
而使企业的信息流支配着企业的物质流。
虚拟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区别
? 3、通过信息网络实现资源整合。网络经济时代,
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新产品投放市场的速
度是关键。而推出新产品最快的办法是把不同
企业的现有优势资源、依靠电子网络手段实现
统一指挥,迅速推出高质量低成本的新产品的
经营实体,即虚拟企业。当市场出现新的机遇
时,具有不同资源优势的企业组成一个临时的
企业联盟,共同应付市场的挑战、参与竞争。
这样,可以保证合作各方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
互补的有效合作。通过信息网络进行合作是网
络时代实现资源整合的必由之路。
(二)、电子商务
? 电子商务, 具体含义指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硬件设备, 软件和基础设施
并且通过一定的协议而联系起来的电子网络环境, 如 Internet、
Intranet和局域网, 来进行交易, 以及解决问题, 降低成本, 增加价
值并创造新的商机等所有商务活动的方式 。
? 电子商务用途较为广泛,它既可以存在于企业与企业之间,也可以在
消费者与企业之间,还可以发生在企业与政府之间,甚至是个人与政
府之间。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包括企业内部(尤其是跨国公司内部)
通过网络进行资源调配,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主要是利用互
联网向消费者直接提供各种消费品和服务,这样免除了中间流通环节,
降低了各种中间费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主要是政府采购和
企业纳税。在美国,政府采购清单通过互联网发布,公司可以通过网
络作出回应,同时在征收公司税时,政府也通过电子交换方式来完成。
政府和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主要发生在纳税和参与政府决策、提出合
理化建议等方面。
三、宏观调控手段的新变化
? 网络经济条件下, 政府进行宏观经济间接调控的主要手
段是现代化经济手段调节和信息网络调节的综合利用,
即通过建立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 将市场经济中的各
种参数进行分析和信息处理, 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手段,
通过信息网络来影响市场经济主体的利益和决策, 借以
实现宏观调控目标 。 经济手段的调控在网络经济条件下
表现为参数调节, 如利率, 税率, 汇率等作为经济参数,
通过信息网络中这些参数的变化来引导微观经济主体的
经济行为 。 可见, 在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进行宏观经济调
控过程中, 信息网络这只, 看不见之手, 发挥着重要的
指导, 传递和调节作用 。 从某种意义上说, 网络经济条
件下宏观调控的手段是, 看得见之手, 和, 看不见之手,
的综合运用 。
本章小结
? 在对传统的宏观调控理论进行考察的基础
上, 揭示出其产生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并
阐述了网络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调控的主
体, 对象及手段所呈现出来的新形态, 展
现出网络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新格局 。
? 关键术语:市场失灵 政府失灵 囚徒
困境 政策时滞 第三者政府 电子化
政府 智能型政府 虚拟企业
思考题:
? 1,简述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其表现 。
? 2,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
必要性及其局限性 。
? 3,简述网络经济对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 。
? 4,简述虚拟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