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教案 教师:田杰 2001年3月8日 第(1)次课 教学方法(大课) 学时(1) 专业(儿科) 班级(97级)  授课题目:房间隔缺损(ASD)  本课目的:全面了解ASD的发病及自然闭合情况、病理解剖、病理生理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原则  重点:病理生理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原则  难点:病理生理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本次课程采用教具及电化器材:儿科系第四版《儿科学》、电脑投影仪及动画等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及时间分配)  [发病率及自然闭合率] 2分钟  [病理解剖] 4分钟  [病理生理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10分钟  一、右心房、右心室扩大、肥大  二、肺动脉循环充血  三、体循环供血不足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分流量的大小  一、症状 主要取决于分流量的大小 4分钟  二、体征 L2~3肋间听到2~3/6级喷射性SM,S2固定分裂 3分钟  [辅助检查] 心电图 X光胸片 超声心动图 心导管检查及造影 10分钟  [并发症]: 2分钟  [治疗]: 介入及手术治疗原则 5分钟  讲 稿 内 容 备注 (参考文献、授课形式)  房间隔缺损   (atrial septal defect,ASD)   [发病率]:   房间隔缺损(ASD)是常见的先心病之一,其发生率约占先心病的10%左右,其中80%左右为继发孔ASD。   [病理解剖]:   ASD根据缺损部位分为四型:①中央型(卵圆窝缺损型),约占80%左右;②上腔型;③下腔型;④混合型。   [病理生理及血流动力学改变]   ASD为左向右分流先心病,分流量的大小取决于①缺损口的大小;②左右心室的顺应性;③肺循环的阻力。ASD出现左向右分流,常引起右心房、右心室容量增加,内径扩大,同时肺循环血流量也增加,肺动脉扩张,回到左心房的血流量也增加。但由于心房水平的左向右分流,左心室和体循环血流量减少。   [临床表现]:   一、症状 取决于缺损口大小和分流量的多少。缺损小,分流量少者可无任何症状;缺损口大,分流量多时,病人可有活动后心悸、气短,且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婴幼儿时期一般很少有症状,多数是在体查时被发现。   二、体格检查 多数生长发育正常,无发绀。分流量大者,可见身体较瘦长,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增强;很少触及震颤;心脏听诊可于胸骨左缘第2~3肋间听到2~3/6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杂音较柔和,且较局限,传导不广泛。另一个重要特点是P2增强,而且伴有第2心音固定分裂。重者可出现右心衰竭的表现。   讲 稿 内 容 备注 (参考、形式)  [辅助检查]:   一 X线检查 缺损小者可无改变。分流量大者主要显示双肺血管影增多,呈肺多血改变,肺动脉段突出,可见肺门“舞蹈征”,右心房、右心室扩大,主动脉结较小,心胸比例扩大。   二 心电图 主要特征为心电轴右偏,右心房大,Vl导联常呈rsR波形,系由右心室容量负荷增加所致。   三 超声心动图 M型超声:98%显示右心房、右心室腔扩大,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呈同向运动。二维超声:剑下和胸骨旁四腔位可直接显示房间隔连续中断,断端呈火柴棒样。彩色多普勒:可见到五彩血流自左心房经ASD流向右心房。   心导管检查及造影 ⒈ 右心导管检查主要发现: ⑴ 异常途径:导管容易自右心房进入左心房或肺静脉,且导管在房间隔移动度较大; ⑵ 血氧资料:可发现右心房血氧饱和度比上下腔静脉高5%~10%,提示心房水平有左向右分流。 ⒉ 一般不需作心导管造影。   [并发症]:   常见的并发症:肺炎,心力衰竭及肺水肿,肺动脉高压,细菌性心内膜炎等。   [治疗]:   (一)内科治疗 主要针对并发症治疗。   (二)手术治疗 原则上诊断明确就应争取早日手术,以免发生肺动脉高压或其他并发症。手术年龄以学龄前儿童最为理想。   (三)介入性心导管疗法 经导管ASD封闭术 中央型,直径为4~38mm的继发孔型A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