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人体寄生虫学( human parasitology ) 教材名称:人体寄生虫学(六版) 课程类别:专业限定选修课 学时:3 授课教师:李建华 单位:贵阳医学院 职称:教授 授课对象:五年制本科学生 专业:临床医学A班 年级:二年级 教学内容 教材名称(版次) 人体寄生虫学(第5版) 詹希美 主编 起止章节页码 讲授题目 细粒棘球绦虫、曼氏迭宫绦虫、原虫概论 计划用学时 3学时 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 1细粒棘球绦虫、曼氏迭宫绦虫生活史及致病; 2.原虫致病特点; 熟悉内容 圆叶目绦虫与假叶目绦虫的比较; 原虫生活史类型; 了解内容 2种绦虫诊断、流行与防治; 血吸虫免疫特点 教学要点 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1细粒棘球绦虫、曼氏迭宫绦虫生活史及致病; 2.原虫致病特点; 难点:曼氏迭宫绦虫生活史; 原虫致病特点; 教学进程 1.细粒棘球绦虫 50分钟 (步骤) 2.曼氏迭宫绦虫 60分钟 3.圆叶目与假叶目鉴别要点 10分钟 4.原虫概论 30分钟 教学方法 1.CAI教学片 2.教学过程中采用互动教学,以提问式为主;辅以图片、病案, 视频等多种方式给学生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参考资料 《人体寄生虫学》 赵慰先 主编 人卫版 第2版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中国寄生虫病流行与分布 Foundations of Parasitology 作业 曼氏迭宫绦虫感染人体的方式? 原虫的致病要点? 细粒棘球绦虫(包生绦虫) Echinococcus granulosus 细粒棘球绦虫属于带绦虫的一种,成虫寄生在犬科食肉动物如狗、狼等,幼虫寄生于食草动物如牛、羊、骆驼等,引起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 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 一、形态学 成虫属于较小的带绦虫,体长仅2~7mm,虫体分3~4节,头节与猪带绦虫相似,有顶突、小钩、幼节一个、成节一个,与猪带绦虫相似,睾丸45~65个。孕节1~2节,子宫具不规则分支和侧囊,含虫卵200~800个。 虫卵:形态与猪、牛带绦虫相似,在光镜下难以区别。 幼虫:又称棘球蚴,为圆形的囊状体,根据寄生时间长短而大小不等,小的1-2cm,大的可达20多厘米(直径),由囊壁和囊内食物组成。 囊壁:分两层,外层为角皮层,乳白色,厚约1mm,内层为生发层,厚约20μm,具有生发功能。 囊内含物: 1. 原头蚴:长在生发层上,亦可脱落浮在囊液之中,椭圆形或圆形,大小为170×122μm,为向内翻卷收缩的头节,其顶突和吸盘内陷,保护着数十个小钩,体内还可见石灰小体等。 2. 子囊、孙囊、生发囊、不育囊。 3. 囊液:无色透明成微黄色,比重1.01~1.02,pH6.7~6.8,内含多种蛋白、肌酵、卵磷脂、尿素,有少量糖、无机盐和酶,对人有抗原性。 棘球蚴砂:原头蚴、生发囊和子囊可从胚层上脱落,悬浮在囊液中,称为棘球蚴砂。 二、生活史 食草动物食入 血循 (肝、肺) 成虫 孕节及虫卵 六钩蚴 棘球蚴 (犬小肠) 食 肉 动 物 人食入虫卵 食 (肝、肺) 入 棘球蚴 成虫 (人棘球蚴病) 成虫寿命:5~6月 生活史特点: 食肉动物如犬、狼等是常见的终宿主 食草动物如牛、羊等是中间宿主 人可作为中间宿主,棘球蚴可在人体存活40年 感染期是虫卵,人食入而感染 三、致病 致病以机械性压迫,占位病变为主,以过敏症状次之。致病严重程度与棘球蚴体积、数量、寄生时间、寄生部位密切相关。人体最多见的寄生部位为:肝脏(69.9%),多在右叶,肺(19.3%),腹腔(3%)。 局部压迫和刺激症状 包块,压迫症状,叩诊有“棘球蚴震颤”。 过敏症状:荨麻疹、过敏性休克 中毒和胃肠功能紊乱 棘球蚴破裂的后果: ①转移性种植造成继发感染 ②严重过敏反应 ③急性腹膜炎 ④肺棘球蚴破裂后可引起窒息,或经气管咳出子囊、生发囊及角皮等物。 四、实验诊断 询问病史:病人是否来自流行区,是否有与犬、羊等动物和皮毛接触史 影像学检查:X线、B超、CT、MRI等 免疫学试验:卡松尼皮试、IHA、ELISA等 病原学确诊:根据手术后摘除的棘球蚴或痰、胸腹水内查到的原头蚴或角皮等确诊。 五、流行 分布:世界性分布,我国以西北的新疆、青海、甘肃、宁夏、西藏、内蒙等6省区为主要流行区。迄今全国已有23个省、市、区证实当地有感染的病人,全国受棘球蚴病威胁的人口约500万,患病人数约为50万~60万。 流行因素: 虫卵对环境的严重污染 人与家畜和环境的密切接触 皮毛制品加工、挤奶工人工作 病畜内脏喂犬或乱抛。 六、防治 加强卫生和健康教育,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 加强对病畜内脏的处理和管理。 定期为家犬驱虫。 治疗上以手术为主,对早期的小棘球蚴,可采用阿苯哒唑、甲苯咪唑治疗,长疗程,大剂量。 曼氏迭宫绦虫 Spirometra mansoni 曼氏迭宫绦虫成虫主要寄生于猫科动物,偶可寄生于人体,但幼虫裂头蚴可在人体寄生,导致曼氏裂头蚴病。 一、形态 1.成虫:长60~100cm,宽0.5~0.6cm,头节为指状,背腹面各有一纵行的吸槽,链体有1000个节片,均宽大于长,成节与孕节结构基本相似,中部有一重迭蟠曲的子宫。 2.虫卵:与吸虫卵相似,有卵盖,卵内为一个卵细胞和若干个卵黄细胞,虫卵为灰褐色。 3.裂头蚴:长带状,白色,约300×0.7mm,头端膨大,中央有一明显凹陷,虫体不分节,但有许多不规则横皱褶,活动能力很强。 二、生活史 转续宿主:蛇、猪、鸟 蝌蚪→蛙 入水 3-11d 成虫 虫卵 钩球蚴 原尾蚴 裂头蚴 成虫 (猫科动 3-5m 生 生 物小肠) 人 食 食 喝 蛙 蛇 生 肉 猪 水 鸟 裂头蚴 生活史特点: 感染途径:经口、经皮肤 感染期是原尾蚴、裂头蚴 生活史需经多个宿主转换,第一中间宿主是剑水蚤,第二中间宿主是蝌蚪或蛙,终宿主是猫、犬等。 人可作为第二中间宿主、转续宿主和终宿主。 三、致病 1. 成虫致病:能寄生人体的机会较少,症状较轻(头节为吸槽) 2. 裂头蚴:眼的裂头蚴病,最常见(45.6%) 皮下裂头蚴病:游走性皮下结节(31%),条索状或圆形包块 口腔颌面部裂头蚴病(20.1%) 脑裂头蚴病(2.3%),内脏裂头蚴病1%,增殖型裂头蚴病 四、诊断 成虫感染:粪检查虫卵 裂头蚴病:询问病史、活检、免疫学检查、影像学检查。 五、流行 分布:成虫的感染呈散在发生,我国报道20多例,裂头蚴病多见于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欧、美、澳等地也有记录,国内有近千例。 流行因素: 局部敷巾生蛙肉,经皮肤感染 吞食生的或未熟的蛇、蛙、猪肉等 饮生水食入感染的剑水蚤 六、防治 成虫感染,可用吡喹酮、阿苯达唑治疗 裂头蚴病,主要靠手术摘除,也可用40%酒精奴佛卡因2~4ml局部杀虫 预防该病,应做到不食生肉,不喝生水,不用蛙肉敷贴,加强对肉类的检疫和管理。 圆叶目与假叶目绦虫的鉴别点 区别点 圆叶目 假叶目  头节 成节 孕节 虫卵 生活史 呈球状,固着器官是四个吸盘及顶突,小钩 卵黄腺聚集成块,位于卵巢之后 生殖孔:位于节片侧面子宫无子宫孔 仅剩下储满虫卵的子宫 多呈圆球形,外面是卵壳和很厚胚膜,卵内是已发育的幼虫六钩蚴 需要一个中间宿主,虫卵不需入水 呈梭形,固着器官是吸槽 滤泡状散布在节片表层卵巢之前 位于节片中部 有子宫孔 同成节 与吸虫相似,椭圆形卵壳较薄,一端有卵盖,卵内含有一个卵细胞和若干个卵黄细胞 需两个中间宿主,虫卵必须入水  4.生殖 二分裂法:如阴道毛滴虫 无性生殖 多分裂法:如疟原虫人体期 芽殖法:如弓形虫 接合生殖:如纤毛虫 有性生殖 配子生殖:如疟原虫蚊体期 (三)生活史类型 人际传播型:在人群中接触传播,无性生殖 循环传播型:需一种以上脊椎动物,有世代交替 虫媒传播型;需在吸血昆虫体内繁殖,再感染人体,亦可有世代交替现象 (四)分类 根据运动细胞器分为四大类 叶足纲 — 阿米巴 动鞭纲 — 鞭毛虫 动基裂纲 — 纤毛虫 孢子纲 — 孢子虫 (五)致病特点 原虫对人的致病与虫株、种,寄生部位,以及宿主生理状态密切相关 原虫的致病特点有:1、明显的增殖作用 2、较强的播散能力 3.机会致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