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学》综合试题(B)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重点人口
2.危险物品
3.治安耳目
4.治安调解
5.治安灾害事故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治安学是一门以研究治安防范为核心的( )类分支学科。
A、公安学 B、社会学 C、管理学 D、法学
2.我国历史上设置最早的县以下专管治安的机构是( )
A、里 B、驿 C、郡 D、亭
3.国民党统治时期设内政部,掌管全国警察事务,所属的( )负责全国的治安管理。
A、民政司 B、警政司 C、户政司 D、总务司
4.以下表示男性公民居民身份证的号码有明显错误的是( )
A、420105720305082 B、420105700201047
C、420105410912015 D、420105480513083
5.在露天公共场所或公共道路上以多种方式,表达要求,抗议或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愿的活动是( )
A、集会 B、游行 C、示威 D、静坐
6.旅店对旅客遗留的物品要妥善保管,并设法归还原主,或揭示招领,经招领( )后无人认领的,送当地公安机关作拾遗物品取理。
A、 1个月 B、 2个月
C、 3个月 D、 4个月
7.人们在生活中安装防暴灯具,禁止烟火,接地避雷等,这是防火基本方法中的( )
A、消除或控制点火源 B、控制可燃物
C、隔离空气 D、限制火势蔓延
8.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一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 )
A、主要责任 B、全部责任
C、重大责任 D、次要责任
9.外国人在我国居留时间是6个月至1年的称( )
A、停留 B、短期居留
C、长期居留 D、永久居留资格
10.具有机动灵活,视野开阔,通讯方便,便于协同作战等优点的巡逻勤务的形式是( )
A、机动车巡逻 B骑巡 C舟巡 D空巡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治安学中的调查分析法包括( )
A、史学研究法 B、实地考察法
C、模拟研究法 D、综合分析法
E、案例剖析法
2.1908年清政府颁布了( )等治安管理法规。
A、《违警律》 B、《违警律实施办法》
C、《旅店管理规则》 D、《户口管理规则》
E、《管理印刷营业规则》
3.巡逻前教育制度的主要内容有( )
A、按时到指定地点接受派勤 B、明确任务和注意事项
C、整理警容风纪、巡逻标志 D、重申巡逻勤务的所有制度
E、检查携带的警械装备和通讯
4.按规定,不得在( )附近设立废旧金属收购点。
A、铁路、港口、机场 B、施工工地
C、军事禁区 D、金属冶炼加工企业
E、党政机关学校
5.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的措施是( )
A、限制燃放的品种 B、限制燃放的人员
C、限制燃放的时间 D、限制燃放的地点
E、限制燃放的方法
6.灭火的基本方法有( )
A、隔离法 B、扑灭法
C、冷却法 D、窒息法
E、抑制法
7.治安是一种集( )于一体的社会状态。
A、社会性 B、变迁性
C、长期性 D、政治性
E、法律性
8.公务护照发给( )
A、国会议员 B、领事官员
C、政府一般工作人员 D、一般公民
E、公派到国外执行文化,经济等公务人员
9.治安管理部门和治安民警应经常对辖区各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 )的四防教育
A、防火 B、防毒 C、防盗
D、防破坏 E、防治安灾害事故
10.户口调查的原则有( )
A、以户为单位的原则 B、合法性原则 C、公开性原则
D、文明性原则 E、服务性原则
四、判断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治安行政管理简称治安。( )
2.西周时期负责户口管理的官职是司号。( )
3.近代西方第一个专设的警察机构是伦敦大都市警察。( )
4.治安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在于治安问题发生后的及时查处。( )
5.居民身份证严重损坏,不能辩认的,应当在其身份证有效期满之日的1个月前换领新证。( )
6.管理漏洞是造成火灾的主要因素。( )
7.大多数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扑救液体、气体、电气等火灾。( )
8.预防事故是通路交通管理的出发点和基本目的。( )
9.国籍是区别谁是本国人,谁是外国人或无国籍人的唯一标准。( )
10.为方便公民出国、公安部出入境管理部门要求大、中城市在5日内审发公民出国护照。( )
11.驻外使馆工作人员应发外交护照。( )
12.消防管理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保障安全。( )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疏散火场物资的方法与要求是什么?
2.公共机关进行危险物品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管理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4.治安事件处置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六、论述题(11分)。
结合治安管理实际,简述预防为主、保障安全的治安管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