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学》(B)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重点人口:是指有危害国家安全或社会治安嫌疑,由公安机关重点管理的人员。 2.危险物品:是指具有射穿、燃烧、腐蚀、爆炸、毒害、放射等性能,在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销毁等过程中,容易引起人身伤亡、公私财物销毁的物品。 3.治安耳目:是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建立使用的了解敌社情、严密控制社会面的秘密力量。 4.治安调解:是指公安机关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情节轻微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所采取的教育疏导、协商解决措施。 5.治安灾害事故:是指行为人出于故意或过失,违反治安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造成物质损失或人员伤亡的灾害性事件。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1题分,共10分)。 1、D 2、D 3、C 4、A 5、C 6、C 7、A 8、B 9、B 10、D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BDE 2、ABCD 3、ABCE 4、ABCD 5、ACDE 6、ACDE 7、ABCDE 8、CE 9、ACDE 10、BCDE 四、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治安行政管理简称治安是欠妥的。 2.(×)将司号改为司民。 3.(×)将伦敦大都市警察改为巴黎警察厅。 4.(×)改为不在于治安问题发生后的查处,而在于治安问题的预先防范。 5.(×)将1个月前改为3个月前。 6.(×)将管理漏洞改为人的不安全行为。 7.(×)将适用改为不适用,或将液体、气体、电气改为油类、一般固体物质。 8.(×)将预防事故改为安全畅通。 9.(√)此命题是正确的。 10.(×)将5日改为15日。 11、(×)将外交护照改为公务护照。 12、(×)将预防为主、保障安全改为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 五、简答题(第小题5分,共20分)。 1.疏散火场物资的方法与要求是什么? 答案要点: (1)要有专人负责组织指挥; (2)先疏散被火势威胁最严重的物资; (3)疏散出来的物资应做在上风方向和地势较高的地方,且不得堵塞通道; (4)防止疏散的物资中夹带火种; (5)派人看护疏散出来的物资,以防哄抢、盗窃等; (6)搬运易燃易爆物,应注意避震、避热、避明火,做好标记,派专人严加看管; (7)怕水的物质应用篷布进行保护; (8)必要时可拆除或者破损毗邻火场的建筑物,开辟疏散通道。 2.公共机关进行危险物品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案要点: (1)贯彻执行法律、法规,保障危险物品生产、储存、销售、运输、使用和销毁等环节的安全;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防止危险物品丢失、被盗、被抢,预防恶性暴力案件的发生; (3)预防和查处治安灾害事故; (4)配合侦查工作,为侦破某些重大刑事案件和暴力案件提供线索和资料。 3.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管理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答案要点: (1)对举办申请依法审查并作出决定; (2)做好活动开始前的安全检查工作; (3)在活动进行期间,维护活动现场内外及周围的治安秩序。 4.治安事件处置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案要点: (1)党委政府领导下统一协调原则; (2)防止矛盾激化原则; (3)慎用警力、强制措施和武器警械原则; (4)依法果断处置原则。 六、论述题 结合治安管理实际,简述预防为主、保障安全的治安管理原则。 答案要点: 预防为主、保障安全的原则,反映了治安管理工作的内在规律,是我们做好治安管理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加强治安管理的客观要求。(2分) 预防为主,是指在同违法犯罪行为和灾害事故作斗争中,在处理预防和打击(查处)两方面的工作关系时,应把预防放在主要的、主导的地位。(2分)保障安全,是指各项治安管理工作都要从安全出发,通过各种手段达到安全的目的,保障安全是治安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2分) 防范是治本之策,预防为主是治安管理工作的客观要求,只有切实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的原则,才能防患于未然,从而掌握治安管理的主动权。保障安全是搞好治安管理的根本目的。治安管理的各项工作都必须以安全为目的,立足于防范,通过预防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保障安全的目的。(3分) 联系实际(2分) (张胜前 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