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和热量的变化 2.1 物质的量 化学中,规定用“物质的理”来表示某物质的数量,其单位是摩尔(mol)。1摩尔物质表示有6.023X1023个该物质的粒子(例如分子、原子、离子或一些“特定”的粒子)。就是阿佛加德罗常数。1摩尔某物质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M(单位为g﹒mol-1)。按此定义,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因此B物质的物质的量nB=WB(g)/M(g﹒mol-1);式中WB表示B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 n(H2SO4)=10.0(g)/98.0(g﹒mol-1)=0.102mol;n(1/2H2SO4)=10.0(g)/49.0(g﹒mol-1)=0.204mol。 物质的量必须注明其“粒子”的符号,才有真实的含义。 2.2 反应进度(ξ) 定义:克赛 对于反应:2N2O5 = 4NO2 + O2 作一变换:0 = 4NO2 + O2-2N2O5, 有:ξ = ΔnB/νB ΔnB:物质的量的变化值 νB:为计量系数,νB(NO2)= +4, νB(NO2)= +1, νB(N2O5)= -2   如上述反应式,若消耗了0.2molN2O5,则生成0.4molNO2的和0.1molO2。 ξ= - 0.2/-2 = 0.4/4 = 0.1/1 = 0.1 mol ∴用不同的物质的变化计算的反应进度都是一样的,但ξ的数值与反应方程式写法有关。 如上例,若写成: N2O5 = 2NO2 + 0.5O2, 则:ξ = - 0.2/-1 = 0.4/2 = 0.1/0.5 = 0.2 mol 例2-1:50ml C(H2SO4)=0.20mol/L恰能与40mlNaOH溶液完全中和,求NaOH的浓度? 解:反应方程式为: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ξ= - 0.20× 50/-1 = - C(NaOH)×40/-2 ∴C(NaOH) = …… = 0.50 mol/L 2.3化学反应的焓变 一、系统、环境、相 系统:当以一定种类和质量的物质所组成的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时,这个整体就称为系统。 环境:系统以外的一切称为该系统的环境。 相:系统中任何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和相同化学性质的均匀部分称为相。相与相之间存在明显的界面。所有气体都是一个相。均匀的液体是一个相。 二、化学反应热和焓变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化学键的重组。键的断裂和生成过程会有能量变化,能量变化常以热能的形式表现。键的断裂需吸收热量;而键的生成会放出热量。 当体系发生了变化以后,使反应产物的温度回到反应前原始物质的温度,体系放出或吸收的热,叫做这个过程的热效应或反应热。不同的过程有不同的热效应,如QV表示但容热效应,QP表示恒压热效应,大多数化学反应都在敞开容器即恒压下进行,因此我们一般指的热效应,如不标明,即为恒压热效应。恒压摩尔反应热等于摩尔反应焓变(△rHm)。 一般的反应常在恒压条件下进行。 这里的恒压条件是因为反应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反应体系与外界压力(大气压)相等。 化学热力学:QP或△rHm<0放热反应 QP或△rHm>0吸热反应 1.标准摩尔反应焓变   不同条件下测量的摩尔反应焓变△rHm往往不同。为了便于不同反应的焓变值的比较和运算,需规定一个统一条件。   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rHmθ(298.15K)= -92.2KJ﹒mol-1 △H符号上有四个标志: r表示进行化学反应,它是reaction的缩写; m表示按该反应方程式进行反应,其反应进度为1mol; (298.15K)表示反应系统的始态和终态的温度为298.15K; θ表示反应系统中各物质都处于标准状态。即:规定气体的标准态pθ是各气体分压为101325Pa,且所有气体都具有理想气体的性质;溶液的标准状态是指该溶质的浓度cθ=1mol﹒L-1;液体或固体的标准状态101325Pa下的纯净液体或固体。   △rHmθ(298.15K)意义是在298.15K温度下的标准摩尔反应焓变。在没有标明温度时,一般也指温度为298.15K。 注意:①△rHmθ与化学计量数有关; ②需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 2.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生成热) 规定在热力学标准态条件下,由指定的稳定单质生成1mol纯物质的反应焓变称为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以△fHmθ来表示,“f”表示“生成”(formation)的意思。例如: H2(g)+1/2O2(g)=H2O(l);△fHmθ= -285.83KJ﹒mol-1 按定义,指定的稳定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等于零。各种化合物的△fHmθ在化学手册中可以查到。本书附录中列出了一些常见化合物的△fHmθ。利用这些△fHmθ值就可以计算一般化学反应的△rHmθ。即标准状态下的恒压反应热。 △rHmθ=∑υB△fHmθ(B)  (2-5) 例2-2:利用298.15K时有关物质的数据,求下列反应在298.15K的,4NH3(g)+5O2(g)=4NO(g)+6H2O(1) 解:查书末附表得到295.15K时:(P361) (NH3,g)=-46.11kJ·mol-1 (NO,g)=90.25kJ·mol-1 (H2O,l)=-285.83kJ·mol-1 (O2,g)的值规定为零。 ∴按(5-9)式有: =4×(NO,g)+6×(H2O,l)-4×(NH3,g)=4×90.25kJ·mol-1+6×(-285.83)kJ·mol-1-4×(-46.11)kJ·mol-1???? =-1169.54kJ·mol-1 由于温度对产物和反应物的 影响相近,可以似认为: ≈  3.黑斯(Hess)定律 实验证明: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步完成,这个过程的热效应总是相同的,这就是盖斯定律。换言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决定于反应物的始态和生成物的终态,而与过程的途径无关。对于恒压过程的化学反应,黑斯定律可表述为:化学反应的焓变,决定于反应物的始态和生成物的终态,而与过程的途径无关。 黑斯定律的应用之一,就是间接计算一些难以测定化合物的△fHmθ。 例2-3:已知在298.15K下,下列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 ,即(CO,g)。 (1)C(gra)+O2(g)=CO2(g)  (2)CO(g)+O2(g)=CO2(g)  求(3)C(g)+O2(g)=CO(g)的 ? 解:可以把C(graphite)+O2(g)作为始态,把CO2(g)作为终态。反应可一步完成,也可分两步完成。如图所示:  根据Hess定律: = +  ∴ = -  C(gra)+O2(g)=CO2(g)  -CO(g)+ O2(g)=CO2(g)  C(gra)+ O2(g)=CO(g)  盖斯定律的应用之二,计算燃烧热。 例题见书P24页。 焓 定义,焓不是能量,仅具有能量的量纲,它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焓有下述一些特性: 1.焓的绝对值无法求得,即使用配分函数求出的焓值也不是绝对值。 2.焓是系统的容量性质,与系统内物质的数量成正比。 3.焓是状态函数。 4.焓值不守恒,一个孤立系统,不一定等于零,例如恒容绝热反应器中 发生化学反应,只要系统内压力变化虽,但。 5.封闭系统不做非体积功的等压条件下,,该式可理解为焓变的物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