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调节血糖的功能性食品
本章要点
糖尿病的分类及起因
糖尿病的发病机理
糖尿病患者的症状
具有调节血糖功能的物质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不足而引起的以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为特征的常见慢性病。它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据统计,世界上糖尿病的发病率为3%~5%,50岁以下的人均发病率为10%。在美国,每年死于糖尿病并发症的人数超过16万。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患者迅速增加。目前25岁以上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约为2.5%,达2000多万人,预计到2010年糖尿病患者可能达到6300万,将居世界首位。
糖尿病会引起并发症。研究表明,患糖尿病20年以上的病人中有95%出现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心脏病的可能性较正常人高2~4倍,患中风的危险性高5倍,一半以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除此之外,糖尿病患者还可能患肾病、神经病变、消化道疾病等。由于糖尿病并发症可以累及各个系统,因此,给糖尿病患者精神和肉体上都带来很大的痛苦,而避免和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最好办法就是控制血糖水平。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都有副作用,均可引起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有些还引起麻疹、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症等。因此寻找开发具有降糖作用的功能食品,以配合药物治疗,在有效地控制血糖和糖尿病并发症的同时降低药物副作用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概述
糖尿病的分类
一般来说,糖尿病分为I型、Ⅱ型、其他特异型和妊娠糖尿病四种,常见的有:
1. Ⅰ型糖尿病
这种糖尿病又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多发生于青少年。临床症状为起病急、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等,有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倾向,必须依赖胰岛素维持生命。
2. Ⅱ型糖尿病
这种糖尿病又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多见于中老年。一般来说,这种类型起病慢,临床症状相对较轻,但在一定诱因下也可发生酮症酸中毒或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通常不依赖胰岛素,但在特殊情况下有时也需要用胰岛素控制高血糖。
糖尿病的起因
目前,关于糖尿病的起因尚未完全弄清,通常认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两者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是最主要的原因。
1.遗传因素
国外研究表明,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占25%~50%,尤其是Ⅱ型糖尿病患者。
2.自身免疫因素
糖尿病人及其亲属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恶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桥本甲状腺炎等。自身免疫性肾上腺炎在糖尿病人中约占14%,比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高6倍。I型糖尿病患者常有多发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同时或先后发生肾上腺炎、桥本甲状腺炎,这3种症状并存称Schmidts综合症。
糖尿病中细胞免疫直接的证据是具有淋巴细胞浸润的胰小岛炎,这种病理多见于发病后6个月内死亡的I型糖尿病患者,但在发病后1年以上死亡的病例胰岛中无此发现。故胰小岛炎可能属短暂性,发病后不久便消失。将牛羊类同种胰岛素注入动物引起自身免疫性胰小岛炎,将同种内分泌胰组织混悬液注入啮齿类动物引起抗胰组织过敏性反应及胰小岛炎,并伴有糖耐量降低。人类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这种胰小岛炎可能由于病毒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反应。因此,可以说病毒感染因素与自身免疫因素两者相辅相成。
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中,自身免疫反应包括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有较明确的证据,但引起免疫反应的原因目前还未明确,它与遗传因素的关系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3.病毒感染因素
人们已发现几种病毒,例如柯萨奇B4病毒、腮腺炎病毒和脑心肌炎病毒等,可以使动物出现病毒感染,大面积破坏β-细胞,造成糖尿病。经病毒感染过的动物,可出现几种不同的结果。例如用脑心肌炎病毒感染小鼠后,有的出现高血糖,有的仅在给予葡萄糖负荷后出现高血糖,有的不出现糖尿病。因此,显然存在对病毒感染“易感性”或“抵抗性”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胰岛素β-细胞膜上的病毒受体数目有关,也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关,即病毒感染激发自身免疫反应,从而导致胰岛素进行性破坏。
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中,胰岛素细胞抗体阳性与胰岛炎病变支持了自体免疫反应在发病机理上的重要作用。然而,病毒易感性和自体免疫都为遗传因素所决定。病毒感染导致人类糖尿病的证据还不够充分,仅是有些报道认为糖尿病人群中某些病毒抗体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在病毒感染流行后糖尿病的患病率增高等。
4.β-细胞功能与胰岛素释放异常
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中,胰岛炎会使β-细胞功能遭受破坏,胰岛素基值很低甚至测不出,糖刺激后β-细胞也不能正常分泌释放或分泌不足。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中上述变化虽较不明显,但β-细胞功能障碍不论表现为胰岛素分泌延迟或增多,胰岛素分泌的第一时相(快速分泌)均降低或缺乏,而且与同时血糖浓度相比,胰岛素分泌仍低于正常,这是出现饭后高血糖的主要原因。
5.胰岛素受体异常、受体抗体与胰岛素相抵抗
胰岛素受体有高度特异性,仅能与胰岛素或含有胰岛素分子的胰岛素原结合,结合程度取决于受体数、亲和力以及血浆胰岛素浓度。当胰岛素浓度增高时,胰岛素受体数往往会下降,呈胰岛素的不敏感性,称胰岛素抵抗性。上述情况常见于肥胖者或肥胖的非依赖患者,当他们通过减肥减轻体重时,脂肪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增多,与胰岛素结合力加强而血浆胰岛素浓度下降,需要量减少,肥胖与糖尿病均减轻,且对胰岛素的抵抗性减低而敏感性增高。此种胰岛素不敏感性可由于受体本身缺陷,也可由于发生受体抗体或与胰岛素受体结合,使胰岛素效应减低导致胰岛素抵抗性糖尿病。此种受体缺陷与受体后缺陷若同时存在,会使抵抗性更为明显。
6.神经因素
近年研究发现,刺激下丘脑外侧核(LHA)可兴奋迷走神经,使胰岛素分泌增多,刺激下丘脑腹内侧核(VMH),则兴奋交感神经,使胰岛素分泌减少,这说明下丘脑中存在胰岛素生成调节中枢及胰岛素剥夺中枢。刺激LHA可使血糖下降增加进食量,刺激VMH可使血糖上升,减少进食量,这说明下丘脑对胰岛素分泌的调节作用。脑啡肽存在于脑、交感神经及肾上腺髓质和肠壁中,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当对脑啡肽的敏感性增高时会出现高血糖,这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一种病因。
7.胰岛素拮抗激素的存在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血糖浓度的波动范围较小,这是由于在神经支配下存在2组具有拮抗作用的激素调节糖代谢过程,维持血糖处于动态的平衡状态。唯一可使血糖下降的是胰岛素,而使血糖升高的激素包括胰升糖素、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糖肾上腺皮质激素、泌乳素、甲状腺激素、胰多肽等。这类抗拮激素所致的糖尿病,大都属继发性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
糖尿病的发病机理
不论胰岛素依赖型还是非依赖型糖尿病,均有遗传因素存在。但遗传仅涉及糖尿病的易感性而非致病本身。除遗传因素外,必须有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才会发病。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大致是,病毒感染等因素扰乱了体内抗原,使患者体内的T、B淋巴细胞致敏。由于机体自身存在免疫调控失常,导致了淋巴细胞亚群失衡,B淋巴细胞产生自身抗体,K细胞活性增强,胰岛β-细胞受抑制或被破坏,导致胰岛素分泌的减少,从而产生疾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胰岛素受体或受体后缺陷,尤其是肌肉与脂肪组织内受体必须有足够的胰岛素存在,才能让葡萄糖进入细胞内。当受体及受体后缺陷产生胰岛素抵抗性时,就会减少糖摄取利用而导致血糖过高。这时,即使胰岛素血浓度不低甚至增高,但由于降糖失效,导致血糖升高。
(2)在胰岛素相对不足与拮抗激素增多条件下,肝糖原沉积减少,分解与糖异生作用增多,肝糖输出量增多。
(3)由于胰岛β-细胞缺陷、胰岛素分泌迟钝、第一高峰消失或胰岛素分泌异常等原因,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高血糖。
持续或长期的高血糖,会刺激β-细胞分泌增多,但由于受体或受体后异常而呈胰岛素抵抗性,最终会使β-细胞功能衰竭。
糖尿病与高血脂症的关系
糖尿病患者发生以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为特征的大血管病变的危险,是非糖尿病人群的3~4倍,而且病变发生早进展快,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这种大血管病变导致的死亡,与糖尿病人的血脂代谢异常密切相关。
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特点是:
1.甘油三酯升高(有30%~40%的病人甘油三酯水平>2.25mmol/L);
2.餐后血脂水平高于普通人群;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可防止血管硬化;
4.致病性很强的LDL由于糖化和氧化,消除减慢,因此,其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危害性最大。
在Ⅱ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中,第一位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Ⅱ型糖尿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1 mmol/L,可以使冠心病的危险减少57%,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0.1 mmol/L,使冠心病的危险显著减少。把具有高胆固醇血症,或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的糖尿病患者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5~7年,可使糖尿病患者的心肌梗塞、脑卒中的发生事件比未控制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糖尿病患者低30%~40%。
美国有人提出,诱发糖尿病进一步恶化的最危险因素不是糖而是脂肪。如患者能接受低脂饮食,如将摄入脂肪所供的热量从40%减至10%,糖尿病就会得到很好的控制。因此,糖尿病患者血清胆固醇水平应控制在5.3 mmol/L以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应控制在2.6mmol/L以下,甘油三酯水平应控制在1.7 mmol/L以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保持在1.4mmol/L以下,这样就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延缓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对糖尿病的慢性血管病变,特别是大血管病变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五、糖尿病的表现
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多食
由于葡萄糖的大量丢失、能量来源减少,患者必须多食补充能量来源。不少人空腹时出现低血糖症状,饥饿感明显,心慌、手抖和多汗。如并发植物神经病变或消化道微血管病变时,可出现腹胀、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现象。
2. 多尿
由于血糖超过了肾糖阈值而出现尿糖,尿糖使尿渗透压升高,导致肾小管吸收水分减少,尿量增多。
3.多饮
糖尿病人由于多尿、脱水及高血糖导致患者血浆渗透压增高,引起患者多饮,严重者出现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4.体重减少
非依赖型糖尿病早期可致肥胖,但随时间的推移出现乏力、软弱、体重明显下降等现象,最终发现消瘦。依赖型糖尿病患者消瘦明显。晚期糖尿病患者都伴有面色萎黄、毛皮稀疏无光泽。
六、患者专用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原理
糖尿病患者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均出现程度不一的紊乱,由此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开发功能性食品的目的在于要保护胰岛功能,改善血糖、尿糖和血脂值,使之达到或接近正常值,同时要控制糖尿病的病情,延缓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特点是:
总能量控制在仅能维持标准的体重水平;
有一定数量的优质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
低脂肪;
高纤维;
杜绝能引起血糖波动的低分子糖类(包括蔗糖与葡萄糖等)。
足够的维生素、微量元素与活性物质。
可依据这些基本原则,设计糖尿病人专用功能性食品。在开发糖尿病专用功能性食品时,有关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的搭配原则是:
能量:以维持正常体重为宜;
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5%~60%;
3. 蛋白质:与正常人一样按0.8g/kg体重供给,老年人适当增加。减少蛋白质摄入量,可能会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发展;
4. 脂肪:占总能量的30%或低于30%。减少饱和脂肪酸,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以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胆固醇:控制在300mg/d以内,以减少心血管病并发症的发生;
钠:不超过3g/d,以防止高血压。
具有调节血糖功能的物质
一、糖醇类
糖醇类是糖类的醛基或酮基被还原后的物质。一般是由相应的糖经镍催化氢化而成的一种特殊甜味剂。重要的有木糖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麦芽糖醇、乳糖醇、异麦芽糖醇等但赤藓糖醇只能由发酵法制得。
(一)性状
1.有一定甜度,但都低于蔗糖的甜度,因此可适当用于无蔗糖食品中低甜度食品的生产。它们的相对甜度(以蔗糖为1.0)和热值见表17-1。
表17-1 糖醇的相对甜度
糖醇名称
相对甜度
热值/(kJ/g)
蔗糖
1
16.7
木糖醇
0.9
16.7
山梨糖醇
0.6
16.7
甘露糖醇
0.5
8.4
麦芽糖醇
0.8~0.9
8.4
乳糖醇
0.35
8.4
异麦芽糖醇
0.3~0.4
8.4
氢化淀粉水解物
0.45~0.6
16.7
赤藓糖醇
0.7~0.8
1.7
2.热值大多低于(或等于)蔗糖。糖醇不能完全被小肠吸收,其中有一部分在大肠内由细菌发酵,代谢成短链脂肪酸,因此热值较低。适用于低热量食品,或作为高热量甜味剂的填充剂。
(二)生理功能
1.在人体的代谢过程中与胰岛素无关,不会引起血糖值和血中胰岛素水平的波动,可用作糖尿病和肥胖患者的特定食品;
2.无龋齿性。可抑制引起龋齿的突变链球菌的生长繁殖,从而预防龋齿。并可阻止新龋齿的形成及原有龋齿的继续发展。
3.有类似于膳食纤维的功能,可预防便秘、改善肠道菌群、预防结肠癌等作用。
糖醇类在大剂量服用时,一般都有缓泻作用(赤藓糖醇除外),因此,美国等规定当每天超过一定食用量时(视糖种类而异),应在所加食品的标签上要标明“过量可致缓泻”字样,如甘露糖醇为20,山梨糖醇为50 g。
二、麦芽糖醇(氢化麦芽糖醇)
其分子式为C12H24O11,相对分子量为344.31。
(一)性状
它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山梨糖醇结合而成的二糖醇。纯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熔点146.5~147℃。因吸湿性很强,故一般商品为含有70%麦芽糖醇的水溶液。水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中性粘稠液体,甜度约为蔗糖的85%~95%,甜感近似蔗糖。难于发酵,有保香、保湿作用。在pH值3~9时耐热,基本上不发生美拉德反应。在人体内不能被消化吸收,除肠内细菌可利用一部分外,其余无法消化而排除体外。易溶于水和醋酸。低热,发热量1.67kJ/g(0.4kcal/g),相当于蔗糖的十分之一。
(二)生理功能
调节血糖
进食后不升高血糖,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因此,对糖尿病患者不会引起副作用,也不受胰液的分解。
减脂作用
与脂肪同食时,可抑制人体脂肪的过度贮存。当有胰岛素存在时,LPL活度相应提高,而刺激胰岛素的分泌,这是造成动物体内脂肪过度积聚的主要因素。
防龋齿作用
经体外培养,麦芽糖醇不能被龋齿的变异链球菌所利用,故不会产酸。
(三)制法
由淀粉原料(包括碎米)经磨浆后用α-淀粉酶保温约24h,至DE值不变后再升温、灭酶,得到以麦芽糖为主(含少量葡萄糖、麦芽三糖和麦芽四糖)的水解物,经脱色、过滤、精制后,在镊催化下,用7.0~8.5MPa、130~150℃进行氢化,然后脱色、浓缩、中和至pH值为5.5~6.0而成麦芽糖醇糖浆(固形物75%~80%)。再经干燥则得固形物为88.5~95%的固形物麦芽糖醇,如糖浆经过结晶,则可得固形物98%以上的结晶纯品。
(四)用途
作为低热量的糖类甜味剂,适用于糖尿病、心血管病、动脉硬化、高血压和肥胖症患者。因属非发酵性糖,可作为防龋齿甜味剂。也可作为蜜饯等的保香剂、粘稠剂、保湿剂等。
(五)限量
GB2760-1996:雪糕、冰棍、饮料、饼干、面包、糖果、酱菜、胶基糖果、豆制品、制糖及酿造工艺用,均GMP;鱼麋及其制品,0.5g/kg;糕点,5.0g/kg,。
(六)安全性
ADI不作特殊规定。
三、木糖醇
其分子式为C5H12O5,相对分子量为152.15。
(一)性状
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几乎无臭。具有清凉甜味,甜度0.65~1.00(视浓度而异;蔗糖为1.00)。热量17 kJ(4.06cal/g)。熔点92~96℃,沸点216℃。与金属离子有螯合作用,可作为抗氧化剂的增效剂,有助于维生素和色素的稳定。极易溶于水(约1.6ml),微溶于乙醇和甲醇,热稳定性好。10%水溶液的pH值为5.0~7.0(在pH值3~8时稳定)。天然品存在于香蕉、胡萝卜、杨梅、洋葱、莴苣、花椰菜、桦树的叶和浆果及蘑菇等中。
(二)生理功能
调节血糖
对34~63岁有糖尿病史的全休与半休病人,给予50~70 g/d木糖醇,经3~12个月,均能恢复正常工作,精力很好,血糖值下降的占72%,低于单纯服用降糖药者。口渴和饥饿感基本消失,尿量减少,有的达到正常,体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由于糖尿病人对饮食(尤其是含淀粉和糖类的食品)需进行控制,因此能量供应常感不足,引起体质虚弱,易引起各种并发症。食用木糖醇能克服这些缺点。木糖醇有蔗糖一样的热值和甜度,但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不同于一般糖类,不需要胰岛素的促进,而能透过细胞膜,成为组织的营养成分,并能使肝脏中的糖原增加。因此,对糖尿病人来说,食用木糖醇不会增加血糖值,并能消除饥饿感、恢复能量和体力上升。
防龋齿作用
木糖醇本身不能被可致龋齿的变形菌所利用,也不能被酵母、唾液所利用,使口腔保持中性,防止牙齿被酸所蛀蚀。有试验表明,52人用木糖醇完全代替饮食中的食糖,经二年后,木糖醇组的龋齿发生率比普通食用食糖者少90%,新发生龋齿人数平均为0.72。另有试验,每天用4~5块木糖醇口香糖代替一般的食糖口香糖,一年后,木糖醇组无新的龋齿发生,而对照组有2.9/50发生。而且改用木糖醇口香糖后,有些原有的龋齿也有所减轻。因此,木糖醇能防止龋齿的发生。
调节肠胃功能
经北京联合大学保健食品检测中心的动物试验表明,木糖醇具有与低聚糖类似的改善小鼠胃畅功能的效果。木糖醇在动物肠道内滞留时具有缓慢吸收作用,可促进肠道内有益菌的增殖,每天食用15g左右,可达到调节肠胃功能和促进双歧杆菌增殖的作用。
(三)制法
1.由玉米芯或甘蔗渣经水解、净化、加氢精制而成。据报道,由甘蔗渣经酶法水解液制备,生产成本可降低80%。
2.以玉米芯、甘蔗渣、秸秆等为原料,采用纤维分解酶等酶技术和生物技术生产木糖醇,可解决化学生产法所存在的设备和操作费用高、产品纯化困难等问题。所需设备为普通常温常压化工设备和通用发酵设备。
(四)安全性
可安全用于食品;
ADI不作特殊规定;
LD502.0g/kg。
四、山梨糖醇
其分子式为C6H14O6,相对分子量为182.17。
(一)性状
白色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也可为片状或颗粒状,无臭。有清凉爽口甜味,甜度约为蔗糖的60%,在人体内可产生热量16.7kJ/g。极易溶于水(1g/0.45ml),微溶于乙醇、甲醇和醋酸。低于60%时易生霉。有吸湿性,吸湿能力小于甘油。水溶液的pH值为6~7。渗透压为蔗糖的1.88倍。天然品存在于植物界,尤其在海藻(红藻含13.6%)、苹果、梨、葡萄等水果中,也存在于哺乳动物的神经、眼的水晶体等中。
(二)生理功能
调节血糖
经试验,在早餐中加入山梨糖醇35g,餐后血糖值:正常人9.3mg/dl,Ⅱ型糖尿病人为32 .2mg/dl,而食用蔗糖的对照值,正常人44.0mg/dl,Ⅱ型糖尿病人为78.0mg/dl。因此,缓和了餐后血糖值的波动。
防龋齿
食用山梨糖醇后,既不会导致龋齿变形菌的增殖,也不会降低口腔pH值(pH值低于5.5时可形成菌斑)。
(三)制法
由葡萄糖在镍催化下经高温高压氢化后,由离子交换树脂精制浓缩、结晶、分离而成。或由浓缩液经喷雾干燥而成粉末结晶。
(四)限量
1.FAO/WHO:葡萄干,5g/kg;食用冰和加冰饮料,50 g/kg。
2.FDA:硬糖99%;胶姆糖75%;软糖98%;果糖、果冻30%;冷冻乳品甜食17%;焙烤制品30%;其他食品2%。
(五)安全性
1.ADI不作特殊规定;
2.LD5023.3g/kg(小鼠,经口);15.9 g/kg(大鼠,经口);
3.人长期食用50g/d无异常。超过50g/d时因在肠内滞留时间过长而导致腹泻。
蜂胶
蜂胶是蜜蜂从植物叶芽、树皮内采集所得的树胶混入工蜂分泌物和蜂蜡而成的混合物。具有广谱抑均、抗病毒作用。中国每年饲养蜂群约700万群,年产蜂蜡初品约300t。一个5~6万只蜜蜂的蜂群一年约能生产蜂胶100~500g。由于原胶(即从蜂箱中直接取出的蜂胶)中含有杂质而且重金属含量较高,不能直接食用,必须经过提纯、去杂、去除重金属如铅等之后才可用于加工生产各种蜂胶制品。此外,蜂胶的来源和加工方法对于蜂胶的质量影响很大。
(一)主要成分
树脂50%~55%,蜂蜡30%~40%,花粉5%~10%。主要功效成分有黄酮类化合物,包括白杨黄素、山奈黄素、高良姜精等。
(二)性状
红褐至绿褐色粉末,或褐色树脂状固体,有香味。加热时有蜡质分出。可分散于水中,但难溶于水,溶于乙醇。
(三)生理功能
具有调节血糖的功能。能显著降低血糖,减少胰岛素的用量,能较快恢复血糖正常值。消除口渴、饥饿等症状。并能防治有糖尿病所引起的并发症。据测试,总有效率约40%。蜂胶本身是一种广谱抗菌素,具有杀菌消炎的功效。糖尿病患者血糖含量高,免疫力低下,容易并发炎症,蜂胶可有效控制感染,使患者病情逐步得到改善。蜂胶降血糖、防治并发症的机理可能有以下几点:
1.蜂胶中的黄酮类、萜烯类物质有促进肝糖元的作用,从而降低血糖。而且这种调节是双向的,不会降低正常人的血糖含量。
2.蜂胶不仅可以抗菌消炎,还能活化细胞,促进组织再生。因此可以使发生病变、丧失分泌功能的胰岛素细胞恢复功能,从而降低血糖含量。
3.黄酮类化合物可以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环,因而可防治血管并发症。
4.蜂胶中黄酮类、苷类能增强三磷酸腺苷(ATP)酶。ATP是机体能量的源泉,能使酶活性增加,ATP含量增加,促进体力恢复。
5.所含钙、镁、钾、磷、锌、铬等元素,对激活胰岛素、改善糖耐量,调节胰腺细胞功能等都有一定意义。
(四)安全性
1.蜂胶本身无毒,但在蜂胶原料的制备过程中,可有很多污染机会,重金属含量较高,铅含量可达200~400mg/kg,而规定不得超过1 mg/kg,粗蜂胶不能食用,而需精制后方能是食用。
2.婴儿及孕妇不宜。
六、南瓜
品种较多,瓜型不一,有长圆、扁圆、圆形或瓢形等,表面光滑或有突起和纵沟,呈赤褐、黄赫或赭色。肉厚,黄白色。20世纪70年代日本即用南瓜粉治疗糖尿病,但至今对南瓜降糖的作用机理并不明确,有的认为主要是南瓜戊糖;有的认为主要是果胶和铬,因果胶可延缓肠道对糖和脂类的吸收,缺铬则使糖耐量因子无法合成而导致血糖难以控制。
七、铬
铬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组成部分,缺乏后可导致葡萄糖耐量降低。所谓“葡萄糖耐量”是指摄入葡萄糖(或能分解成葡萄糖的物质)使血糖上升,经血带走后使血糖迅速恢复正常。其主要作用是协助胰岛素发挥作用。缺乏后可使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从而导致血糖升高,有可能导致Ⅱ型糖尿病的发生。
八、三氯化铬
紫色单斜结晶,相对密度2.878,熔点820℃,沸点1300℃。易溶于水。能与烟酸化合成烟酸铬而具有与葡萄糖耐量因子相似的作用,从而起到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葡萄糖耐量的作用。
九、番石榴叶提取物
在日本、中国台湾和东南亚亚热带地区,民间将番石榴的叶子用作糖尿病和腹泻药已有很长时间。番石榴叶提取物的主要成分是多酚类物质,其中以窄单宁、异单宁和柄单宁为主要有效成分。还含有皂苷、黄酮类化合物、植物甾醇和若干精油成分。将番石榴叶的50%乙醇提取物按200mg/kg的量经口授于患有Ⅱ型糖尿病的大鼠,血糖值有类似于给予胰岛素后的下降,显示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
思考题
1.糖尿病的分类有哪些?
2.糖尿病的起因有哪些?
3.试述糖尿病的发病机理。
4.通常糖尿病患者的症状是什么?
5.具有调节血糖功能的物质有哪些?
6如何设计调节血糖的功能性食品?
参考文献
1 于守洋,崔洪斌.中国保健食品的进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郑建仙编著.功能性食品(第三卷).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2 凌关庭主编.保健食品原料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3 郑建仙编著.功能性食品学.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4 吴谋成编著.功能食品研究与应用.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