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高校师生
一、高校教师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
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
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一 )教师地位的历史分析
1.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
◆ 先秦
◆ 封建时代
◆ 近代
◆ 当代
结论:我国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
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2.教师的教育地位
◆教师中心论
◆儿童中心主义
结论:教师在知识传授过程中
是服务者,但在整个过
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二 )高等学校教师的作用、任务和职责
1.作用
(1)通过继承, 传播, 发展和创
造人类科学技术文化知识, 来培养
各类高级专门人才, 促进社会经济
文化的发展 。
(2)通过社会服务, 直接推动社
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
2.任务
培养专门人才, 开展科学研究, 服务社
会 。
☆ 教书育人:教书 (经师 )→ 育人 (人
师 )→ 在教书中育人 (既做经师又做人师 )
科学研究:丰富教学, 发展文化, 树
立威望, 完善自身
服务社会:了解社会实际, 理论联系
实际, 促进科研教学 。
3.职责
(1)助教的职责
①承担课程的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辅
导课、实验课、实习课、组织课堂讨论等教学
工作 (公共外语、体育、制图等课程的教师还
应讲课 ),经批准,担任某些课程的部分或全
部讲课工作,协助指导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②参加实验室建设,参加组织和指导生产
实习、社会调查等方面的工作。
③担任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或教学、科学
研究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④参加教学法研究或科学研究、技术开发、
社会服务及其他科学技术工作。
(2)讲师的职责
①系统担任一门或一门以上课程的讲授,组织课堂
讨论,指导实习、社会调查,指导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②担任实验室的建设工作,组织和指导实验教学工
作,编写实验课教材及实验指导书。
③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社会服务及其他科技
工作,参加教学法研究,参编、审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④根据工作需要协助教授、副教授指导研究生、进
修教师等。
⑤担任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或教学、科学研究等方
面的管理工作。
⑥根据工作需要,担任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辅
导课、实验课、实习课和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技术工作等
教学工作。
(3)副教授的职责
①担任一门主干基础课或者两门 (以上 )课程的讲授,其中
一门应为基础课,包括专业基础课或技术基础课,组织课堂讨
论,指导实习、社会调查,指导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②掌握本学科范围内的学术发展动态,参加学术活动并提
出学术报告,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社会服务及其他科技
工作,根据需要,担任科学研究课题负责人,负责或参加审阅
学术论文。
③主持或参加编写、审议新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主持或参
加教学法研究。
④指导实验室的建设、设计,革新实验手段或充实新的实
验内容。
⑤根据需要,指导硕士研究生,协助教授指导博士研究生,
指导进修教师。
⑥担任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或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管
理工作。
⑦根据工作需要,担任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辅导课、
实验课、实习课等教学工作。
(4)教授的职责
除担任副教授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外,应承担比副教授职责要求更高的
工作。领导本学科教学、科学研究工
作,根据需要并通过评审确认后指导
博士研究生。
(三 )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
1.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和教育活动的
示范性
2.劳动对象的能动性和教育情景的
复杂性
3.劳动过程的创造性和教育影响的
滞后性
4.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教育成果的
集合性
(四 )高等学校教师的职业素养
1.高校教师的道德素养
(1)献身高教
(2)热爱学生
(3)为人师表
2.高校教师的文化素养
(1)精深的专业知识
(2)广博的知识基础(教师要成为杂家,而
不是专家)
(3)较好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4)一定的美学知识
3.高校教师的能力素养
(1)对各种信息的加工能力
(2)对文化知识的传输能力:语言表达
要好,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3)对青年学生的管理能力
(4)对专业学术的科研能力
(五 )高校教师的培养、提高与调整
1.要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提高
2.选拔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
干教师
3.实行真正的聘任制,促使高校
教师的合理流动
二、高校学生
(一 )高校学生的本质属性
1.高校学生是身心日趋成熟的完整
个体;
2.高校学生是具有主动性、积极性
和创造性的独立个体;
3.高校学生是以专业知识的学习为
己任的能力个体。
(二 )高校学生在学校中的地位
1.学生是学校的主人,而不仅仅
是过客;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育教
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主体作
用;
3.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学生
是学校的顾客,学校是一个服
务场所。
(三 )高校学生的四种“空间”
1.学习的空间
2.思考的空间
3.生活的空间
4.实践的空间
我们必须改革已有的不合理的学生
观、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考试方式管
理方式等。
三、高校中的师生关系
1.概念,高等学校中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
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
“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
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2.类型,道德关系 教育关系
心理关系
3.特点,以知识传授为媒介、以心理交融
为基础、以学术追求为内容
4.新理念,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教
学相长的“师友关系”
一、高校教师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
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
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一 )教师地位的历史分析
1.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
◆ 先秦
◆ 封建时代
◆ 近代
◆ 当代
结论:我国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
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2.教师的教育地位
◆教师中心论
◆儿童中心主义
结论:教师在知识传授过程中
是服务者,但在整个过
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二 )高等学校教师的作用、任务和职责
1.作用
(1)通过继承, 传播, 发展和创
造人类科学技术文化知识, 来培养
各类高级专门人才, 促进社会经济
文化的发展 。
(2)通过社会服务, 直接推动社
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
2.任务
培养专门人才, 开展科学研究, 服务社
会 。
☆ 教书育人:教书 (经师 )→ 育人 (人
师 )→ 在教书中育人 (既做经师又做人师 )
科学研究:丰富教学, 发展文化, 树
立威望, 完善自身
服务社会:了解社会实际, 理论联系
实际, 促进科研教学 。
3.职责
(1)助教的职责
①承担课程的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辅
导课、实验课、实习课、组织课堂讨论等教学
工作 (公共外语、体育、制图等课程的教师还
应讲课 ),经批准,担任某些课程的部分或全
部讲课工作,协助指导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②参加实验室建设,参加组织和指导生产
实习、社会调查等方面的工作。
③担任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或教学、科学
研究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④参加教学法研究或科学研究、技术开发、
社会服务及其他科学技术工作。
(2)讲师的职责
①系统担任一门或一门以上课程的讲授,组织课堂
讨论,指导实习、社会调查,指导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②担任实验室的建设工作,组织和指导实验教学工
作,编写实验课教材及实验指导书。
③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社会服务及其他科技
工作,参加教学法研究,参编、审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④根据工作需要协助教授、副教授指导研究生、进
修教师等。
⑤担任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或教学、科学研究等方
面的管理工作。
⑥根据工作需要,担任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辅
导课、实验课、实习课和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技术工作等
教学工作。
(3)副教授的职责
①担任一门主干基础课或者两门 (以上 )课程的讲授,其中
一门应为基础课,包括专业基础课或技术基础课,组织课堂讨
论,指导实习、社会调查,指导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②掌握本学科范围内的学术发展动态,参加学术活动并提
出学术报告,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社会服务及其他科技
工作,根据需要,担任科学研究课题负责人,负责或参加审阅
学术论文。
③主持或参加编写、审议新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主持或参
加教学法研究。
④指导实验室的建设、设计,革新实验手段或充实新的实
验内容。
⑤根据需要,指导硕士研究生,协助教授指导博士研究生,
指导进修教师。
⑥担任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或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管
理工作。
⑦根据工作需要,担任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辅导课、
实验课、实习课等教学工作。
(4)教授的职责
除担任副教授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外,应承担比副教授职责要求更高的
工作。领导本学科教学、科学研究工
作,根据需要并通过评审确认后指导
博士研究生。
(三 )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
1.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和教育活动的
示范性
2.劳动对象的能动性和教育情景的
复杂性
3.劳动过程的创造性和教育影响的
滞后性
4.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教育成果的
集合性
(四 )高等学校教师的职业素养
1.高校教师的道德素养
(1)献身高教
(2)热爱学生
(3)为人师表
2.高校教师的文化素养
(1)精深的专业知识
(2)广博的知识基础(教师要成为杂家,而
不是专家)
(3)较好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4)一定的美学知识
3.高校教师的能力素养
(1)对各种信息的加工能力
(2)对文化知识的传输能力:语言表达
要好,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3)对青年学生的管理能力
(4)对专业学术的科研能力
(五 )高校教师的培养、提高与调整
1.要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提高
2.选拔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
干教师
3.实行真正的聘任制,促使高校
教师的合理流动
二、高校学生
(一 )高校学生的本质属性
1.高校学生是身心日趋成熟的完整
个体;
2.高校学生是具有主动性、积极性
和创造性的独立个体;
3.高校学生是以专业知识的学习为
己任的能力个体。
(二 )高校学生在学校中的地位
1.学生是学校的主人,而不仅仅
是过客;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育教
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主体作
用;
3.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学生
是学校的顾客,学校是一个服
务场所。
(三 )高校学生的四种“空间”
1.学习的空间
2.思考的空间
3.生活的空间
4.实践的空间
我们必须改革已有的不合理的学生
观、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考试方式管
理方式等。
三、高校中的师生关系
1.概念,高等学校中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
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
“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
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2.类型,道德关系 教育关系
心理关系
3.特点,以知识传授为媒介、以心理交融
为基础、以学术追求为内容
4.新理念,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教
学相长的“师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