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腹 部 手 术
? 腹部手术概述
? 腹壁和腹腔局部解剖
? 腹腔手术通路
? 肠管切开术
? 小肠切断与吻合术
? 瘤胃切开术
? 羊胆囊插管术
第一节 腹部手术概述
? 本章涉及的器官为腹壁, 腹腔, 腹膜, 网膜,
肠系膜, 胃, 肠, 脾, 胆囊等, 而膀胱, 卵巢,
子宫, 肾的手术将在其他章节中叙述 。
第二节 腹壁和腹腔局部解剖
? 一, 腹腔各部划分
? 临床上为叙述腹腔内器官位臵和手术切口,
常将腹腔划分为许多区域, 将大动物腹腔划分
为 10个区域 (见图 ),将小动物腹腔划分为 5个
区域 (见图 )。
? 二, 腹壁肌肉分层
? 腹壁的大部分由皮肤, 肌肉, 健膜等软组织
构成 。 按层次由外向内依次为:皮肤 — 腹黄筋
膜 — 腹外斜肌 — 腹内斜肌 — 腹直肌 — 腹横肌 —
腹膜外脂肪及腹膜 。
? 三, 腹部中线
? 腹部中线是由剑状软骨达耻前腱沿腹中线纵
行的纤维性缝际, 它是两侧腹斜肌和腹横肌的
腱膜在腹中线处联合后形成的 。
? 四, 镰状韧带
? 为脐至膈肌的一个腹膜褶, 附着在肝脏的左
内叶与方叶之间, 在其上附着大量的脂肪 。 幼
龄犬猫的镰状韧带游离缘较厚, 较厚的部分叫
肝圆韧带, 成年犬的肝圆韧带完全消失, 镰状
韧带也仅存留在膈到脐之间 。
? 五, 大网腹
? 牛羊的大网膜分为深浅二层, 浅层由瘤胃左
纵沟起向下, 绕过瘤胃腹囊, 向上走转到右侧,
覆盖于网膜深层的外面, 再向前走, 终止于十
二指肠第二部 (髂弯曲 )和皱胃大弯 。 深部起
始于瘤胃右纵沟向下行走, 绕过肠袢到它的右
侧面, 被大网膜浅层所覆盖, 末端进入十二指
肠系膜内层 。
? 犬的大网膜 附着在胃大弯, 沿腹腔底壁向后
延伸称为浅层, 至骨盆腔入口处向背侧转折,
再沿浅层的背面向前延伸, 这部分称为深层,
抵止于腹腔的背侧壁 。
? 六, 腹部的血液供应
? 腹前部的血管来自肋间动脉与腹壁前动脉;
腹中部的血液供应来自肋间动脉, 旋髂深动脉
与腹壁前后动脉; 腹壁后动脉来自髂外动脉
的耻前动脉;腹皮下动脉来自耻前动脉的阴部
外动脉 。
? 七, 腹壁的神经分布
? (一 )最后肋间神经 为最后胸神经的腹侧支, 沿最
后肋骨经第一腰椎横突末端腹侧向下方伸延, 分深浅
两支 。
? (二 )髂下腹神经 (第一腰神经腹支 ) 马斜向后行经
第二腰椎横突末端腹侧;牛经过第二腰椎横突腹侧及
第三腰椎横突末端外侧缘 。 分布腹内, 外斜肌与腹侧
壁皮肤, 深支达腹直肌 。
? (三 )髂腹股沟神轻 (第二腰神经腹支 ) 马第三腰椎
横突末端腹侧;牛经过第四腰椎横突末端外侧缘 。 分
为深浅两支 。 浅支分布膝外侧皮肤和髋结下方皮肤;
深支到腹横肌和腹内斜肌 。 犬的腹壁神经由最后胸神
经腹支, 髂下腹前神经, 髂下腹后神经和髂腹股沟神
经所支配 。
? 八, 胃肠的局部解剖
? (一 )牛羊的胃肠局部解剖特点 牛羊属多室
混合型胃 。 由瘤胃, 网胃, 瓣胃, 皱胃组成 。
? (二 )犬的腹腔器官局部解剖特点 。
? (三 )马的腹腔器官解剖特点 。
? ( 胃肠局部解剖 见下图 )
第三节 腹腔手术通路
? 肷部切口
? 肋弓下斜切口
? 中线切口(腹下白线切口)
? 中线旁切口(腹白线旁切口)
一、肷部切口
? 肷部切口为腹髂部常用切口。马属动
物常用左肷部切口,反刍动物、犬猫左
右肷部切口都常用。肷部切口包括中切
口、前切口、后切口和中下切口等。
? [适应症 ]
? 左肷部切口, 是马属动物腹腔手术最常用的
手术通路, 如小肠各段闭结或小肠扭转的整复
手术, 盲肠假性变位的整复手术, 反刍动物瘤
胃积食的手术通路, 创伤性网胃炎的网胃内探
查, 瓣胃梗塞和皱胃积食的胃冲洗, 左侧腹腔
探查的手术通路 。
? 右肷部切口, 是反刍动物小肠及结肠袢的闭
结或小肠扭转的排除, 肠套叠整复及右侧腹腔
探查术的手术通路 。
? 左, 右肷部切口 及 腹侧壁切口 是犬猫腹腔手
术的重要通道 。
?[保定与麻醉 ]
? 站立保定下施术采用 腰旁或椎旁神经传导麻
醉, 也可采用 局部浸润麻醉, 侧卧保定下施术
可采用全身麻醉 。
? 1,腰旁神经传导麻醉
? 是同时传导麻醉 最后肋间神经, 髂下腹神经
与 髂腹股沟神经, 因而要确定 3个刺入点 。
? A.最后肋间神经的刺入点, 马, 牛刺入部位
相同 。 用手触摸第一腰椎横突游离端前角, 垂
直皮肤进针, 深达腰椎横突前角的骨面, 将针
尖沿前角骨缘, 再向前下方刺入 0.5~ 0.7cm,
注射 3%盐酸普鲁卡因液 10m1以麻醉最后肋间神
经 。 然后提针至皮下, 再注入 10m1药液, 以麻
醉最后肋间神经的浅支 。
? B.髂下腹神经的刺入点, 马牛刺入点相同 。
用手触摸第二腰椎横突游离端后角, 垂直皮肤
进针, 深达横突骨面, 将针沿横突后角骨缘,
再向下刺入 0.5~ lcm,注射药液 l0ml,然后将
针退至皮下再注射药液 10ml,以麻醉第一腰神
经浅支 。
? C.髂腹股沟神经的刺入点, 刺入部位马, 牛
不同 。 马在第三腰椎横突游离端后角进针, 牛
在第四腰椎横突游离端前角或后角进针 。 操作
方法和药液注射量同上 。
? 2,椎旁神经传导麻醉
? 是麻醉最后胸神经和第一, 二腰神经自椎管
的椎间孔出口处的神经, 麻醉药可阻断该神经
及交感神经的交通支连接处 。 此法的优点是,
可使更广泛的腹壁感觉消失;使相应的内脏器
官传导暂停;刺入点较易确定, 麻醉时间可持
续 2h左右 。
? A.马, 牛最后胸神经传导麻醉刺入点,
用手触摸最后肋骨后缘, 距背中线 5~
7cm处垂直进针, 在皮下先注射 3%盐酸普
鲁卡因 3~ 5ml,使刺入点麻醉, 以防刺
针时因动物骚动折断针头 。 然后将针向
前刺达最后肋骨后缘的肋骨与脊椎结合
处, 针刺达 6~ 8cm深, 针抵肋骨结节,
将针后退 0.5~ lcm,调整针尖方向, 再
将针尖深推 2cm,穿过腰椎横突间韧带,
即达神经干, 注射药液 15~ 20m1。
? B.马, 牛第一腰神经传导麻醉的刺入点, 触
摸第一腰椎横突后缘, 距背中线 5cm处为刺入
点 。 垂直进针 5~ 7cm,当针抵横突基部骨后缘,
略向后移再推进针 0.5cm,注射药液 15~ 20m1。
? C.马, 牛第二腰神经传导麻醉刺入点, 在第
二腰椎横突后缘确定, 操作方法同第一腰神经,
营养良好的动物, 确定腰椎横突游离端较困难 。
可触摸相应的椎体棘突, 在其后绿旁侧距中线
5cm处为刺入点, 操作方法同上 。
?[保定 ]
? 一般采取站立保定, 也可采用侧卧保定
? [术部 ]
? 1,左 (右 ) 肷部中切口, 在左 (右 )侧髋
结与最后肋骨连线的中点, 距腰椎横突下方
6~ 8cm处垂直向下作 15~ 25cm的腹壁切口, 切
口长度根据手术要求适当改变 。
? 2,左 (右 ) 肷部前切口, 在左 (右 )侧腰椎
横突下方 8~ 10cm,距最后肋弓 5cm左右, 作一
与最后肋骨平行的切口, 切口长约 15~ 25cm,
必要时, 也可切除最后肋骨作为肷部前切口 。
? 3,左 (右 ) 肷部后切口, 左 (右 )侧髋结与
最后肋骨连线上, 第四或第五腰椎横突下 6~ 8
cm处, 垂直向下切开 15~ 25cm。
? 4,左 (右 ) 肷部中下切口, 在左 (右 )侧髋
结与最后肋骨连线中点, 距腰惟横突下方 15~
20cm处作一平行肋骨的 15~ 25cm切口 。
?[术式 ] 肷部切开
? 1,一次切开皮肤并分离皮下组织 。
? 2,逐层切开腹外斜肌, 钝性或锐性分
离腹内斜肌, 腹横肌并显露腹膜, 在切
开腹膜前要彻底止血 。
? 3,术者左手持手术镊子提起一小片折叠的
腹膜, 轻轻摆动, 以确信镊子夹持处的腹膜上
没有任何脏器附着时, 方可用两把止血钳距其
旁 2cm处同样夹住腹膜, 然后在提起的腹膜上
切一小口, 切开时刀片应倾斜成小的锐角, 然
后将切口扩大到能插入二指, 用二个手指伸入
切口内, 以防止继续切开腹膜时损伤腹膜下脏
器 。 切口两侧创缘用生理盐水纱布垫隔离, 用
拉钩牵开创口, 显露腹腔 。
? 在进行腹腔内操作, 牵拉切口的两侧以及向
腹腔内填塞纱布时都应十分小心, 不要伤及娇
嫩的腹膜内皮层, 否则容易引起粘连 。
? 4,肷部缝合, 腹膜切口缝合前, 应彻底检
查腹腔内有无血凝块及其他手术物品遗留, 用
丝线或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腹膜和腹横肌, 用
丝线间断或连续缝合腹内斜肌与腹外斜肌, 皮
肤用 10号丝线进行间断缝合
二、肋弓下斜切口
?[适应症 ]
? 马属动物肋弓下斜切口在左侧用于左上, 下
大结肠手术, 在右侧用于胃状膨大部切开术,
盲肠手术 。 反刍动物右侧肋弓下斜切口用于牛
的皱胃切开术 。 犬, 猫胃和肝部手术 。
? [术部 ]
? 马的胃状膨大部切开术的切口定位方法,自
右侧第十四或第十五肋骨终末端引一延长线,
距肋弓 6~ 8cm处为切口中点, 切口与肋弓平行,
切口长度为 25~ 30cm。
? 马盲肠手术切口定位方法,基本上与胃状膨
大部切口相同, 但距肋弓为 8~ 10cm。
? 牛的皱胃切开术的切口定位方法, 距右侧最
后肋骨末端 ( 向下 ) 25~ 30cm处, 定为平行肋
骨弓斜切口的中点 。 在此中点上作一 20~ 25cm
平行肋骨弓的切口 。 也可在右侧下腹壁触诊皱
胃轮廓明显处切开 。
?[麻醉 ] 全身麻醉 。
?[保定 ] 根据病畜种类和手术类别而确定左侧
或右侧卧保定 。
?[术式 ]
? 1,切开皮肤时尽量避开腹皮下静脉, 也可
作双重结扎后切断, 显露腹黄膜 。
? 2,切开腹黄膜与部分腹直肌外鞘, 显露部
分腹直肌 。
? 3,按切口方向分离腹直肌, 对血管结扎后
切断, 并尽量减少对肋间神经深支的损伤 。 切
开腹直肌, 显露腹横肌腱膜及腹膜 。
? 4,切开腹横肌腱膜与腹膜, 显露腹腔内肠
管 。
? 5,关闭腹腔时, 用 4号丝线或 1号肠线将腹
膜与腹横肌腱膜作连续缝合 。
? 6,用 7号丝线对腹直肌作间断缝合 。 用 10号
丝线对腹黄膜作间断缝合, 最后间断缝合皮肤 。
三、中线切口 (腹下白线切口)
?[适应症 ]
? 中线切口是小动物腹部手术最常用切口 。 如
胃切开术, 膀胱切开术, 母犬, 猫卵巢, 子宫
切除术等 。 也适用于马属动物广泛性大结肠闭
结时肠侧壁切开术, 胸隔曲扭转整复术和小肠
全扭转整复术, 直肠破裂修补术等 。
?[麻醉 ]全身麻醉 。
?[保定 ]仰卧或半仰卧保定 。
?[术部 ]
? 根据手术目的, 可在脐前或脐后部中线上作
切口, 切口长度视需要而定 ( 8~ 20cm), 必
要时可越过脐部延长切口 。
?[术式 ]
? l,切开皮肤, 显露腹中线 。 犬猫的皮下常
有一厚层脂肪组织, 为了显露腹中线, 应先将
脂肪切除 。
? 2,左手持有齿镊子夹持腹中线并上提, 右
手持手术刀经腹中线向腹腔内戳透腹膜退出手
术刀, 将手术剪一个剪股经小切口伸入腹腔内,
向腹外挑起剪开腹中线, 扩大腹中线切口 。 也
可在手指导引下切开和扩大腹中线切口 。
? 犬猫的脐前腹中线切口两创缘的腹膜上有一
个发达的腹膜褶, 称为 镰状韧带 ( 附着大量的
脂肪 ), 防碍手术操作, 在术后常常发炎而与
腹腔内脏器粘连 。 为此, 在切开腹壁后, 应先
将镰状韧带从腹腔中引出, 从切口后端向前在
与两侧腹膜连接处剪开, 至肝的左内叶与方叶
之间的附着处用止血钳夹住, 经结扎后切除镰
状韧带 。
? 3,腹膜用 4号丝线或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
腹中线用 7~ 10号丝线进行间断缝合, 皮下脂
肪层进行连续缝合 。 缝合切口内皮下脂肪层时,
缝针应先穿过切口内一侧脂肪层创缘, 然后缝
合腹直肌外鞘, 再穿过对面的腹直肌外鞘及脂
肪层创缘, 拉紧缝线打结后皮下不留死腔 。 皮
肤用 7~ 10号丝线间断缝合 。
? 犬猫的皮肤缝合还可采取连续皮下缝合法,
由切口的尾端开始, 缝针紧贴皮下向切口的头
端交叉平行引线 。 此缝合法使切口对合严密而
美观, 术后不必拆线 。
四、中线旁切口 (腹白线旁切口 )
?[适应症, 麻醉与保定 ]
? 与腹中线切口相同 。
?[术部及术式 ]
? 切口位于腹中线旁平行腹中线, 有三种定位
法, 经腹直肌内侧缘的腹中线旁切口 ; 经腹直
肌外侧缘的腹中线旁切口 ; 经腹直肌的腹中线
旁切口 。
? 1,经腹直肌内侧缘 0.5~ lcm处的腹中线旁
切口,切口以脐部分为脐前中线旁切口和脐
后中线旁切口 ;可延长切口 。
? 切开皮肤显露皮下疏松脂肪组织 (犬, 猫 ),
用手术剪分离皮下脂肪组织, 显露腹黄膜 (马,
牛 ),切开腹黄膜显露腹直肌外鞘, 切开外鞘
显露腹直肌纤维 。 将腹直肌用拉钩向外侧牵拉
显露腹直肌内鞘和腹膜, 切开腹直肌内鞘和腹
膜进入腹腔 。
? 2,经腹直肌外侧缘 0.5~ lcm 处的腹中线旁
切口,切开皮肤, 分离皮下脂肪 (犬, 猫 ),
切开腹黄膜 (马, 牛 )和腹直肌外鞘, 显露腹
直肌纤维 。 用拉钩将腹直肌纤维向腹中线方向
牵拉, 显露腹直肌内鞘和腹膜, 切开内鞘和腹
膜进入腹腔 。
? 3,经腹直肌的腹中线旁切口, 该切口是
纵向的通过腹直肌, 距腹中线的距离为 5~
l0cm,切口长 15~ 30cm。 此切口在分离腹直肌
纤维时出血较多, 但切口缝合后不易发生切口
裂开, 愈合良好 。
? (1)切开皮肤, 显露皮下脂肪 (犬, 猫 ),剥
离皮下脂肪后显露腹黄膜 (马, 牛 )。
? (2)切开腹黄膜与腹直肌外鞘, 显露腹直肌 。
? (3)切开腹黄膜与分离腹直肌并切开内鞘,
用拉钩牵引创缘显露腹膜外脂肪, 分离脂肪显
露腹膜, 切开腹膜, 进入腹腔 。
? 上述三种腹中线旁切口的闭合方法, 用 7号
丝线或 1号肠线对腹直肌外鞘, 内鞘和腹膜进
行连续缝合 。 在大动物再间断缝合腹黄膜, 皮
肤用 7~ 10号丝线进行间断缝合 。 犬, 猫可采
用皮下连续缝合闭合皮肤切口 。
第十节 肠管切开术
? [适应症 ]
? 犬猫最常见的适应症为肠腔内异物而引起肠
梗阻 。 犬常见的异物包括骨胳, 石子, 弹子,
毛球, 玉米棒, 包装玻璃纸等 。 猫常吞食尖锐
或线状物体如直针, 纱线, 金属丝, 钓鱼线和
塑料带子等 。 猫也可发生毛球阻塞肠道 。 肠切
开术也可用于检查肠粘膜溃疡, 肠狭窄或肿瘤 。
肠浅层溃疡或肠息肉有时经肠切开将其切除,
但多数需施肠切除和断端吻合术 。
? [麻醉与保定 ] 动物全身麻醉、仰卧保定。
? [手术方法 ]
? 腹中线中部切开腹壁, 其创缘用湿的纱布隔
离, 并应用腹腔牵引器扩大创口 。 将患病肠管
与其他内脏分离, 引出腹腔外, 用浸有温生理
盐水纱布保护肠管并隔离术部 。
? 如肠管全阻塞, 其近端肠内充满气体和液体,
可用细的针头刺入肠内, 将其抽吸减压 。
? 多数机械性阻塞的肠管在减压或去除阻塞后,
膨胀发组的肠壁会很快得到改善 。 如肠壁局部
缺血, 坏死, 应施肠切除和断端吻合术 。
? 将阻塞的一端肠内容物挤离阻塞物 l0cm后,
由助手两手的食, 中指或两把肠钳夹闭阻塞物
两侧肠腔 。 术者用手术刀在阻塞物远端健康肠
管的对肠系膜侧纵形切开肠壁全层, 其切口长
度以接近阻塞物的直径为宜 。 在切开时, 连续
抽吸肠内液体, 以防其溢出污染术部 。 由术者
轻轻挤压异物, 使其从切口处滑入器皿内 。 如
肠内为长条样异物如缝纫线, 钓鱼线等, 由于
肠管的蠕动作用, 使肠管沿长条物的长度呈扇
形皱缩, 难以从此切口将其全部抽出 。 故需多
处肠管切开, 逐段剪断长条物, 将其抽除 。 必
要时作胃切开术, 这类异物常固定在幽门处 。
? 缝合前, 用剪修剪外翻的肠粘膜, 并用浸有
消毒液的棉球擦洗切口缘 。 多采用一层结节缝
合法闭合肠管 。 用可吸收线距切缘 2~ 3mm处全
层穿过肠壁, 针距 3~ 4mm。 也可采用一层库兴
氏缝合 (缝线仅通过浆膜, 肌层和粘膜下 )或
全层连续缝合 。
? 肠管缝合完毕, 用温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并
被覆部分大网膜于肠管上, 将其还纳腹腔, 缝
合腹壁 。
? [术后护理 ]
? 术后应静脉输液直至纠正脱水, 水电解质平
衡失调为止 。 连续应用抗生素 3~ 5日, 以防感
染 。 如无呕吐, 术后饲喂少量的流质性食物,
每日 3次 。 早先提供食物可刺激肠收缩, 减少
肠梗阻或肠粘连的可能, 也可提供水分和电解
质 。 如出现连续的呕吐, 发热, 白细胞增多及
腹壁紧张等, 提示已发生腹膜炎, 是由肠内容
物从切口处漏出所致, 应采取腹腔穿刺或腹腔
灌洗进行治疗 。 必要时, 应施剖腹探查和重新
施肠切除和断端吻合术 。
典型病例
? 犬名:可可
? 品种:可卡
? 年龄,6月龄
? 异物种类:芒果核
第五节 小肠切断与吻合术
? 端端吻合
? 侧侧吻合
? 端侧吻合
?[适应症 ]
? 适用于因各种类型肠变位引起的肠坏死, 广
泛性肠粘连, 不宜修复的广泛性肠损伤或肠瘘,
以及肠肿瘤的根治手术 。
? [术前准备 ]
? 由肠变位引起肠坏死的动物, 大多伴有严重
的水, 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并常
常发生中毒性休克 。 为了提高动物对手术的耐
受性和手术治愈率, 在术前应予纠正 。 静脉注
射胶体液 (如全血, 血浆 )和晶体液 (如林格尔
氏液 ),地塞米松, 氯霉素等药物, 并在中心
静脉压测定的监护下进行 。 插入胃导管进行导
胃以减轻胃肠内压力, 同时积极进行术部准备,
器械, 敷料和药品准备, 进行紧急手术 。
? 在非紧急情况下, 术前 24h禁食, 术前 2h禁
水, 并给以口服抗菌药物, 如卡那霉素等, 可
有效地抑制厌氧菌和整个肠道菌群的繁殖 。
?[麻醉 ]
? 大动物进行全身麻醉或椎旁, 腰旁神经传导
麻醉, 犬猫等小动物进行全身麻醉, 并进行气
管插管, 以防呕吐物逆流入气管内 。
?[保定 ]
? 大动物进行侧卧保定, 小动物进行仰卧保定 。
?[手术通路 ]
? 大动物采用左 (马 ),右 (牛 ) 肷部中切口,
小动物采取脐前腹中线切口 。
? [术式 ]
? 腹壁切开后, 用生理盐水纱布垫保护切口创
缘, 术者手经创口伸入腹腔内探查病部肠段 。
应重点探查扩张, 积液, 积气, 内压增高的肠
段, 遇此肠段应将其牵引出腹壁切口外, 以判
定肠切除范围 。 若变位肠段范围较大, 经腹部
切口不能全部引出或因肠管高度扩张与积液,
强行牵拉肠管有肠破裂危险时, 可将部分肠管
引出腹腔外, 由助手扶持肠管进行小切口排液,
术者手臂伸入腹腔内, 将变位肠管近心端肠袢
中的积液向腹腔切口外的肠段推移, 并经肠壁
小切口排出, 以排空全部变位中的积液, 方可
将全部变位肠管引出腹腔外 。 用生理盐水纱布
垫保护肠管, 隔离术部, 判定肠管生命力 。
? 在下列情况下可判断肠管已经坏死, 肠管
呈暗紫色, 黑红色或灰白色;肠壁菲薄, 变软
无弹性, 肠管浆膜失去光泽; 肠系膜血管搏
动消失;肠管失去蠕动能力等 。 若判定可疑,
可用生理盐水温敷 5~ 6min,若肠管颜色和蛹
动仍无改变, 肠系膜血管仍无搏动者, 可判定
肠壁已经发生了坏死 。
? 1,肠部分切除范围, 肠切除线应在病变部
位两端 5~ l0cm血的健康肠管上, 近端肠管切
除范围应更大些 。
? 展开肠系膜, 在肠管切除范围上对相应肠系
膜作 V形或煽形预定切除线, 在预定切除线两
侧, 将肠系膜血管进行双重结扎, 然后在结扎
线之间切断血管与肠系膜 。 应特别注意肠断端
的肠系膜三角区出血的结扎 。
? 2,吻合方法
? 肠吻合方法有 端端吻合, 侧侧吻合 与 端侧吻
合 等三种 。 端端吻合符合解剖学与生理学要求,
临床常用 。 但在肠管较细的动物, 吻合后易出
现肠腔狭窄, 应特别注意 。 侧侧吻合适用于较
细的肠管吻合, 能克服肠腔狭窄之虑 。 端侧吻
合在两肠管口径相差悬殊时使用 。
? (1)端端吻合
? 助手扶持并拢两肠钳, 使两肠断端对齐靠近,
检查拟吻合的肠管有无扭转 。
? A.首先在两断端肠系膜侧距肠断缘 0.5~ lcm
处, 用 1~ 2号丝线将两肠壁浆膜肌层或全层作
25cm长的牵引线 。 在对肠系膜侧用同样方法另
作牵引线, 紧张固定两肠断端便于缝合 。
? B.然后用直圆针自两肠断端的后壁在肠腔内
由对肠系膜侧向肠系膜侧连续全层缝合, 接近
肠系膜侧向前壁折转处, 将缝针自一侧肠腔粘
膜向肠壁浆膜刺出, 而后缝针从另侧肠管前壁
浆膜刺入, 复而又从同侧肠腔内粘膜穿出 。 自
此, 用康乃尔氏缝合前壁, 至对侧肠系膜与后
壁连续缝合起始的线尾打结于肠腔内 。 完成第
一层缝合后, 用生理盐水冲洗肠管, 手术人员
更换手套, 更换手术巾与器械, 转入无菌手术
阶段 。
? C.第二层采用伦贝特氏缝合前后壁 。 系膜侧
和对肠系膜侧两转折处, 必要时可作补充缝合 。
撤除肠钳, 检查吻合口是否符合要求 。 最后间
断缝合肠系膜游离缘 。
? D.犬猫等肠腔细小, 其端端吻合术用 简单间
断缝合技术, 方法如下,
? ① 修剪肠断端肠系膜缘过多的脂肪,以便在
肠吻合时能看清肠系膜侧的肠壁 。
? ② 肠系膜侧和对肠系膜侧装臵牵引线 用丝
线或 3/0号铬制肠线, 在肠系膜缘的肠壁外,
距肠断缘 3mm处的浆膜面上进针, 通过肠壁全
层在肠腔内的粘膜边缘处出针, 然后针转到对
边粘膜边缘进针, 针呈一定角度通过粘膜下层,
肌层, 在距肠断缘 3mm处的浆膜上出针, 然后
打结并留长线尾作为牵引线 。 在对肠系膜侧作
同样的缝合作为牵引线 。
? ③ 肠后壁的简单间断缝合:在肠系膜侧向对
肠系膜侧缝合肠后壁 。 在距肠断端 3mm处的浆
膜上进针, 向肠腔的粘膜缘出针, 针再转入对
边肠壁的粘膜缘迸针, 在距肠断端 3mm处的浆
膜面出针打结, 完成一个简单间断缝合 。 缝合
至对肠系膜侧要进行数个针距 3mm的简单间断
缝合 。 在缝合过程中不断地, 适度地轻压外翻
的粘膜, 将有助于减轻粘膜外翻的程度 。 打结
时, 每一个线结都应使粘膜处于内翻状态 。
? ④ 肠前壁的简单间断缝合:后壁缝合后, 再
按同样的缝合方法完成肠前壁的缝合 。
? ⑤ 补针和网膜包裹:简单间断缝合之后, 检
查缝合有否遗漏或封闭不全, 可进行补针, 直
至确认安全为止, 最后用大网膜的一部将肠吻
合处包裹并将网膜用缝线固定于肠管之上, 这
样将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
? ⑥ 肠系膜缺损处用 4/0号丝线进行间断缝合 。
?(2)侧侧吻合
? 肠管吻合前, 用两把止血钳分别将两肠管断
端夹住, 用连续全层缝合法缝合第一层, 抽出
止血钳, 拉紧缝合线紧接着用伦贝特氏缝合第
二层 。 闭合两肠管断端后, 开始进行侧侧吻
合 。
? ① 先将远近两肠段盲端, 以相对方向, 使肠
壁交错重叠接近, 用两把肠钳各在近盲端处,
沿纵轴方向钳夹盲端肠管 。 钳夹的水平位臵要
靠近肠系膜侧 。 检查两重叠肠段有无扭转, 然
后将两肠钳并列靠拢, 交助手固定, 纱布垫隔
离术部 。
? ② 靠肠系膜侧作间断或连续伦贝特氏缝合,
缝合长度略超过切口长度,距缝线下方 1~
1.5cm处, 位于两侧肠壁中央部, 各作一个 4~
6cm切口, 形成肠吻合口 。 吻合口后壁作连续
全层缝合, 缝至前, 后壁折转处, 按端端吻合
方法转入前壁, 行康乃尔氏缝合 。 缝至最后一
针, 缝线与开始第一针线尾打结, 检查薄弱点
作加强补充缝合 。 最后, 在前壁浆膜上作间断
或连续伦贝特缝合 。 撤去肠钳, 肠系膜游离缘
作间断缝合 。
? (3)端侧吻合
? 除马属动物外, 有时用于反刍动物和猪的回
肠末端的肠套叠手术 。 将坏死回肠切除, 作回
肠与盲肠端侧吻合术 。
? ① 确定患部两侧回盲口与回肠预定切除线,
并用肠钳闭合肠腔 。
? ② 回盲系膜切除数厘米后, 截断患部肠管,
闭合回盲口残端 。 更换肠钳, 在回盲口后右侧
方钳夹新吻合口的肠壁 。
? ② 助手将两肠钳靠拢, 作两肠管后壁外层的
伦贝特氏缝合, 然后用刀在盲肠新吻合口上切
开肠壁, 对吻合口后, 前壁作连续全层缝合,
方法与端端吻合前后壁相同 。 两肠管前壁外层
再行伦贝特氏缝合 。 回盲系膜游离缘作间断缝
合 。
第八节 瘤胃切开术
? [适应症 ]
? 1,严重瘤胃积食, 经保守疗法治疗无效 。
? 2,创伤性网胃炎或心包炎, 切开取异物 。
? 3,胸部食管梗塞且梗塞物接近贲门者, 进行瘤胃切
开取出食管梗塞物 。
? 4,瓣胃梗塞, 皱胃积食,可做瘤胃切开进行胃冲洗,
? 5,误食有毒饲料, 饲草, 且毒物尚在瘤胃中滞留,
手术取出毒物并进行胃冲洗 。
? 6,网瓣胃孔角质爪状乳头异常生长者, 可经瘤胃切
开拔除 。
? 7,网胃内结石, 网胃内存留的异物如塑料布等, 可
经瘤胃切开取出 。
? [术前准备 ] 对有严重瘤胃臌气者可通过胃
管放气或瘤胃穿刺放气以减轻瘤胃臌气;伴有
严重水, 电解质平衡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者,
术前应给以纠正;对进行胃冲洗者应备瘤胃内
双列弹性环橡胶排水袖筒, 温盐水及导管等 。
? [麻醉 ] 局部浸润麻醉或椎旁, 腰旁神经传
导麻醉 。
? [保定 ] 一般采用站立保定, 也可进行右侧
卧保定 。
? [手术通路 ]
? 1,左肷部中切口,是瘤胃积食的手术通路,
一般体型的牛还可兼用于网胃内探查, 胃冲洗
和右侧腹腔探查术 。
? 2,左肷部前切口,适用于体型较大病牛的
网胃内探查与瓣胃梗塞, 皱胃积食的胃冲洗术 。
必要时可切除最后肋骨作为肷部前切口 。
? 3,左肷部后切口,为瘤胃积食兼作右侧腹
腔探查术的手术通路 。
?[术式 ]
? 左肷部按常规切开腹壁 。 切开腹膜时应按腹
膜切开的原则进行, 以免误切瘤胃壁 。
? 1,瘤胃固定与隔离法 瘤胃固定与隔离方法
介绍下列几种,
?(1)瘤胃浆膜肌层与皮肤切口创缘的连续
缝合固定与隔离法
? 瘤胃固定, 显露瘤胃后, 用三角缝针带 10号
丝线作瘤胃浆膜肌层与皮肤切口创缘之间的环
绕一周连续缝合 ( 针距为 1.5~ 2cm), 每缝一
针都要拉紧缝合线, 使瘤胃壁与皮肤创缘紧密
贴附在一起, 固定瘤胃壁的宽度约 8~ 10cm。
检查切口下角是否严密, 必要时作补充缝合 。
? 瘤胃粘膜外翻预臵缝合线, 用三角缝针带 10
号丝线, 在瘤胃预切开线两侧通过瘤胃壁, 全
层各作三个水平钮扣缝合, 缝合针再在距同侧
皮肤创缘 10~ l2cm的皮肤上缝合, 暂不抽紧打
结, 在瘤胃切开线两侧, 用温生理盐水纱布垫
覆盖 。
? 瘤胃切开与粘膜外翻固定, 瘤胃切口长度为
15~ 20cm,在切开线上先用外科刀切一小口,
慢慢放出瘤胃内气体, 改用手术剪扩大瘤胃切
口 。 在瘤胃切开后, 助手将切口创缘两侧的预
臵缝线抽紧打结, 使瘤胃粘膜外翻 。
? 放臵洞巾,洞巾系由 70cm正方形的防水材
料 (如橡胶布, 油布, 塑料布 )制成 。 洞巾直径
l5cm,洞孔弹性环是用弹性胶管或弹性钢丝缝
于防水洞孔边缘制成的 。 将洞巾弹性环压成椭
圆形, 把环的一端塞入胃壁切口内下缘, 另一
端塞入胃壁切口内上缘 。 将洞巾四角拉紧展平,
并用巾钳固定在隔离巾上, 准备掏取瘤胃内容
物和进行胃腔探查 。
? (2)瘤胃六针固定和舌钳夹持粘膜外翻法
? 显露瘤胃后, 在切口上下角与周缘, 用三角
缝针带 10号丝线, 通过瘤胃的浆膜肌层与邻近
的皮肤创缘作六针钮孔状缝合, 打结前应在瘤
胃与腹腔之前, 填入浸有温生理盐水的纱布 。
然后再抽紧六针缝合线, 使瘤胃璧紧贴在腹壁
切口上 。
? 胃壁固定后, 在瘤胃壁和皮肤切口创缘之间,
填以温生理盐水纱布, 以便在胃壁切开, 粘膜
外翻时, 胃壁的浆膜面能受到保护, 减少对浆
膜面的刺激 。
? 胃壁切开的方法是, 先在瘤胃切开线的上
1/3处, 用外科刀刺透胃壁, 并立即用二把舌
钳夹住胃壁的创缘, 向上向外拉起, 然后用剪
扩大瘤胃切口, 并用舌钳固定提起胃壁创缘,
将胃壁拉出腹壁切口并向外翻, 随即用巾钳将
舌钳柄夹住, 固定在皮肤和创布上, 以便胃内
容物流出, 然后套入橡胶洞巾 。
? (3)瘤胃四角吊线固定法
? 此固定法适用于瘤胃内容物较少, 瘤胃壁易
于向切口外牵引的病例 。 将瘤胃壁预定切口部
分, 牵引至腹壁切口外 。 在胃壁与腹壁切口间,
填塞大块灭菌纱布, 并保证大纱布牢固地固定
在局部 。 在瘤胃壁切口左, 右上角, 左, 右下
角, 依次用丝线穿入胃壁浆膜肌层, 作成预臵
缝线 。 每个预臵缝线相距 5~ 8cm。 切开胃壁,
由助手牵引预臵缝线使胃壁浆膜紧贴术部皮肤,
并将其缝合固定于皮肤上 。
? (4)瘤胃缝合胶布面定法
? 显露瘤胃后, 用一 70cm, 中 央 带 有
6cm× l5cm长方形孔的塑料布或橡胶洞巾, 将
瘤胃壁浆膜肌层与中央孔的四个边连续缝合,
使中央长方形孔缘紧贴在瘤胃壁上, 形成一个
隔离区 。 于瘤胃壁和洞巾下填塞大块生理盐水
纱布, 将橡胶洞巾四个角展平固定在切口周围,
在长方形孔中央切开瘤胃 。
? 四种瘤胃固定方法的比较,
? 第一种方法隔离严密, 对瘤胃切口与皮肤切
口机械摩擦极少, 适用于大量瘤胃内容物取出
与胃冲洗, 但要求腹壁切口较大;
? 第二种方法操作简单, 但使用舌钳较多;
? 第三种方法操作简便, 适用于瘤胃内容物较
少不需取出瘤胃内容物的网胃探查与异物取出;
? 第四种方法操作简单, 腹壁切口小, 缺点是
瘤胃切口未作外翻, 手臂出入切口时刺激磨损
较大 。
? 2,胃腔内探查与各种类型病区处理,
? 瘤胃切开后即可对瘤胃, 网胃, 网瓣胃孔,
瓣胃及皱胃, 贲门等部位进行探查, 并对各种
类型病区进行处理 。
? (1)瘤胃腔内探查与处理,
? 取出胃内容物 ( 总量的 1/2至 2/3) 。 对泡沫
性瘤胃臌气及对饲料中毒病例 (如有毒饲料等 ),
应在取出部分胃内容物后, 用等渗温盐水灌注,
冲洗胃腔, 放臵相应的解毒药 。
? (2)贲门的探查,
? (3)网胃腔内操查与处理,
? (4)网瓣胃孔的探查与处理,
? (5)瓣胃梗塞的探查与处理,
? (6)皱胃积食的胃冲洗法,
? 3,瘤胃缝合
? 清理瘤胃创口与胃壁缝合病区处理结束后,
除去橡胶洞巾, 用生理盐水冲净附着在瘤胃壁
上的胃内容物和血凝块 。 拆除钮孔状缝合线,
在瘤胃壁创口进行自下而上的 全层连续缝合 。
再次冲洗胃壁浆膜上的血凝块, 拆除瘤胃浆膜
肌层与皮肤创缘的连续缝合线;同时, 助手用
灭菌纱布抓持瘤胃壁并向腹壁切口外牵引, 以
防固定线拆除完后瘤胃壁向腹腔内陷落 。 再次
冲洗瘤胃壁浆膜上的血凝块, 除去遗留的缝合
线头及其他异物后, 准备瘤胃壁的第二层 伦贝
特缝合, 此阶段由污染手术转入无菌手术 。 手
术人员重新洗手消毒, 污染器械不许再用 。 对
瘤胃进行 连续伦贝特氏 或 库兴氏缝合 。
?[术后治疗与护理 ]
? 术后禁食 36~ 48h以上, 待瘤胃蠕动恢复,
出现反刍后开始给以少量优质的饲草 。 术后
l2h即可进行缓慢的牵遛运动, 以促进胃肠机
能的恢复 。 术后不限饮水 。 应根据动物脱水的
性质可进行静脉补液 ;术后 4~ 5天内, 每天使
用抗生素 。 注意观察原发病消除情况, 治疗术
后并发症 。
第九节 羊胆囊插管手术
?[局部解剖 ]
? 十二指肠是皱胃幽门部的延续, 前部位于腹
腔右季肋部, 上升到肝门的肝脏面内部与胆囊
接触, 形成第一曲 (S曲 )。 肝的位臵几乎全部
在右侧 。
? 肝 → 小胆管 → 胆囊 → 连接胆管 → 形成总胆管 。
羊总胆管在距幽门约 30~ 40cm处开口于十二指
肠 ( 先接受胰管 ) 。
? [术部 ]
? 后最 1~ 2肋间切开 ( 右 ) 或肋弓下切口 。
? [麻醉及保定 ]
? 左侧卧, 全身麻醉 。
? [术式 ]
? 1,切开皮肤;
? 2,切开肋间肌;
? 3,牵引肝脏和胆囊;
? 4,在胆囊底预定切口线周围作一圆形荷包
缝合线 ( 浆膜肌层 ) ;
? 5,荷包中央切一小口, 装臵开花引流管,
收紧缝线, 压住切口边缘呈内翻;
? 6,作第二次包埋缝合;
? 7,引流管从皮肤切口下方 5cm处穿出皮肤,
固定;
? 8,闭合腹膜, 肋间肌及皮肤 。
? [术后护理 ]
? 术后 3? 5天常规使用抗菌素 。
? 羊胆囊插管术术式,
马 的 腹 部 各 区
腹前部
腹中部
右肋区
右髂区
右腹股沟区
剑状软骨区
脐区
耻骨区
胸腔
腹腔
腰区



















线






















仰卧保定









→ 前 后 ←
1.腹外斜肌
2.腹内 斜肌
3.腹横肌
4.最后肋骨
5.皮肤切口线
6.皮肤
7.皮下组织
犬腹底壁肌肉分层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腹直肌
腹横肌
腹横筋膜
腹膜
腹直肌浅鞘
腹直肌深鞘
腹中线
镰状韧带及脂肪
皮下组织
皮肤
牛大网膜断面模式图
瘤胃




腹膜脏层
网膜浅层
网膜腔
网膜深层
空肠
网膜上隐窝
结肠袢
十二指肠 Ⅱ
网膜孔

十二指肠 Ⅲ
犬的腹膜转折图解(纵断面 )














横结肠



横结肠系膜








冠状韧带
肝脏







膈肌
马 腹 壁 神 经 分 布
最后肋间 N
髂腹下 N
髂腹股沟 N
腹黄筋膜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腹横肌
肋间 N

















1







2







3







4







5







牛 腹 腔 左 侧 内 脏
右肺
心脏
第六肋骨
食管
膈 脾 瘤胃




















牛腹腔右侧(肠,网膜,膈,肺已切)








胃 网胃 瓣胃 皱胃


牛右侧腹腔器官(部分大网膜,膈已切)






犬 胃 的 分 区
食管


胃底部
胃体部
幽门窦



幽门
胃大弯
胃小弯



贲门切迹
十二指肠大乳头







十二指肠
犬的肠管和肠系膜前动脉
升结肠和结肠右曲
结肠左曲和降结肠
盲肠
十二指肠
横结肠

空肠
肠系膜前韧带
回结肠动脉 结肠右动脉
结肠中动脉










贲门
脾脏
胰脏
十二指肠
右肾
左肾
盲肠底
骨盆曲
空肠



马盲肠与大结肠结(左)
马、牛腰旁与椎旁传导麻醉刺入点
马 牛
马、牛腰旁与椎旁传导麻醉刺入点
马 牛





























马的肷部切口定位
1.髋结
2.最后肋骨
3.肷部前切口
4.肷部中下切口
5.肷部中切口
6.肷部后切口
马的肷部切口定位
1.髋结
2.最后肋骨
3.肷部前切口
4.肷部中下切口
5.肷部中切口
6.肷部后切口
马胃状膨大部切开术的肋弓下斜切口
马盲肠手术肋弓下斜切口
牛皱胃切开术 ? 肋弓下斜切口
犬 的 腹 中 线 切 口
1.皮肤
2.皮下组织
3.腹外斜肌
4.腹内斜肌
5.腹直肌
6.腹横肌
7.腹横筋膜
8.腹直肌外鞘
9.腹直肌内鞘
10.腹膜
11.镰状韧带
12.腹中线切口




线


线



中线手术通路 中线旁手术通路



线


口 B
C
A.









B.









C.










线



B
C
A.









B.









C.










线



B
C
A.









B.









C.










线


口 B
C
A.









B.









C.







A.











B.











C.












线







肠管切开术
肠系膜血管双重结扎后的系膜切除线









在预切除肠管线两侧夹持肠钳,距健侧肠钳 5cm处切断肠管。
注意结扎肠系膜侧三角区内的出血点。
肠管端端吻合方法( Ⅰ )
肠系膜侧及对肠系膜侧作牵引线 后壁全层连续缝合
肠管端端吻合方法( Ⅱ )
后壁缝至前壁的翻转方法之一 后壁缝至前壁的翻转方法之二
肠管端端吻合方法( Ⅲ )
康乃尔氏缝合前壁 前壁与后壁线尾打结与肠腔内








(Ⅳ


















肠管侧侧吻合方法( Ⅰ )
止血钳夹持肠管断端作全层连续缝合 抽出止血钳,拉紧连续缝合线
肠管侧侧吻合方法( Ⅱ )
连续伦勃特缝合 肠管断端闭合完毕
肠管侧侧吻合方法( Ⅲ )
两肠钳纵向夹持两肠端,并拢肠钳,防止肠管扭转
肠管侧侧吻合方法( Ⅳ )
近肠系膜侧行连续伦勃特氏缝合
肠管侧侧吻合方法( Ⅴ )
距逢线两侧 1~ 1.5cm处纵向切开肠壁
肠管侧侧吻合方法( Ⅵ )
后壁连续缝合
肠管侧侧吻合方法( Ⅶ )
后壁转向前壁缝合运针方法 前壁康乃尔氏缝合
肠管侧侧吻合方法( Ⅷ )
前后壁线尾打结于肠腔内
肠管侧侧吻合方法( Ⅸ )
前壁连续伦勃特缝合,肠系膜间断缝合
瘤胃浆膜肌层与切口皮肤创缘
连续缝合固定法 1.






















2.

















3.





线














线
4.











线

使




5.







瘤胃六针固定与舌钳夹持外翻法





线



瘤胃缝合胶布固定法
双弹性环的橡胶排水袖筒
瘤 胃 缝 合 方 法
1
1.









2.








线














羊胆囊插管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