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及溶血病
胆红素 bilirubin
黄疸 jaundice
高胆红素血症 hyperbilirubinaemia
未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素)
游离胆红素
肠肝循环
葡萄糖醛酸
转移酶
?葡萄糖醛酸苷酶







胆红素产生
Y,Z蛋白
一、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产生 ?,成人 3.8 mg / kg.d,新生儿 8.5
mg / kg.d,红细胞量多,寿命短
清除 ?:( 1)肝细胞摄取能力 ?
( 2)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 ?
( 3)肝肠循环 ?
二、生理性黄疸
1.黄疸出现 时间,生后 2~ 3天出现,
2.黄疸高峰时间:生后 4~ 6天
3.黄疸消退时间:足月儿 2周,早产儿 3~ 4周
4.胆红素值:
总胆红素足月儿 < 12 mg /dl ( 250?mol /L )
结合胆红素,< 1.5 mg /dl( 25.6?mol /L )
5.一般情况好
三、病理性黄疸
1.时间,生后 24小时内出现黄疸
2.胆红素值:
总胆红素足月儿 >12 mg /dl ( 250?mol /L )
结合胆红素 > 1.5 mg /dl( 25.6?mol /L )
3.胆红素上升速度,> 5 mg /dl( 85.5 ?mol /L)/天
4.消退延迟
三、病理性黄疸
特 点
1,出现早
2,程度重
3,上升速度快
4,消退慢
病 因
1.胆红素产生过多:溶血病、感染,RBC增多症、
头颅血肿、出血
2.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不足:早产、甲减、
先天性
3.肠肝循环:母乳性,胎粪延迟排出
4.排泄障碍:肝炎,代谢病,胆道畸形
母 乳 性 黄 疸
? 机制不清
? 暂停母乳黄疸可减轻
? 除外其它病理性因素
胆红素脑病,bilirubin encephalopathy
核 黄 疸, kernicterus
胆红素脑病
一、发病机理
1、血脑屏障未成熟:生后 2周内,尤为早产
2、游离胆红素升高:未结合胆红素升高、
白蛋白降低、夺位物质
3、血脑屏障开放:缺氧、感染、酸中毒
4、未结合胆红素的损伤作用,
线粒体氧化偶联脱节,能量代谢障碍,
使脑细胞变性坏死
二、病 理
三,临床表现
1,警告期, 12~ 24h
2,痉挛期, 12~ 24h
3,恢复期, 1~ 2周
4,后遗症期,2月以后
新生儿溶血病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Rh血型不合溶血病
ABO血型不合溶血病
发生于胎儿期和新生儿期
Rh血型不合溶血病
Rh血型
Rh 阳性,D抗原,DD或 Dd
Rh 阴性,dd
一、发病机理
母亲 Rh D (- ),胎儿 Rh (+ )
胎儿 RBC 母体循环 IgM
下一胎 RBC 胎盘 IgG
初发
胎儿红细胞致敏 致敏红细胞结合脾脏 Fc受体
溶血
母亲, Rh D (- ) 胎儿, Rh D (+ )
Rh E (- ) Rh E (+ )
Rh C (- ) Rh C (+ )
可发生于 Rh阳性母亲的胎儿
可发生于第一胎
二、临床表现
1,胎儿水肿
2,黄疸,出现早、上升快、黄疸深
3,贫血
4,髓外造血
5,胆红素脑病
三、诊 断
1、血常规
2、母婴血型
3,抗人球蛋白试验 coombs’ test
直接法 RBC被致敏
释放试验,间接法
ABO血型不合溶血病
母亲, O型 胎儿, A或 B型
最多见的新生儿溶血病
一、发病机理
A,B型物质 刺激母体 抗 A,抗 B抗体 IgG
怀孕
胎盘胎儿RBC致敏溶血
二、临床表现
黄疸、贫血,肝脾肿大
三、诊断
1,定血型
2,Coombs’ Test
改良法,释放试验, 间接法
新生儿黄疸及溶血病的治疗
一,光疗( phototherapy)
1,指征:据胎龄、出生体重、日龄、胆
红素水平而定
2,光源:蓝光,波长 420~ 470nm
3,机理:未结合胆红素 Z型(脂溶性)
转化为 E型(水溶性)
4,方法:间隙法,单面,双面
光 疗
二、增加胆红素的联接
1,白蛋白,1g /kg,联接 16 mg 胆红素
2,血浆,25 ml / 次,qd,Bid
三、减少胆红素的产生
锡-原卟啉 抑制血红素加氧酶
四、诱导肝酶:鲁米那
五、静脉丙球:用于新生儿溶血病
阻断脾脏 Fc受体,0.4- 1g / kg
六、换血疗法
1,指 征
据胆红素水平,主要用于 Rh 溶血病,出现
胎儿水肿或胆红素脑病早期表现
2,目的
换出抗体、致敏 RBC、胆红素,
纠正贫血
3,血源选择:
Rh 溶血, Rh 血型与母亲相同
ABO 血型与新生儿相同
ABO溶血,O型血球,AB型血浆
4,换血量,新生儿血容量的 2倍,160 ml / kg
5,并 发 症,
栓塞、心衰,酸中毒、低钙、感染
新生儿神经系统疾病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颅内出血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
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
缺 氧
围产期窒息,呼吸暂停,呼吸衰竭,右 左分流
缺 血
心跳停止,严重心力衰竭、循环衰竭
病 因
HIE发生的时间
损伤发生时间 百分比
出生前 20
出生时 35
出生前 +出生时 35
出生后 10
1,脑血流变化:
开始缺氧:血流重分配,脑血流 ↑
继续缺氧:血压 ↓,脑血流 ↓,脑缺血
2,脑水肿:
细胞毒性水肿,血管源性水肿
发 病 机 理
3,脑代谢变化:
( 1)无氧代谢:脑细胞变性、坏死
( 2)氧自由基损伤:细胞膜裂解、死亡
( 3)钙内流:细胞信息传递紊乱,代谢障
碍,死亡
( 4)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细胞死亡
发 病 机 理
4,脑细胞死亡:
( 1)坏死:早期阶段
( 2)凋亡,24小时开始,占主导
5,基因调控变化:
即刻基因、凋亡基因、修复基因
发 病 机 理
HIE 临床表现
轻度 中度 重度
意识 兴奋、激惹 嗜睡、迟钝 昏迷
肌张力 正常 减低 松软
惊厥 无 常有 频繁
脑干体征 无 无或轻度 常有
拥抱反射 活跃 减弱 消失
脑电图 正常 异常 明显异常
预后 好 可有后遗症 差
1,病史:缺氧缺血史
2,临床表现
3,影像学检查:头颅 B超,CT,MR
4,脑电图
5,生化,CK-BB,S-100蛋白
诊 断
1,护理:
2,控制抽搐,鲁米那、安定
3,减轻脑水肿,用 20%甘露醇
4,稳定内环境:
血压、血糖、酸碱平衡、水电解质
5,其它:
神经生长因子,亚低温
治 疗
新生儿颅内出血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1,缺氧:早产儿多见
2,产伤:足月儿多见
3,其它:快速扩容,高血钠、
血压波动,机械通气
病 因
1,兴奋型:激惹,脑性尖叫,两眼凝
视,惊厥,四肢强直
2,抑制型:意识障碍、昏迷、呼吸不
规则、抽泣样呼吸、四肢
肌张力下降
临 床 表 现
1,硬膜下出血,subdural hemorrhage
多见于足月儿、产伤所致
小脑幕上出血,兴奋
小脑幕下出血,抑制
2,蛛网膜下腔出血:
3,脑实质出血:早产儿多见
出血部位
4,小脑出血:多见于早产儿
5,脑室周围 -脑室内出血
多见于早产儿
室管膜下生发组织
出血部位
病 理
1,病史:产伤、缺氧
2,临床表现
4,影像检查,B超,CT,MR
3,血性脑脊液:蛛网膜下腔和脑室内
出血,与操作损伤的鉴别
诊 断
PVL
Increased echoes Cystic changes (cavitation)
空洞形成
脑水肿 脑软化
1,护理:
2,止惊:鲁米那、安定
3,放血性脑脊液
4,脑积水的治疗
治 疗
新生儿感染
? 新生儿败血症
? 宫内感染
新生儿败血症
一、病因
1,免疫功能不完善
2,环境因素
感染源:器械、操作
途 径:血液、皮肤、脐部、呼吸道、消化道、
泌尿道
3,病原菌
杆菌: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绿脓杆菌
球菌,金葡菌、表皮葡萄球菌
二,临床表现
1,不典型、非特异性
2,不哭、不吃、体温不升
3,黄疸、呕吐、腹胀、呼吸困难、
呼吸暂停、酸中毒
4,易并发 化脓性脑膜炎
三、诊断
1,临床表现:仔细观察才能发现
2,病原检查:细菌培养、涂片
3,其他检查:白细胞、血小板,C反应蛋
白、前降钙素原、血气分析、
四、治疗
1,抗生素治疗:合理应用
2,免疫治疗:免疫球蛋白、粒细胞集落
刺激因子
3,支持疗法: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
衡,
宫内感染
1,TORCH 综合征
T,弓形虫; O,其它; R,风疹 V
C,巨细胞 V; H,庖疹 V
2、梅毒
3,AIDS
4、病毒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