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我们上两次课把西方哲学一直从古希腊说到现在。那属于西方的哲学形态。西方的哲学形态从古希腊开始,经过柏拉图建立了一个逻格斯中心主义,到了笛卡儿、康德、黑格尔把逻格斯中心主义即普遍理性的中心主义发展到顶峰,到了十九世纪末期,逻格斯中心主义在西方哲学系统中间引起了反弹,产生了五花八门的现代西方哲学。 然后我们又讲述了印度哲学,它和西方哲学不同的形态,它首先以吠陀神话、吠陀梵书为它的宗教源头,后来发展了奥义书。吠陀有三大纲领,吠陀天启,祭司万能,婆罗门至上。那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宗教观念,不是印度本身的,而是雅利安人的创造。雅利安人是外来的入侵者,把印度征服了以后,制造了别具特色的宗教,这种宗教与种姓制度结合,在印度占据了统治地位。到了奥义书的时候,从神话提升到哲学的高度。提出了三个基本观念,即梵我同一,梵和我是合一的。梵相当于西方的逻格斯,但是和逻格斯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是一种世界统一性原理,如果说西方把世界统一性看做是统一于普遍的理性,哲学是对这种普遍理性的内在逻辑结构的追求,而且把这种理性抬得很高,把它看作是支配宇宙、社会、人生的内在规律。梵我合一是对宗教的设想,是一种信仰,一种体验。我怎么和梵我合一?我不是神我、大我,而是过去我。这主体精神与客观的宇宙的梵怎么结合?印度哲学的这种追求和希腊逻格斯不同的。 印度哲学中还有两个观念是中国、希腊哲学中所没有的。一个是业报轮回。讲人死了以后不断地投胎转世。中国讲阎王、世间阎王、三世报应等等,那是在佛教传入中国后才有的。佛教的观念也是从奥义书而来。灵魂不断地投胎转世,也许前世是只蚂蚁,是只狗,是只猫,是只牛,而今世忽然投胎为人,来世是否继续为人尚不可知,这要看积阴德,看你的行为的好坏,如果做坏事,则来世可能投胎为畜生。如何才能超脱轮回,永远停留在一种不参与轮回到永恒的幸福之中呢?这就是解脱。印度的整个哲学由奥义书提供了一个目标,那就是追求个人的解脱。如果说西方的逻格斯的思想是追求个人如何提高从个别上升到一般,从个体上升到普遍,认识逻格斯,那么印度哲学则讲如何解脱而达到梵我合一的精神境界。 奥义书提出的这三个基本观念主导了以后几千年印度哲学的发展。后来因为婆罗门的腐化,发生了宗教危机,印度哲学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些派别可分为正统派和非正统派。正统派继承了奥义书原典并加以修正,不断充实完善。非正统派站在它的对立面,进行批判地继承。它不是代表婆罗门种姓,而是代表刹地利和更下层的种姓,反对种姓制度,要求众生平等。但是在基本观念上没有改变,只是将其转化而已。正统派很复杂,我们只是走马观花地介绍了六派。 上两节课我们提供了印度几千年的哲学发展的轮廓。但是,按照西方逻格斯中心主义者的观点,哲学讲逻辑推理,讲世界的普遍规律,像梵我合一的思想不叫做哲学。他们很长时间不把印度哲学叫做哲学。他们不但瞧不起印度哲学,也同样瞧不起中国哲学。这方面最有名的代表是黑格尔,黑格尔主张真正的哲学从古希腊开始。大家可以参看他的《哲学史讲演录》。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一书写得更充实、生动。有人认为此书可以作为黑格尔哲学的入门书来读。在这部著作中,黑格尔认为印度人的精神生活特点是僵固、呆板、不变、封闭,简言之,印度无精神生活。整个印度人的精神生活缺乏逻辑推理,像说梦话一般,处于梦中状态,恍恍忽忽,不知所云。印度人的精神世界是神秘的世界,妖异的世界,满纸荒唐言。黑格尔站在西方中心主义的立场上,有很重的文化偏见。黑格尔根据他的辩证法,对中国和印度做了比较。他主张所有的事物一方面是统一的,一方面又是区分的。他主张西方既有统一又有区分。从希腊开始,二者之间有个合理的结合,所以西方的文化界普遍重视理性。中国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只有统一没有区分。中国只有皇帝一个人是自由的。人人都是平等的,但是人人都是奴隶。这种统一不是精神的统一,而是实体的统一。反过来看,印度从来就没有统一过,只有区分。印度的社会制度是种姓制,四个种姓互相封闭,整个社会只是分裂。所以,根据黑格尔的讲法,中国人是没有自由的,印度社会几千年没有发展。这表面上看来是可信的。事实如何呢? 现在有个很好的办法来反对某种观点,这就是证伪。如果我们能针对某种论点找出一个反证,就可以否定它的正确性。我们已经知道,即使是印度正统派的发展是很复杂的,我们尚未深入进去,它并非停滞不前。中国从先秦以来也是在不断发展。所以,十九世纪以后,我们对印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恰恰证明黑格尔是满纸荒唐言。最先驳倒黑格尔的是叔本华。黑格尔只讲理智、理性,不讲意志、情感。叔本华吸收奥义书的思想,把意志当本体。他认为决定世界历史发展的东西不是黑格尔讲的逻格斯,而是意志。叔本华讲的意志是生存意志。作为人来说,那个没有生存意志?有了这个生存意志,这才有个动力资源。叔本华可说是颠覆了黑格尔德逻格斯中心主义。 今天我们不讲这个,我们要把佛教发展的过程,佛教的兴起和衰落理清楚。我们在中印文化交流中,没有接受奥义书那一套,其他像正统派也没有接受,唯独接受、消化了佛教。佛教入中国后成为汉传佛教,就是变成了中国佛教。之后传到日本、韩国、越南等地。可是,佛教是在印度本土产生的,这节课我们把印度佛教了解一番,这是学习佛教的一步。 我们前面的回顾的目的是告诉大家,哲学是受文化、历史、宗教背景支配的。哲学是一朵花,它的土壤在它民族生活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在印度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产生了印度哲学,在希腊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产生了希腊哲学,中国也是如此。因为生长的土壤和宗教源头不同,哲学就有不同的形态,不同的模式。因此,哲学就是多元的。不能拿一种观点作标准、中心来衡量。就人类历史来说,哲学形态有三个。其他的都是这三种形态不断发展的结果。尽管它们相互交流,但始终未变。希腊的是哲学,印度的是哲学,中国的也是哲学。这是由于不同的背景造成的。从宗教背景看,希腊信奉的是奥林匹克宗教,表现在荷马史诗里。希腊的社会组织是城邦制。印度的宗教源头是吠陀梵书,印度在雅利安人入侵后进入了种姓社会。中国注重敬天法祖,认祖归宗,百家姓是说有一百个祖先。这在希腊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中国的社会是宗法社会。所以,哲学有许多形态,不可以某一固定标准去判断。哲学形态的中坚关键是三个概念,即是最核心的概念,中坚思想,最崇高的概念,最根本的原动力。在希腊是逻格斯,在印度是梵我合一,在中国是道。由此而决定了思维模式的不同。在希腊,逻格斯是神圣的,我是渺小的。要认识逻格斯,就产生了主体与客体的分离和对立,形成了知识论上的主客区分。所以,古希腊的哲学无限地追求的是逻格斯主义的理想,就是爱智慧。印度的梵我同一在根本上、本源上、原始上就是同一的。我有一个肉体,它是渺小的,但是我的本源是梵体。决定印度人的思维模式的是没有主客分离的无差别境界。那么如何证明这种同一呢?这就是直觉,只要我感觉到就行。在价值追求上,印度哲学有一个共同点,是与中国和古希腊不同的,在印度哲学中,哲学即宗教,宗教即哲学。就个人小我而言,个人的解脱是其最高的追求。对于他们来说,生活的世界是一片苦海,最大的苦是轮回。哲学追求的是如何认识和摆脱苦海,如何使小我变成大我,超脱轮回,达到灵魂的解脱,达到很高的境界。整个印度哲学都以解脱为目标。怎么解脱呢?不是通过认识逻格斯,懂得很多道理,而是通过体验的形式,通过直觉。下面我们就讲一下印度佛教哲学。 印度佛教哲学博大精深,是一种世界性的宗教。其理论也很复杂。我们可以从大致轮廓上介绍一下它的发展。印度佛教是一种哲学思考。印度佛教的发展一般分为四期:原始佛教,从释迦牟尼开始传教始,相当于中国的孔子时代;部派佛教,又称小乘佛教,相当于中国的秦汉时期;大乘佛教,相当于中国的东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密教时期,相当于中国的唐宋时期。前后加起来一共1500年。这之后佛教就在印度消灭了。 我们先来讲原始佛教。同集体自发而生的原始宗教不同,世界上三大宗教都有创始者。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者。释迦是族名。牟尼是圣人、贤人、有智慧的人。释迦牟尼的创教神话很多。据说释迦牟尼是释迦族的王子,29岁出家,35岁在菩提树下证悟得道,之后传授子弟,80岁圆寂。 概括起来说,释迦牟尼创立的原始佛教的基本观念有二:四谛,三法印。四谛就是四个真理,即苦、集、灭、道。什么是苦谛呢?就是说人生的诸种现象都是个苦字。就人生在世来讲,人生下来就是苦。随之而来的是衰老、疾病,到头来又不免一死。生活中又有求不得、怨憎会和爱别离。哪个人不想求名利,可是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太大。人际关系中,常常又是“不是冤家不碰头”。自己深爱的人总是不在身边。这些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普遍的。我这一生经历得多了。活得越大,经历得越多,就是一个苦字。在印度,那么多人,那么个国家都是悲观厌世者,这的确很奇怪。所有这些都不算,最大的苦是五取蕴苦。就是说来到世上都是偶然的,是五种元素齐聚起来偶然的作用。人被抛到世上来,是色受想行识五种元素的聚会。在世界所有的学说中,佛教真实确切地把人生的苦说得淋漓尽致,没有哪一派能比得上。那么,这些苦是如何产生出来的呢?佛教用来解说产生苦的现象的原因的就是集谛。这就是佛教的十二支因缘说,或缘起说。产生苦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有三个原因,即贪、嗔、痴,又称三毒。十二支因缘从何开始呢?从无明开始。无明相当于基督教里的原罪。就是愚昧无知。那么怎样才能从苦中解脱呢?这就是灭谛,灭十二支因缘。灭三毒,人要是贪心少一点,忌妒心少一点,不那么痴迷,就会变得清醒、理性,就会看透而脱离苦海。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如果我们都学着去三毒,那么我们的社会道德就会大大的提高。如果真的能够灭了三毒,灭了十二支因缘,那么就进入了道谛。道谛就是真正的真理。它有八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从四谛的观念,释迦牟尼提出了佛教思想精髓的三个观念,三法印,就是诸法无常、诸行无我、涅槃静寂。佛教就是以这三法印来判教,与之不相符合的就是外道。我们可以把这三法印同奥义书、吠陀梵书进行比较。奥义书讲梵我合一,讲永恒不变真实的我。佛教说所有的事物都是因缘而起,变化无常,没有什么神我,我是偶然而来,五取蕴而来,没有真正的我,真正的我另有所在。那就是懂得四谛,把苦消灭,入于道,以八正道指导人生,才可得到真正的大自在、大解脱,获得真正的幸福。但是真正的解脱可不是那么容易的。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从佛教的角度比较了贾宝玉和妙玉哪个真正得道。贾宝玉历经磨难,把世苦体会得淋漓尽致,最后大彻大悟,了无牵挂。而妙玉呢,从小出家坐禅,却走火入魔,摆脱不了爱欲。所以,解脱不是那么容易的。佛教的根本理论,简单地说就那么两个,四谛和三法印。三法印是对婆罗门教的反动。 释迦牟尼逝世后,他的弟子围绕着四谛和三法印的思想而产生了分歧,分化成许多的派别。几十个派别为争得真传而相互辩白。于是分化成上座部和大众部。上座部是保守派,大众部是改革派。这两派斗争了好几百年。他们所争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当时的佛教已经形成社团,原始佛教教义要求佛教徒自食其力,不靠别人施舍。上座部主张自食其力。而大众部针对当时的条件,认为,许多富人信仰佛教,他们愿意把财产捐给社团,佛教徒理应接受施舍以维持生活。这种争论就像是究竟是大伙一块穷还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争论。第二,释迦牟尼究竟是人还是神。上座部视佛为师,大众部视佛为宗教领袖,认为他有神的神通,具有神圣权威,来抬高佛的宗教权威。第三,成佛是为了个人还是为了教化别人。上座部主张独善其身,这种修行是自私的,最终结果不过是自了汉。大众部则主张兼济天下。第四,在理论上,上座部讲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还是承认外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空是性空。所以又被称为“说一切有部”。大众部讲“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个空不是没有,而是无自性,没有自己存在的价值,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无实有。这些部派佛教通称小乘。小乘后来为大乘所取代。现在泰国、缅甸、柬埔寨,还有我国云南傣族等地仍信奉小乘佛教,而传到中原大地的是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分为空宗和有宗。这二宗都是部派佛教时期的说一切有和说一切空的学说的进一步发展而体系化的结果。讲空宗的大师一个是龙树,一个是提婆,他们的生活时代相当于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他们的理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空的。其纲领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地、水、风、火,四大皆空。宇宙万物由四大组成,把四大说成是因缘所生,当然就是空。都是无自性的,不能永存的,所以说是诸行无常。就我来说,是诸法无我。没有一个我,这是空宗的本领。中国在魏晋时期有一个伟大的翻译家叫鸠摩罗什,他把大乘空宗的思想都翻译到中国来。大乘空宗的经典是《大般若经》,解说这部经有名的有三部论,即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合称三论,还有一部大智度论。这一学派在中国称为中观学派。什么是中观呢?就是把所有的事情用一套非常复杂的辩证的理论思维或者否定思维一概否定,就是说非有非无,既非有,也非无。因为无自性,所以是非有,同时又是非无,即假有。从真的方面说它是无,从假的方面说它又是有。这是一种很妙的聪明的说法,它的力量可以说是无坚不摧。中国当时正是玄学产生的时候,玄学有两派,一派叫做贵无派,一派叫做崇有派。这两派争论了很长时间。它的争论是从老子开始的。老子讲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类似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两边都可以说。佛教引进来之后,讲既不是有,也不是无,同时又是即有即无。那就把两派都否定了。 可以说龙树、提婆把大众部说一切空的思想发展到了极点。可是又产生了问题。如果说诸法无我,那么,它又是怎么轮回的呢?没有我(主体)还修行什么,还谈什么超脱,进至涅槃静寂呢?涅槃静寂是根据不幸而来,不幸也没有了,世界无自性了,必然陷入矛盾。这就把整个宗教的根基给摧毁了。于是就产生了有宗。有的意思是境无识有。境是外界,它是无自性的。唯独有的是自己的意识。识有很多。佛教有宗讲共有八识。第七个是末那识,第八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不断流转的。有宗就为宗教修行的追求建立了一个新的根基。解决了空宗理论上的片面性。玄奘法师从西天取回来的是有宗的经典,他所建立的宗派称唯识宗或者法相宗。玄奘一辈子翻译了很多经典,编写了一部书,叫《成唯识论》。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鸠摩罗什把空宗介绍到中国,那么唐代的玄奘又把有宗译介了过来。这两宗统称大乘佛教。这是第三期。 在印度,它的宗教的基础是婆罗门教,它除了有奥义书的思维以外,还有很多神秘的东西。佛教在它的发展过程中,理论过于艰深,不适合普通者的需要,于是又同印度教、婆罗门教的巫术等低级的偶像的东西结合,形成密教,也称真言宗。密有三义:口密、身密和意密。口密是咒语,其中含有无穷魅力。身密是手势语。佛教走到这地步,也就走向了灭亡。中国的西藏还有蒙古等地方信奉密教。还传到了日本。真言宗在日本很有势力。 到了十三世纪,佛教在印度本土就衰落了。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佛教在印度本土衰落的原因。首先,大乘空、有二宗发展到密宗时堕落了。它本身丧失了继续发展的生命力。有人认为不是那么回事。如果说它丧失了生命力,那么为什么在中国传下去,在日本传下去了呢?这的确是个问题。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从八九世纪开始,伊斯兰教进入印度,伊斯兰教反对偶像,佛教的寺庙纷纷被摧毁。而佛教的高僧大德都躲在寺庙里,这样一来,他们就到处流浪。玄奘写《大唐西域记》的时候,也就是八九世纪的时候,印度的佛教寺庙繁荣、辉煌,一二百年之后,就荡然无存了。佛教又是一个和平的宗教,伊斯兰教进入之后,它也没有为了维护自己,像中国的少林寺那样,抗争一下。由于这些原因,在佛教衰落的时候,印度教又在印度发展了起来。其中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 总而言之,印度哲学是丰富多彩的,它代表了一个系列,经历了几千年,印度这个伟大的民族还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