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新时期文学思潮
?一、天安门诗歌运动:
? 是指 1976年 4月 5日,北京市人民借清明
节之机,在天安门广场自发集会,用自
己创作的数以万计的诗词,悼念周总理、
声讨“***”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
义的活动。这是中国人民又一次思想解
放运动的开端,为新时期文学拉开了序
幕。
二、第四次文代会
?1979年 10月 30
日 —— 11月 16日
中国文学艺术工
作者第四次代表
大会在北京召开。
三,80年关于“社会效果”之争
?话剧《假如我是真的》(沙叶新、
李守成、姚明德)、
?《在社会的档案里》(王靖)、
《女贼》(李克威)。
?李剑《醉入花丛》
四、“人的文学”思潮和创作潮

? 1、人性问题
? 张笑天《离离原上草》、雨煤《啊,
人》、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李英
儒《妙清》、戴厚英《人,啊人》等。
? 2、道德问题
?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路遥《人
生》。
3、情爱与性爱
? 靳凡《公开的情书》、陈可雄、马鸣
《杜鹃啼归》、刘克《飞天》、徐明旭
《调动》
?五、关于“自由化”的论争
? 白桦的剧本《苦恋,——,太阳和人》
? 主人公凌晨光一生的坎坷 命运
第三节 寻根文学
? 一,文化寻根思潮形成的历史背景
? 寻根文学是指 80年代中期出现在当代文坛上的
以, 文化寻根, 为思想艺术追求的文学现象和
文学种类 。 85年, 韩少功, 阿城, 郑义, 李杭
育等青年作家发表文章, 正式提出, 文化寻根,
的口号, 意欲对民族文化精神返本求源, 挖掘
民族性格中的民族文化素质 。 主要代表作有:
韩少功的, 爸爸爸,, 王安忆的, 小鲍庄,,
阿城的, 棋王, 等 。
1、国内不断高涨的“文化热”
?,寻根”,作为对中国历史文明的重新挖掘和
审视,作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评价和扬弃,实
际上是一种强烈的文化回归意识。这种文化上
的回归意识,早在“寻根”的大旗被正式张扬
出来之前,已显露端倪。汪曾祺、邓友梅、刘
绍棠、陆文夫、张承志等分别创作了《大淖纪
事》、《那五》、《蒲柳人家》、《美食家》、
《黑骏马》等中短篇小说,不仅显示了作家对
生活中别一种美的发现与追求,而且也体现了
对传统美德、文化精神的呼唤与张扬,表现出
一种寻根的倾向 。
2、文化寻根思潮出现的原因
? ( 1)、从社会历史原因来看,国门敝开后,
西方文化艺术思潮大量涌入,导致了中西方文
化的大碰撞、大融汇,思想艺术界再次掀起了
文化大讨论的热潮。
?,寻根”一词最早借用了美国表现黑人归乡寻
祖意识的长篇小说《根》的名字,但为主张文
化寻根的中国作家提供现成的经验和有效的鼓
励的则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关于印第安古
老文化的张扬,如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 ·马尔
克斯的《百年孤独,。
( 2)从文学自身演变发展来说,这又
是一次文学寻找自我的浪潮。
? 一是寻找民族文学之根,
二是寻找作家的个性自
我,寻找属于作家自我
的艺术表现形式。
? 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
义以现实生活为基础,
融夸张、变形、怪诞等
艺术手段于一体,成为
民族精神与外来现代文
明巧妙结合的典范。
二、寻根的主张和理论
? 寻根文学的倡导者韩少功说:“寻根文
学是一个先有旗号,后有创作,先有理
论,后有实践的‘有意为之’的文艺流
派。这在现当代文学史上倒是罕有先
例。”
? 1,文学的根在于民族的文化 。
? 韩少功在《文学的“根”》一文中说:
“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植于民族文化
的土壤里,根不茂则叶难盛”。
2、文学之根虽在文化,但却并不等同
于全部的民族传统文化。
? 李杭育在《理一理我们的“根”》中说:“中
国的文化形态以儒家为本。儒家的哲学浅薄、
平庸,却非常实用。”
?3,对民族文化应该作出新的判断和
认识
? 寻根文学试图通过对民族本土文化沉积
的发掘,, 寻找东方文化的思维和审美
优势,, 建立一种富于民族特色的文学
品格 。
三、寻根的主要内容
? 1,对民族文化的审视与反思
? 寻根的任务就是要把散落在偏僻的边地, 山村,
规范之外的, 生气勃勃的民间文化和少数民族
文化重新发掘出来, 这就使作家们对自己所熟
悉的人文环境, 自然生态, 地理风貌表现出浓
厚的兴趣, 使寻根小说带有色彩鲜明的地域文
化特色 。 韩少功在, 爸爸爸,,, 女女女, 等
小说中, 展示了一个神秘怪诞, 充满了巫术文
化的艺术世界 。
贾平凹的商州系列,充满山情野趣,充分
展示了秦汉古老文化风采。
? 邓友梅《那五》《烟壶》
? 冯骥才,神鞭》
?,三寸金莲》写的是中
国历史文化中所独有的
裹小脚现象。
? 张承志的草原系列小说
中,母亲-人民成为其
作品的主题,从中可以
感悟到他对民族文化的
一种新的追溯、观照和
评判。
2、深挖传统文化的病根,批判国民劣
根性
? 寻根作家对民族文化
传统的开掘,是以现
代意识对传统文化加
以新的选择和重构的。
? 把笔伸向民族文化心
理的深层, 从人们的
现实心态中, 发掘出
历史的沉淀物, 探索
并解剖批判中国文化
的劣根性 。
? 李锐的, 厚土, 系列小说, 从队长, 无
能的男人和作为牺牲品的女人的人际关
系等组成的生活场景中, 展示了传统的
习惯势力, 封闭的生活环境, 滞重单调
的生活节奏, 贫穷困顿的生活条件, 造
成了农民们的愚昧, 麻木, 疲惫的精神
状态 。 封建文化的沉积就像黄土高原厚
厚的黄土一样, 窒息着生命的活力, 扼
杀着个性精神 。
王安忆的《小鲍庄》
? 以平实朴素的语言,非
线型散点透视的叙述方
法,为我们描绘了一个
浸透着传统文化几近封
闭状态的村庄和一群农
民的生存状态。表现上
看,这里民风古朴,讲
究仁义,敬老爱幼,其
实贫穷、落后、愚昧,
甚至人性被扭曲。
3、对传统文化进行新的价值选择
? 作家们在对民族文化传统中的糟粕进行否定的
同时, 也对传统文化进行新的价值选择 。
? 在寻根文学中, 被认为最能显示传统文化精神
的是阿城的小说 。 他以, 棋王,,, 树王,,
,孩子王, 奠定了他在寻根文学中的坚实地位,
以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的道家文化的追寻
成为最有特色的寻根小说代表人物 。
4、传统审美意识的复苏
? 寻根作家大都是基于艺术视野的开拓,
审美意识的更新的愿望和要求, 进而提
倡文化寻根的 。 在审美意识上, 寻根作
家对民族艺术精神的认同, 对传统的审
美经验的重视, 复活了我们民族的审美
意识, 给新时期文学灌注进我们民族所
特有美学气韵和情致 。
? 阿城的, 三王, 系列小说, 表现出平淡冲和,
旷达淡泊的艺术人格, 郑万隆对那些山野汉子
们粗犷强悍, 质朴自然的感性力量的张扬, 莫
言对祖辈们蔑视人间礼法, 无拘无束, 自由自
在的生命意识的认同, 韩少功对原始古老的初
民心态的冷峻审视及作品的神秘瑰丽, 贾平凹
的朴拙凝重, 郑义的深沉悲壮, 张承志的雄浑
奔放, 无不得益于民间文化和自然地理环境的
滋养 。
四、寻根文学的意义
? 寻根小说的创作从思
想延续的角度看,它
既是“反思”在新的
历史阶段的再次呈现
和发展,更是超脱相
对具体和粘着的时代
背景,在更为广大的
空间和更为长久的时
间之流中探寻我们民
族生存命运的文化奥
秘。
? 寻根作家对文化意识的重视和追求,标
志着文学创作界文化意识的觉醒,中国
当代文学从此改变了单一的政治视野,
生成了更为开阔的文化视野;另外寻根
小说中的浪漫倾向及其对现代主义的多
种表现手法的探索,打破了小说创作单
一的现实主义格局,并在语言文体、隐
喻象征、叙述方式、作品结构等方面都
有所创新,表现出了文学的自觉。
? 寻根小说也有其自
身的局限性, 它对
于, 根, 的理解是
静止的, 非历史的,
最终一些作家一味
沉迷于古, 俗, 粗,
野之中, 难以寻找
到真正有生命力的
文化之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