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与振荡电路
例题及选择题
制作人:龚淑秋
第七章
7-3 反馈量与放大器的输入量极性 ( ), 因而使 ( ) 减小的反
馈, 称为 ( )
a)相同 b)相反 c) 净输入量 d)负反馈 e)正
反馈
7-4 反馈量与放大器的输入量极性 ( ), 因而使 ( ) 增加的反馈,
称为 ( )
a) 相同 b) 相反 c)净输入量 d) 负反馈 e)正反馈
7-5 ( ) 反馈可稳定被调量; ( ) 反馈可改善放大器的各种功
能 。
a) 正 b) 负 c) 正或负
7-6 串联反馈的反馈量以 ( ) 形式馈入输入回路, 和输入 ( )
相比较而产生净输入量 。
a) 电压 b)电流 c)电压或电流
a
b
e
a c
d
b c
b
a
7-7 并联反馈的反馈量以 ( ) 形式馈入输入回路, 和输
入 ( ) 相比较而产生净输入量
a) 电压 b) 电流 c)电压或电流
7-8 负反馈放大器的闭环增益方程是 ( )
a)?f=1+?F b) ?F =?/(1+?F) c) ?F= ?F
7 -9 若反馈深度 |1+ ?F |>1时, 放大电路工作于 ( )
a) 正反馈 b) 负反馈 c) 自激振荡
d) 无反馈
7 -10若反馈深度 |1+ ?F |<1时, 放大电路 工作于 ( )
a)正反馈 b) 负反馈 c) 自激振荡
d)无反馈
a
b
b
b
b
7-11 若反馈深度 |1+ ?F |=1时, 放大电路工作于 ( )
a)正反馈 b) 负反馈 c) 自激振荡
d)无反馈
7-12 若反馈深度 |1+ ?F |=0时, 放大电路工作于 ( )
a)正反馈 b) 负反馈 c) 自激振荡
无反馈
7-13 在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中, 开环增益 ?的含
义是 ( ), 量纲为 ( ) ;反馈系数 的含义是 ( ),
量纲为 ( ) 。
a)电压增益 ?uu=U0/Uid b)互导增益 ?iu=I0/Uid c)互阻增益
?ui=U0/Iid d)电流增益 ?ii=I0/Iid e)Fuu=Uf/U0 f)Fui
=Uf/I0 g)Fiu=If/ U0 h)Fii =If/I0 I)电阻的
f) 电导的 k)无
k
eka
c
d
7-14 在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中, 开环增益 ?的含
义是 ( ), 量纲为 ( ) ;反馈系数 的含义是 ( ), 量纲
为 ( ) 。
a) a) b) c) d) e) f) g) h) I) j) k) 同上
7-15 在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中, 开环增益 ?的
含义是 ( ), 量纲为 ( ) ;反馈系数 的含义是 ( ),
量纲为 ( )
a) b) c ) d) e) f) g) h) I) j) k) 同上
7-16 在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中, 开环增益 ?的含义是
( ), 量纲为 ( ) ;反馈系数 的含义是 ( ), 量纲为 ( )
a) b) c) d) e) f) g) h) I) j) k) 同上
khkd
g
j
ic
i
fjb
7-17 以知负反馈放大器的 |?u|=300,则闭环电压增益 |?uf|
应为 ( )
a) 3 b) 4 c)75
7-18 负反馈放大器的开环增益 |?u|=300,反馈系数 |Fu|=0,01,
若 |?u|发生+20 % 的变化, 则闭环电压增益 |?uf|的相对变化是 ( )
a) 4, 35 % b) -5,88 % c)6,7%
7-19 负反馈放大器的开环增益 |?u|=300,反馈系数 |Fu|=0.
01,若 |?u|发生-20 % 的变化, 则闭环电压增益 |?uf|的相对变化
是 ( )
a) 4, 35 % b) -5,88 % c) -6,7%
7-20 能使输出电阻降低的是 ( ) 负反馈; 能使输出
电阻提高是 ( ) 负反馈 。
a) 电压 b)电流 c) 串联 d)并联
b
a
b
a
c
反馈电路
反馈在电子技术应用广泛。反馈有正、负之分。负反
馈主要应用于模拟放大电路中,负反馈既能稳定放大
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又能改善放大电路的各种性能。放
大电路很少接成正反馈。本章知识要点主要有以下几
点:
1)反馈类型的基本概念
2)负反馈类型的判别
3)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
-
R7
R4 R5
R1 R3R2 R
6
ui 20μF
+
-
uo
R1
R7
R3
R2 R4
R5R6 +UCC
ui
V1
V2
V3
uo
V1
V2
V3
+UCC
R1 R2
R3
R4
+
+
ui
+
uo
+
+
- ∞
ui
R1
RF
uo
ui
uo
V
+UCC
R1 R2 R3
RF

-
+
+
ui

-
+
+
C1
C2
R1
R2
uo
uo
- ∞
+
+
- V1
V2
-UCC
+UCCR
1
R2
ui

+
-
+
R1
RF
R2 R
L
+UCC
uo


-
+
+
+
-
+
ui
RL
R
V1
V2
+20V
uf
+
-
US
RS
R1
RF
RL
R
iL
+
+
- ∞
R1
R2 R3
R4
RL
ui
uo

+
-
+

+
-
+
R1
R2
R3 RL
uo
ui
∞ -
+
+

+
-
+
R2
R1
R5
R3
RL
R4
ui
uo
A2
A1
ui ∞
+
-
+

+
-
+
RL
R1
R2 R4
R5 R6
R3
uo
+
-
A1 A
2

+
-
+

+
-
+A1 A2
ui
uo
R1
R2
R4
R5
R6
R7
+
+
- ∞
ui
uo
+U
-U
i
R1
R2 R3
R4
R5
RL

+
-
+
RF
ui
V2
V1
C2 RL
R1 -U
C1 VD
4
VD3
R4
R3
+U
uo
R2

+
-
+

+
-
+ +
-
ui R1
R2
R3
uo
uo
ui R1
R
RL
iS

+
-
+

+
-
+
i
uo
R
uoi
R1
R2
a iS
RL
R

+
-
+i
S i
o
RF
RL
-12V

-
+
+
RL
V1 V2
IL
RE1 RE1
Uo
R
+12V

-
+
+
m
a
b
90kΩ
9kΩ
10kΩ
ui=0.5V

-
+
+
m
a
b
ui=0.5V
9kΩ
10kΩ
90kΩ
uo
+
+
- ∞
+
+
- ∞R1
2R1R2 R2
R3
ui
ii i1
i3
A1 A2 uo

+
-
+

+
-
+A1
A2
2R1
R2
R2’
R2R
i
i1ii
R1
R1’
ui
uo1

+
-
+ +
+
- ∞
R1
R2R1 Z
R3
R3
UoUo1
Ui
A2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