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麦
勤学如春生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第一节 概 述
一, 小麦生产的重要性
? 小麦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
是居第二位重要的粮食作物 。
? 小麦籽粒营养丰富, 蛋白质含量高, 一般
为 11% - 14%, 高的可达 18% - 20% ;氨
基酸种类多, 营养成分丰富, 适合人体生
理需要 。 麦胶蛋白和谷蛋白能使面粉加工
制成各种食品, 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 。
二、生产概况
? 小麦在世界上分布极广 。 其中, 欧, 亚大陆和
北美洲的栽培面积占世界总栽培面积的 90%,
非洲由于干旱小麦面积很少, 赤道附近只能种
在 3657米以上的高度 。
? 世界栽培小麦主要是冬小麦, 与春小麦的面积
比例约为 3,1。 春小麦主要集中在俄罗斯, 美
国和加拿大, 约占世界春小麦总面积的 90% 。
我国小麦生产的发展过程
1381
2364
2522
5384
5520.5
8580.5
9822.9
10220.7
9963.7
855
1020
1844.9 1913.9
2936.7
3194.1
3541.4
3738
2141
2765
2473
3075.3
2886
2665.3
645
2918.3 2884.4 2921.8
49年 57年 65年 78年 80年 85年 90年 95年 00年
总产(万
t)
单产
(kg/ha)
播种面积
( 万h a )
中国同世界主要农作物生产比较
( 2000年平均单产比较 )
(单位,kg/ha)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小麦 稻谷 大麦 玉米 黑麦 燕麦 谷子 高粱
世界平均 中国
(二)四川省小麦生产的发展
? 小麦是四川仅次于水稻的主要粮食作物 。
? 目前, 四川小麦的发展对策是, 适当调减种
植面积, 优化小麦布局, 逐步实现小麦生产
产业化;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品种, 合理调整
品种结构, 建立简化高效的栽培技术体系,
实现小麦的优质, 高产, 高效 。
一 小麦的温光反应特性
一) 小麦的感温阶段与感光阶段
1、感温阶段类型,
1) 春性型,0-12℃ ; 5-15 d
2)半冬性型,0-12℃ ; 15-35 d
3) 冬性型,0 – 7℃ ; > 30 d
4)强冬性型,0 – 3℃ ; 40-45 d
2、感光阶段类型,
1)迟钝型,8-12h ; 16 d(南方春性品种)
2)中等型,> 12h ; 24 d (半冬性品种)
3)敏感型,> 12h ; 30-40 d (冬性、北方春性品种)
第二节 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二)小麦温、光反应特性的指导意义
1、引种 —
北种南引可能无法抽穗
南种北引早熟低产
2,确定播期 — 冬性早播利于增产
春性早播易受冻害
3,确定合理的播种量 —冬性强的分蘖力强,
春性强的分蘖力弱。
4,确定高产水肥方案 —适度增加水肥供应可延缓温、
光反应时间,春化时间长分蘖增多,延缓光周期反
应增加小穗小花数。
二,影响小麦的器官生长发育的因素
一)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
1)种子活力 – 发芽率、发芽势
发芽率 =( 7d内发芽种子数 /供试种子数) 100%
发芽势 =( 3d内发芽种子数 /供势种子数) 100%
2)品种特性 – 休眠期的差异
3)环境因素 —
水、氧气(田间持水量以 70-80%为宜)
温( 1℃ < 下限;最适 15-20℃ ;上限 <30-35 ℃
二)根系的生长
? 小麦的根系是须根系,由初
生根(又叫胚根、种子根)
和次生根(又叫节根、不定
根)组成。在种子发芽时先
长出一条主胚根,随后在胚
轴基部两侧长出 l- 2对初生
不定根。初生根的数目,一
般多为 3- 5条。次生根在主
茎和分蘖的基部节上长出,
一株小麦次生根数目,多的
70- 80条,少的 10多条,因
品种类型和环境条件不同而
异。
影响根系的因素
1、温度 2 ℃ < 下限;最适 15-20 ℃ ;上限 <30 ℃
2、水分 田间持水量以 60-70%为宜
3、光照 根冠比随光强增而上升
4、肥料 N,P,K配合施用能促进根系生长
偏施 N肥叶蘖过旺,根系生长减弱
5、土壤通透性 CO2或 H2S等还原性产物积累过多可
造成根系中毒。
三)分蘖
? 分蘖是小麦的重要
生物学特性之一 。
分蘖不仅直接构成
单位面积穗数, 提
高产量, 而且具有
自动调节能力, 以
协调个体与群体的
矛盾 。
? 分蘖俗称, 发蔸,,
可分为胚芽鞘分蘖
和分蘖节分蘖, 而
分蘖节分蘖在生产
上具有重要意义 。
影响分蘖的因素
1、温度 3-4 ℃ < 下限;最适 13-18 ℃ ;上限 <19 ℃
2、水分 田间持水量以 70-80%为宜
3、光照 光强增大分蘖力增强
4、肥料 N,P配合施用能促进分蘖发生
5、品种
6、措施 播种深度、中耕调节
四
)
穗
分
化
过
程
影幼穗分化的因素
1、光照 短光照可延长小穗小花的分化期
光强不足易造成不孕小花
2、温度 5 ℃ 以下持续期较长,花粉发育不良
5-10 ℃ 穗分化期延长,利于形成大穗
3、水分 (临界期)田间持水量以 70%为宜,水
分不足将缩短穗分化期导致穗小粒少,结实率低。
4、肥料 充足的 N肥能促进幼穗分化延长分化期,
配合 P肥可提高结实率、增加籽粒数
五) 影响籽粒形成与灌浆的因素
1,开花、授粉
① 温度 10℃ < 下限;最适 18 - 20 ℃ ;上限 <30 ℃
② 空气湿度 70-80%为宜,<30% 影响受精结实
③ 水肥 此期代谢旺盛,需要充足水肥供应
2、籽粒形成与灌浆
① 温度 12℃ < 下限;最适 20 - 22℃ ;上限 <25℃
② 光照 籽粒形成时光照不足 —库小
灌浆时光照不足 —源小
③ 水分 75%为宜;水少或多 ----籽粒空秕
④肥料 N—适量可防早衰,过量则贪青晚熟
P,K—促进同化物向籽粒中转移
三 生长状况诊断
1、长相
弱苗 —马耳朵; 壮苗 —驴耳朵;旺苗 —猪耳朵
2、长势
心叶对比:在最上一片叶则展开时
弱苗 —心叶露尖很少,
壮苗 —心叶长度达到前一片则展开叶片长度的一半
旺苗 —心叶尚未展开,它包裹着的新叶已露尖
3、叶色:苗期 —N代谢为主叶色显“青”
拔节 —碳水化合物增多叶色显“黄”
孕穗 —又以 N代谢为主,叶色显“青”
花后 —同化物的转运与贮存,叶色显“黄”
四 小麦各生长阶段栽培管理
一)播种出苗阶段
目标:争取出苗早、全、齐、匀,为壮苗增蘖打基础
措施:选用良种、处理种子、适时播种、补苗追肥
二)分蘖越冬阶段
目标:促根长叶、促发分蘖、保苗越冬
措施:早施苗肥、冬灌防旱、镇压
三)拔节孕穗阶段
目标:协调营养与生殖、个体与群体的生长关系,巩
固分蘖成穗、增加可孕花数,壮秆防倒。
措施:施好 拔节 孕穗 肥,春灌防渍,水肥调控加化控
防倒伏。
四) 开花结实阶段
目标:防早衰贪青,增粒数粒重。
措施:抗旱防涝、根外追肥、防治病虫
五) 收获与贮藏
蜡熟末期 最适全收获;
曝晒将籽粒水分降到 12.5%以下,趁热收入仓库。
小麦品质与栽培措施
1 播期与播量 --推迟播期,蛋白质含量增加,面粉
拉力增大 ;播量大于 7.5Kg时增大播种量品质提高,
产量下降。
2 施肥
N,施 N量增加品质提高,在生育后期追肥效果较
好,高蛋白含量 ≠ 高产,蛋白质含量和产量间的
临界关系( 16%)
P,对 N蛋白质积累无不利影响,但使产量提高、
降低蛋白质含 %量(蛋白质总量有所提高)。
K,使氨基酸向籽粒运输及氨基酸转化为蛋白质的
速率加速
S,土壤缺 S时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下降,此时增
施 S肥可增产并提高营养品质
3 灌水 灌水 可 增加产量和蛋白质 总 量,但蛋白质
相对含量下降。根系处于衰亡期 时,浇水可导致
根系早衰,影响产量 和 品质。在拔节期到孕穗期
浇水 较好。
4 收获时期 小麦产量或蛋白质含量均以籽粒蜡熟
期收获 最好 。在蜡熟末期、即籽粒水分在 30%以
上时收获比较适宜。
勤学如春生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第一节 概 述
一, 小麦生产的重要性
? 小麦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
是居第二位重要的粮食作物 。
? 小麦籽粒营养丰富, 蛋白质含量高, 一般
为 11% - 14%, 高的可达 18% - 20% ;氨
基酸种类多, 营养成分丰富, 适合人体生
理需要 。 麦胶蛋白和谷蛋白能使面粉加工
制成各种食品, 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 。
二、生产概况
? 小麦在世界上分布极广 。 其中, 欧, 亚大陆和
北美洲的栽培面积占世界总栽培面积的 90%,
非洲由于干旱小麦面积很少, 赤道附近只能种
在 3657米以上的高度 。
? 世界栽培小麦主要是冬小麦, 与春小麦的面积
比例约为 3,1。 春小麦主要集中在俄罗斯, 美
国和加拿大, 约占世界春小麦总面积的 90% 。
我国小麦生产的发展过程
1381
2364
2522
5384
5520.5
8580.5
9822.9
10220.7
9963.7
855
1020
1844.9 1913.9
2936.7
3194.1
3541.4
3738
2141
2765
2473
3075.3
2886
2665.3
645
2918.3 2884.4 2921.8
49年 57年 65年 78年 80年 85年 90年 95年 00年
总产(万
t)
单产
(kg/ha)
播种面积
( 万h a )
中国同世界主要农作物生产比较
( 2000年平均单产比较 )
(单位,kg/ha)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小麦 稻谷 大麦 玉米 黑麦 燕麦 谷子 高粱
世界平均 中国
(二)四川省小麦生产的发展
? 小麦是四川仅次于水稻的主要粮食作物 。
? 目前, 四川小麦的发展对策是, 适当调减种
植面积, 优化小麦布局, 逐步实现小麦生产
产业化;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品种, 合理调整
品种结构, 建立简化高效的栽培技术体系,
实现小麦的优质, 高产, 高效 。
一 小麦的温光反应特性
一) 小麦的感温阶段与感光阶段
1、感温阶段类型,
1) 春性型,0-12℃ ; 5-15 d
2)半冬性型,0-12℃ ; 15-35 d
3) 冬性型,0 – 7℃ ; > 30 d
4)强冬性型,0 – 3℃ ; 40-45 d
2、感光阶段类型,
1)迟钝型,8-12h ; 16 d(南方春性品种)
2)中等型,> 12h ; 24 d (半冬性品种)
3)敏感型,> 12h ; 30-40 d (冬性、北方春性品种)
第二节 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二)小麦温、光反应特性的指导意义
1、引种 —
北种南引可能无法抽穗
南种北引早熟低产
2,确定播期 — 冬性早播利于增产
春性早播易受冻害
3,确定合理的播种量 —冬性强的分蘖力强,
春性强的分蘖力弱。
4,确定高产水肥方案 —适度增加水肥供应可延缓温、
光反应时间,春化时间长分蘖增多,延缓光周期反
应增加小穗小花数。
二,影响小麦的器官生长发育的因素
一)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
1)种子活力 – 发芽率、发芽势
发芽率 =( 7d内发芽种子数 /供试种子数) 100%
发芽势 =( 3d内发芽种子数 /供势种子数) 100%
2)品种特性 – 休眠期的差异
3)环境因素 —
水、氧气(田间持水量以 70-80%为宜)
温( 1℃ < 下限;最适 15-20℃ ;上限 <30-35 ℃
二)根系的生长
? 小麦的根系是须根系,由初
生根(又叫胚根、种子根)
和次生根(又叫节根、不定
根)组成。在种子发芽时先
长出一条主胚根,随后在胚
轴基部两侧长出 l- 2对初生
不定根。初生根的数目,一
般多为 3- 5条。次生根在主
茎和分蘖的基部节上长出,
一株小麦次生根数目,多的
70- 80条,少的 10多条,因
品种类型和环境条件不同而
异。
影响根系的因素
1、温度 2 ℃ < 下限;最适 15-20 ℃ ;上限 <30 ℃
2、水分 田间持水量以 60-70%为宜
3、光照 根冠比随光强增而上升
4、肥料 N,P,K配合施用能促进根系生长
偏施 N肥叶蘖过旺,根系生长减弱
5、土壤通透性 CO2或 H2S等还原性产物积累过多可
造成根系中毒。
三)分蘖
? 分蘖是小麦的重要
生物学特性之一 。
分蘖不仅直接构成
单位面积穗数, 提
高产量, 而且具有
自动调节能力, 以
协调个体与群体的
矛盾 。
? 分蘖俗称, 发蔸,,
可分为胚芽鞘分蘖
和分蘖节分蘖, 而
分蘖节分蘖在生产
上具有重要意义 。
影响分蘖的因素
1、温度 3-4 ℃ < 下限;最适 13-18 ℃ ;上限 <19 ℃
2、水分 田间持水量以 70-80%为宜
3、光照 光强增大分蘖力增强
4、肥料 N,P配合施用能促进分蘖发生
5、品种
6、措施 播种深度、中耕调节
四
)
穗
分
化
过
程
影幼穗分化的因素
1、光照 短光照可延长小穗小花的分化期
光强不足易造成不孕小花
2、温度 5 ℃ 以下持续期较长,花粉发育不良
5-10 ℃ 穗分化期延长,利于形成大穗
3、水分 (临界期)田间持水量以 70%为宜,水
分不足将缩短穗分化期导致穗小粒少,结实率低。
4、肥料 充足的 N肥能促进幼穗分化延长分化期,
配合 P肥可提高结实率、增加籽粒数
五) 影响籽粒形成与灌浆的因素
1,开花、授粉
① 温度 10℃ < 下限;最适 18 - 20 ℃ ;上限 <30 ℃
② 空气湿度 70-80%为宜,<30% 影响受精结实
③ 水肥 此期代谢旺盛,需要充足水肥供应
2、籽粒形成与灌浆
① 温度 12℃ < 下限;最适 20 - 22℃ ;上限 <25℃
② 光照 籽粒形成时光照不足 —库小
灌浆时光照不足 —源小
③ 水分 75%为宜;水少或多 ----籽粒空秕
④肥料 N—适量可防早衰,过量则贪青晚熟
P,K—促进同化物向籽粒中转移
三 生长状况诊断
1、长相
弱苗 —马耳朵; 壮苗 —驴耳朵;旺苗 —猪耳朵
2、长势
心叶对比:在最上一片叶则展开时
弱苗 —心叶露尖很少,
壮苗 —心叶长度达到前一片则展开叶片长度的一半
旺苗 —心叶尚未展开,它包裹着的新叶已露尖
3、叶色:苗期 —N代谢为主叶色显“青”
拔节 —碳水化合物增多叶色显“黄”
孕穗 —又以 N代谢为主,叶色显“青”
花后 —同化物的转运与贮存,叶色显“黄”
四 小麦各生长阶段栽培管理
一)播种出苗阶段
目标:争取出苗早、全、齐、匀,为壮苗增蘖打基础
措施:选用良种、处理种子、适时播种、补苗追肥
二)分蘖越冬阶段
目标:促根长叶、促发分蘖、保苗越冬
措施:早施苗肥、冬灌防旱、镇压
三)拔节孕穗阶段
目标:协调营养与生殖、个体与群体的生长关系,巩
固分蘖成穗、增加可孕花数,壮秆防倒。
措施:施好 拔节 孕穗 肥,春灌防渍,水肥调控加化控
防倒伏。
四) 开花结实阶段
目标:防早衰贪青,增粒数粒重。
措施:抗旱防涝、根外追肥、防治病虫
五) 收获与贮藏
蜡熟末期 最适全收获;
曝晒将籽粒水分降到 12.5%以下,趁热收入仓库。
小麦品质与栽培措施
1 播期与播量 --推迟播期,蛋白质含量增加,面粉
拉力增大 ;播量大于 7.5Kg时增大播种量品质提高,
产量下降。
2 施肥
N,施 N量增加品质提高,在生育后期追肥效果较
好,高蛋白含量 ≠ 高产,蛋白质含量和产量间的
临界关系( 16%)
P,对 N蛋白质积累无不利影响,但使产量提高、
降低蛋白质含 %量(蛋白质总量有所提高)。
K,使氨基酸向籽粒运输及氨基酸转化为蛋白质的
速率加速
S,土壤缺 S时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下降,此时增
施 S肥可增产并提高营养品质
3 灌水 灌水 可 增加产量和蛋白质 总 量,但蛋白质
相对含量下降。根系处于衰亡期 时,浇水可导致
根系早衰,影响产量 和 品质。在拔节期到孕穗期
浇水 较好。
4 收获时期 小麦产量或蛋白质含量均以籽粒蜡熟
期收获 最好 。在蜡熟末期、即籽粒水分在 30%以
上时收获比较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