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
Medical Parasitology
(医学寄生虫学)
一,定义与内容
1,定义
人体寄生虫学( human parasitology) 是研究
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活
动和生存繁殖规律,阐明寄生虫与人体及外界
因素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是预防医学和临床
医学的一门基础科。
2.内容与分类:
医学蠕虫学 ( medical helminthology)
可感染人体的 30多种,
医学原虫学 ( medical protozoology)
可感染人体的 100多种,
医学节肢动物学 ( medical arthropodology)
几十万种
按动物分类系统( 林奈氏分类法 )分类:
动物界
无脊椎动物
原生动物亚界
扁形动物门
线形动物门
棘头动物门
节肢动物门
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
命名:二名制(用拉丁文表示寄生虫学名)
属名 +种名 (命名者姓名与命名年份 )
如,Schistosoma japonicum
Katsurada 1904
二,寄生虫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和
重要性
地位:
以人体解剖学, 组胚学, 药理学, 生物学,
生理学, 生化学, 免疫学为基础 。
与微生物学, 病理学平行 。
为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打下基础 。
重要性:
内科,疟疾, 丝虫病, 血吸虫病,
旋毛虫病, 阿米巴病
外科,包虫病, 蛔虫性肠梗阻
妇科:滴虫性阴道炎, 弓形虫病, 蛲虫位寄生
儿科,肠道及胆道寄生虫病,
弓形虫病, 蛲虫病
五官科:眼结膜吸吮线虫, 美丽筒线虫病
皮肤科:疥疮, 毛囊蠕形螨 。
三、寄生虫病对人类的危害及
我国寄生虫病流行现
寄生虫病不仅种类多而且具有广泛性和严
重性 。 世界热带地区寄生虫病患者估计达 10亿
人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世界银行 /世界卫生
组织联合倡议的热带病特别计划提出:要防
治 世界六大热带病,
疟疾 血吸虫病 丝虫病
利什曼病 锥虫病 麻风病
除以上主要寄生虫病外, 还有其他全球
性疾病如阿米巴病, 贾第病, 钩虫病, 蛔虫病,
鞭虫病, 蛲虫病 33.3亿 。
寄生虫病的流行在经济落后的国家造成恶
性循环,有人叫它贫穷病,但在经济发达国家
虽不如第三世界严重,但也是较严重的公共卫
生问题。
疟疾,解放前每年 3000万病人, 现在每年约
有几十万人发病 。
血吸虫病,建国前 1000万病人, 目前约有 70
万病人
丝虫病,已由原来的 3000万, 降到 400万, 湖
北基本消灭 。
黑热病,由原来的 53万, 1958年基本消灭 。
钩虫病,中国有 1.94亿人感染 。
中国五大寄生虫病
钩虫引起的贫血
蛔虫性肠梗阻
血吸虫病
猪囊尾蚴寄生于在眼
蚊咬所致严重过敏
四, 寄生虫的生物学
1.共生现象
某些生物经过长期演化, 由于生活
上的需要, 形成两种生物一起生活的现
象, 称 共生现象 。
按双方利害关系分为三类:
共栖( commensalism):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一方受
益,另一方不受益也不受害。
例如:人口腔 —— 齿龈内阿米巴;
大鱼 —— 茚鱼。
互利共生 (mutualism):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
互相依赖,双方受益。
例如:牛、马 —— 纤毛虫 ;
鳄鱼 —— 千鸟
寄生( Parasitism):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
一方 获利,另一方 受害 。
寄生物 宿主
( parasite) ( host)
寄生虫 —— 永久或暂时地生活在其他动物的体内
或体表,获得营养并损害对方的无脊椎动物或
单细胞原生生物。
宿主 —— 被寄生虫寄生并遭受损害的人或动物。
2.寄生虫的生活史( life cycle)
生活史 —— 寄生虫生长, 发育, 繁殖的全
过程及其外界环境 。
生活史特点如下:
1) 发育过程复杂,虫期多个 。
2) 感染虫期 ( 感染阶段 infective stage)
能侵入人体并继续发育繁殖的阶段 。
3) 一定的感染方式与感染途径
4) 一定的寄生部位, 移行途径, 排出虫期
5) 宿主特异性:只能选择性地寄生在某种
或某类宿主内
3,寄生虫的类别,
? 专性寄生虫 (obligatory parasite)
? 兼性寄生虫 (facultative parasite)
? 偶然寄生虫 (accidental parasite)
? 体内寄生虫 (endoparasite)
? 体外寄生虫 (ectoparasite)
? 长期寄生虫 (pernanent parasite)
? 暂时性寄生虫 (temporary parasite)
? 机会致病寄生虫 ( opportunistic parasite)
? 机会致病寄生虫 (opportunistic parasite),
在宿主免疫正常时在宿主体内处于隐性感
染状态,当宿主免疫功能受累时,出现异常增殖、
致病力增强的寄生虫。
4.宿主的类型
终宿主 ( final host )
即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
中间宿主 ( intermediate host)
即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
保虫宿主( reservoir host):
又称储存宿主。有些寄生虫即可在人体也
可在脊椎动物体内寄生,在脊椎动物体内的虫
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
称这些动物为保虫宿主。
转续宿主 (Transport host):
有的寄生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 不能继续
发育, 但可继续存活, 如遇机会进入正常宿主
后, 仍可继续发育, 此非正常宿主称转续宿主 。
4,宿主特异性、宿主转换与世代交替
? 宿主特异性,寄生虫由于长期过寄生生活,
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因而必须选择性
地寄生于宿主,这种现象称为寄生虫的宿
主特异性。
? 主宿转换,寄生虫的生活多种多样,有的不
需要中间宿主,为直接型;有的寄生虫的幼
虫则必须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到感染期后才
能感染人,为间接型生活史,这类寄生虫完
成生活史就要转换宿主,称为宿主转换。
? 世代交替,有的寄生虫生活史中仅有无性生
殖,有的仅有有性生殖,有的则兼有以上两
种生殖方式才能完成一代的发育,即存在生
殖方式的交替现象,称为世代交替。
五,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1.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
1) 夺取营养:
寄生虫的生长发育, 繁殖过程需要从宿
主掠夺大量营养物质 。 如:寄生于肠道内的
牛带绦虫, 通过体表微毛大量吸收宿主已消
化的营养物质 。
2) 机械性损伤
指寄生虫对所寄生的部位及附近近组织或
器官损害或压迫而造成的直接损伤 。
3)毒性作用(化学性刺激)
寄生虫的分泌排泄物及代谢产物, 死亡分
泌物都是对宿主有害的化学物质 。
4)变应原作用:
寄生虫的分泌排泄物、代谢产物、死后裂
解物都具有抗原性,使宿主致敏,引起局部或
全身变态反应。
蛔虫、钩虫 —— 哮喘
血吸虫、疟原虫 —— 肾小球肾炎
棘球蚴破裂 —— 过敏性休克
尘螨 —— 过敏性哮喘。
2.宿主对寄生虫的作用
表现为宿主对寄生虫及其产物产生的免疫反应。
抵抗力 〉 侵袭力 (杀灭寄生虫)
抵抗力 〈 侵袭力 (病人)
抵抗力=侵袭力 (带虫者)
六,寄生虫的免疫类型
免疫应答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消除性免疫
非消除性免疫
带虫免疫
伴随免疫
带虫免疫( premunition):
指寄生虫感染后, 宿主对再感染产生一
定程度的免疫力, 但不能清除体内原有的虫,
而使之保持低密度, 一旦用药清除体内残余
的虫后, 已获得的免疫力便消失 。
伴随免疫 ( concomitant immunity),
某些活的成虫可使宿主产生免疫力, 但
这种免疫力对体内原有的成虫不发生影响,
而对再感染的童虫发生抵抗力 。
免疫逃避,指寄生虫能有效地逃避宿主致死
性免疫攻击的现象 。
免疫逃避的原因:
1,组织学隔离
2,表面抗原的改变
3,抑制宿主的免疫应答
七,寄生虫病特点
1,寄生虫感染和带虫者
? 寄生虫病 (parasitosis):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寄
生虫感染
? 带虫者 (carrier):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无明显临
床表现,但病原体还存在,此类感染者能传播
病原体,称带虫者。
2,慢性感染和隐性感染
3,多寄生现象 (polyparasitism)
4,幼虫移行症和异位寄生
? 幼虫移行症 (larva migrans):某些蠕虫幼虫,
侵入非正常宿主人后,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
以幼虫状态存在,在皮下、组织、器官间窜扰,
造成局部或全身的病变。
? 根据侵犯不为可分为 内脏幼虫移行症 和 皮肤幼
虫移行症 。
? 异位寄生 (ectopic parasitism):指在常见寄生
部位外的器官或组织内的寄生,并引起相应部
位的病变。
八,寄生虫的流行病学
1.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1) 传染源,指感染了寄生虫的人和动物 。

动物 (保虫宿主 )
病人
带虫者
2)传播途径,指寄生虫从传染源到易感宿主
的过程。
常见途径, 经水传播
经食物传播
经土壤传播
经空气 (飞沫 )传播
经节肢动物传播
经人体直接传播
3)易感人群,指对某种寄生虫缺乏免疫力或免
疫力低下而处于易感状态的人或
动物,
未感染过寄生虫的人,对寄生虫都是易
感的。感染后大多数产生非消除性免疫,对
再感染有一定抵抗力。
2.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
1) 自然因素,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
2) 生物因素,植被、动物宿主、中间宿主
3) 社会因素,经济状况、卫生条件、
生产方式,生活习惯
3.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
1) 地方性,气候, 中间宿主, 节肢动物,
生活习惯, 生产方式
2) 季节性:
3) 自然疫源性:
自然疫源地:
在人迹罕见的荒野地区, 有些寄生虫
病或传染病一直在当地的脊椎动物中传播,
人偶然进入该地区时, 这种病则可从脊椎动
物传播到人, 这种地区称之 。
自然疫源性疾病 ( 动物源性疾病 ),
人进入自然疫源地后, 某些病可传播给
人, 成为人的疾病, 并在人群中传播, 这类
病称之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
人兽共患寄生虫( parasitic zoonoses),
在脊椎动物与人之间互相传播的
寄生虫病与寄生虫感染称之为人兽共
患寄生虫病 。
主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有:
黑热病, 旋毛虫病, 血吸虫病,
并殖吸虫病, 肝吸虫病, 包虫病 。
九,寄生虫病的防治
? 基本措施,
1 消灭传染源
2 切断传播途径
3 保护易感人群
原则:一治, 二防, 三改
一治:治疗病人, 带虫者, 保虫宿主;
二防:防止排出虫期扩散, 防止感染虫
期入侵;
三改:改革生产方式, 改良生活习惯,
改造自然环境;
排出虫期




治疗病人病畜
统一领导
传染源
感染虫期
外界环境
改造孳生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