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渔业资源动态变化情况
渤海是在中国海洋生物生产力较高的海域,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渔业资源丰富。渤海渔业资源从70年代中期后开始过度利用,加上水域污染的影响,一些主要经济鱼类资源开始不同程度的衰退。到21世纪初,渤海传统经济渔业种类资源,有的严重衰退,有的已经枯竭。,
一、渤海渔业资源调查情况:
根据1959年、1982~1983年、1992~1993年和1998~1999年,在渤海进行的周年或分季度底拖网调查数据,和莱州湾、渤海湾、辽东湾渔业资源常规调查数据分析,渤海半个多世纪来优势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价值较高的小黄鱼、带鱼和对虾等由黄鲫、鳀鱼、毛虾等小型低值种类所替代。80年代以来,年间优势种有一定的变动,但小型中上层鱼类鳀鱼、黄鲫、斑鰶等一直是渤海渔业生物优势种类。过度捕捞和环境恶化破坏了渤海生态系统的结构.使生物群落生产力下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转差。
1、渤海渔业资源量下降。1959年单位网产平均在221-43kg/网之间,主要经济鱼种产量达138.8kg/网,到1998年产量下降了近90%,渔获主要种类的产量仅为11.18kg/网,到2007年夏季莱州湾调查时,平均产量已降至5.492kg/网。见表1、图1
表1 渤海主要经济种单位网产的年际变化(单位 kg/网)
经济种
1959
1982
1992
1998
2004
2007
小黄鱼
51
7.2
5.7
0.4
0.25
0.76
带鱼
50.7
0.8
0.1
0.08
黄鲫
8.2
18.0
8.0
2.95
1.53
鳀鱼
6.8
25
0.2
4.67
斑鰶
6.5
1.6
0.35
赤鼻棱鳀
2.6
7.2
5.03
对虾
25.2
0.9
0.4
梭子蟹
3.7
9.2
2.9
0.4
0.28
注:2004、2007年数据采用黄海水产研究所夏季莱州湾拖网调查资料
 图1  莱州湾单位网次平均渔获量的季节及年间变化 (单位 kg/网)
根据河北水产研究所调查资料,1984年春季和2004年春季调查的平均网获量分别为181.579kg/h和6.550kg/h,2004年比1984年降低了96.39%;夏季调查的平均网获量分别为150.818kg/h和48.199kg/h,2004年比1984年降低了68.04%。见图2.

图2 渤海湾单位网次平均渔获量的季节及年间变化 (单位 kg/网)
2、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海洋生物种类明显减少根据1984与2004年渤海湾春季渔业调查资料,1984年春季调查捕获种类67种,其中鱼类52种,甲壳类11种,头足类4种,到2004年鱼类减少了29种,甲壳类减少了5种。减少的种类多数为底层的鲆、鲽、鳎、鲷类。1984年夏季调查捕获种类71种,其中鱼类55种、甲壳类12种、头足类4种;到2004年夏季,鱼类减少32种,甲壳类减少4种,头足类减少2种。
3、种间更替频繁。从高层次向低层次转移,使生态系统更不稳定,特别是近10年来,优势渔获种类从带鱼、小黄鱼、对虾向黄鲫、鳀鱼、棱鳀等变化。
表2为1959-2004年等五个年度底拖网资料可说明渤海优势种的退化。
表2 渤海主要优势种在渔获组成中的比例(%)

二、结论
2001年至2007年的连续调查监测,渤海渔业资源虽然持续衰退,但是变化较温和,但与上世纪90年代以前相比,渔业资源的种类组成、数量结构、资源密度、多样性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 鱼类减少,种类组成变化较大 
以渤海湾为例,2004年游泳动物中的鱼类可捕获种类减少了29种。同时,种类组成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底层鱼类减少了17.5,上层鱼类有所增加;渤海地方种类减少了14%,长距离洄游鱼类有所增加,鲆、鲽、鳎类、鲈鱼等在04年调查中已没有捕获。
2经济价值高的大型鱼类的优势度减弱或种类消失,如鳐、鲈鱼、黄姑鱼、牙鲆、半滑舌鳎等,非优势种的大型鱼类有些品种也未能捕捉到如鲨类、鲽类、鲀类等。有的优势种尚存,但优势度锐减,如鲬在秦皇岛海域1984年春季优势度为1326,2004年下降为595,由优势种将为重要种。无脊椎动物的优势度下降也较为明显,特别是中国对虾。其次是三疣梭子蟹、口虾蛄、鹰爪虾等。
3.鱼类小型化、低龄化、幼鱼比例增加现象突出这些现象在80年代调查已存在,到了2004年调查时更为明显,比如:1984年渤海湾个体平均重量为20.6g/尾,而2004年则为5.8g/尾;鱼类的低龄化和幼鱼增多的现象很突出,比如:小黄鱼由1~4龄组成将为1~2龄,幼鱼由原来占渔获尾数30%上升到82.6%;银鲳原为1~5龄鱼组成,现为1~4龄,幼鱼原占48.4%,现为53.4%;蓝点马鲛由2~5龄组成,而2004年均有幼鱼组成,幼鱼比例由23.0%上升到100%;有的种类成鱼体长小型化明显,比如小黄鱼由196.2mm/尾,下降到172.0mm/尾;银鲳由197.5mm/尾,下降到145.0mm/尾。
4伏季休渔、增殖放流等措施使资源出现恢复迹象局部来看,小黄鱼、银鲳的优势度在增加,资源密度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渤海已近绝迹的中国对虾开始有所恢复,2007年河北产量为600多吨,天津市产量8.6吨,见表3
年份
产量(吨)
2001
4.4
2002
4.8
2003
11
2004
0.1
2005
5.3
2006
4.4
2007
8.6

表3 天津中国对虾近年产量变化(数据来源:渤海湾天津近海渔业资源动态监测报告)
渤海湾小黄鱼的优势度由原来的175增加到1217,增幅为85.6%,资源密度由原来的2.871kg/km2增加到29.145 kg/km2,增幅90.1%;银鲳的优势度由原来的1650增加到12959,增幅87.3%,资源密度由18.806 kg/km2,增加到20.003 kg/km2,增幅6.0%。小黄鱼由重要种上升为优势种,但均为幼鱼,说明剩余群体减少,补充群体在增加,更充分表面保护幼鱼的重要性。
二、渤海捕捞生产情况渤海捕捞产量近年来持续下降,上世纪70年代及80年代初,渔业资源非常丰富,海区年产量最高达200多万吨,到1999年下降为162万吨,2006年渤海海域全年海洋捕捞产量只有122.86万吨,见表4.

年份
1999
2002
2005
2006
产量
162.45
132.98
123.34
122.86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天津
34055
35098
37143
44802
41006
37975
38038
32827
36083
河北
328323
327371
318147
317249
311128
311120
310753
313734
307313
山东
3325182
3078395
2780226
2720554
2680831
2702130
2680384
2574098
辽宁
1576911
1501887
1496053
1488365
1479639
1491192
1520371
1481696
 表4 渤海捕捞产量变化情况 (单位 万吨)

环渤海三省一市最近海洋捕捞产量变化情况表 (单位 吨)
数据来源(中国渔业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