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 论
【 本章内容提要 】
本章主要阐述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会计的涵义、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对象及其在工业企业的具体体现、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核算方法等。其宗旨在于让初学者了解最基本的会计知识,领会会计工作对加强经济管理的作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从而为后续各章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一节 会计的含义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㈠ 会计的产生会计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基于生产发展过程中人们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而产生的 。
㈡ 会计的发展会计产生之后,伴随着社会经济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完善和发展起来,呈现出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轨迹,经历了古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两个发展阶段。
古代会计包括官厅会计和民间会计,其特点是比较简单,主要采用单式记账法对财务收支进行数量反映。
近代会计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它们共同构成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与古代会计相比,其特点有三:
一是采用了以借贷记账法为主的复式记账法;二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进行价值核算;三是通过管理会计方法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
二,会计的职能和作用
㈠ 会计的职能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或能够发挥的作用 。 会计的职能有很多,但其基本功能应当概括为两个: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 。
1.会计的反映职能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
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功能 。
【 例题 1-1】 会计从数量方面反映经济活动,可以采用三种度量,即( )。
A.货币量度
B.时间量度
C.实物量度
D.劳动量度
E.空间量度
【 答案 】 ACD
2.会计的监督职能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具有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济信息,
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
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
㈡会计的作用
1.增强投资者投资决策的有效性
2.提高政府部门的宏观经济管理水平
3.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再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这一概念包含了以下五个基本要点:
会计的特点;
会计的对象;
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必要性;
会计的本质。
【 例题 1-2】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
A,反映和控制 B.反映与分析
C,控制与监督 D.控制与监督
【 答案 】 A
第二节 会计的对象一、会计对象的一般概念一般而言,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的客体 ——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二、工业企业的会计对象工业企业的会计对象是指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具体表现为资金运动过程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 。
【 例题 1-3】 会计的一般对象可概括为( )。
A.生产领域的资金运动
B.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
C.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D.预算资金运动
【 答案 】 C
【 例题 1-4】 在工业企业中,经营资金的主要变化方式有( ) 。
A.货币资金转化为储备资金
B.储备资金转化为成品资金
C.生产资金转化为成品资金
D.成品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
E.储备资金转化为生产资金
【 答案 】 ACDE
第三节 会计基本假设一、会计假设的含义会计基本假设也称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而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以及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
二、会计假设的内容会计假设的内容主要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等四个方面。
现分别说明如下。
㈠ 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某个特定单位。
会计主体假设界定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并为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其他会计原则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 例题 1-5】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
B.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独立法人
C.会计主体可以单一企业,也可以是企业集团
D.会计主体就是企业内部的某一部门
E.企业内部的某一部门不能作为会计主体
【 答案 】 ABC
㈡ 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面临破产清算。
持续经营假设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
㈢ 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指把企业连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人为划分为较短的等距会计期间,以便定期反映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向有关方面提供信息。
会计分期是对持续经营的必要补充。
会计期间有月份、季度和年度之分,年度会计期间叫会计年度。按,会计法,的规定,我国的会计年度为日历制年度,即每年 1月 1日至
12月 31日。
会计期间的划分对会计核算形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正因为有了会计分期,才出现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才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 例题 1-6】 ( )将会计核算对象区分为本期与非本期。
A.会计主体假设
B.持续经营假设
C.会计分期假设
D.货币计量假设
【 答案 】 C
㈣ 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应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假定币值不变 。
当会计核算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货币量度时,必须确定记账本位币。我国一般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 例题 1-7】 ( )为会计核算划定了空间范围。
A.持续经营假设
B.会计主体假设
C.会计分期假设
D.货币计量假设
【 答案 】 B
第四节 会计核算基础一、会计核算基础的产生会计期间划定以后,为了比较准确地计算各期盈亏,以揭示企业的经营成果,需要研究收入和费用的收支期与归属期问题,由此便产生了会计核算基础。
会计核算基础就是会计主体进行会计确认的时间基础,专门解决何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问题。
㈠ 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又称应计制、应收应付制,是以“应收应付”为标准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方法。采用权责发生制时,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收入和费用处理;
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当期已经收付,也不能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 —— 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
二、会计核算基础的内容
㈡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制或实收实付制,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方法。其要点是凡本期收到的款项,无论是否归属本期都作为本期收入处理;凡本期付出的款项,无论是否归属本期都作为本期费用处理。
㈢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比较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如教材中表
1-1所示。
【 例题 1-8】 企业按季支付,按月计提短期借款利息,是为了体现( )。
A.权责发生制
B.相关性
C.重要性
D.可比性
【 答案 】 A
以上业务的发生都与企业收入和费用有关,
采用不同的确认方法,其结果是大不相同的。
例 2,7月 10日销售产品 40 000元,
8月 10日收款存入银行。
2.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和费用举例见教材 P.37
2.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和费用举例见教材 P.37例,并与收付实现制比较。
4.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比较举例练习广源公司 2008年 4月发生以下经济事项:
1,收到某客户上个年度所欠的货款 50 000元。
2,以银行存款支付本季度短期借款利息 9 000元。
3,以现金预付下年度的报刊费 1 200元。
4,赊销货物一批,价款 10 000元,约定 3个月后收款。
5,收到某客户的购货定金 2 000元。
6,计算本月应负担的设备租金 2 000元。
7,计算本月应负担的报刊费 100元第五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一、客观性客观性又称真实性,是指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客观性包括三方面的含义,即真实性、可靠性和可验证性。
【 例题 1-9】 下列各项中,符合会计核算客观性要求的是( ) 。
A.会计核算应由专人负责
B.及时进行会计核算
C.合理进行会计核算
D.以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核算
【 答案 】 D
二、相关性相关性又称有用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
三、明晰性明晰性又称清晰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明晰性要求会计人员对复杂的经济业务应该用规范的文字加以表述,对需要解释的问题做出必要的说明,减少不确定性,做到通俗易懂,清晰明了。
四、可比性可比性是指会计信息相互可比,具体包括两层含义:
㈠横向可比横向可比是指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以便于不同地区和行业间企业会计信息的比较、分析、汇总。强调会计信息的横向可比,
能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为投资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㈡纵向可比纵向可比是指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坚持纵向可比,可以制约会计主体通过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来操纵利润、粉饰报表。
【 例题 1-10】 关于可比性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与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相关
B.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
C.不同企业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
D.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
E.企业应及时对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反映
【 答案 】 CD
五、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六、重要性重要性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重要性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的内容。
从性质上看,如果会计事项的发生可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则该事项属于具有重要性的事项;从数量上看,如果某会计事项的发生达到一定数量或比例可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则该事项属于具有重要性的事项。
七、谨慎性谨慎性又称稳健性,是指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实施谨慎性要求对企业存在的经营风险加以合理的估计,对防范风险起到预警作用,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
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但是企业不能滥用谨慎性原则计提各种秘密准备,人为调节企业利润,
这样势必会造成会计工作秩序的混乱。
【 例题 1-11】 企业期末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体现(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
A.实质性
B.及时性
C.重要性
D.谨慎性
【 答案 】 D
八、及时性及时性是指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及时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及时加工会计信息,及时传递会计信息。
第六节 会计核算方法一、会计方法会计方法是用来反映和监督客体对象、完成会计任务的手段。会计方法主要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
会计预测和决策方法。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二,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方法是对会计对象进行核算的手段,
主要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
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一)会计核算方法的基本内容
1.设置账户
◆ 根据会计对象的特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科学的确定会计对象分类项目的过程,是分类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的专门方法。
资 产货币资金成品资金生产资金储备资金固定资金存放在企业的现金存入银行的 存 款仓库储存的 材 料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原材料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账户 【
会计信息的存储器 】
仓库存放的包装物包装物
2.复式记账
◆ 对发生的每笔经济业务以相等的金额在相关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登记的专门方法。
500 500
银行存款 原材料经济业务,企业用银行存款 500元购买材料 。
3.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 保证账簿记录正确、完整的方法。
◆ 审查经济业务合理、合法性的方法。
◆ 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人员的职责。
经 济业 务会计凭证 账 户
4.登记账簿
◆ 按经济业务发生的顺序,分门别类的在账户的载体 —— 账簿中记录的专门方法。
经济业务 会计凭证 账 簿(内设账户)
5.成本计算
◆ 归集一定计算对象上的全部费用,借以确定其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专门方法。
原材料
1080/4
件总成本:
1000元 +80元 =1080元单位成本:
1080元 ╱ 4=270元经济业务,购入
A材料 4件,买价
1000元,支付运费 80元 。
记账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 通过盘点实物等查明财产的实存数与账存数是否相符的方法。
买价 1000元,
运费 80元 。 共计 4
件 。
原材料
1080/4件盘点实物
( 4件)
账实核对
7.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 定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情况的方法。
账 簿 财务报告
(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
经济业务 会计凭证
【 例题 1-12】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核心是( )。
A设置账户
B财产清查
C登记账簿
D编制会计报表
E复式记账
【 答案 】 AE
【 本章内容提要 】
本章主要阐述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会计的涵义、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对象及其在工业企业的具体体现、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核算方法等。其宗旨在于让初学者了解最基本的会计知识,领会会计工作对加强经济管理的作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从而为后续各章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一节 会计的含义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㈠ 会计的产生会计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基于生产发展过程中人们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而产生的 。
㈡ 会计的发展会计产生之后,伴随着社会经济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完善和发展起来,呈现出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轨迹,经历了古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两个发展阶段。
古代会计包括官厅会计和民间会计,其特点是比较简单,主要采用单式记账法对财务收支进行数量反映。
近代会计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它们共同构成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与古代会计相比,其特点有三:
一是采用了以借贷记账法为主的复式记账法;二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进行价值核算;三是通过管理会计方法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
二,会计的职能和作用
㈠ 会计的职能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或能够发挥的作用 。 会计的职能有很多,但其基本功能应当概括为两个: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 。
1.会计的反映职能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
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功能 。
【 例题 1-1】 会计从数量方面反映经济活动,可以采用三种度量,即( )。
A.货币量度
B.时间量度
C.实物量度
D.劳动量度
E.空间量度
【 答案 】 ACD
2.会计的监督职能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具有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济信息,
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
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
㈡会计的作用
1.增强投资者投资决策的有效性
2.提高政府部门的宏观经济管理水平
3.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再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这一概念包含了以下五个基本要点:
会计的特点;
会计的对象;
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必要性;
会计的本质。
【 例题 1-2】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
A,反映和控制 B.反映与分析
C,控制与监督 D.控制与监督
【 答案 】 A
第二节 会计的对象一、会计对象的一般概念一般而言,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的客体 ——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二、工业企业的会计对象工业企业的会计对象是指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具体表现为资金运动过程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 。
【 例题 1-3】 会计的一般对象可概括为( )。
A.生产领域的资金运动
B.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
C.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D.预算资金运动
【 答案 】 C
【 例题 1-4】 在工业企业中,经营资金的主要变化方式有( ) 。
A.货币资金转化为储备资金
B.储备资金转化为成品资金
C.生产资金转化为成品资金
D.成品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
E.储备资金转化为生产资金
【 答案 】 ACDE
第三节 会计基本假设一、会计假设的含义会计基本假设也称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而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以及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
二、会计假设的内容会计假设的内容主要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等四个方面。
现分别说明如下。
㈠ 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某个特定单位。
会计主体假设界定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并为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其他会计原则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 例题 1-5】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
B.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独立法人
C.会计主体可以单一企业,也可以是企业集团
D.会计主体就是企业内部的某一部门
E.企业内部的某一部门不能作为会计主体
【 答案 】 ABC
㈡ 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面临破产清算。
持续经营假设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
㈢ 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指把企业连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人为划分为较短的等距会计期间,以便定期反映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向有关方面提供信息。
会计分期是对持续经营的必要补充。
会计期间有月份、季度和年度之分,年度会计期间叫会计年度。按,会计法,的规定,我国的会计年度为日历制年度,即每年 1月 1日至
12月 31日。
会计期间的划分对会计核算形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正因为有了会计分期,才出现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才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 例题 1-6】 ( )将会计核算对象区分为本期与非本期。
A.会计主体假设
B.持续经营假设
C.会计分期假设
D.货币计量假设
【 答案 】 C
㈣ 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应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假定币值不变 。
当会计核算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货币量度时,必须确定记账本位币。我国一般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 例题 1-7】 ( )为会计核算划定了空间范围。
A.持续经营假设
B.会计主体假设
C.会计分期假设
D.货币计量假设
【 答案 】 B
第四节 会计核算基础一、会计核算基础的产生会计期间划定以后,为了比较准确地计算各期盈亏,以揭示企业的经营成果,需要研究收入和费用的收支期与归属期问题,由此便产生了会计核算基础。
会计核算基础就是会计主体进行会计确认的时间基础,专门解决何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问题。
㈠ 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又称应计制、应收应付制,是以“应收应付”为标准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方法。采用权责发生制时,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收入和费用处理;
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当期已经收付,也不能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 —— 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
二、会计核算基础的内容
㈡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制或实收实付制,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方法。其要点是凡本期收到的款项,无论是否归属本期都作为本期收入处理;凡本期付出的款项,无论是否归属本期都作为本期费用处理。
㈢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比较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如教材中表
1-1所示。
【 例题 1-8】 企业按季支付,按月计提短期借款利息,是为了体现( )。
A.权责发生制
B.相关性
C.重要性
D.可比性
【 答案 】 A
以上业务的发生都与企业收入和费用有关,
采用不同的确认方法,其结果是大不相同的。
例 2,7月 10日销售产品 40 000元,
8月 10日收款存入银行。
2.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和费用举例见教材 P.37
2.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和费用举例见教材 P.37例,并与收付实现制比较。
4.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比较举例练习广源公司 2008年 4月发生以下经济事项:
1,收到某客户上个年度所欠的货款 50 000元。
2,以银行存款支付本季度短期借款利息 9 000元。
3,以现金预付下年度的报刊费 1 200元。
4,赊销货物一批,价款 10 000元,约定 3个月后收款。
5,收到某客户的购货定金 2 000元。
6,计算本月应负担的设备租金 2 000元。
7,计算本月应负担的报刊费 100元第五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一、客观性客观性又称真实性,是指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客观性包括三方面的含义,即真实性、可靠性和可验证性。
【 例题 1-9】 下列各项中,符合会计核算客观性要求的是( ) 。
A.会计核算应由专人负责
B.及时进行会计核算
C.合理进行会计核算
D.以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核算
【 答案 】 D
二、相关性相关性又称有用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
三、明晰性明晰性又称清晰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明晰性要求会计人员对复杂的经济业务应该用规范的文字加以表述,对需要解释的问题做出必要的说明,减少不确定性,做到通俗易懂,清晰明了。
四、可比性可比性是指会计信息相互可比,具体包括两层含义:
㈠横向可比横向可比是指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以便于不同地区和行业间企业会计信息的比较、分析、汇总。强调会计信息的横向可比,
能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为投资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㈡纵向可比纵向可比是指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坚持纵向可比,可以制约会计主体通过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来操纵利润、粉饰报表。
【 例题 1-10】 关于可比性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与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相关
B.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
C.不同企业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
D.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
E.企业应及时对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反映
【 答案 】 CD
五、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六、重要性重要性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重要性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的内容。
从性质上看,如果会计事项的发生可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则该事项属于具有重要性的事项;从数量上看,如果某会计事项的发生达到一定数量或比例可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则该事项属于具有重要性的事项。
七、谨慎性谨慎性又称稳健性,是指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实施谨慎性要求对企业存在的经营风险加以合理的估计,对防范风险起到预警作用,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
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但是企业不能滥用谨慎性原则计提各种秘密准备,人为调节企业利润,
这样势必会造成会计工作秩序的混乱。
【 例题 1-11】 企业期末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体现(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
A.实质性
B.及时性
C.重要性
D.谨慎性
【 答案 】 D
八、及时性及时性是指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及时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及时加工会计信息,及时传递会计信息。
第六节 会计核算方法一、会计方法会计方法是用来反映和监督客体对象、完成会计任务的手段。会计方法主要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
会计预测和决策方法。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二,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方法是对会计对象进行核算的手段,
主要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
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一)会计核算方法的基本内容
1.设置账户
◆ 根据会计对象的特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科学的确定会计对象分类项目的过程,是分类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的专门方法。
资 产货币资金成品资金生产资金储备资金固定资金存放在企业的现金存入银行的 存 款仓库储存的 材 料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原材料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账户 【
会计信息的存储器 】
仓库存放的包装物包装物
2.复式记账
◆ 对发生的每笔经济业务以相等的金额在相关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登记的专门方法。
500 500
银行存款 原材料经济业务,企业用银行存款 500元购买材料 。
3.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 保证账簿记录正确、完整的方法。
◆ 审查经济业务合理、合法性的方法。
◆ 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人员的职责。
经 济业 务会计凭证 账 户
4.登记账簿
◆ 按经济业务发生的顺序,分门别类的在账户的载体 —— 账簿中记录的专门方法。
经济业务 会计凭证 账 簿(内设账户)
5.成本计算
◆ 归集一定计算对象上的全部费用,借以确定其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专门方法。
原材料
1080/4
件总成本:
1000元 +80元 =1080元单位成本:
1080元 ╱ 4=270元经济业务,购入
A材料 4件,买价
1000元,支付运费 80元 。
记账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 通过盘点实物等查明财产的实存数与账存数是否相符的方法。
买价 1000元,
运费 80元 。 共计 4
件 。
原材料
1080/4件盘点实物
( 4件)
账实核对
7.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 定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情况的方法。
账 簿 财务报告
(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
经济业务 会计凭证
【 例题 1-12】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核心是( )。
A设置账户
B财产清查
C登记账簿
D编制会计报表
E复式记账
【 答案 】 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