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与财务报告分析》教学大纲
课程号:0080051 编写日期:2007年5月
一、开设院(部)
会计学院
二、教学对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
三、教学目的财务管理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资金运动、处理企业同各方面的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财务管理》课程阐明以公司制企业为代表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能。其内容和体系的安排有以下特点:以企业资金运动为管理的对象,以理财目标为管理的导向;以资金时间价值、投资风险价值为管理的基本价值观念;以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资金营运决策、收入和利润分配决策为管理的基本内容;以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为管理的基本环节和方法。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也可为高层次的财务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以适应社会发展地需要。
四、教学要求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财务管理地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而不是对教材内容的死记硬背。因此,对于一些可以通过自学得以了解的内容,既不作为教师讲授的重点,也不作为考试的重点。
各章的学习重点,实际上就是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将通过具体章节的指导做出说明,这里不再重复。
需要强调的是,各章的难点并不一定属于重点,而可能是对相关章节逻辑顺序的说明,或是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而做的初步研讨,切勿将其等同于重点,而忽略了基本知识面的掌握。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课堂讲授与学生平时自学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解决企业财务问题的能力,并结合当前该学科发展的前沿,及时更新授课内容,开展启发式教学和案例教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财务管理及财务报告分析的基本理念、基本内容及基本技能。在实践中能学以致用。
五、教学课时及其分配
总学时:54学时
,财务管理与财务报告分析》各章时数分配表第一章
财务管理总论
3
第二章
风险与收益分析
6
第三章
资金时间价值与证券评价
6
第四章
项目投资
9
第五章
证券投资
6
第六章
营运资金
6
第七章
筹资方式
4
第八章
综合资金成本和资本结构
5
第九章
收益分配
3
第十章
财务分析
6
六、考核考核方式——期末考试;
试卷结构——试题分为五大类型: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题、计算题、综合题;
题 量——2个小时分值分配——单项选择(20分)、多项选择(20分)、判断题(10分)、计算题(26分)、综合题(24分)
七、教材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中级会计资格财务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1
八、主要参考书目
1.荆新、王化成、刘俊彦主编,财务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
2.陆正飞、朱凯主编,高级财务管理.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3
3.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主编,财务成本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4
4.杨淑娥、胡元木主编,财务管理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6
5.张鸣、王蔚松、陈文浩主编,财务管理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4
6.赵德武主编,财务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
7.于鸿君主编,资产评估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6
8.(美)斯蒂芬A.罗斯著,公司理财.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8
9,刘兴云、汪平主编,财务管理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9
10.谷祺、刘淑莲主编,财务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0
11.(美)詹姆斯.范霍恩等著,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2
12.(美)Arthur J,Keown,David F,Scott,John D,Martin,Jay William Petty著,现代财务管理基础,清华大学大学出版社,1997.6
九、讲授提纲:附后
财务管理与财务报告分析教学大纲
第一章 财务管理概述(建议课时:3)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财务管理的发展,理解财务管理的概念、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掌握财务管理的目标。了解财务管理的环境,熟悉财务治理结构。使学生对企业财务管理有一个总的概念,为以后各章学习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财务管理概述一、财务管理的含义与内容
(一)财务活动
(二)财务关系
二、财务管理的环节
(一)规划与预测
(二)财务决策
(三)财务预算
(四)财务控制
(五)财务分析、业绩评价与激励第二节 财务管理的目标一、财务管理目标的含义和种类
(一)利润最大化
(二)每股收益最大化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二、利益冲突的协调
(一)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矛盾与协调
(二)所有者与债权人的矛盾与协调第三节 财务管理的环境一、经济环境
(一)经济周期
(二)经济发展水平
(三)宏观经济政策二、法律环境
(一)企业组织形式
(二)公司治理和财务监控
(三)税法三、金融环境
(一)金融机构
(二)金融工具
(三)金融市场
(四)利率
第二章 风险与收益分析(建议课时:6)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讲授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两大价值观念之一:风险价值。强化风险价值观念,有助于我们在财务工作中找到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从而加以衡量,使我们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有计划的规避风险、有策略的应付风险。总之,正确的风险价值观念能够正确地提示风险,而这正是财务决策的基本依据。
学习本章,应要求学生准确掌握相关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使学生不仅树立起财务管理的风险价值观念,而且能熟练地运用,根据已知和预测的各种条件进行财务风险决策,为以后各章学习奠定基础。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风险和收益的基本原理一、资产的收益与收益率
(一)资产收益的含义与计算
(二)资产收益率的类型二、资产的风险
(一)资产的风险及其衡量
(二)风险控制对策三、风险偏好
(一)风险回避者
(二)风险追求者
(三)风险中立者第二节 资产组合的风险与收益分析
一、资产组合的风险与收益
(一)资产组合
(二)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
(三)资产组合风险的度量二、非系统风险与风险分散三、系统风险及其衡量
(一)单项资产的系统风险系数(Β系数)
(二)市场组合的概念
(三)资产组合的系统风险系数第三节 证券市场理论一、风险与收益的一般关系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一)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意义与运用
(三)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有效性与局限性
第三章 资金时间价值与证券评价(建议课时:6)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是财务管理的计算基础,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复利现值和终值的含义与计算,掌握年金现值和终值的含义与计算;掌握利率的计算,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掌握股票收益率、债券收益率的计算,债券的估价模型。熟悉现值系数和终值系数在时间价值中的运用。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资金时间价值一、资金时间价值的含义二、现值与终值的计算
(一)单利的现值与终值
(二)复利的现值与终值
(三)年金终值和年金现值的计算
1.普通年金终值的计算
2.年偿债基金的计算
3.普通年金现值的计算
4.年资本回收额的计算
5.即付年金的终值的计算
6.即付年金现值的计算
7.递延年金终值
8.递延年金现值
9.永续年金现值三、利率的计算
(一)复利计息方式下的利率的计算
(二)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第二节 普通股及其评价一、股票与股票收益率
(一)股票的价值与价格
(二)股票的收益率二、普通股的评价模型
(一)股利固定模型
(二)股利固定增长模型
(三)三阶段模型
(四)普通股评价模型的局限性第三节 债券及其评价一、债券的基本要素二、债券的评价
(一)债券的估价模型
(二)债券收益的来源及影响收益率的因素
(三)债券收益率的计算
第四章 项目投资(建议课时:9)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研究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投资管理的基本理论。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投资管理的概念,决策的主要依据及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投资管理的风险决策;把握现金流量和各种决策指标的计算方法;理解各种指标的概念、决策标准和优缺点,并能熟练地将这些指标在决策实例中加以运用。同时要求学生能针对不同企业的特点,做出具体、准确的内部长期投资决策方案。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投资概述一、投资的含义与特点二、项目投资的程序第二节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分析一、项目投资及其特点
(一)项目投资的定义
(二)项目投资的特点
(三)项目计算期的构成
(四)项目投资的内容
(五)项目投资资金的投入方式二、项目投资现金流量分析
(一)现金流量的内容
(二)计算项目现金流量应注意的问题和相关假设
(三)完整工业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的估算三、项目净现金流量的简化计算方法
(一)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二)完整工业投资项目
(三)更新改造投资项目第三节 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及其计算一、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及其类型
(一)评价指标的意义
(二)评价指标分类二、静态评价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及特点
(一)静态投资回收期
(二)投资收益率三、动态评价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及特点
(一)净现值法
(二)净现值法率
(三)获利指数
(四)内部收益率
(五)动态评价指标的关系第四节 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运用一、独立方案财务可行性评价及投资决策
(一)独立方案的含义
(二)独立方案的财务可行性评价与投资决策的关系
(三)评价方案财务可行性的要点
(四)其它应注意的问题二、多个互斥方案的比较决策
(一)净现值法
(二)净现值率法
(三)差额内部收益率法
(四)年等额净回收额法
(五)计算期统一法
第五章 证券投资(建议课时:6)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讲述企业证券投资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投资证券的涵义与评价,证券投资的基本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深入领会企业投资证券的基本理论要点,而且能根据特定企业的特点,结合当前市场的特点,在盈利和风险之间找到恰当的结合点,作出准确无误证券投资决策。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证券投资的目的、特点与程序一、证券及其种类二、证券投资的目的与特征
(一)证券投资的涵义与目的
(二)证券投资的特征三、证券投资的对象与种类
(一)债券投资
(二)股票投资
(三)基金投资
(四)期货投资
(五)期权投资
(六)证券组合四、证券投资的基本程序
(一)选择投资对象
(二)开户与委托
(三)交割与清算
(四)过户第二节 股票投资一、股票投资的目的二、股票投资的特点
(一)股票投资是权益性投资
(二)股票投资的风险大
(三)股票投资的收益率高
(四)股票的收益不稳定
(五)股票价格波动性大三、股票投资的基本分析方法第三节 债券投资一、债券投资的和目的和特点二、债券投资决策三、债券组合策略第六章 营运资金(建议课时:6)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讲解企业营运资金的概念和特点。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理解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牢固掌握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的管理问题。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能准确把握以上三个部分的基本管理理论,并能将各管理要点灵活运用与有机结合,以达到存量适当,在较小风险与增加盈利之间的恰当平衡。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营运资金的含义与特点一、营运资金的概念二、营运资金的特点
(一)流动资产的特点
(二)流动负债的特点三、营运资金的周转第二节 现金的管理一、现金管理的意义
(一)交易动机
(二)预防动机
(三)投机动机二、现金的成本
(一)持有成本
(二)转化成本
(三)短缺成本三、最佳现金持有量
(一)成本分析模式
(二)存货模式四、现金回收管理五、现金支出管理第三节 应收账款的管理一、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的计算二、信用标准的确定三、信用条件的决策四、收款政策确定五、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六、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分析第四节 存货的管理一、ABC分类法二、经济订货批量基本模型第七章 筹资方式(建议课时:4)
[学习目的和要求]
融资是企业财务活动的重要环节,融资活动的效率与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成果。所以,融资决策是财务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通过各种方式筹集一定数量的资金,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前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筹资渠道只有两条:其一为债权融资,其二为权益融资。通过权益融资获得的权益资金是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及企业经营中所形成的资金积累,它反映所有者权益,又称为主权资金。
讲授本章,应要求学生掌握:融资的基本概念、融资渠道与融资方式、融资政策与有效资本市场。,要求学生主要掌握权益资金的筹集方式,主要有吸收直接投资和发行股票融资;长期借款、公司债券、融资租赁的种类,融资条件和程序等基本知识,并比较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企业筹资概述
一、企业融资的含义与分类二、融资渠道与方式
(一)融资渠道
(二)融资方式
(三)融资渠道与融资方式的对应关系三、融资原则
(一)规模适当原则
(二)筹措及时原则
(三)来源合理原则
(四)方式经济原则四、资金需要量预测
(一)定性预测法
(二)比率预测法
(三)资金习性预测法
1.高低点法
2.回归直线法五、资金成本计算的一般方法及其对筹资决策的影响第二节 权益性筹资一、吸收直接投资
(一)吸收直接投资中的出资形式
(二)吸收直接投资的成本
(三)吸收直接投资的评价二、发行普通股
(一)股票的分类
(二)普通股股东的权利
(三)股票发行
(四)股票上市
(五)普通股筹资的成本
(六)普通股筹资的利弊三、留存收益筹资
(一)留存收益筹资的渠道
(二)留存收益筹资的成本
(三)留存收益筹资的优缺点第三节 长期负债资筹资一、长期借款
(一)长期借款的种类
(二)长期借款筹资的程序
(三)长期借款筹资成本的计算
(四)长期借款筹资的优缺点二、发行债券
(一)债券的种类
(二)债券的发行
(三)债券的还本付息
1.债券的偿还
2.债券的付息
(四)债券筹资成本的计算
(五)债券筹资的优缺点
三、融资租赁
(一)融资租赁的形式
1.直接租赁
2.售后回租
3.杠杆租赁
(二)融资租赁的程序
(三)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的区别
(四)融资租赁租金的计算
(五)融资租赁筹资的优缺点第四节 混合筹资一、发行可转化债券
(一)可转化债券的性质
(二)可转化债券筹资的优缺点二、发行认股权证
(一)发行认股权证筹资的特征
(二)认股权证的种类
(三)认股权证筹资的优缺点第五节 短期负债筹资一、短期借款
(一)短期借款的种类
(二)短期借款的信用条件
(三)借款利息的支付方式
(四)短期借款筹资的优缺点二、商业信用
(一)商业信用的条件
(二)现金折扣成本的计算
第八章 综合资金成本与资本结构(建议课时:5)
[学习目的和要求]
在财务管理中,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是两个重要的概念,这两种杠杆都与企业的风险和收益相关联,是资本结构决策的重要内容。
企业在筹资时有众多的资本结构供选择,资本结构会影响公司资本成本,从而影响股东的收益和企业价值,它不仅是实务领域的重大问题,也是财务管理理论领域长期以来研究的热点。因此,在财务管理中资本结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习本章,要求学生好好把握杠杆作用与风险;资本结构的基本理论;资本结构决策的基本方法。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综合资本成本一、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二、边际资本成本
(一)边际资本成本的概念
(二)边际资本成本的计算第二节 杠杆原理一、杠杆效应的涵义二、成本习性、边际贡献与息税前利润
(一)成本习性及分类
1.固定成本
2.变动成本
3.混合成本
(二)边际贡献极其计算
(三)息税前利润极其计算三、经营杠杆
(一)经营风险
(二)经营杠杆的含义
(三)经营杠杆的计算
(四)经营杠杆与经营风险的关系四、财务杠杆
(一)财务风险
(二)财务杠杆的概念
(三)财务杠杆的计算
(四)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五、复合杠杆
(一)复合杠杆的概念
(二)复合杠杆的计量
(三)复合杠杆与企业风险的关系第三节 资本结构一、资本结构的含义二、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
(一)企业财务状况
(二)企业资产结构
(三)企业产品销售情况
(四)投资者和管理者的态度
(五)贷款人和信用评级机构的影响
(六)行业因素
(七)所得税税率
(八)利率水平的变化趋势三、资本结构优化决策
(一)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分析法
(二)比较资本成本法
(三)比较公司价值法
第九章 收益分配(建议课时:4)
[学习目的和要求]
企业利润是企业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额在企业内外各利益主体之间进行分割的过程。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要牢固掌握利润分配的程序,形式和制约因素,理解股利政策的理论观点,掌握股利政策实务。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分配收益概述
一、收益分配的基本原则
二、确定收益分配政策应考虑的因素
(一)法律因素
(二)公司因素
(三)股东因素
(四)债务契约与通货膨胀三、股利分配对公司股价的影响以及股利理论
(一)股利无关论
(二)股利相关论
(三)所得税差异理论
(四)代理理论第二节 股利政策一、剩余股利政策二、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
(一)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的优点
(二)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的缺点三、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一)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的优点
(二)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的缺点四、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一)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的优点
(二)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的缺点第三节 股利分配程序与方案一、股利分配程序
(一)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二)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三)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四)向股东分配利润或股利
二、股利分配方案的确定
(一)选择股利政策
(二)确定股利支付水平
(三)确定股利支付方式三、股利的发放
(一)预案公报日
(二)宣布日
(三)股权登记日
(四)除息日
(五)股利发放日
第十章 财务分析(建议课时:6)
[学习目的和要求]
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它是以财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为基础,采用专门的方法,系统地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学习本章,要求学生着重把握财务分析的方法,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分析,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和EVA价值分析。以便通过了解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衡量现在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企业的财务政策、计划和控制提供依据。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财务分析的意义与内容一、财务分析的意义二、财务分析的内容三、财务分析的局限性第二节 财务分析的方法一、趋势分析法
(一)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
1.定基动态比率
2.环比动态比率
(二)会计报表的比较
(三)会计报表项目构成的比较二、比率分析法
(一)构成比率
(二)相关比率
(三)效率比率三、因素分析法
(一)联欢替换法
(二)差额分析法第三节 财务指标分析一、偿债能力的分析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流动比率
2.速动比率
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资产负债率
2.产权比率
3.已获利息倍数二、营运能力的分析
(一)人力资源营运能力的分析
(二)生产资料营运能力的分析
1.存货周转率
2.应收账款周转率
3.流动资产周转率
4.固定资产净值周转率
5.总资产周转率三、盈利能力的分析
(一)主营业务利润率
(二)成本费用利润率
(三)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四)总资产报酬率
(五)净资产收益率
(六)资本保值增值率
(七)每股收益
(八)每股股利
(九)市盈比率
(十)每股净资产四、发展能力分析
(一)营业收入增长率
(二)资本保值增值增长率
(三)资本积累率
(四)总资产增长率
(五)营业利润增长率
(六)技术投入比率
(七)营业收入三年平均增长率
(八)资本三年平均增长率五,综合指标分析
(一)综合指标分析的含义及特点
(二)综合指标分析方法
1.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2.沃尔比重评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