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 七 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本章内容要点
● 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
● 改革的性质和特点
● 判断改革成败的标准
●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 关系
● 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和现实特点
● 对外开放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新发展第一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为什么改革?
——改革的依据
● 怎样进行改革?
——改革的定位
● 改革什么?
——改革的内容
● 如何处理和改革相关的重大问题?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但没有具体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列宁:指出矛盾还会存在,但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规律没有系统阐述斯大林:把社会主义出现的矛盾一概看作敌我矛盾,搞阶级斗争扩大化
(二)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 ——生产关系;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非对抗性
◆ 解决矛盾的途径: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加以解决
◆ 提出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提出判断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还是相矛盾的新标准
◆ 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依然由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 强调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一致性基本矛盾:生产力 ——生产关系主要矛盾:生产力水平低 —— 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根本任务:发展生产
◆ 解决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二、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1,改革是一场革命第一,就改革解放生产力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
第二,就改革的广度和深度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
第三,就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
第四,就改革决定中国命运的意义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
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第一次革命:
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通过武装夺取政权的群众性运动,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第二次革命:
采取渐进式、有步骤、有计划改革的方式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社会主义中国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改革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而是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制。
2,改革不是要抛弃社会主义,而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
“世界上对我国的经济改革有两种评论。
有些评论家认为改革会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另一些评论家则认为中国不会放弃社会主义。后一种看法比较有眼光。,
——邓小平中国改革与苏东改革的比较中国改革:
改革的出发点是认为原有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存在弊端;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改革的性质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方式是有步骤、有计划的渐进式改革。
苏东改革:
改革的出发点是认为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是注定没有效率、没有前途的;改革的目的是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来取代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
改革的性质是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否定;改革的方式是采用激进式的休克疗法。
(三)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1.,三个有利于”标准内容及其提出
,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邓小平为什么会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时提出的,提出这一问题和当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有着直接的关系。
( 1)我国经济面临着加快发展的严峻挑战和良好机遇。
( 2)当时经济生活中一些深层次或新出现的问题需要解决。
( 3)国内一度出现了对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模糊认识。
2,如何认识“三个有利于”标准
( 1),三个有利于,之间的关系
,三个有利于,标准的三个方面是内在统一的,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首要的也是最根本的一条,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以生产力发展为前提的,也是发展生产力的目的。
( 2)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要求
● 在改革开放的性质问题上,不能不问姓
,社,还是姓,资,,而是必须理直气壮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 在对改革开放的具体政策措施上,必须从抽象的姓,社,姓,资,的争论中摆脱出来,放开手脚,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三、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一)全面改革的历史进程
1978年 12月 18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经济体制改革
( 1) 1978年 —1984
年,农村改革
(右图为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农民自发签订的第一份土地包干契约 )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1980年产粮 5.02亿斤
1981年产粮 6.70亿斤
1982年产粮 7.15亿斤
( 2) 1984年 —1988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探索,
,包,字进城,部分企业开展承包制试验。
城市个体经营合法化,方便了群众生活,活跃了社会经济。
( 3) 1988年 —1991
年,治理整顿,保持 稳定;
( 4) 1992年 —1997
年,加快改革步伐;
( 5) 1997年至今,改革深入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好,
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
——1986年 6月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的讲话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
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
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摘自江泽民所作的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国不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也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制度,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
——摘自胡锦涛于 2004年 1月 27日访问法国时在法国国民议会的演讲教育体制、科技体制、文化体制等方面的改革
(二)改革的成果
◆ 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
◆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年代 GDP总量 世界排名 占世界经济的份额
1978年 2683亿美元 第 15位 1.8%
2005年 22350亿美元 第 4位 5%
(三)改革中的问题以及进一步改革的任务
1,问题
( 1)经济发展不平衡落后的农村 ——现代的城市区域之间的不平衡 收入差距扩大
( 2)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
● 经济发展与政治文明经济发展和政治文明还有不够协调的方面,
最突出的是还没有完全做到高效廉洁行政。
●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也有不够协调的方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的思想道德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 3)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平衡据中科院测算,2003年中国消耗了全球 31%,30%、
27%和 40%的原煤、铁矿石、钢材、水泥,创造出的 GDP却不足全球的 4%。
2,进一步改革的任务
◆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 经济体制改革
◆ 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 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 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 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第二节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为什么要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的依据怎样进行的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的进程如何进一步对外开放?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1980年,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邓小平正式使用了,对外开放,的表述,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
1,毛泽东关于对外开放的思想
● 在经济上要对外开放,关门是不行的。
● 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即洋为中用。
2,新时期关于对外开放的思想
( 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早在 18世纪中叶,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就拉开了世界经济走向开放的序幕。
到了 20世纪中后期,在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
经济全球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不断深化和加强。
第二,国际贸易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1950年,世界商品出口贸易额仅为 607亿美元,2005年,世界贸易总额突破 10万亿美元。
第三,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不断加快 。
2004年,
国际直接投资额近 6000亿美元,国际金融市场日交易额
20000亿美元以上。
第四,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
6.3万家跨国公司,80万个子公司控制着 80%以上的国际直接投资,60-70%国际技术,50-60%的国际贸易,40%
以上的世界生产。
(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第一,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
,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邓小平第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
第三,社会主义需要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3,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关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积极实行对外开放,
都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
1,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 创办经济特区(录像)
◆ 开放沿海城市和地区
◆ 开放海南省和上海浦东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进入对外开放的新阶段
( 1)入世后中国的表现降低了关税水平减少了非关税壁垒外贸管理体制改革法制建设取得较大进步
( 2)入世后中国对外经济的变化
★ 对外贸易增长迅速
★ 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 利用外资数量增加
★ 外汇储备增加
★ 在“引进来”的同时,企业也在加快“走出去”
★ 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 应对国际贸易中摩擦的能力增强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特点 ——全方位、
多层次、宽领域
●
全方位是指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
,
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
●
多层次是指经过开放经济特区
、
沿海港口城市
、
沿海经济开放区
、
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
,
形成多层次
、
有重点的开放格局
。
●
宽领域是指对国际商品市场
、
国际资本市场
、
国际技术市场
、
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
,
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
、
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
、
保险
、
房地产
、
科技
、
教育
、
文化
、
服务业等
。
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 从有限领域的开放走向更大范围和更多领域的开放;
◆ 由政策主导下的开放走向法律框架下的可预见的开放;
◆ 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开放
1,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对外贸易有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我们在进口方面的主要问题是结构不合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不够。
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就进口而言,主要是进口先进技术和国内短缺资源。
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就出口而言:
一是转变出口增长方式;
二是提高加工贸易产业层次;
三是加快发展服务贸易;
四是有效面对国外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
2,提高利用外资水平,鼓励企业走出去
2005年 5月,奇瑞 A160型汽车率先进入马来西亚。 2006年 7月,奇瑞公司又在马来西亚推出 QQ和 QQR两款车型。 2007年,奇瑞公司 A160、
QQ,QQR和 B14车型在马销量将达到两千辆左右,与去年相比增幅明显。
3,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个国家能够在各种复杂的条件下,有效地维护自身的经济稳定和发展,
特别是在面对重大外部风险时,能够很好地保护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 七 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本章内容要点
● 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
● 改革的性质和特点
● 判断改革成败的标准
●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 关系
● 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和现实特点
● 对外开放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新发展第一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为什么改革?
——改革的依据
● 怎样进行改革?
——改革的定位
● 改革什么?
——改革的内容
● 如何处理和改革相关的重大问题?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但没有具体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列宁:指出矛盾还会存在,但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规律没有系统阐述斯大林:把社会主义出现的矛盾一概看作敌我矛盾,搞阶级斗争扩大化
(二)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 ——生产关系;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非对抗性
◆ 解决矛盾的途径: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加以解决
◆ 提出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提出判断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还是相矛盾的新标准
◆ 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依然由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 强调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一致性基本矛盾:生产力 ——生产关系主要矛盾:生产力水平低 —— 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根本任务:发展生产
◆ 解决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二、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1,改革是一场革命第一,就改革解放生产力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
第二,就改革的广度和深度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
第三,就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
第四,就改革决定中国命运的意义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
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第一次革命:
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通过武装夺取政权的群众性运动,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第二次革命:
采取渐进式、有步骤、有计划改革的方式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社会主义中国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改革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而是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制。
2,改革不是要抛弃社会主义,而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
“世界上对我国的经济改革有两种评论。
有些评论家认为改革会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另一些评论家则认为中国不会放弃社会主义。后一种看法比较有眼光。,
——邓小平中国改革与苏东改革的比较中国改革:
改革的出发点是认为原有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存在弊端;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改革的性质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方式是有步骤、有计划的渐进式改革。
苏东改革:
改革的出发点是认为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是注定没有效率、没有前途的;改革的目的是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来取代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
改革的性质是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否定;改革的方式是采用激进式的休克疗法。
(三)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1.,三个有利于”标准内容及其提出
,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邓小平为什么会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时提出的,提出这一问题和当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有着直接的关系。
( 1)我国经济面临着加快发展的严峻挑战和良好机遇。
( 2)当时经济生活中一些深层次或新出现的问题需要解决。
( 3)国内一度出现了对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模糊认识。
2,如何认识“三个有利于”标准
( 1),三个有利于,之间的关系
,三个有利于,标准的三个方面是内在统一的,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首要的也是最根本的一条,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以生产力发展为前提的,也是发展生产力的目的。
( 2)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要求
● 在改革开放的性质问题上,不能不问姓
,社,还是姓,资,,而是必须理直气壮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 在对改革开放的具体政策措施上,必须从抽象的姓,社,姓,资,的争论中摆脱出来,放开手脚,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三、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一)全面改革的历史进程
1978年 12月 18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经济体制改革
( 1) 1978年 —1984
年,农村改革
(右图为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农民自发签订的第一份土地包干契约 )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1980年产粮 5.02亿斤
1981年产粮 6.70亿斤
1982年产粮 7.15亿斤
( 2) 1984年 —1988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探索,
,包,字进城,部分企业开展承包制试验。
城市个体经营合法化,方便了群众生活,活跃了社会经济。
( 3) 1988年 —1991
年,治理整顿,保持 稳定;
( 4) 1992年 —1997
年,加快改革步伐;
( 5) 1997年至今,改革深入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好,
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
——1986年 6月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的讲话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
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
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摘自江泽民所作的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国不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也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制度,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
——摘自胡锦涛于 2004年 1月 27日访问法国时在法国国民议会的演讲教育体制、科技体制、文化体制等方面的改革
(二)改革的成果
◆ 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
◆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年代 GDP总量 世界排名 占世界经济的份额
1978年 2683亿美元 第 15位 1.8%
2005年 22350亿美元 第 4位 5%
(三)改革中的问题以及进一步改革的任务
1,问题
( 1)经济发展不平衡落后的农村 ——现代的城市区域之间的不平衡 收入差距扩大
( 2)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
● 经济发展与政治文明经济发展和政治文明还有不够协调的方面,
最突出的是还没有完全做到高效廉洁行政。
●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也有不够协调的方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的思想道德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 3)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平衡据中科院测算,2003年中国消耗了全球 31%,30%、
27%和 40%的原煤、铁矿石、钢材、水泥,创造出的 GDP却不足全球的 4%。
2,进一步改革的任务
◆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 经济体制改革
◆ 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 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 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 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第二节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为什么要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的依据怎样进行的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的进程如何进一步对外开放?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1980年,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邓小平正式使用了,对外开放,的表述,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
1,毛泽东关于对外开放的思想
● 在经济上要对外开放,关门是不行的。
● 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即洋为中用。
2,新时期关于对外开放的思想
( 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早在 18世纪中叶,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就拉开了世界经济走向开放的序幕。
到了 20世纪中后期,在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
经济全球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不断深化和加强。
第二,国际贸易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1950年,世界商品出口贸易额仅为 607亿美元,2005年,世界贸易总额突破 10万亿美元。
第三,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不断加快 。
2004年,
国际直接投资额近 6000亿美元,国际金融市场日交易额
20000亿美元以上。
第四,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
6.3万家跨国公司,80万个子公司控制着 80%以上的国际直接投资,60-70%国际技术,50-60%的国际贸易,40%
以上的世界生产。
(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第一,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
,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邓小平第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
第三,社会主义需要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3,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关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积极实行对外开放,
都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
1,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 创办经济特区(录像)
◆ 开放沿海城市和地区
◆ 开放海南省和上海浦东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进入对外开放的新阶段
( 1)入世后中国的表现降低了关税水平减少了非关税壁垒外贸管理体制改革法制建设取得较大进步
( 2)入世后中国对外经济的变化
★ 对外贸易增长迅速
★ 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 利用外资数量增加
★ 外汇储备增加
★ 在“引进来”的同时,企业也在加快“走出去”
★ 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 应对国际贸易中摩擦的能力增强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特点 ——全方位、
多层次、宽领域
●
全方位是指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
,
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
●
多层次是指经过开放经济特区
、
沿海港口城市
、
沿海经济开放区
、
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
,
形成多层次
、
有重点的开放格局
。
●
宽领域是指对国际商品市场
、
国际资本市场
、
国际技术市场
、
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
,
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
、
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
、
保险
、
房地产
、
科技
、
教育
、
文化
、
服务业等
。
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 从有限领域的开放走向更大范围和更多领域的开放;
◆ 由政策主导下的开放走向法律框架下的可预见的开放;
◆ 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开放
1,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对外贸易有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我们在进口方面的主要问题是结构不合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不够。
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就进口而言,主要是进口先进技术和国内短缺资源。
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就出口而言:
一是转变出口增长方式;
二是提高加工贸易产业层次;
三是加快发展服务贸易;
四是有效面对国外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
2,提高利用外资水平,鼓励企业走出去
2005年 5月,奇瑞 A160型汽车率先进入马来西亚。 2006年 7月,奇瑞公司又在马来西亚推出 QQ和 QQR两款车型。 2007年,奇瑞公司 A160、
QQ,QQR和 B14车型在马销量将达到两千辆左右,与去年相比增幅明显。
3,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个国家能够在各种复杂的条件下,有效地维护自身的经济稳定和发展,
特别是在面对重大外部风险时,能够很好地保护自己的生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