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教学目的:
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教学内容:
主要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新民主主义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历史背景时代特征实践基础一、历史背景(近代中国国情)
毛泽东: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和解决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
1.近代中国国情(社会性质)
独立的封建国家 <—鸦片战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社会性质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
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二、时代特征
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自强运动(洋务运动) —>改良主义(戊戌变法) —>旧式农民战争(太平天国革命 —义和团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不能完成革命任务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期待新的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新的革命,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产生。
图: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图:戊戌变法领袖康有为 梁启超图:辛亥革命( 1)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孙中山手书中国同盟会纲领图:辛亥革命( 2)
袁世凯宣誓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的孙中山和宋庆龄
2.世界形势的变化
(俄国十月革命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
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
对中国革命而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从原来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3,近代中国革命发展
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新旧民主革命的分水岭: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三、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经过了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中共一大 ]—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和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必须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1923年中共三大(提出了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 —1925年中共四大(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 —1926年前后(毛泽东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集中全党智慧)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1928年 10月到 1930
年初(在领导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认真总结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毛泽东先后发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认为中国革命不能走,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而是应该走相反的道路,,先占乡村、后取城市,)初步形成了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
1940年前后(毛泽东发表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共产党人 〉 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在多方面得到展开而达到成熟,形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重要提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经过了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 。
是在反对“左”倾教条主义和右的错误倾向的斗争中形成的,尤其是在反对把共产国际决议教条化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的斗争过程中形成的。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思想,是在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过程中,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斗争的经验教训的概括和总结;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是对坚持,工农武装割据,,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是对在一个农民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度里进行革命,在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中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纲领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基本内容,1948年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其主要内容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革命的性质和前途等问题。
1.中国革命的对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从总体上来说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在中国革命的不同阶段,由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革命的对象是不同的。
国民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主要敌人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新军阀,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解放战争时期的主要敌人是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
2,革命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人民大众,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的最可靠的同盟军;
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阶级决定它既不能充当革命的主要力量,更不能成为革命的领导力量)。
3,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 力量。
一般无产阶级的特点和中国无产阶级的特殊优点,说明无产阶级能够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无产阶级对于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来实现的;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于中国革命领导的条件;
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经过了一个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过程。
4,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新:
新的时代 (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时代);
新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
新的领导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 —中国共产党);
新的前途 (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两种错误倾向,
在中国革命阶段问题上,党内曾出现过两种错误倾向:
1.一种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提出
“二次革命论”,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联系的阶段绝对割裂开来,只看到二者之间的区别,看不到二者之间的联系,要在两个革命阶段中间横插一个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2.另一种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提出,一次革命论,,主张把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混为一谈,不加区别,企图把两种性质不同的革命阶段并作一步走,一举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实质是取消革命。
“二次革命论,和,一次革命论,都是违背中国革命客观规律的。中国革命两步走的思想,深刻地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发展规律,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毛泽东说:,只有认清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二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进一步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与党的基本纲领联系起来,
进行了具体阐述。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用,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毛泽东:,〈 共产党人 〉 发刊词,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1.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党成立初期~ 1927年:城市中心 ——
1927年后:重心转向农村;
逐步形成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
中国革命的实践与毛泽东的理论贡献(主要理论著作)。
2,革命道路理论的内容
( 1)必要性(为什么必须走这条道路?):
中国国情决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武装斗争;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村敌人统治薄弱 —> 必须依靠农民、必须到农村)
( 2)可能性(能不能走这条道路?):
( 3)内容(怎么走这条道路?):
“工农武装割据” —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
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 1)理论意义:
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是对中国革命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武装斗争)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
( 2)实践意义:
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实践证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唯一正确的革命道路。
( 3)现实意义: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及其理论的形成,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及其理论的形成,给我们最主要的启迪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走自己的道路。 教条主义、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或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1.统一战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过了: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等几个时期。
( 1)为什么必须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基本国情)
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
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敌人力量的强大及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
( 2)能不能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基本国情)
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无产阶级和农民、
小资产阶级以及民族资产阶级面临着共同的敌人;
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这些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
( 3)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经验
① 统一战线中两个联盟及其关系;
②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③最根本的经验是处理好与资产阶级的关系。
2,武装斗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 1)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 2)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斗争;
( 3)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是党指挥枪 ;
( 4)人民战争的理论和一系列战略战术原则。
( 5)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要和其它斗争形式相结合。
图:武装的敌人图:毛泽东著作图:古田会议旧址
3,党的建设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为主体的基本国情)
建设一个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 1)必须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国度里,农民出身的党员占党员的多数,要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主要经验,也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主要特点。
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构成毛泽东建党理论的科学体系 。
( 2)必须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①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组织建设的根本原则;
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 3)党的建设要和党的政治路线紧密联系起来重要提示:
1.中共对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这三个基本问题的认识是逐步明确的;
2.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3,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
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作了集中概括。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形成的具有独创性的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指导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1.理论意义
( 1)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解决了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科学地回答了近代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科学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在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一理论是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出发,并不拘泥于已有的现成结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独立自主地分析和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
在长期实践的过程中,对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实践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跟的伟大胜利,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而根本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
图:开国大典( 1949)
3.现实启迪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给我们最主要的启迪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走自己的道路。 教条主义、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或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教学目的:
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教学内容:
主要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新民主主义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历史背景时代特征实践基础一、历史背景(近代中国国情)
毛泽东: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和解决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
1.近代中国国情(社会性质)
独立的封建国家 <—鸦片战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社会性质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
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二、时代特征
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自强运动(洋务运动) —>改良主义(戊戌变法) —>旧式农民战争(太平天国革命 —义和团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不能完成革命任务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期待新的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新的革命,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产生。
图: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图:戊戌变法领袖康有为 梁启超图:辛亥革命( 1)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孙中山手书中国同盟会纲领图:辛亥革命( 2)
袁世凯宣誓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的孙中山和宋庆龄
2.世界形势的变化
(俄国十月革命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
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
对中国革命而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从原来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3,近代中国革命发展
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新旧民主革命的分水岭: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三、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经过了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中共一大 ]—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和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必须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1923年中共三大(提出了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 —1925年中共四大(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 —1926年前后(毛泽东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集中全党智慧)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1928年 10月到 1930
年初(在领导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认真总结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毛泽东先后发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认为中国革命不能走,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而是应该走相反的道路,,先占乡村、后取城市,)初步形成了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
1940年前后(毛泽东发表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共产党人 〉 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在多方面得到展开而达到成熟,形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重要提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经过了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 。
是在反对“左”倾教条主义和右的错误倾向的斗争中形成的,尤其是在反对把共产国际决议教条化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的斗争过程中形成的。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思想,是在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过程中,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斗争的经验教训的概括和总结;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是对坚持,工农武装割据,,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是对在一个农民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度里进行革命,在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中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纲领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基本内容,1948年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其主要内容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革命的性质和前途等问题。
1.中国革命的对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从总体上来说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在中国革命的不同阶段,由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革命的对象是不同的。
国民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主要敌人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新军阀,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解放战争时期的主要敌人是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
2,革命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人民大众,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的最可靠的同盟军;
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阶级决定它既不能充当革命的主要力量,更不能成为革命的领导力量)。
3,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 力量。
一般无产阶级的特点和中国无产阶级的特殊优点,说明无产阶级能够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无产阶级对于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来实现的;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于中国革命领导的条件;
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经过了一个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过程。
4,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新:
新的时代 (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时代);
新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
新的领导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 —中国共产党);
新的前途 (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两种错误倾向,
在中国革命阶段问题上,党内曾出现过两种错误倾向:
1.一种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提出
“二次革命论”,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联系的阶段绝对割裂开来,只看到二者之间的区别,看不到二者之间的联系,要在两个革命阶段中间横插一个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2.另一种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提出,一次革命论,,主张把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混为一谈,不加区别,企图把两种性质不同的革命阶段并作一步走,一举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实质是取消革命。
“二次革命论,和,一次革命论,都是违背中国革命客观规律的。中国革命两步走的思想,深刻地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发展规律,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毛泽东说:,只有认清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二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进一步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与党的基本纲领联系起来,
进行了具体阐述。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用,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毛泽东:,〈 共产党人 〉 发刊词,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1.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党成立初期~ 1927年:城市中心 ——
1927年后:重心转向农村;
逐步形成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
中国革命的实践与毛泽东的理论贡献(主要理论著作)。
2,革命道路理论的内容
( 1)必要性(为什么必须走这条道路?):
中国国情决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武装斗争;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村敌人统治薄弱 —> 必须依靠农民、必须到农村)
( 2)可能性(能不能走这条道路?):
( 3)内容(怎么走这条道路?):
“工农武装割据” —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
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 1)理论意义:
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是对中国革命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武装斗争)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
( 2)实践意义:
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实践证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唯一正确的革命道路。
( 3)现实意义: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及其理论的形成,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及其理论的形成,给我们最主要的启迪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走自己的道路。 教条主义、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或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1.统一战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过了: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等几个时期。
( 1)为什么必须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基本国情)
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
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敌人力量的强大及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
( 2)能不能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基本国情)
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无产阶级和农民、
小资产阶级以及民族资产阶级面临着共同的敌人;
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这些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
( 3)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经验
① 统一战线中两个联盟及其关系;
②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③最根本的经验是处理好与资产阶级的关系。
2,武装斗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 1)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 2)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斗争;
( 3)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是党指挥枪 ;
( 4)人民战争的理论和一系列战略战术原则。
( 5)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要和其它斗争形式相结合。
图:武装的敌人图:毛泽东著作图:古田会议旧址
3,党的建设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为主体的基本国情)
建设一个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 1)必须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国度里,农民出身的党员占党员的多数,要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主要经验,也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主要特点。
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构成毛泽东建党理论的科学体系 。
( 2)必须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①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组织建设的根本原则;
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 3)党的建设要和党的政治路线紧密联系起来重要提示:
1.中共对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这三个基本问题的认识是逐步明确的;
2.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3,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
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作了集中概括。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形成的具有独创性的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指导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1.理论意义
( 1)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解决了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科学地回答了近代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科学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在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一理论是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出发,并不拘泥于已有的现成结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独立自主地分析和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
在长期实践的过程中,对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实践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跟的伟大胜利,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而根本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
图:开国大典( 1949)
3.现实启迪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给我们最主要的启迪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走自己的道路。 教条主义、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或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