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要使学生
(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及其基本特点,认清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条件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 2)掌握中国共产党在外交方面的基本原则、方针和政策;
( 3)通过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地位和作用提高的分析,
明确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第一节国际形势的发展是前提,是战略和政策提出的根据;第二节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则是在上述国际环境下中国所采取的对策,着重于对中国奉行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本身的分析。两节之间的关系大体上可以理解为: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是前提,说明,是什么,的问题;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中国面对国际形势所采取的对策,解决的是,怎么办,的问题。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其特点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什么是时代主题:
时代主题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世界基本特征并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战略意义的问题,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
1、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冷战,
美苏冷战波茨坦会议上的三巨头 冷战宣传画
—— 赫鲁晓夫与肯尼迪
2、毛泽东对战后世界主题的认识:
战争的危险是存在着的,但是,世界人民的民主力量超过世界反动力量,并且正在向前发展,必须和必能克服战争危险。
两手准备:
一方面做应对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准备,提出备战备荒,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另一方面坚定不移地反对霸权主义的侵略扩张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而斗争。
彭德怀在朝鲜战争台海危机之金门之战中苏珍宝岛之战应战之准备: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维护世界和平:
1974年 2月,毛泽东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阐述了关于三个世界理论,
为维护世界和平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二)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
1、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
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
就是东南西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
2、为什么得出这样的判断?
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美苏是最有资格打世界大战的国家,但美苏是打不起来的” —— 邓小平图为里根与戈尔巴乔夫的握手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
东西是和平问题图为冷战期间的北约国家(绿色)
与华约国家(红色)
南北是发展问题第三,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要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1991年的海湾战争欧共体援助非加太国家的洛美协定亚欧会议
(三)进入新世纪以后,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主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展,
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 江泽民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全球总体上保持和平与稳定。但是,世界还很不安宁。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主旋律。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 胡锦涛
“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的表现:
1、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小布什慰问驻伊美军 萨达姆被判处绞刑
2、国际恐怖主义别斯兰:
愤怒 +仇恨
3、局部冲突:
以巴冲突非洲部族冲突朝核危机中的北京六方会谈
4、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 1)根据世界银行最新统计资料和中国最新公布的数据计算,
2004年中国经济总量只相当于美国的 16.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相当于美国的 3.6%、日本的 4.0%。
( 2)目前美国的人均年收入超过 4万美元,而第三世界的一些穷国,如苏丹、毛里塔尼亚、索马里和也门等,只有 300多美元,不到美国的 1%。
( 3)人们经常引用这样一个数字:世界上 最富有的 3个家族的财富总和,比最不发达国家 6亿人口的年收入还要多。
比尔 盖茨的财富:
2004年,这已经是第十年了,比尔 ·盖茨坐稳了《福布斯》富豪排行榜的头号交椅。这位微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和董事长,还是 2004年世界上最慷慨的人,
他的慈善捐款超过了 30亿美元。据《福布斯》统计,这位电脑时代的“奇才”
目前名下净资产为 466亿美元,虽然仍大大少于他在 1998年创下的 1000亿美元的纪录,但是这样的财富,已经超出常人的想像。
也许这样计算,会更容易理解:
( 1)盖茨每秒赚 250美元,即每天赚 2000万美元,一年赚 78亿美元;
( 2)假如盖茨掉了 1000美元,他也懒得去捡,因为他去捡要花掉四秒钟,
这一弯腰他已赚回 1000美元;
( 3)美国的国家债务约 56200亿美元,如果由盖茨来还,他能在 10年之内偿还美国的债务;
( 4)如果盖茨将钱捐给地球上每个人 15美元,到头来,他还剩下 500万美元的零用钱;
( 5)假如盖茨是一个国家,他将是地球上第 37个最富有的国家,或是美国第 13家大公司,甚至比 IBM还大;
( 6)如果将盖茨所有的钱换成一美元一张,你可以建一条路连接地球和月亮,来回 14次,但你必须用 1400年不停地建造这条路,而且用 713架波音 747飞机来运这些钱。
但是,如果微软视窗的用户每次在电脑死机时可以向盖茨索赔 1美元,盖茨会在三年内破产。
小结:
时代主题的变换,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就机遇而言,和平的国际环境,是我国顺利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和有利时机。
就挑战而言,世界的发展,西方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向各领域不断深化扩展,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坚持与巩固,又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
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以免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境地。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一)世界多极化
1、什么是世界多极化?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 1)主要政治力量
( 2)主要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状态
2、世界格局由两极向多极的发展
( 1)美苏两极对峙的政治格局
( 2)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
( 3)美国的单边主义指导思想:有霸则稳,无霸则乱霸权国的构成因素:有实力、有影响、有服务世界的良好意愿,
美国认为它就是这样的霸权国评价:一方面,美国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供“公益品”;
另一方面,美国的强权政治、霸权主义。
—— 思考的问题:人们总是从美国这个霸权国的存在对世界是祸还是福来思考美国,应该反过来思考的是:如果美国这个霸权国突然不存在了,对这个世界究竟是祸还是福?
小结:
世界格局多极化能否成为现实,归根到底,取决于世界各大力量中心的经济能否迅速发展,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能否实现腾飞。中国要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中发挥大国作用,必须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二)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
生产全球化,一是单个企业(主要是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生产向纵深推进;
二是借助于跨国公司以及其分支机构间多形式的联系,逐步建立以价值增值链为纽带的跨国生产体系。 三是 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从而导致国际分工的细化是生产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
波音飞机整个零部件在 70多个国家生产,跨了 70多个国家来生产波音飞机这样的供应链。
交换全球化:
分配全球化:
全球增长的收益分享存在明显差异: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之前的时期,
由于较多的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较快,使得整个世界的收入差距基本保持不变;而 20世纪 9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则改变了利益分享的格局,发达国家从中获得了比以往更高的收益,只有很少的发展中国家获得了较高的收益,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未能从中受益。
消费全球化:
美国的产品在中国市场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双刃剑
( 1)积极影响:推动全球生产力的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
带来国家间的相互依赖乃至相互依存,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据统计,中国每出口一万美元的农产品,可解决 20人的就业。
( 2)消极影响:增多了各国和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全球大规模的反全球化运动小结:
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发展中国家在扩大开放时应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循序渐进,注意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一)中国的崛起
1、毛泽东时代中国的发展:
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国家。
1971年 10月 25日,
第 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票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内一 切合法权利的提案。
图为中国代表乔冠华(左)、黄华开怀大笑。
2、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建设成就
,我们仅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不仅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而且建立起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科技实力明显增强。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领域的许多方面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 江泽民在 200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二)中国的和平发展之路
1、历史上,世界强国的崛起之路离不开战争英国的崛起与殖民相伴一战、二战给美国带来的发展机遇
2、中国的和平发展之路:
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之路
( 1)中国实行对内改革从一开始就是同对外开放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勇敢地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获得了在闭关锁国条件下不可能获得的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各种人才,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发展的优势。
( 2)在实行对外开放的同时,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
1、什么是独立自主?
中国必须独立自主,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中国真正的独立和在国际上的平等地位,决不能靠外国恩赐,主要靠中国人民自己努力争取。 —— 毛泽东
2、毛泽东时代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方针另起炉灶:新中国的人民政策不 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中建立的一切旧的外 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 立新的 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指新中国的建立必须清理旧中国残留的对外关系遗迹,
建立国内的良好环境,以全新的面貌建立、发展同其它国家的友好关系。
图为周总理参加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一边倒:在帝国主义对新生的人民政权实行敌视政策的情况下,
中国只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1950年 2月 14日,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克里姆林宫正式签订,周恩来和维辛斯基代表本国政府在条约两份文本上签字。
1979年该条约终止。
( 2)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953年,周总理在会见印度代表时,
首次系统地提出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过 1955年万隆会议为许多亚洲国家所接受。
图为周总理在万隆会议
( 3) 60年代的外交政策由“一边倒”调整为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到处侵略扩张、肆意干涉别国内政的霸权主义政策,同时,
积极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坚持睦邻友好,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世界的进步与和平。
党的八大重申: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奋斗。
图为新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制定者毛泽东同亚非拉朋友在一起。
( 4) 70年代的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政策
1972年春,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关系解冻。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
1、邓小平时代的调整:适应对外开放的需求
( 1)不结盟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 2)冷静观察、稳定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善于守拙、决不当头的方针。
( 3)积极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江泽民时代的发展:努力推进国际合作
2001年江泽民在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发言
3、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和平、合作、发展的外交政策
2005年 9月 15日,联合国成立 60周年首脑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题为
《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的重要讲话,提出:
,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的论断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即坚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依靠自己的力量,同任何国家友好相处,不容许任何损害我国的尊严和主权。
1982年 9月 24日,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在人民大会堂就解决香港问题举行会谈。会谈开始后,邓小平强调: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
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如果中国在 1997
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8
周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待。
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 2003年 3月 21日发表声明:对美国等国家对伊拉克发起军事行动表示严重不安,并强烈呼吁有关国家停止军事行动,迅速回到政治解决的轨道上来。
声明全文如下:
3月 20日,美国等国家对伊拉克发起了军事行动,我们对此表示严重不安。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始终致力于维护联合国安理会的团结、
权威和作用,一直主张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要求伊拉克政府严格、全面、切实地执行安理会有关决议,彻底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同时认为伊拉克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应该得到尊重。安理会一致通过的第 1441号决议是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的重要基础。为了不放弃任何一丝和平的希望,中国与有关各方一道一直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需要和平。我们一贯致力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主张国际争端应该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反对在国际争端中诉诸武力。
美国等国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将导致人道主义灾难,给伊拉克人民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危及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我们对事态的发展深感忧虑。
我们强烈呼吁有关国家顺应国际社会的愿望,停止军事行动,迅速回到政治解决的轨道上来。
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2007年 2月 4日,正在赞比亚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胡锦涛和赞比亚总统姆瓦纳瓦萨共同出席赞比亚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揭牌仪式时观看谦比希铜矿沙盘。
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中国政府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严格约束自己永远不称霸,
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2004年,温家宝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创立
50周年纪念大会上表示,中国将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在联合国及其他国际和区域组织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永远不会威胁别人,永远不搞扩张,永远不称霸。
第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 2006年 9月 6日提议与美国总统布什在本月中旬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进行辩论。内贾德称这样双方就可以自由地表达各自观点,而这些观点的正确与否将完全由全世界的观众作出评价。
美国政府已经拒绝举行这样的辩论。
第三,树立新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旧安全观:以军事联盟为基础、以加强军备为手段。
如,美日安保同盟美国国务卿赖斯会见日本防卫厅长官根据 1996年发表的《日美安保共同宣言》,日美同盟的功能从“日本防卫”扩展到“维护亚太地区的安全”,
日本防卫厅长官额贺福志郎 2006年
1月 17日在华盛顿同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举行会晤,称应该在 3月完成驻日美军整编最终报告之际,
发表《日美安保新宣言》,以进一步扩展 10年前安保宣言内容。
新安全观的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为此,中国努力构筑“面向 21世纪新型伙伴关系”框架结构。
1996年与俄罗斯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1997年与法国建立了“全面伙伴关系”
1997年与美国建立了“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与日本确认双方努力构筑“面向 21世纪的中日睦邻友好合作关系”
与东盟确立了“面向 21世纪的睦邻到信伙伴关系”
与非洲国家建立“面向 21世纪长期友好、全面合作关系”
等等第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005年 4月,胡锦涛主席参加亚非峰会,
第一次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
,和谐世界,的理念,贯穿于2006年中国外交的每一页日志上:从中俄互办,国家年,到和48个非洲国家共办中非合作论坛,
从与美国举行首次战略经济对话到积极斡旋重启六方会谈,从紧急救援印尼地震到向黎巴嫩增派联合国维和人员 ……
这个充满东方智慧的名词频频出现在重大国际场合,它所阐释的国际关系新理念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引起共鸣。
本章小结:
1、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经历了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2、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关系,同国际社会一道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动国际秩序向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通过本章教学要使学生
(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及其基本特点,认清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条件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 2)掌握中国共产党在外交方面的基本原则、方针和政策;
( 3)通过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地位和作用提高的分析,
明确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第一节国际形势的发展是前提,是战略和政策提出的根据;第二节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则是在上述国际环境下中国所采取的对策,着重于对中国奉行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本身的分析。两节之间的关系大体上可以理解为: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是前提,说明,是什么,的问题;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中国面对国际形势所采取的对策,解决的是,怎么办,的问题。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其特点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什么是时代主题:
时代主题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世界基本特征并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战略意义的问题,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
1、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冷战,
美苏冷战波茨坦会议上的三巨头 冷战宣传画
—— 赫鲁晓夫与肯尼迪
2、毛泽东对战后世界主题的认识:
战争的危险是存在着的,但是,世界人民的民主力量超过世界反动力量,并且正在向前发展,必须和必能克服战争危险。
两手准备:
一方面做应对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准备,提出备战备荒,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另一方面坚定不移地反对霸权主义的侵略扩张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而斗争。
彭德怀在朝鲜战争台海危机之金门之战中苏珍宝岛之战应战之准备: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维护世界和平:
1974年 2月,毛泽东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阐述了关于三个世界理论,
为维护世界和平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二)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
1、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
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
就是东南西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
2、为什么得出这样的判断?
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美苏是最有资格打世界大战的国家,但美苏是打不起来的” —— 邓小平图为里根与戈尔巴乔夫的握手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
东西是和平问题图为冷战期间的北约国家(绿色)
与华约国家(红色)
南北是发展问题第三,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要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1991年的海湾战争欧共体援助非加太国家的洛美协定亚欧会议
(三)进入新世纪以后,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主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展,
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 江泽民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全球总体上保持和平与稳定。但是,世界还很不安宁。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主旋律。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 胡锦涛
“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的表现:
1、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小布什慰问驻伊美军 萨达姆被判处绞刑
2、国际恐怖主义别斯兰:
愤怒 +仇恨
3、局部冲突:
以巴冲突非洲部族冲突朝核危机中的北京六方会谈
4、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 1)根据世界银行最新统计资料和中国最新公布的数据计算,
2004年中国经济总量只相当于美国的 16.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相当于美国的 3.6%、日本的 4.0%。
( 2)目前美国的人均年收入超过 4万美元,而第三世界的一些穷国,如苏丹、毛里塔尼亚、索马里和也门等,只有 300多美元,不到美国的 1%。
( 3)人们经常引用这样一个数字:世界上 最富有的 3个家族的财富总和,比最不发达国家 6亿人口的年收入还要多。
比尔 盖茨的财富:
2004年,这已经是第十年了,比尔 ·盖茨坐稳了《福布斯》富豪排行榜的头号交椅。这位微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和董事长,还是 2004年世界上最慷慨的人,
他的慈善捐款超过了 30亿美元。据《福布斯》统计,这位电脑时代的“奇才”
目前名下净资产为 466亿美元,虽然仍大大少于他在 1998年创下的 1000亿美元的纪录,但是这样的财富,已经超出常人的想像。
也许这样计算,会更容易理解:
( 1)盖茨每秒赚 250美元,即每天赚 2000万美元,一年赚 78亿美元;
( 2)假如盖茨掉了 1000美元,他也懒得去捡,因为他去捡要花掉四秒钟,
这一弯腰他已赚回 1000美元;
( 3)美国的国家债务约 56200亿美元,如果由盖茨来还,他能在 10年之内偿还美国的债务;
( 4)如果盖茨将钱捐给地球上每个人 15美元,到头来,他还剩下 500万美元的零用钱;
( 5)假如盖茨是一个国家,他将是地球上第 37个最富有的国家,或是美国第 13家大公司,甚至比 IBM还大;
( 6)如果将盖茨所有的钱换成一美元一张,你可以建一条路连接地球和月亮,来回 14次,但你必须用 1400年不停地建造这条路,而且用 713架波音 747飞机来运这些钱。
但是,如果微软视窗的用户每次在电脑死机时可以向盖茨索赔 1美元,盖茨会在三年内破产。
小结:
时代主题的变换,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就机遇而言,和平的国际环境,是我国顺利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和有利时机。
就挑战而言,世界的发展,西方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向各领域不断深化扩展,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坚持与巩固,又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
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以免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境地。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一)世界多极化
1、什么是世界多极化?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 1)主要政治力量
( 2)主要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状态
2、世界格局由两极向多极的发展
( 1)美苏两极对峙的政治格局
( 2)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
( 3)美国的单边主义指导思想:有霸则稳,无霸则乱霸权国的构成因素:有实力、有影响、有服务世界的良好意愿,
美国认为它就是这样的霸权国评价:一方面,美国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供“公益品”;
另一方面,美国的强权政治、霸权主义。
—— 思考的问题:人们总是从美国这个霸权国的存在对世界是祸还是福来思考美国,应该反过来思考的是:如果美国这个霸权国突然不存在了,对这个世界究竟是祸还是福?
小结:
世界格局多极化能否成为现实,归根到底,取决于世界各大力量中心的经济能否迅速发展,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能否实现腾飞。中国要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中发挥大国作用,必须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二)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
生产全球化,一是单个企业(主要是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生产向纵深推进;
二是借助于跨国公司以及其分支机构间多形式的联系,逐步建立以价值增值链为纽带的跨国生产体系。 三是 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从而导致国际分工的细化是生产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
波音飞机整个零部件在 70多个国家生产,跨了 70多个国家来生产波音飞机这样的供应链。
交换全球化:
分配全球化:
全球增长的收益分享存在明显差异: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之前的时期,
由于较多的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较快,使得整个世界的收入差距基本保持不变;而 20世纪 9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则改变了利益分享的格局,发达国家从中获得了比以往更高的收益,只有很少的发展中国家获得了较高的收益,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未能从中受益。
消费全球化:
美国的产品在中国市场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双刃剑
( 1)积极影响:推动全球生产力的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
带来国家间的相互依赖乃至相互依存,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据统计,中国每出口一万美元的农产品,可解决 20人的就业。
( 2)消极影响:增多了各国和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全球大规模的反全球化运动小结:
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发展中国家在扩大开放时应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循序渐进,注意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一)中国的崛起
1、毛泽东时代中国的发展:
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国家。
1971年 10月 25日,
第 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票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内一 切合法权利的提案。
图为中国代表乔冠华(左)、黄华开怀大笑。
2、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建设成就
,我们仅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不仅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而且建立起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科技实力明显增强。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领域的许多方面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 江泽民在 200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二)中国的和平发展之路
1、历史上,世界强国的崛起之路离不开战争英国的崛起与殖民相伴一战、二战给美国带来的发展机遇
2、中国的和平发展之路:
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之路
( 1)中国实行对内改革从一开始就是同对外开放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勇敢地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获得了在闭关锁国条件下不可能获得的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各种人才,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发展的优势。
( 2)在实行对外开放的同时,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
1、什么是独立自主?
中国必须独立自主,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中国真正的独立和在国际上的平等地位,决不能靠外国恩赐,主要靠中国人民自己努力争取。 —— 毛泽东
2、毛泽东时代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方针另起炉灶:新中国的人民政策不 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中建立的一切旧的外 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 立新的 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指新中国的建立必须清理旧中国残留的对外关系遗迹,
建立国内的良好环境,以全新的面貌建立、发展同其它国家的友好关系。
图为周总理参加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一边倒:在帝国主义对新生的人民政权实行敌视政策的情况下,
中国只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1950年 2月 14日,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克里姆林宫正式签订,周恩来和维辛斯基代表本国政府在条约两份文本上签字。
1979年该条约终止。
( 2)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953年,周总理在会见印度代表时,
首次系统地提出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过 1955年万隆会议为许多亚洲国家所接受。
图为周总理在万隆会议
( 3) 60年代的外交政策由“一边倒”调整为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到处侵略扩张、肆意干涉别国内政的霸权主义政策,同时,
积极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坚持睦邻友好,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世界的进步与和平。
党的八大重申: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奋斗。
图为新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制定者毛泽东同亚非拉朋友在一起。
( 4) 70年代的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政策
1972年春,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关系解冻。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
1、邓小平时代的调整:适应对外开放的需求
( 1)不结盟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 2)冷静观察、稳定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善于守拙、决不当头的方针。
( 3)积极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江泽民时代的发展:努力推进国际合作
2001年江泽民在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发言
3、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和平、合作、发展的外交政策
2005年 9月 15日,联合国成立 60周年首脑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题为
《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的重要讲话,提出:
,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的论断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即坚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依靠自己的力量,同任何国家友好相处,不容许任何损害我国的尊严和主权。
1982年 9月 24日,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在人民大会堂就解决香港问题举行会谈。会谈开始后,邓小平强调: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
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如果中国在 1997
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8
周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待。
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 2003年 3月 21日发表声明:对美国等国家对伊拉克发起军事行动表示严重不安,并强烈呼吁有关国家停止军事行动,迅速回到政治解决的轨道上来。
声明全文如下:
3月 20日,美国等国家对伊拉克发起了军事行动,我们对此表示严重不安。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始终致力于维护联合国安理会的团结、
权威和作用,一直主张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要求伊拉克政府严格、全面、切实地执行安理会有关决议,彻底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同时认为伊拉克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应该得到尊重。安理会一致通过的第 1441号决议是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的重要基础。为了不放弃任何一丝和平的希望,中国与有关各方一道一直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需要和平。我们一贯致力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主张国际争端应该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反对在国际争端中诉诸武力。
美国等国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将导致人道主义灾难,给伊拉克人民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危及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我们对事态的发展深感忧虑。
我们强烈呼吁有关国家顺应国际社会的愿望,停止军事行动,迅速回到政治解决的轨道上来。
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2007年 2月 4日,正在赞比亚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胡锦涛和赞比亚总统姆瓦纳瓦萨共同出席赞比亚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揭牌仪式时观看谦比希铜矿沙盘。
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中国政府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严格约束自己永远不称霸,
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2004年,温家宝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创立
50周年纪念大会上表示,中国将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在联合国及其他国际和区域组织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永远不会威胁别人,永远不搞扩张,永远不称霸。
第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 2006年 9月 6日提议与美国总统布什在本月中旬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进行辩论。内贾德称这样双方就可以自由地表达各自观点,而这些观点的正确与否将完全由全世界的观众作出评价。
美国政府已经拒绝举行这样的辩论。
第三,树立新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旧安全观:以军事联盟为基础、以加强军备为手段。
如,美日安保同盟美国国务卿赖斯会见日本防卫厅长官根据 1996年发表的《日美安保共同宣言》,日美同盟的功能从“日本防卫”扩展到“维护亚太地区的安全”,
日本防卫厅长官额贺福志郎 2006年
1月 17日在华盛顿同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举行会晤,称应该在 3月完成驻日美军整编最终报告之际,
发表《日美安保新宣言》,以进一步扩展 10年前安保宣言内容。
新安全观的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为此,中国努力构筑“面向 21世纪新型伙伴关系”框架结构。
1996年与俄罗斯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1997年与法国建立了“全面伙伴关系”
1997年与美国建立了“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与日本确认双方努力构筑“面向 21世纪的中日睦邻友好合作关系”
与东盟确立了“面向 21世纪的睦邻到信伙伴关系”
与非洲国家建立“面向 21世纪长期友好、全面合作关系”
等等第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005年 4月,胡锦涛主席参加亚非峰会,
第一次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
,和谐世界,的理念,贯穿于2006年中国外交的每一页日志上:从中俄互办,国家年,到和48个非洲国家共办中非合作论坛,
从与美国举行首次战略经济对话到积极斡旋重启六方会谈,从紧急救援印尼地震到向黎巴嫩增派联合国维和人员 ……
这个充满东方智慧的名词频频出现在重大国际场合,它所阐释的国际关系新理念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引起共鸣。
本章小结:
1、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经历了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2、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关系,同国际社会一道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动国际秩序向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