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学院,邓贤明社 会 学 原 理
2007.12
第十一章 社区教学目标,理解社区概念的含义,了解社区的类型;掌握社区的构成要素及其自身的协调发展机制;理解城乡互动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及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及其原则;了解虚拟社区的概念、特征及其与实在社区的联系。
重点难点,城市社区、农村社区的特征,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社区的构成要素及其自身协调机制。
内容拓展,城乡社区的协调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时数,3学时一、社区的含义二、社区的类型三、社区自身的协调发展四、城乡互动与协调发展五、虚拟社区思考题教学内容一、社区的含义
1、社区概念。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社区就是聚居在一定地域中的人群的生活共同体。社区是以多种社会关系的结合,从事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性的社会实体。)社区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社区总要占有一定的地域,社区形态多存在于一定的地理空间中。
社区的存在总离不开一定的人群。
社区中的人们由于共同的利益而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
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社区要有个方面的服务设施,如商业、服务业、文化、教育等设施。
社区有自己特有的文化。
每一个社区中的居民对自己所属的社区有一种情感和心理上的认同感。
2、社区与社会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社会不注重 地域 概念,它强调人们活动的社会空间。
从社会范围来看,人际关系 比较复杂和松散。社区中的人际关系较为密切。
在社会环境中,社会功能 比较复杂;在社区中,社会功能较明晰。
在社区中,非强制手段是 社会控制 的主要形式。
3、社区与小区的区别。
二、社区的类型
1、从纵向角度考察(其标准主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同时兼重时间因素),社区可分为:
传统社区;发展中社区,现代社区或发达社区。
2、从横向角度考察(注重的是空间特征),可分为空间性的社区和非空间性的社区。前者又有三类:
法定的社区,自然的社区,专能的社区。后者主要是精神社区。
3、我国当前城乡社区连续体的主要形式:
( 1)城市社区。城市社区这个概念,与都市或城市的含义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不一致的。一个大的城市可以包含若干社区;一个具体的城市社区,不一定只包含一个城市。
城市社区的特征:人口特质,人口密度高,异质性强;社会关系特质,人们间的交往广而不深,
以业缘联系为主;社会组织特质,组织数量多,结构复杂,一般以正式组织为主;生活方式特质,生活方式丰富多样,个性发展的余地较大;文化特质,
城市社区文化表现出理性化的特点,并呈现出一定的世俗化特征。
( 2)农村社区。农村社区的产生是与人类农业生产的出现联系在一起的,其形成途径主要有三种类型:自然起源;社会组合;农村建设农村社区的特征:地域特征;经济特征,以农业劳动为主,经济活动较为简单;社会特征,农村社区通常是以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家庭在社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化特征,
呈现出区域性、封闭性、经验性等特征;农村社区社会关系多为社区型而非社团型;农村社区的特点也表现在农民的思想中。
( 3)小城镇(集镇)社区;
( 4)城乡联合社区。
三、社区自身的协调发展社区自身的协调发展指的是社区内部各构成要素与整体的相互影响以及这些要素自身的发展,它是一种动态平衡。
社区的构成主要包括五个要素:地域环境,人的因素,文化,
社会活动,时间的分配。
1、地域环境与社区发展地域环境包括地理环境( 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动植物、土壤 )、资源环境( 土地、水、矿产等 )、人工环境。
社区发展首先需要一定的地理条件;资源条件对社区发展的影响更为直接,丰富的资源是社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社区地域环境建设要协调好两方面关系:社区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关系;地域环境与其他构成要素的关系。
2、社区发展中人的因素人的因素包括人口、社会群体和个人体系。
人口对社区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五个方面:人口数量的影响、人口结构的影响、人口素质的影响、人口密度的影响、人口流动和迁移的影响。
社会群体受社区发展影响,但社区群体的状况也会影响社区的发展。
个人体系对社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格、心理和态度取向上。
3、文化与社区发展社区文化包括物质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健康的文化能够促进生活成员的观念更新,从而有效地推动社区发展。
社区文化的协调发展包括如下内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协调;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协调;
城乡文化协调;中外文化协调。
4、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
( 1)所谓社区建设是对社区工作的总体概括,
是在政府的主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
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经济、政治和文化事业协调健康发展的过程。
社区建设实践是在社区服务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社区建设是在政府能力有限和社会资本的下降与丧失的双重背景下出现的。
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社区服务,社区卫生,
社区治安,社区文化等。
社区建设的实质是社区资源和社区力量的整合过程,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开发民间资源,发展社区自治,形成政府、基层组织和居民合作的局面。
当前社区建设以法定社区为操作单位。
( 2)社区发展是指社区成员在政府的协助下,
依靠自身的力量,协调社区各方面的关系,充分利用社区资源,通过互助和自治的方式,改进社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状况的过程。影响社区发展的因素有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人的行动等。
社区的发展最终依靠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为社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物资基础;社会分工为社区发展提供了多种途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社区的经济结构和规模;生产力对社区发展的影响还表现在社区生活方面。
四、城乡互动与协调发展
1、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的差异在职业结构方面的差异:农村的职业结构比较单纯。
在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差异:农村居民的大部分时间用于户外活动。
在社会容量方面的差异:农村人口密度低。
在人口性质方面的差异;农村人口的同质性强。
在社会结构方面的差异:农村分工简单,社会分化和阶层区分的程度低,阶层少。
在社会流动方面的差异:农村流动较少。
在人口迁移方向方面的差异。
2、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一元是由市民组成的城市社会,一元是由农民组成的农村社会。这种二元结构是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是包括二元就业制度、二元福利保障制度、
二元教育制度、二元公共事业投入制度在内的一系列制度体系。
行政主导型的二元社会结构向市场主导型的二元社会结构的转变。
3、城乡协调发展的融合理论优先发展乡村社区的模式。“优先”应当是
“优势”。
重点发展城市社区的理论模式。
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理论模式。
4、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
优势发展的原则;整体发展的原则;互益发展的原则;地区平衡发展的原则。
5、城市布局理论环境与城市布局。资源、能源、水陆交通等方面的环境是城市定位发展的重要条件。
经济发展与城市布局。经济的发展会促进城市的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城市的发展又会带动周围地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人口与城市布局。城市的建立取决于环境的条件和人们的经济活动。人口如何布局取决于人们经济活动的布局,取决于资源的分布和城市的分布。
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是明显的。
6、转型期社区的协调发展当代中国社区转型的特点。
在社区转型中,要依据市场变化,弱化行政干预,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培育社区内部及社区之间的自组织能力。
充分重视因大型开发项目而引起的非自愿性搬迁及社区重建。
五、虚拟社区
1、概念:虚拟社区是指网民在电子网络空间进行频繁的社会互动而形成的具有文化认同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场所。虚拟社区的本质。
2、特征:交往具有超时空性;人际互动具有匿名性和彻底的符号性;人际关系较为松散,社区群体的流动较为频繁;自由、平等、民主、自治和共享的准则。
3、虚拟社区与实在社区的关系:二者最大的差异表现在地域空间的界定上,但又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虚拟社区是对实在社区的反映与重构虚拟社区反作用于实在社区,为实在社区的重组和再造增加新的元素,二者在功能上是互补的。
思考题
1.农村社区的特点有哪些?
2.城市社区的特点有哪些?
3.如何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
4.虚拟社区有实在社区有何关系?
主讲邓贤明 老师谢谢各位同学
THE END
visionClub
工艺美术组工艺美术组服装设计组服装设计组工艺美术组工艺美术组服装设计组服装设计组
December15
2007
2007.12
第十一章 社区教学目标,理解社区概念的含义,了解社区的类型;掌握社区的构成要素及其自身的协调发展机制;理解城乡互动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及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及其原则;了解虚拟社区的概念、特征及其与实在社区的联系。
重点难点,城市社区、农村社区的特征,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社区的构成要素及其自身协调机制。
内容拓展,城乡社区的协调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时数,3学时一、社区的含义二、社区的类型三、社区自身的协调发展四、城乡互动与协调发展五、虚拟社区思考题教学内容一、社区的含义
1、社区概念。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社区就是聚居在一定地域中的人群的生活共同体。社区是以多种社会关系的结合,从事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性的社会实体。)社区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社区总要占有一定的地域,社区形态多存在于一定的地理空间中。
社区的存在总离不开一定的人群。
社区中的人们由于共同的利益而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
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社区要有个方面的服务设施,如商业、服务业、文化、教育等设施。
社区有自己特有的文化。
每一个社区中的居民对自己所属的社区有一种情感和心理上的认同感。
2、社区与社会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社会不注重 地域 概念,它强调人们活动的社会空间。
从社会范围来看,人际关系 比较复杂和松散。社区中的人际关系较为密切。
在社会环境中,社会功能 比较复杂;在社区中,社会功能较明晰。
在社区中,非强制手段是 社会控制 的主要形式。
3、社区与小区的区别。
二、社区的类型
1、从纵向角度考察(其标准主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同时兼重时间因素),社区可分为:
传统社区;发展中社区,现代社区或发达社区。
2、从横向角度考察(注重的是空间特征),可分为空间性的社区和非空间性的社区。前者又有三类:
法定的社区,自然的社区,专能的社区。后者主要是精神社区。
3、我国当前城乡社区连续体的主要形式:
( 1)城市社区。城市社区这个概念,与都市或城市的含义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不一致的。一个大的城市可以包含若干社区;一个具体的城市社区,不一定只包含一个城市。
城市社区的特征:人口特质,人口密度高,异质性强;社会关系特质,人们间的交往广而不深,
以业缘联系为主;社会组织特质,组织数量多,结构复杂,一般以正式组织为主;生活方式特质,生活方式丰富多样,个性发展的余地较大;文化特质,
城市社区文化表现出理性化的特点,并呈现出一定的世俗化特征。
( 2)农村社区。农村社区的产生是与人类农业生产的出现联系在一起的,其形成途径主要有三种类型:自然起源;社会组合;农村建设农村社区的特征:地域特征;经济特征,以农业劳动为主,经济活动较为简单;社会特征,农村社区通常是以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家庭在社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化特征,
呈现出区域性、封闭性、经验性等特征;农村社区社会关系多为社区型而非社团型;农村社区的特点也表现在农民的思想中。
( 3)小城镇(集镇)社区;
( 4)城乡联合社区。
三、社区自身的协调发展社区自身的协调发展指的是社区内部各构成要素与整体的相互影响以及这些要素自身的发展,它是一种动态平衡。
社区的构成主要包括五个要素:地域环境,人的因素,文化,
社会活动,时间的分配。
1、地域环境与社区发展地域环境包括地理环境( 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动植物、土壤 )、资源环境( 土地、水、矿产等 )、人工环境。
社区发展首先需要一定的地理条件;资源条件对社区发展的影响更为直接,丰富的资源是社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社区地域环境建设要协调好两方面关系:社区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关系;地域环境与其他构成要素的关系。
2、社区发展中人的因素人的因素包括人口、社会群体和个人体系。
人口对社区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五个方面:人口数量的影响、人口结构的影响、人口素质的影响、人口密度的影响、人口流动和迁移的影响。
社会群体受社区发展影响,但社区群体的状况也会影响社区的发展。
个人体系对社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格、心理和态度取向上。
3、文化与社区发展社区文化包括物质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健康的文化能够促进生活成员的观念更新,从而有效地推动社区发展。
社区文化的协调发展包括如下内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协调;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协调;
城乡文化协调;中外文化协调。
4、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
( 1)所谓社区建设是对社区工作的总体概括,
是在政府的主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
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经济、政治和文化事业协调健康发展的过程。
社区建设实践是在社区服务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社区建设是在政府能力有限和社会资本的下降与丧失的双重背景下出现的。
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社区服务,社区卫生,
社区治安,社区文化等。
社区建设的实质是社区资源和社区力量的整合过程,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开发民间资源,发展社区自治,形成政府、基层组织和居民合作的局面。
当前社区建设以法定社区为操作单位。
( 2)社区发展是指社区成员在政府的协助下,
依靠自身的力量,协调社区各方面的关系,充分利用社区资源,通过互助和自治的方式,改进社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状况的过程。影响社区发展的因素有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人的行动等。
社区的发展最终依靠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为社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物资基础;社会分工为社区发展提供了多种途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社区的经济结构和规模;生产力对社区发展的影响还表现在社区生活方面。
四、城乡互动与协调发展
1、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的差异在职业结构方面的差异:农村的职业结构比较单纯。
在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差异:农村居民的大部分时间用于户外活动。
在社会容量方面的差异:农村人口密度低。
在人口性质方面的差异;农村人口的同质性强。
在社会结构方面的差异:农村分工简单,社会分化和阶层区分的程度低,阶层少。
在社会流动方面的差异:农村流动较少。
在人口迁移方向方面的差异。
2、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一元是由市民组成的城市社会,一元是由农民组成的农村社会。这种二元结构是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是包括二元就业制度、二元福利保障制度、
二元教育制度、二元公共事业投入制度在内的一系列制度体系。
行政主导型的二元社会结构向市场主导型的二元社会结构的转变。
3、城乡协调发展的融合理论优先发展乡村社区的模式。“优先”应当是
“优势”。
重点发展城市社区的理论模式。
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理论模式。
4、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
优势发展的原则;整体发展的原则;互益发展的原则;地区平衡发展的原则。
5、城市布局理论环境与城市布局。资源、能源、水陆交通等方面的环境是城市定位发展的重要条件。
经济发展与城市布局。经济的发展会促进城市的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城市的发展又会带动周围地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人口与城市布局。城市的建立取决于环境的条件和人们的经济活动。人口如何布局取决于人们经济活动的布局,取决于资源的分布和城市的分布。
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是明显的。
6、转型期社区的协调发展当代中国社区转型的特点。
在社区转型中,要依据市场变化,弱化行政干预,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培育社区内部及社区之间的自组织能力。
充分重视因大型开发项目而引起的非自愿性搬迁及社区重建。
五、虚拟社区
1、概念:虚拟社区是指网民在电子网络空间进行频繁的社会互动而形成的具有文化认同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场所。虚拟社区的本质。
2、特征:交往具有超时空性;人际互动具有匿名性和彻底的符号性;人际关系较为松散,社区群体的流动较为频繁;自由、平等、民主、自治和共享的准则。
3、虚拟社区与实在社区的关系:二者最大的差异表现在地域空间的界定上,但又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虚拟社区是对实在社区的反映与重构虚拟社区反作用于实在社区,为实在社区的重组和再造增加新的元素,二者在功能上是互补的。
思考题
1.农村社区的特点有哪些?
2.城市社区的特点有哪些?
3.如何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
4.虚拟社区有实在社区有何关系?
主讲邓贤明 老师谢谢各位同学
THE END
visionClub
工艺美术组工艺美术组服装设计组服装设计组工艺美术组工艺美术组服装设计组服装设计组
December15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