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第十三章 主要社会问题分析教学目标,理解社会问题的概和特征,了解社会问题的类型,掌握关于社会问题的理论结束,了解人口问题的表现,理解人口增长与环境及社会发展的关系,关注人口结构的变化;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成立的前提、与一般社会问题的区别及其内在规定性,了解关于环境问题的理论解释;理解贫困问题的概念和贫困的类型,掌握关于贫困问题的理论解释,关注弱势群体和社会排斥问题;了解国内外关于犯罪问题的理论解释。
重点难点,社会问题的概念,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贫困问题的成因和解决对策。
内容拓展,就业问题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时数,6学时一、社会问题概述二、人口问题三、环境问题四、贫困问题五、犯罪问题六、就业问题思考题教学内容一、社会问题概述
(一)社会问题的含义
1.美国社会学者富勒和迈尔斯认为,社会问题是
“被大多数人所承认的偏离他们某些社会规范的社会状况。”
2.美国社会学者默顿和尼斯比特指出,社会问题既是一种客观行为,即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又含有较强的主观意识,是为大多数社会成员视为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
3.我国学者孙本文的观点。
4.广义的社会问题。狭义的社会问题: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阻碍因素,影响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
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
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
5.社会问题的四个构成要素:必须有一种或数种社会现象产生失调情况(“客观事实”;这种失调影响了许多人的社会生活(“公共问题”);这种失调引起了社会多数成员的注意(“公众认定”);
这种失调必须运用社会力量才能予以解决(“社会行动”)。
(二)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
1.普遍性和变异性。社会问题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社会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时间里各具特点
2.复合性和周期性。复合性是指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和社会后果的复杂性质,这源于社会系统的复杂性;周期性源于社会冲突的永恒性。
3.破坏性和集群性。破坏性是社会问题的基本特征。集群性也可称之为联动性。
(三)社会问题的类型
1.从社会问题发生的领域划分,政治性社会问题、
经济性社会问题、文化性社会问题和日常生活中的社会问题。
2.从社会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分,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劳工问题、贫困问题、教育问题、家庭问题、交通问题、犯罪问题等。
3.从社会问题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地区差异分,普遍性社会问题,特殊性社会问题。
4.从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分,结构失调性社会问题,功能失调性社会问题。
(四)社会问题的理论研究
1.社会整合理论。社会问题的产生与社会整合程度的高低有密切关系,过高或过低的社会整合都会引起社会问题。
2.文化失调理论。道德观念不能与技术发展相适应,这种文化严重失调现象是现代社会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
3.社会解体理论。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使原来的社会秩序无法维持和继续下去,而逐渐被新的社会制度代替的过程。社会解组:失范,文化冲突,价值崩溃。
社会问题源于社会解组,社会解组源于社会变迁。
4.价值冲突理论。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不同,人们对同一社会问题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和不同的立场、态度等,因此会引起群体间无休止的冲突。
5.社会病理学。社会病态是指社会关系中不协调的现象,包括个人违背社会道德的期望,无法促进社会平稳持续进展。同时,剧烈的社会变迁使某些个人的社会化无法顺利进行。
6.偏差行为理论。这种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是社会结构学派和社会过程学派对失范行为和偏差行为的研究。一种观点认为,社会问题或偏差行为的产生不完全是价值冲突的结果,也不一定是社会解组造成的,而是社会提供给人们的机会不均等,使得一部分人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顺利达到目标,而另一部分人却没有合法的途径,只好铤而走险,参与偏差行为。另一种观点认为,偏差行为的产生虽受社会解组的影响,但并非由社会解组直接造成,而是不恰当的社会化的结果。(这种理论强调的是角色)。
7.标签论。侧重于主观方面探讨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就是对违反社会规范或社会期望所产生的社会反应。在社会群体中,偏差的产生是为了替那些犯法、构成偏差的人制定规则,并且还将这些规则应用到特别人身上,将他们贴标签为“外来者”。当个人或某种社会状况被贴上“有问题”
或“偏差”的标签时,就会导致人类关系的重新组合,往往促成更多的“问题”或“偏差”。
8.社会建构主义。社会问题的出现是社会建构的结果,主观行为对客观事实的建构。
9.批判理论。它把着眼点放在宏观社会结构、
社会制度与阶级关系方面。社会问题完全是由统治阶级或政治权力和其他强权造成的,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不平等、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五)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
1.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成因:历史遗留问题,转型中的问题。
2.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特征:社会问题的交织性;
社会问题的突发性;社会问题的多面性。
3.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特点。
二、人口问题
1.人口数量问题
( 1)衡量人口增长速度的指标: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人口倍增时间,每增加 10亿人口所需要的时间。
( 2)马尔萨斯人口理论。人口将会以几何级数增长,而土地、
粮食和其他物质资源则是以算术级数增长,最终会使更多的人生活在贫困之中。
( 3)人口与环境问题。自然环境的剧烈变化,
越来越多地来自人类的活动。人口越多,需要消耗的资源也随之增多,同时向环境排放污染物也就越多。人口快速增长,在发展中国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更为紧迫。
( 4)人口与发展问题。人口的过快增长和过度人口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从一定意义上说,人口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之一。人口变迁的三个阶段。发达国家之所以能较快完成人口转变,是因为经济的较快发展,以及由此促进了文化的变迁,其中城市化和小家庭观念起了重要作用。
( 5)稳定人口的政策选择。
2、人口质量问题(人口总体在德、智、体等方面的表现)
3、人口结构问题。一是年龄结构。当总人口中 60
岁或 65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比例升高,而其他年龄组人口比例相应下降,这一过程就称为人口老龄化。当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 7%时,可称之为人口老化。中国的人口老化问题更为严重。对策;
调整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二是性别结构,男女性别比例失调。三是人口的地区结构问题,人口地区分布不合理。
三、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概念。生态环境问题分为两类:原生环境问题或第一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或第二环境问题。后者又分为两种:
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导致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城市化和工业化高速发展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
2.环境问题成立的前提。环境承载能力的有限性;技术的有限性;尊重人的价值,特别是生命的价值;通过人类行为改变环境的可能性。
3.环境问题与一般社会问题的区别。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应包含对于其主观建构过程的解释;多数人注意并不是环境问题的构成要素;对环境问题的存在究竟是否损害多数人的利益,实际上存在着分歧极大的判断;环境问题有滞后性。
4.环境问题的内在规定性。从存在状态看,有历史性与现实性统一的特征;从产生的社会原因看,有局部性和整体性同意的特征;从产生过程看,有事实性与建构性统一的特征;从产生的影响看,有地区性和全球性统一的特征。
5.今世界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 1)水土流失,
沙漠化加快,人均耕地日益减少。( 2)森林减少,
草原退化,动植物资源迅速叫少。( 3)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增强,酸雨危害加剧。( 4)淡水资源短缺。( 5)各种污染日益严重。
6.关于环境问题的理论解释。
( 1)结构功能主义模式。人们价值的扭曲,西方文化的物质主义和贪婪本质,环境问题是社会过程的自然结果,社会系统会自动调整以建设性地回应环境威胁。
( 2)社会冲突论模式。社会中的权力分配是不平等的,环境的产生源于有利于精英利益的社会安排,
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必然制造环境威胁,全球环境危机是全球财富和全力分化的直接后果。
( 3)建构主义模式。对于人类自身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解释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的人对环境状况的认知不一样,特定的环境状况最终被“确认”为环境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不同意见之间竞争的暂时结果。
7.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20世纪 60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发起了“第一次环境革命”。 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世界环境大会,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人们开始改变习以为常的“世界是无限的”观点。 80年代末发生了“第二次环境革命”。 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为首的高级专门委员会受联合国委托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把环境问题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 1989年 5月第 16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宣言,,正式肯定了这一概念。 1992年 6月在巴西首都召开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
通过了,21世纪议程,。 1995年 3月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第一次有关社会发展问题的世界首脑会议,
“可持续发展”得到了公认。中国于 1994年 3月制定了世界首部国家级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 21世纪议程 ——
中国 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8.环境保护的方针。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
四、贫困问题
1.贫困的概念。所谓贫困,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说,
是个人或家庭缺乏必要的资源。现代社会中对于贫困的理解与把握总表现为操作性。
2.贫困的类型。
( 1)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绝对贫困的概念不与社会的整体收入的发展水平有关,只能进行客观地衡量比较,而不受外界生活水准变化的影响;相对贫困测量的是社会财富在不同阶层或群体间分配问题,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反映出疏忽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程度。
( 2)初级贫困与次级贫困
( 3)过渡性贫困与持续性贫困
( 4)公开贫困与隐蔽贫困
( 5)制度性贫困、区域性贫困与阶层性贫困
( 6)国内贫困与国际贫困
3.关于贫困的理论解释
( 1)个体主义解释。任何人都有机会获得发展,如果一个人陷于贫困,那肯定是个人的原因,包括个人经济上的失败、遗传因素、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不良的生活方式、家庭环境等等。(这种观点并不否认特殊环境下的贫困就不应该由个人承担责任。)
( 2)贫困文化论。贫困本身实际上表现为一种自我维持的文化体系,也就是贫困文化。穷人由于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结果形成了一套特定的生活方式、
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诸如屈从意识、不愿意规划未来、没有实现理想的能力以及怀疑权威等等。贫困文化是全世界城市能人的共同特点。
( 3)贫困处境论:贫困文化的内容可分为三种:
贫困的状况,贫困的行为模式,贫困的价值观念。
贫困的状况决定了贫困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而不是相反。它更加强调能人所处的特殊环境对于形成贫困亚文化的作用,这种文化是能人无从选择的结果;并不存在一种不分地地域和文化的“贫困亚文化”。
( 4)结构性解释。它把贫困现象看作是社会结构(包括社会制度结构)的产物。社会的一些制度安排实际上对贫困有着再生产的作用。 1)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2)当代冲突学派认为,反贫困的重点在于调整社会资源分配,特别是全力资源的分配,增加穷人的权力,帮助其维护和获取正当利益,摆脱其贫困状况。 3)功能主义社会学家认为,贫困是所有社会都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有其自身的合理性,故反贫困不仅不是必须的,而且也很难奏效。 4)福利制度贫困论。 5)
转型论认为,特定的社会转型也可以改变贫困者的构成,制造新的贫困阶层。
4.中国农村的扶贫开发。四个阶段;取得的成就;
存在的问题。 治理贫困的新理念,关于造成贫困的责任,不应只强调个人因素;变剩余型扶贫为制度性扶贫;为变“输血”机制为“造血”机制;帮助者与被帮助者的平等,消除施舍思想;贫困治理的国际合作。
5.中国城市的贫困问题。具有明显的转型特征。
6.弱势群体与社会排斥问题
( 1)弱势群体的含义。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由于某些障碍以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弱势群体并为形成真正的群体,其内部可能没有被组织化,它是同类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成员的集合。
( 2)弱势群体的特征。生物性特征,1)在生命周期中处于非生产性或依赖性阶段的人群,2)
由于一些特殊的事件使得生命有机体处于低度自我维持状态的人群。社会性特征,1)生产、政治、社会活动等的低参与者,2)个人较低的自我满足能力和交换能力。
( 3)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直接原因是他们的个人能力不足,深层原因是社会结构的缺陷(社会结构的不合理、
不公平;社会福利制度的不完备、不健全)。
( 4)弱势群体的类型。自然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
( 5)社会排斥与弱势群体。针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排斥,
是指社会主导群体在社会意识和政策法规等不同层面对边缘化的弱势群体进行的社会排斥。社会排斥还包括自我排斥,即由于长期处于不利的社会地位和资源获得状况,自愿将自己放在公共空间之外,疏远于主流社会。社会排斥具有在生产的性质。(与社会排斥相对应的是社会接纳,
一个社会的所有成员在形式上和现实中拥有民事权、政治权、社会权及相应的义务,主要指拥有平等的参与机会)
五、犯罪问题
1.西方犯罪学的主要流派
( 1)犯罪社会学理论。其核心是“社会人”的人性假设,犯罪的原因不只在于人体生理特征,更重要的是在于社会因素。
( 2)经济分析学派的犯罪理论。从“理性人”的假设出发,认为犯罪是犯罪人“利益最大化”选择的结果。他们认为经济学是一种普适性分析工具,
适合于分析许多非经济问题,包括犯罪问题。经济分析的三大核心假设:最大化行为,市场均衡,偏好稳定。
2.国内犯罪问题研究的主要理论。
( 1)“同步论”。经济增长与犯罪现象之间存在一种“同步”效应。犯罪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代价,因而经济发展和犯罪增加的对应关系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该理论容易被证伪:经济发展对财产犯罪有特别明显的影响,
但对其他类型犯罪并无明显影响;经济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经济危机时和经济繁荣时对财产犯罪都有影响。
( 2)多因论。
( 3)成本论。某项犯罪行为的犯罪率与犯罪效益成正比关系,而犯罪效益与犯罪收益与犯罪成本有关。在一定时期,
犯罪收益基本不变,因此犯罪效益与犯罪成本成反比关系,
亦即犯罪率与犯罪成本成反比关系。犯罪成本可分为现实成本和预期成本,但现实成本与预期成本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预期成本与定罪率有关。
六、就业问题
1.就业是指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从事某种劳动或工作,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以维持生活的劳动。广义说来,劳动就业就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创造社会价值的活动。在不同社会条件下,就业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在工业社会,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之间发生了谋种程度的分离。劳动者要通过一定的社会机构和社会机制才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就业问题被突出出来了。
2.失业的成因:( 1)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的变迁会造成失业。( 2)经济因素的影响。( 3)人口的过度发展,新的劳动力的大量出现,就业岗位跟不上劳动力增长的速度是失业产生的直接原因。( 4)科学技术进步和技术调整。( 5)季节变动。
3.失业的影响,负功能:失业实际上是对劳动力资源的闲置;失业剥夺了一些人的就业机会,经济上的损失和社会正常生活的游离会使失业者产生不满心理,冲击社会秩序。失业给当时人的发展带来障碍。正功能:淘汰功能;在人浮于事、隐性失业严重的情况下,必要的显形事业可以提高劳动和工作效率;失业可以给当事人以压力。
4.我国面临的就业问题:( 1)新增劳动力带来的就业压力;( 2)解决隐性失业和体制改革造成的失业问题。
5.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 1)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2)广开就业渠道,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3)继续控制人口增长。( 4)建立待失业保险制度。
思考题
1.社会学与社会问题是什么样的关系?
2.社会问题的含义和特征是什么?
3.为什么要强调可持续发展战略?
4.我国应如何解决贫困问题?
5.我国人口问题有何具体表现?其中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6.怎样解决我国的就业难问题?
主讲邓贤明 老师谢谢各位同学
THE END
visionClub
工艺美术组工艺美术组服装设计组服装设计组工艺美术组工艺美术组服装设计组服装设计组
December15
2007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Sociology
第十三章 主要社会问题分析教学目标,理解社会问题的概和特征,了解社会问题的类型,掌握关于社会问题的理论结束,了解人口问题的表现,理解人口增长与环境及社会发展的关系,关注人口结构的变化;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成立的前提、与一般社会问题的区别及其内在规定性,了解关于环境问题的理论解释;理解贫困问题的概念和贫困的类型,掌握关于贫困问题的理论解释,关注弱势群体和社会排斥问题;了解国内外关于犯罪问题的理论解释。
重点难点,社会问题的概念,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贫困问题的成因和解决对策。
内容拓展,就业问题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时数,6学时一、社会问题概述二、人口问题三、环境问题四、贫困问题五、犯罪问题六、就业问题思考题教学内容一、社会问题概述
(一)社会问题的含义
1.美国社会学者富勒和迈尔斯认为,社会问题是
“被大多数人所承认的偏离他们某些社会规范的社会状况。”
2.美国社会学者默顿和尼斯比特指出,社会问题既是一种客观行为,即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又含有较强的主观意识,是为大多数社会成员视为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
3.我国学者孙本文的观点。
4.广义的社会问题。狭义的社会问题: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阻碍因素,影响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
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
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
5.社会问题的四个构成要素:必须有一种或数种社会现象产生失调情况(“客观事实”;这种失调影响了许多人的社会生活(“公共问题”);这种失调引起了社会多数成员的注意(“公众认定”);
这种失调必须运用社会力量才能予以解决(“社会行动”)。
(二)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
1.普遍性和变异性。社会问题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社会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时间里各具特点
2.复合性和周期性。复合性是指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和社会后果的复杂性质,这源于社会系统的复杂性;周期性源于社会冲突的永恒性。
3.破坏性和集群性。破坏性是社会问题的基本特征。集群性也可称之为联动性。
(三)社会问题的类型
1.从社会问题发生的领域划分,政治性社会问题、
经济性社会问题、文化性社会问题和日常生活中的社会问题。
2.从社会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分,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劳工问题、贫困问题、教育问题、家庭问题、交通问题、犯罪问题等。
3.从社会问题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地区差异分,普遍性社会问题,特殊性社会问题。
4.从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分,结构失调性社会问题,功能失调性社会问题。
(四)社会问题的理论研究
1.社会整合理论。社会问题的产生与社会整合程度的高低有密切关系,过高或过低的社会整合都会引起社会问题。
2.文化失调理论。道德观念不能与技术发展相适应,这种文化严重失调现象是现代社会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
3.社会解体理论。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使原来的社会秩序无法维持和继续下去,而逐渐被新的社会制度代替的过程。社会解组:失范,文化冲突,价值崩溃。
社会问题源于社会解组,社会解组源于社会变迁。
4.价值冲突理论。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不同,人们对同一社会问题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和不同的立场、态度等,因此会引起群体间无休止的冲突。
5.社会病理学。社会病态是指社会关系中不协调的现象,包括个人违背社会道德的期望,无法促进社会平稳持续进展。同时,剧烈的社会变迁使某些个人的社会化无法顺利进行。
6.偏差行为理论。这种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是社会结构学派和社会过程学派对失范行为和偏差行为的研究。一种观点认为,社会问题或偏差行为的产生不完全是价值冲突的结果,也不一定是社会解组造成的,而是社会提供给人们的机会不均等,使得一部分人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顺利达到目标,而另一部分人却没有合法的途径,只好铤而走险,参与偏差行为。另一种观点认为,偏差行为的产生虽受社会解组的影响,但并非由社会解组直接造成,而是不恰当的社会化的结果。(这种理论强调的是角色)。
7.标签论。侧重于主观方面探讨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就是对违反社会规范或社会期望所产生的社会反应。在社会群体中,偏差的产生是为了替那些犯法、构成偏差的人制定规则,并且还将这些规则应用到特别人身上,将他们贴标签为“外来者”。当个人或某种社会状况被贴上“有问题”
或“偏差”的标签时,就会导致人类关系的重新组合,往往促成更多的“问题”或“偏差”。
8.社会建构主义。社会问题的出现是社会建构的结果,主观行为对客观事实的建构。
9.批判理论。它把着眼点放在宏观社会结构、
社会制度与阶级关系方面。社会问题完全是由统治阶级或政治权力和其他强权造成的,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不平等、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五)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
1.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成因:历史遗留问题,转型中的问题。
2.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特征:社会问题的交织性;
社会问题的突发性;社会问题的多面性。
3.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特点。
二、人口问题
1.人口数量问题
( 1)衡量人口增长速度的指标: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人口倍增时间,每增加 10亿人口所需要的时间。
( 2)马尔萨斯人口理论。人口将会以几何级数增长,而土地、
粮食和其他物质资源则是以算术级数增长,最终会使更多的人生活在贫困之中。
( 3)人口与环境问题。自然环境的剧烈变化,
越来越多地来自人类的活动。人口越多,需要消耗的资源也随之增多,同时向环境排放污染物也就越多。人口快速增长,在发展中国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更为紧迫。
( 4)人口与发展问题。人口的过快增长和过度人口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从一定意义上说,人口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之一。人口变迁的三个阶段。发达国家之所以能较快完成人口转变,是因为经济的较快发展,以及由此促进了文化的变迁,其中城市化和小家庭观念起了重要作用。
( 5)稳定人口的政策选择。
2、人口质量问题(人口总体在德、智、体等方面的表现)
3、人口结构问题。一是年龄结构。当总人口中 60
岁或 65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比例升高,而其他年龄组人口比例相应下降,这一过程就称为人口老龄化。当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 7%时,可称之为人口老化。中国的人口老化问题更为严重。对策;
调整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二是性别结构,男女性别比例失调。三是人口的地区结构问题,人口地区分布不合理。
三、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概念。生态环境问题分为两类:原生环境问题或第一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或第二环境问题。后者又分为两种:
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导致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城市化和工业化高速发展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
2.环境问题成立的前提。环境承载能力的有限性;技术的有限性;尊重人的价值,特别是生命的价值;通过人类行为改变环境的可能性。
3.环境问题与一般社会问题的区别。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应包含对于其主观建构过程的解释;多数人注意并不是环境问题的构成要素;对环境问题的存在究竟是否损害多数人的利益,实际上存在着分歧极大的判断;环境问题有滞后性。
4.环境问题的内在规定性。从存在状态看,有历史性与现实性统一的特征;从产生的社会原因看,有局部性和整体性同意的特征;从产生过程看,有事实性与建构性统一的特征;从产生的影响看,有地区性和全球性统一的特征。
5.今世界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 1)水土流失,
沙漠化加快,人均耕地日益减少。( 2)森林减少,
草原退化,动植物资源迅速叫少。( 3)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增强,酸雨危害加剧。( 4)淡水资源短缺。( 5)各种污染日益严重。
6.关于环境问题的理论解释。
( 1)结构功能主义模式。人们价值的扭曲,西方文化的物质主义和贪婪本质,环境问题是社会过程的自然结果,社会系统会自动调整以建设性地回应环境威胁。
( 2)社会冲突论模式。社会中的权力分配是不平等的,环境的产生源于有利于精英利益的社会安排,
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必然制造环境威胁,全球环境危机是全球财富和全力分化的直接后果。
( 3)建构主义模式。对于人类自身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解释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的人对环境状况的认知不一样,特定的环境状况最终被“确认”为环境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不同意见之间竞争的暂时结果。
7.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20世纪 60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发起了“第一次环境革命”。 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世界环境大会,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人们开始改变习以为常的“世界是无限的”观点。 80年代末发生了“第二次环境革命”。 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为首的高级专门委员会受联合国委托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把环境问题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 1989年 5月第 16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宣言,,正式肯定了这一概念。 1992年 6月在巴西首都召开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
通过了,21世纪议程,。 1995年 3月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第一次有关社会发展问题的世界首脑会议,
“可持续发展”得到了公认。中国于 1994年 3月制定了世界首部国家级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 21世纪议程 ——
中国 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8.环境保护的方针。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
四、贫困问题
1.贫困的概念。所谓贫困,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说,
是个人或家庭缺乏必要的资源。现代社会中对于贫困的理解与把握总表现为操作性。
2.贫困的类型。
( 1)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绝对贫困的概念不与社会的整体收入的发展水平有关,只能进行客观地衡量比较,而不受外界生活水准变化的影响;相对贫困测量的是社会财富在不同阶层或群体间分配问题,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反映出疏忽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程度。
( 2)初级贫困与次级贫困
( 3)过渡性贫困与持续性贫困
( 4)公开贫困与隐蔽贫困
( 5)制度性贫困、区域性贫困与阶层性贫困
( 6)国内贫困与国际贫困
3.关于贫困的理论解释
( 1)个体主义解释。任何人都有机会获得发展,如果一个人陷于贫困,那肯定是个人的原因,包括个人经济上的失败、遗传因素、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不良的生活方式、家庭环境等等。(这种观点并不否认特殊环境下的贫困就不应该由个人承担责任。)
( 2)贫困文化论。贫困本身实际上表现为一种自我维持的文化体系,也就是贫困文化。穷人由于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结果形成了一套特定的生活方式、
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诸如屈从意识、不愿意规划未来、没有实现理想的能力以及怀疑权威等等。贫困文化是全世界城市能人的共同特点。
( 3)贫困处境论:贫困文化的内容可分为三种:
贫困的状况,贫困的行为模式,贫困的价值观念。
贫困的状况决定了贫困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而不是相反。它更加强调能人所处的特殊环境对于形成贫困亚文化的作用,这种文化是能人无从选择的结果;并不存在一种不分地地域和文化的“贫困亚文化”。
( 4)结构性解释。它把贫困现象看作是社会结构(包括社会制度结构)的产物。社会的一些制度安排实际上对贫困有着再生产的作用。 1)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2)当代冲突学派认为,反贫困的重点在于调整社会资源分配,特别是全力资源的分配,增加穷人的权力,帮助其维护和获取正当利益,摆脱其贫困状况。 3)功能主义社会学家认为,贫困是所有社会都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有其自身的合理性,故反贫困不仅不是必须的,而且也很难奏效。 4)福利制度贫困论。 5)
转型论认为,特定的社会转型也可以改变贫困者的构成,制造新的贫困阶层。
4.中国农村的扶贫开发。四个阶段;取得的成就;
存在的问题。 治理贫困的新理念,关于造成贫困的责任,不应只强调个人因素;变剩余型扶贫为制度性扶贫;为变“输血”机制为“造血”机制;帮助者与被帮助者的平等,消除施舍思想;贫困治理的国际合作。
5.中国城市的贫困问题。具有明显的转型特征。
6.弱势群体与社会排斥问题
( 1)弱势群体的含义。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由于某些障碍以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弱势群体并为形成真正的群体,其内部可能没有被组织化,它是同类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成员的集合。
( 2)弱势群体的特征。生物性特征,1)在生命周期中处于非生产性或依赖性阶段的人群,2)
由于一些特殊的事件使得生命有机体处于低度自我维持状态的人群。社会性特征,1)生产、政治、社会活动等的低参与者,2)个人较低的自我满足能力和交换能力。
( 3)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直接原因是他们的个人能力不足,深层原因是社会结构的缺陷(社会结构的不合理、
不公平;社会福利制度的不完备、不健全)。
( 4)弱势群体的类型。自然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
( 5)社会排斥与弱势群体。针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排斥,
是指社会主导群体在社会意识和政策法规等不同层面对边缘化的弱势群体进行的社会排斥。社会排斥还包括自我排斥,即由于长期处于不利的社会地位和资源获得状况,自愿将自己放在公共空间之外,疏远于主流社会。社会排斥具有在生产的性质。(与社会排斥相对应的是社会接纳,
一个社会的所有成员在形式上和现实中拥有民事权、政治权、社会权及相应的义务,主要指拥有平等的参与机会)
五、犯罪问题
1.西方犯罪学的主要流派
( 1)犯罪社会学理论。其核心是“社会人”的人性假设,犯罪的原因不只在于人体生理特征,更重要的是在于社会因素。
( 2)经济分析学派的犯罪理论。从“理性人”的假设出发,认为犯罪是犯罪人“利益最大化”选择的结果。他们认为经济学是一种普适性分析工具,
适合于分析许多非经济问题,包括犯罪问题。经济分析的三大核心假设:最大化行为,市场均衡,偏好稳定。
2.国内犯罪问题研究的主要理论。
( 1)“同步论”。经济增长与犯罪现象之间存在一种“同步”效应。犯罪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代价,因而经济发展和犯罪增加的对应关系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该理论容易被证伪:经济发展对财产犯罪有特别明显的影响,
但对其他类型犯罪并无明显影响;经济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经济危机时和经济繁荣时对财产犯罪都有影响。
( 2)多因论。
( 3)成本论。某项犯罪行为的犯罪率与犯罪效益成正比关系,而犯罪效益与犯罪收益与犯罪成本有关。在一定时期,
犯罪收益基本不变,因此犯罪效益与犯罪成本成反比关系,
亦即犯罪率与犯罪成本成反比关系。犯罪成本可分为现实成本和预期成本,但现实成本与预期成本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预期成本与定罪率有关。
六、就业问题
1.就业是指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从事某种劳动或工作,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以维持生活的劳动。广义说来,劳动就业就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创造社会价值的活动。在不同社会条件下,就业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在工业社会,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之间发生了谋种程度的分离。劳动者要通过一定的社会机构和社会机制才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就业问题被突出出来了。
2.失业的成因:( 1)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的变迁会造成失业。( 2)经济因素的影响。( 3)人口的过度发展,新的劳动力的大量出现,就业岗位跟不上劳动力增长的速度是失业产生的直接原因。( 4)科学技术进步和技术调整。( 5)季节变动。
3.失业的影响,负功能:失业实际上是对劳动力资源的闲置;失业剥夺了一些人的就业机会,经济上的损失和社会正常生活的游离会使失业者产生不满心理,冲击社会秩序。失业给当时人的发展带来障碍。正功能:淘汰功能;在人浮于事、隐性失业严重的情况下,必要的显形事业可以提高劳动和工作效率;失业可以给当事人以压力。
4.我国面临的就业问题:( 1)新增劳动力带来的就业压力;( 2)解决隐性失业和体制改革造成的失业问题。
5.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 1)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2)广开就业渠道,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3)继续控制人口增长。( 4)建立待失业保险制度。
思考题
1.社会学与社会问题是什么样的关系?
2.社会问题的含义和特征是什么?
3.为什么要强调可持续发展战略?
4.我国应如何解决贫困问题?
5.我国人口问题有何具体表现?其中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6.怎样解决我国的就业难问题?
主讲邓贤明 老师谢谢各位同学
THE END
visionClub
工艺美术组工艺美术组服装设计组服装设计组工艺美术组工艺美术组服装设计组服装设计组
December15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