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学院,邓贤明社 会 学 原 理
2007.12
第六章 社会角色教学目标,了解社会角色理论来源,理解社会角色之概念,了解社会角色类型,理解社会角色扮演的过程和技巧,掌握社会角色失调的表现和解决办法。
重点难点,社会角色的概念,社会角色的失调,社会角色的扮演内容拓展,角色的转换;过度角色化。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一、社会角色理论来源二、社会角色概念三、角色集(角色丛)
四、社会角色的类型五、社会角色的扮演六、社会角色的失调思考题一、社会角色理论来源
1.芝加哥学派(米德):角色是在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角色表演并没有一个先定的剧本,文化只能为角色扮演规定一个大致的范围。
2.拉尔夫 ·林顿:角色是在任何特定场合作为文化构成部分提供给行为者的一组规范。社会结构是一个行为规范体系,个人接受和遵循这些规范,因此角色是由社会文化塑造的。
3.“完形主义心理学”:人类的一切心理过程都是通过整合模式的发现与创造形成的,根据完形主义创造的含义是人类社会行为之基础。
4.社会戏剧论:角色和角色扮演的概念有助于将人际关系的个人系统置于有意识状态。
二、社会角色概念
1.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社会地位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社会地位决定着权利、义务和主要社会关系,决定着同其他地位上的个人的关系的性质与程度。故地位是角色的内在依据。地位和角色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2.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
3.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
三、角色集(角色丛)
1.多种角色集于一身(由多种地位所产生的多种角色之和)
2.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由一种地位所产生的多种角色之和)
4.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这是结构功能论者在社会关系层次上把握角色概念的;
角色是根据社会系统的需要分配给个人的,个人的行动要适应这种分配。着种意义上的角色是和地位一词配对使用的。另,符号互动论者的角色概念,是在个人层次上加以把握的,认为角色是在相互作用、相互行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角色概念是和自我概念紧密联系的。在互动的过程中,他人的态度逐渐被内化于自我之中,
这就形成了宾我的过程。
角色可以被定义为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
依据社会客观期望,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社会期望与个人表演”(周晓红)
四、社会角色的类型
1.从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上分: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这种区分是相对的,自导致角色的获得也与一个人的主客观条件有关。由先赋角色向自致角色的转变,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2.根据人们承担社会角色时的心理状态分:自觉的角色和不自觉的角色。究竟是自觉好还是不自觉好,并不能一概而论。
3.从社会角色规范化的程度分: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前者如职业角色,社会组织中的角色;后者如身份角色,初级群体中的角色。也可称之为正式角色和非正式角色。
4.从社会角色追求的目标上分: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功利性角色在社会中起的是提高效率的作用,而表现性角色则主要起表现社会公平、
社会正义的作用。
5.根据角色伴随个人在社会联系中的时间长短分:
永久性角色和伴随性角色。
五、社会角色的扮演
1、社会角色的确定社会角色的确定也就是要回答“我是谁”以及
“我应当是谁”的问题。在选择社会角色时,既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有能够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长期的社会生活可使个人明确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角色,但在新的环境中也会遇到角色确定的难题。
角色确定不当的三种情况:不能胜任角色;未能承担合适的角色;选择了不适当的角色。
角色确定的有效性,取决于是否符合实际,是否被别人承认。角色确定的有效性是长期努力的结果。
2、社会角色的表现
布景与道具。要适当、得体,与角色的特点相吻合。
衣着、仪表与言谈举止。衣着只是社会角色的外在表现,而仪表、言谈、举止则是社会角色内在品质的体现。
台前、台后的表现与社会角色表现上的配合。区分台前、台后的不同情境,要有出场意识。(孔子与不同的人谈话时的不同表现)
要表现出各种角色的 中心品质 (这取决于人的社会身份)。对于某一种社会情境,都有一种特别适合这一情境的行为方式,这叫,情境身份,。情境身份是中心品质在特定情境中的具体体现。(如周文王的“泽及朽骨”、周公“的一饭三吐脯”、李世民的“吃蝗虫”等)
3、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对角色的期待
对角色的领悟(也可看作是社会规范的内化)。角色认知和角色移情。
对角色的实践(角色建设,也称角色发展,这是一种文化创造,它为社会创造出新的社会角色规范)
4.角色的转换
个人应有明确的角色意识,时时不忘自己当时当地所扮演的角色,并努力完成好这一角色。随场合的变化而转换角色;随时间的推移、人事的变更而转换角色;适应社会变革而转换角色。
5.角色距离
角色距离就是一个人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与他要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异现象。一个人扮演社会角色,既然角色不完全就是他本人,一个人与所扮演的角色只总会有差异,这也反映了个人看法与社会看法的差异。表现出角色距离者,既包括那些其行为、品质 大不到角色规范的人,也包括那些其素质远在角色规范之上的人。因此,角色距离对处理人际关系、处理人事安排的启发意义。
六、社会角色的失调
1.角色冲突;一是角色间的冲突,常常是由于角色利益上的对立、角色期望的差别以及人们没有按角色规范行事等原因引起的。二是角色内的冲突,这又包括三种情况:一个人承担的多种社会角色同时对他提出了角色要求,使他难以胜任;一个人承担的几种社会角色,其行为规范互不相容;在单一的角色内部,有时也会发生冲突,
本能与社会要求的冲突。所以,应尽量使人的角色单一化。角色冲突产生的可能性和个体体验到的角色冲突的强度,一般取决于这样两个因素:
一是社会期望性质的差异;二是个体的角色扮演能力的高低。
2.角色不清:指的是社会大众和角色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社会的急剧变迁是造成角色不清的最主要原因。对转型期出现角色不清现象,要有宽容之新心,只要是符合法律、道德等社会规范的角色行为就没有必要去刻意反对或批评。只有经过长期互动,角色不清才能清除。
3.角色中断:是指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现象。角色中断的发生是由于人们在承担前一种角色时并没有为后一阶段所要承担的角色作好准备,或前一种角色所具有的一套行为规范与后来的新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相冲突。
4.角色失败:一是角色的承担者不得不中途推出角色;二是虽然还处在某中角色的地位上,但其表现被证明的失败的。角色失败通常是件坏事,
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可把变为好事。
5.角色紧张:角色紧张是由社会对角色的期望的不均衡性、实现社会角色的目的与手段间的矛盾程度和社会角色实践过程中的挫折等原因造成的。(在转型社会中,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着某中程度的心理危机,有失落、受挫、压抑感,
无助、无力、无效的消极心理氛围弥漫,社会角色的紧张尤为突出)
6.“过度角色化”,主要表现为角色对人的过度整合,具体表现为:外在的规定性与角色担当者的被动性在角色联结社会 —— 个人的过程中成为明显特征;角色压力的显在化及压力舒解渠道的缺乏。“好孩子”的过度社会化。那些被高度角色化虽然似乎能满足成年人社会的角色期待,但如果他们的心理成长和人格发展因此而受到影响、阻碍,
那他们就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故“好孩子”
也有自我倾向和反社会倾向。这是因为孩子们人格发展的原有条件(如孩子们的游戏团体)渐渐丧失,
而现代社会中社会的私性化(指个人私生活优先的生活准则)和青少年的个人化(个人从各种群体中离析出来)使人的社会化更现困难。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角色概念?
2.试述社会角色的类型。
3.试析社会角色的扮演。
4.怎样运用社会角色距离理论?
5.如何处理社会角色失调问题?
主讲邓贤明 老师谢谢各位同学
THE END
visionClub
工艺美术组工艺美术组服装设计组服装设计组工艺美术组工艺美术组服装设计组服装设计组
December15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