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一、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1、剩余价值率
(1)含义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间的比率就是剩余价值率,也被称作剥削率。
由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因此,就应当用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来表明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
(2)公式用m’表示剩余价值率,用m表示剩余价值,v表示可变资本,则:
剩余价值率(m’)=剩余价值(m)/可变资本(v)
剩余价值是由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工人在一个工作日的劳动,分成了两部分:工作日的一段时间,再生产出工人劳动力的价值,马克思把工人工作日的这一部分叫做必要劳动时间,把在这段时间内耗费的劳动叫做必要劳动;工人工作日的另一段时间,也即超过必要劳动时间的劳动时间,马克思称之为剩余劳动时间,把这段时间内耗费的劳动叫做剩余劳动。这样,
剩余价值率也可以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之比或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之比来表示,即:
剩余价值率(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在关于剩余价值率的两个公式中,前面一个是以物化劳动的形式表示剥削程度,它表明在雇佣工人新创造的价值中,资本家占有多少,工人得到多少;后面一个是以劳动时间的形式表示剥削程度,它表明在一个工作日里有多少时间是用来补偿劳动力的价值的,有多少时间是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剩余价值率是各不相同的。
2、剩余价值量
(1)剩余价值量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剩余价值率只是一个相对量,反映不出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的绝对量。所以,要了解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全面情况,不仅要了解剩余价值率,还要了解剩余价值量。如果剩余价值率是一定的,那么雇佣工人数量越多,剩余价值的绝对量就越多。
(2)剩余价值量的公式用M代表剩余价值量,m表示一个工人一个工作日创造的剩余价值,以v表示购买一个劳动力每天预付的可变资本,以V表示可变资本的总量,则剩余价值量的计算公式是:
M = m/v×V = m’×V
(3)决定剩余价值量多少的因素这个公式表明,剩余价值量的多少,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二是可变资本的多少。
(4)增加剩余价值量的途径资本家要增加剩余价值量,一个途径是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另一个途径是增加可变资本总量。
二、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含义所谓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指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地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量的方法。
假定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为6小时,工作日的长度为12小时,则剩余劳动时间为6小时;如果必要劳动时间不变,仍为6小时,而资本家把工作日延长到15小时,则剩余劳动时间便由6小时增加到9小时。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多,剩余价值量就越大。
2、由于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主要是通过延长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来实现的,因此它与雇佣工人一个工作日中劳动时间长度的确定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必要生活资料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一定的情况下,必要劳动时间一般是一个既定的量。因此,资本家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总是力图延长工作日。工作日虽然是个可变量,但它只能在一定限度内变动。工作日的最低界限不能只等于必要劳动时间,因为这样就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取终于两个因素:一是劳动者的生理界限。劳动者在一天24小时之内,必须有一部分吃饭、休息和睡眠的时间,以满足生理上的劳动力恢复的需要,二是社会道德界限。劳动者要有一定时间参加社会活动、文化生活、照顾家庭等,以满足精神的和社会生活的需要,这种需要的范围和数量要由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决定。而上述两个因素都是有一定弹性的,它们没有为工作日长度确定一个绝对的界限,因此工作日的长度有很大的伸缩性。
3、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中,工作日的长度总是一个确定的量,它的长度不是由理论来确定,而是取决于劳动力商品买卖双方的力量对比。
一方面,资本家按照劳动力的日价值购买劳动力,取得了劳动力一天的使用权,他就会尽量延长工作日,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另一方面,工人也以劳动力商品所有者的资格,反对资本家过度地延长工作日、不是使用而是在掠夺他的劳动力。因为劳动力存在于工人的身体之中,他能否连续地出卖,取决于劳动力能否正常地维持和再生产。这样,资本家坚持买者的权利,要求尽量延长工作日;工人则坚持卖者的权利,要求正常的工作日。
4、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资产阶级主要采取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来增加剩余价值量这是因为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生产技术还以手工工具和手工劳动为主要特征,只有依靠延长工作日才能增加剩余价值量。过度延长工作日,使工人过度劳累,寿命缩短,工伤事故增加。工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展开了缩短工作日的斗争。1866年英国工人阶级第一次提出8小时工作日的要求。随后,各国工人阶级相继展开了一系列缩短工作日和要求标准工作日的坚决斗争。二次大战后,随着工人阶级斗争的加强和科技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作日比战前缩短了。但是,无论工作日的绝对长度如何,工作日仍然由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所构成,工作日缩短的程度远远低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
三、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由于工作日的长度不可能无限延长,在工人阶段有组织的斗争下,工作日还表现出了逐步缩短的趋势,因此,相对于资本家无限追求剩余价值的动机而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并不是理想的方法,这就决定了资本家阶级还必须采取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来进一步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1、含义所谓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以后,直到当代资本主义时期,资产阶级榨取剩余价值和增加剩余价值量的主要方法。
比如,原来工作日的长度为12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为6小时,剩余劳动时间为6小时,剩余价值率为100%。如果这时雇佣工人一天的工作时间不变,但其中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4小时,则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增加到为8小时,从而剩余价值率提高到200%。
3、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即减少再生产工人劳动力价值所必需的时间为前提。
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唯一的办法就是直接降低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而要降低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就必须提高生产这些生活资料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并同时提高为生活资料生产部门提供生产资料的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就会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就会下降,再生产劳动力的必要劳动时间也会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就会延长,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的。
4、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各个资本家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虽然最终会促使相对剩余价值增加,但这并不是资本家的直接目的,资本家的直接目的是追求超额剩余价值。
(1)超额剩余价值的含义所谓超额剩余价值,就是个别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按社会价值出售所获得的剩余价值。
例如,生产某商品的某部门的一般企业,工人在12小时工作日中生产2件商品,每件商品的社会价值为10元,其中生产资料转移价值6元,新创造的价值为4元,则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总额为8元。假定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1倍,生产4件商品,生产资料转移价值为24元,每件商品的个别价值为8元,按照社会价值10元出卖,其差额2元就是超额剩余价值,4件商品共可获得超额剩余价值8元。
(2)二者的关系但是,个别或少数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各个资本家之间在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其结果是个别企业不可能长期垄断着先进的生产技术,因为其他企业也会竞相采用新技术。当先进技术得到普及后,该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得到普遍提高,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便会缩短,商品价值相应下降。原来先进的生产条件转化为一般的生产条件,商品的社会价值和个别价值之间的差额将不复存在,超额剩余价值便不存在了。这时,所有的资本家却都因此而得到相对剩余价值,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使单位商品价值降低,从而劳动力的价值亦相应降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得到延长。因此,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作为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一般结果而实现的。就是说,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每个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而其一般结果是使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5、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联系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从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看,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不论采取哪一种方法,其结果都是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剩余价值生产。
从两者之间的联系来看,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的起点。因为任何资本主义生产都必须把工作日绝对地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上,否则就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同时,只有把工作日分割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个部分,才能以此为出发点,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
计算题
⒈ 某制些厂拥有平均生产条件,资本家雇佣工人50人,工作日为8小时,工人人均4小时生产1双鞋,消耗生产资料价值为22元,每个工人1小时创造新价值2元,劳动力价值8元。计算:(1)该厂工作日中的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2)该资本家一天消耗的资本价值,其中c和v各为多少?(3)资本家一天共获得的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 (4)每双鞋的价值量。
解:(1)必要劳动时间=8/2=4(小时)
剩余劳动时间=8-4=4(小时)
(2)c=22×(8/4)×50=2200(元)
v=8×50=400(元)
共计耗费资本价值= c+v=2600(元)
(3)m=2×4×50=400(元)
m’=400/400=100%
(4)总价值=c+v+m=2200+400+400=3000(元)
总双数=8/4×50=100(双)
每双价值量=3000/100=30(元)
答:(1)工人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为4小时。
(2)资本家共耗费资本价值量为2600元,其中c为2200元,v为400元
(3)资本家一天共获取剩余价值400元,剩余价值率为100%
(4)每双鞋价值量为30元。
⒉ 某制鞋厂拥有一般生产条件,工作日为8小时,每个工人生产2双鞋,每双鞋社会价值量为30元,其中生产资料转移价值为22元,新创造价值为8元,工人日工资8元。如果该厂首先采用先进技术,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倍,工人日工资仍为8元。计算:该厂资本家一天从一个工人身上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
解:一个工人一天生产鞋=2×4=8(双)
社会价值总量=30×8=240(双)
个别价值总量=22×8+8+8=192(元)
超额剩余价值量=总社会价值量-总个别价值量=240-192=48(元)
答:该厂资本家一天从一个工人身上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量为48元。
三、剩余价值生产的发展
1、出现的新现象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使劳动生产率大为提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计算机所控制的自动化生产体系的出现,使机器部分地代替了人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以致出现了所谓“无人工厂”等等。然而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却大大增加了。这种现象一出现,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便以生产自动化造成工厂雇佣工人减少为借口,认为生产自动化装置已经成为剩余价值的新的独立的源泉。
2、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仍然是由雇佣工人的劳动创造的。这是因为:
(1)机器设备包括自动化系统装置,它们作为物质资料要素,仍然是劳动者劳动的物化形式,其本身的价值是在生产它们的过程中形成的、确定了的,因而在新的生产过程开始之后,它们只能借助于劳动者的具体劳动逐步地将自身的价值转移或再现在新产品当中,而不会创造出任何新价值。
(2)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因此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
自动化的机器虽然能够代替一部分人类劳动,但不能完全取代人的劳动,不能改变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过,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明显减少的是在生产现场直接操作的劳动者,但现场之外的劳动者,如从事研究、编制程序、调试、遥控和维修服务的人员却增加了。
(3)当个别企业的资本家首先采用先进的自动化生产体系而获得更多剩余价值时,这个剩余价值是该企业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其来源是这些企业劳动者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劳动。
(4)即使自动化生产在某一部门得到普及,使该部门得到的剩余价值高于其他部门,这时,该部门多得到的剩余价值也只不过是由于利润平均化规律的作用从其他劳动生产率较低的部门转移过来的,它的源泉来自那 些劳动生产率较低部门工人的剩余劳动。因此,那种认为机器可以创造价值的观点是错误的。
3、在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中,生产资料具有如下作用:
那么,是否说机器设备尤其生产自动化装置与剩余价值的生产及其量的变化毫无关系呢?回答也是否定的。在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中,生产资料具有如下作用:
(1)它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生产的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活劳动耗费的结果是最终要物化在商品之中的,惟此,活劳动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活劳动从消耗到凝结,完全是凭借生产工具和机器体系这些劳动手段而传导到劳动对象中去的。离开生产资料这一物质条件,不仅不能进行使用价值的生产,而且活劳动的耗费也不能物化在新产品中,形成产品的新价值。
(2)自动化装置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它在大幅度地替代直接劳动过程中的活劳动的同时,却也大大地扩大了生产劳动的范围。
生产自动化将工艺程序编制、产品设计、新技术研究与开发、机器维修、质量检验、组织管理等生产环节,同直接劳动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生产自动化就为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形成创造了新的生长点。
(3)生产自动化对于产品价值量和剩余价值量的膨胀具有一种“酵母”作用。
采用自动化生产的企业中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科技人员的比重必然会高于一般企业,因而在劳动过程中脑力劳动耗费会占有较大的比重。这种复杂劳动会形成更多的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
由此可见,生产自动化作为物质生产力因素,是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不可缺少的条件,它通过影响劳动支出范围、劳动复杂程度,减少个别劳动耗费,进而来影响剩余价值量的变化。
二次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传统机器体系发展为现代机器体系,机器大工业发展到了一个以自动控制为中心的新阶段。与此相适应,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也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具有了新的特点。剩余价值是和工人的实际收入同时增加,而工人实际收入增加的幅度小于剩余价值量增加的幅度。
新科技革命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生产出了更多的物质产品,丰富了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扩大了工人生活资料的范围、种类和数量,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又降低了生活资料的价值,从而减少了生产这些生活资料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工人可以用缩短了的必要劳动时间再生产出更多、更丰富的生活必需品。这样,即使工作日长度不变甚至缩短,剩余劳动时间也可以增加,相对剩余价值量也可以和工人实际收入同时增长。
新科技革命提高了劳动力的素质和劳动的智能化程度,复杂劳动在全社会的劳动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这样,在一定时期内,那些复杂劳动所占比重较多的企业或部门,就可以经常获得一个超额剩余价值量;同时,为补偿工人所耗费掉的复杂劳动,工人的实际收入也会表现为一个较大的价值量。这种超额剩余价值实质上是在工人实际收入有所增加的基础上获得的一种相对剩余价值。
1、剩余价值率
(1)含义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间的比率就是剩余价值率,也被称作剥削率。
由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因此,就应当用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来表明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
(2)公式用m’表示剩余价值率,用m表示剩余价值,v表示可变资本,则:
剩余价值率(m’)=剩余价值(m)/可变资本(v)
剩余价值是由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工人在一个工作日的劳动,分成了两部分:工作日的一段时间,再生产出工人劳动力的价值,马克思把工人工作日的这一部分叫做必要劳动时间,把在这段时间内耗费的劳动叫做必要劳动;工人工作日的另一段时间,也即超过必要劳动时间的劳动时间,马克思称之为剩余劳动时间,把这段时间内耗费的劳动叫做剩余劳动。这样,
剩余价值率也可以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之比或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之比来表示,即:
剩余价值率(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在关于剩余价值率的两个公式中,前面一个是以物化劳动的形式表示剥削程度,它表明在雇佣工人新创造的价值中,资本家占有多少,工人得到多少;后面一个是以劳动时间的形式表示剥削程度,它表明在一个工作日里有多少时间是用来补偿劳动力的价值的,有多少时间是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剩余价值率是各不相同的。
2、剩余价值量
(1)剩余价值量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剩余价值率只是一个相对量,反映不出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的绝对量。所以,要了解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全面情况,不仅要了解剩余价值率,还要了解剩余价值量。如果剩余价值率是一定的,那么雇佣工人数量越多,剩余价值的绝对量就越多。
(2)剩余价值量的公式用M代表剩余价值量,m表示一个工人一个工作日创造的剩余价值,以v表示购买一个劳动力每天预付的可变资本,以V表示可变资本的总量,则剩余价值量的计算公式是:
M = m/v×V = m’×V
(3)决定剩余价值量多少的因素这个公式表明,剩余价值量的多少,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二是可变资本的多少。
(4)增加剩余价值量的途径资本家要增加剩余价值量,一个途径是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另一个途径是增加可变资本总量。
二、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含义所谓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指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地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量的方法。
假定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为6小时,工作日的长度为12小时,则剩余劳动时间为6小时;如果必要劳动时间不变,仍为6小时,而资本家把工作日延长到15小时,则剩余劳动时间便由6小时增加到9小时。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多,剩余价值量就越大。
2、由于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主要是通过延长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来实现的,因此它与雇佣工人一个工作日中劳动时间长度的确定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必要生活资料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一定的情况下,必要劳动时间一般是一个既定的量。因此,资本家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总是力图延长工作日。工作日虽然是个可变量,但它只能在一定限度内变动。工作日的最低界限不能只等于必要劳动时间,因为这样就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取终于两个因素:一是劳动者的生理界限。劳动者在一天24小时之内,必须有一部分吃饭、休息和睡眠的时间,以满足生理上的劳动力恢复的需要,二是社会道德界限。劳动者要有一定时间参加社会活动、文化生活、照顾家庭等,以满足精神的和社会生活的需要,这种需要的范围和数量要由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决定。而上述两个因素都是有一定弹性的,它们没有为工作日长度确定一个绝对的界限,因此工作日的长度有很大的伸缩性。
3、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中,工作日的长度总是一个确定的量,它的长度不是由理论来确定,而是取决于劳动力商品买卖双方的力量对比。
一方面,资本家按照劳动力的日价值购买劳动力,取得了劳动力一天的使用权,他就会尽量延长工作日,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另一方面,工人也以劳动力商品所有者的资格,反对资本家过度地延长工作日、不是使用而是在掠夺他的劳动力。因为劳动力存在于工人的身体之中,他能否连续地出卖,取决于劳动力能否正常地维持和再生产。这样,资本家坚持买者的权利,要求尽量延长工作日;工人则坚持卖者的权利,要求正常的工作日。
4、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资产阶级主要采取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来增加剩余价值量这是因为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生产技术还以手工工具和手工劳动为主要特征,只有依靠延长工作日才能增加剩余价值量。过度延长工作日,使工人过度劳累,寿命缩短,工伤事故增加。工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展开了缩短工作日的斗争。1866年英国工人阶级第一次提出8小时工作日的要求。随后,各国工人阶级相继展开了一系列缩短工作日和要求标准工作日的坚决斗争。二次大战后,随着工人阶级斗争的加强和科技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作日比战前缩短了。但是,无论工作日的绝对长度如何,工作日仍然由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所构成,工作日缩短的程度远远低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
三、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由于工作日的长度不可能无限延长,在工人阶段有组织的斗争下,工作日还表现出了逐步缩短的趋势,因此,相对于资本家无限追求剩余价值的动机而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并不是理想的方法,这就决定了资本家阶级还必须采取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来进一步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1、含义所谓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以后,直到当代资本主义时期,资产阶级榨取剩余价值和增加剩余价值量的主要方法。
比如,原来工作日的长度为12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为6小时,剩余劳动时间为6小时,剩余价值率为100%。如果这时雇佣工人一天的工作时间不变,但其中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4小时,则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增加到为8小时,从而剩余价值率提高到200%。
3、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即减少再生产工人劳动力价值所必需的时间为前提。
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唯一的办法就是直接降低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而要降低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就必须提高生产这些生活资料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并同时提高为生活资料生产部门提供生产资料的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就会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就会下降,再生产劳动力的必要劳动时间也会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就会延长,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的。
4、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各个资本家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虽然最终会促使相对剩余价值增加,但这并不是资本家的直接目的,资本家的直接目的是追求超额剩余价值。
(1)超额剩余价值的含义所谓超额剩余价值,就是个别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按社会价值出售所获得的剩余价值。
例如,生产某商品的某部门的一般企业,工人在12小时工作日中生产2件商品,每件商品的社会价值为10元,其中生产资料转移价值6元,新创造的价值为4元,则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总额为8元。假定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1倍,生产4件商品,生产资料转移价值为24元,每件商品的个别价值为8元,按照社会价值10元出卖,其差额2元就是超额剩余价值,4件商品共可获得超额剩余价值8元。
(2)二者的关系但是,个别或少数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各个资本家之间在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其结果是个别企业不可能长期垄断着先进的生产技术,因为其他企业也会竞相采用新技术。当先进技术得到普及后,该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得到普遍提高,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便会缩短,商品价值相应下降。原来先进的生产条件转化为一般的生产条件,商品的社会价值和个别价值之间的差额将不复存在,超额剩余价值便不存在了。这时,所有的资本家却都因此而得到相对剩余价值,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使单位商品价值降低,从而劳动力的价值亦相应降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得到延长。因此,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作为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一般结果而实现的。就是说,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每个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而其一般结果是使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5、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联系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从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看,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不论采取哪一种方法,其结果都是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剩余价值生产。
从两者之间的联系来看,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的起点。因为任何资本主义生产都必须把工作日绝对地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上,否则就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同时,只有把工作日分割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个部分,才能以此为出发点,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
计算题
⒈ 某制些厂拥有平均生产条件,资本家雇佣工人50人,工作日为8小时,工人人均4小时生产1双鞋,消耗生产资料价值为22元,每个工人1小时创造新价值2元,劳动力价值8元。计算:(1)该厂工作日中的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2)该资本家一天消耗的资本价值,其中c和v各为多少?(3)资本家一天共获得的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 (4)每双鞋的价值量。
解:(1)必要劳动时间=8/2=4(小时)
剩余劳动时间=8-4=4(小时)
(2)c=22×(8/4)×50=2200(元)
v=8×50=400(元)
共计耗费资本价值= c+v=2600(元)
(3)m=2×4×50=400(元)
m’=400/400=100%
(4)总价值=c+v+m=2200+400+400=3000(元)
总双数=8/4×50=100(双)
每双价值量=3000/100=30(元)
答:(1)工人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为4小时。
(2)资本家共耗费资本价值量为2600元,其中c为2200元,v为400元
(3)资本家一天共获取剩余价值400元,剩余价值率为100%
(4)每双鞋价值量为30元。
⒉ 某制鞋厂拥有一般生产条件,工作日为8小时,每个工人生产2双鞋,每双鞋社会价值量为30元,其中生产资料转移价值为22元,新创造价值为8元,工人日工资8元。如果该厂首先采用先进技术,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倍,工人日工资仍为8元。计算:该厂资本家一天从一个工人身上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
解:一个工人一天生产鞋=2×4=8(双)
社会价值总量=30×8=240(双)
个别价值总量=22×8+8+8=192(元)
超额剩余价值量=总社会价值量-总个别价值量=240-192=48(元)
答:该厂资本家一天从一个工人身上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量为48元。
三、剩余价值生产的发展
1、出现的新现象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使劳动生产率大为提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计算机所控制的自动化生产体系的出现,使机器部分地代替了人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以致出现了所谓“无人工厂”等等。然而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却大大增加了。这种现象一出现,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便以生产自动化造成工厂雇佣工人减少为借口,认为生产自动化装置已经成为剩余价值的新的独立的源泉。
2、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仍然是由雇佣工人的劳动创造的。这是因为:
(1)机器设备包括自动化系统装置,它们作为物质资料要素,仍然是劳动者劳动的物化形式,其本身的价值是在生产它们的过程中形成的、确定了的,因而在新的生产过程开始之后,它们只能借助于劳动者的具体劳动逐步地将自身的价值转移或再现在新产品当中,而不会创造出任何新价值。
(2)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因此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
自动化的机器虽然能够代替一部分人类劳动,但不能完全取代人的劳动,不能改变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过,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明显减少的是在生产现场直接操作的劳动者,但现场之外的劳动者,如从事研究、编制程序、调试、遥控和维修服务的人员却增加了。
(3)当个别企业的资本家首先采用先进的自动化生产体系而获得更多剩余价值时,这个剩余价值是该企业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其来源是这些企业劳动者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劳动。
(4)即使自动化生产在某一部门得到普及,使该部门得到的剩余价值高于其他部门,这时,该部门多得到的剩余价值也只不过是由于利润平均化规律的作用从其他劳动生产率较低的部门转移过来的,它的源泉来自那 些劳动生产率较低部门工人的剩余劳动。因此,那种认为机器可以创造价值的观点是错误的。
3、在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中,生产资料具有如下作用:
那么,是否说机器设备尤其生产自动化装置与剩余价值的生产及其量的变化毫无关系呢?回答也是否定的。在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中,生产资料具有如下作用:
(1)它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生产的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活劳动耗费的结果是最终要物化在商品之中的,惟此,活劳动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活劳动从消耗到凝结,完全是凭借生产工具和机器体系这些劳动手段而传导到劳动对象中去的。离开生产资料这一物质条件,不仅不能进行使用价值的生产,而且活劳动的耗费也不能物化在新产品中,形成产品的新价值。
(2)自动化装置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它在大幅度地替代直接劳动过程中的活劳动的同时,却也大大地扩大了生产劳动的范围。
生产自动化将工艺程序编制、产品设计、新技术研究与开发、机器维修、质量检验、组织管理等生产环节,同直接劳动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生产自动化就为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形成创造了新的生长点。
(3)生产自动化对于产品价值量和剩余价值量的膨胀具有一种“酵母”作用。
采用自动化生产的企业中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科技人员的比重必然会高于一般企业,因而在劳动过程中脑力劳动耗费会占有较大的比重。这种复杂劳动会形成更多的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
由此可见,生产自动化作为物质生产力因素,是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不可缺少的条件,它通过影响劳动支出范围、劳动复杂程度,减少个别劳动耗费,进而来影响剩余价值量的变化。
二次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传统机器体系发展为现代机器体系,机器大工业发展到了一个以自动控制为中心的新阶段。与此相适应,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也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具有了新的特点。剩余价值是和工人的实际收入同时增加,而工人实际收入增加的幅度小于剩余价值量增加的幅度。
新科技革命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生产出了更多的物质产品,丰富了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扩大了工人生活资料的范围、种类和数量,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又降低了生活资料的价值,从而减少了生产这些生活资料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工人可以用缩短了的必要劳动时间再生产出更多、更丰富的生活必需品。这样,即使工作日长度不变甚至缩短,剩余劳动时间也可以增加,相对剩余价值量也可以和工人实际收入同时增长。
新科技革命提高了劳动力的素质和劳动的智能化程度,复杂劳动在全社会的劳动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这样,在一定时期内,那些复杂劳动所占比重较多的企业或部门,就可以经常获得一个超额剩余价值量;同时,为补偿工人所耗费掉的复杂劳动,工人的实际收入也会表现为一个较大的价值量。这种超额剩余价值实质上是在工人实际收入有所增加的基础上获得的一种相对剩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