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bies Virus
狂犬病病毒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HMU
第 35章生物学性状
外观子弹状,75X180nm,一端钝圆,一端扁平,属 弹状病毒科 ( Rhabdoviridae) 狂犬病病毒属 ( Lyssavirus,或 Rabies virus)
核酸为 -ssRNA。衣壳呈螺旋对型
有脂蛋白 包膜 。包膜有大量糖蛋白突起,
是血凝素,与病毒感染性有关
病毒 易感动物范围大,包括家畜(狗、猫
)和野生动物(狼、狐狸、猴、蝙蝠等)
在感染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上(大脑海马回的锥体细胞)中增殖,形成嗜酸性直径
2- 30nm的包涵体,称为 内基小体 ( Negri
body),有诊断意义
根据表面糖蛋白 G可分为 4个血清型
抵抗力不强,60?C 30min或 100?C 2min可灭活。可被强酸、强碱、乙醇、乙醚、肥皂水、去垢剂等灭活。
在脑组织中室温或 4?C可持续 1- 2周。甘油中可保存数月。
在体内很多细胞上有其受体,故能在很多体细胞上复制。与神经肌接头处的 乙酰胆碱受体 有特异亲和作用,借此进入神经系统
吸附后靠胞吞作用进入细胞
由病毒 RNA聚合酶转录出 5个 mRNA,分别编码 G
蛋白(包膜糖蛋白),N蛋白(核蛋白),L和
NS蛋白(共同组成病毒聚合酶),M蛋白(基质蛋白)
在内质网出芽方式释放病毒复制
野毒株:从自然感染的动物体内分离的病毒( Wild strain)
固定株( Fixed strain),巴斯德用野毒株连续在兔脑内传代,发现对家兔致病的潜伏期逐渐缩短。传至 50代时,已由原来四周缩短至 4- 6天,不再缩短,称为固定毒株。特点是对家兔致病力强。但对人和犬的致病力大大减弱。脑外接种不引起狂犬病。这种固定毒株可制成疫苗毒力变异致病性
易感动物:犬、猫、牛、羊、猪等家畜和狼、狐狸、猴、野鼠、蝙蝠等野生动物。其中蝙蝠可能是重要的储存宿主
动物间狂犬病是由于患病动物咬伤健康动物而传播。
人被患病动物咬伤致病。传染源主要是狂犬,其次是狼、猫、猪等。人被咬伤发病率为 30%- 60%。一旦发病,死亡率高达 100%
动物或人被咬伤后,病毒随犬 唾液 经伤口进入人体,在局部肌肉细胞中增殖,后通过神经肌肉接头侵入周围神经,以细胞-
细胞间传播方式 上行至神经节和 CNS。在脑组织中迅速增殖,沿传出神经 下行至唾液腺 和其他组织
犬狂犬病分狂暴型和麻痹型。狂暴型有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麻痹型以麻痹症状为主,兴奋期不明显。病程短,不超过
5—6天
人被被咬伤后潜伏期短的 10天,长的可达数年,通常 3- 8周。咬伤部位离头部越近
,伤中越深,年龄越小,则潜伏期越短
早期表现不安、发热、头痛、乏力、伤口周围感觉异常,流泪等。之后兴奋、狂燥
、吞咽或饮水时喉部肌肉痉挛,对水声和其他刺激异常敏感,即 恐水症 。 3- 5天后转入麻痹昏迷、最后呼吸困难、循环衰竭而死亡
1946—1995期间 UK只有 19个病例,所有病例都是在其他国家感染,18例是被狗咬伤
,一例是被猫抓伤。其中 1975年以后的 11
个病例基本是伤后未接受任何处理而得病
1977—1994期间欧洲共有 198例报道,其中
21例是在其他地区感染。主要的发病地区是俄罗斯和罗马尼亚( 70/104,1998以后资料)
WHO统计全球每年有 25,000例,这个数字被认为比较保守免疫性
病毒感染可诱导机体产生抗体,抗体可中和游离病毒。疫苗接种对预防该病有效
抗体对细胞内病毒无作用,可能会因病理免疫加重疾病
狂犬病病程短,自然感染获得的免疫力在疾病康复上难以发挥作用微生物学诊断
临床表现加病史比较容易做出诊断。微生物学诊断实际意义不大,但检查动物是否患病对防治极重要
观察咬人的动物 7—10天,如动物不发病,
可认为该动物未患病,或唾液中无病毒。
无需做预防接种
如观察期间动物发病,应取动物脑部海马回查病毒抗原(免疫荧光法)或内基小体
特异性免疫荧光识别病毒抗原:唾液、海马回、脑干和小脑组织
病毒分离,CPE不明显,必须用免疫荧光检测病毒增殖
ELISA或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或 CSF中特异抗体
核酸扩增检测病毒核酸防治原则
捕捉野犬,加强家犬管理,普及家犬疫苗接种
高危人群(兽医、饲养员)注意个人防护
人咬伤后,应做
处理伤口,20%肥皂水、清水充分冲洗数分钟,5%碘酒烧灼伤口,深伤口应做清创术
特异性防治:伤口周围浸润注射 40 IU/kg抗狂犬病病毒免疫球蛋白
接种狂犬病病毒疫苗:潜伏期长,故咬伤后仍应接种疫苗,即预防性治疗
地鼠肾原代细胞或人二倍体细胞培养固定毒株,灭活后制成疫苗,伤后 1,3,7,14,28
天各肌注 1 ml。
Diseases Caused
Fever and rash
this is usually a non-specific illness resembling a
number of other viral illnesses such as influenza,
rubella,and enterovirus infections,The patients may
go on to develop encephalitis or haemorrhagic fever.
Encephalitis
Japanese encephalitis.
Haemorrhagic fever
yellow fever,dengue,Crimean-Congo haemorrhagic
fever.
Diagnosis
Serology
Usually used to make a diagnosis of arbovirus
infections.
Culture
A number of cell lines may be used,including
mosquito cell lines
Rarely carried out,since many of the pathogens
are group 3 or 4 pathogens,
Direct detection tests
Detection of antigen and nucleic acids are available
Prevention
Surveillance
Of disease and vector populations
Control of vector
Pesticides,elimination of breeding grounds
Personal protection
Screening of houses,bed nets,insect repellants
Vaccination
available for a number of arboviral infections e.g,
Yellow fever,Japanese encephalitis,Russian tick-
borne encephalit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