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珍品养殖技术第一章 养殖的环境条件第一节 潮间带和浅海
一 潮间带
亦称潮区,系指大潮高潮线到大潮低潮线中间的区域。根据潮汐活动的情况,潮间带可划分为四条潮线。在大汛期 (活汛期 ),海水能涨到的最高水平线和能退到的最低水平线,分别称大潮高潮线和大潮低潮线;在小汛期 (死汛期 ),海水能涨到的平均水平线和能退到的平均水平线,分别叫小潮高潮线和小潮低潮线
根据大小潮汐涨落的四条潮线,可把潮间带分成三个区,即高潮区,中潮区,和低潮区 。
l,高潮区 又称上区。位于潮间带最上部,这一区的上界是大潮高潮线,下界是小潮平均高潮线,它被海水淹没的时间短,只有在大潮时才能被海水淹没。这一区可以进行蓄水养贝
(例如蚶塘养殖)和修建半人工育苗土池。
2,中潮区 又称中区。占潮间带大部分,
它的上界是小潮平均高潮线,下界是小潮平均低潮线。这是非常典型的潮间带地区。每天一度或二度干出和被海水淹没,当该区露出后,贝类的摄食和水流交换就被迫停止。这一区是滩涂贝类的主要生活区域,也是泥蚶、蛤仔、缢蛏、
牡蛎、蛤蜊等贝类养殖重要基地。
3,低潮区 又称下区。其上界是小潮平均低潮线,下界是大潮低潮线。和高潮区相反,它大部分时间浸在海水里,只有在大潮落潮的短时间内露出水面。这一区也是多种贝类自然分布区,亦可作为牡蛎、西施舌、文蛤、蛤仔等养殖区。
生活在潮间带的贝类,退潮时就暴露在空气中,涨潮后重新被淹没,海区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都要受这种有节奏变化的制约,并具有一定周期性。生活在潮间带的贝类在不同程度上都适应于这种多变的条件即高温和低温,干燥和暴晒。耐干力最强的种类栖息在潮间带的上部,相反的则栖息在潮间带的下部。
因此,在潮间带往往看到层次分明的种群垂直分布层和水平分布区。
二、浅海
从低潮区往下,在大潮低潮线向外海伸展的海区,水深在 200 m以内,终年为海水淹没,称为浅海。在浅海中,目前人工进行养殖的区域水深一般在 30 m以内。
该区饵料丰富,有利于贝类生长和繁殖,
是某些贝类如鲍、紫石房蛤、珍珠贝、
扇贝、魁蚶等自然生活的海区,也是扇贝飞贻贝、珍珠、牡蛎等的筏式养殖区。
第二节 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一,潮汐,波浪和海流
潮汐、波浪和海流都是海水运动的形式,
它对贝类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我国沿海滩涂辽阔,具有适合不同种贝类生活所需的底质。潮汐、波浪和海流是良好滩涂创造者。由于它们不停地运动,构成了各种各样的滩涂底质,为贝类的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
潮汐,波浪和海流可以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氧气和饵料,促使底层营养物质上升,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和贝类的生长 。
潮汐还影响贝类幼虫的分布,影响采苗的效果。在牡蛎的研究中,发现在低潮期内幼虫的出现数量最多 (图 2),同时在低潮期内幼苗附着量也最大。在退潮期间扇贝的浮游幼虫在表层的密度,比其它时间高出数倍。
海流可以把贝类幼虫带到适宜地方,安家落户,扩大种族的分布 。 海水运动对移动性不大的贝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各种贝类对海水运动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如鲍和扇贝等喜欢生活在开敞程度较大、浪大、流急的海区,而泥蚶、缢蛏、蛤仔等埋栖贝类,一般喜欢生活在开敞程度不大浪小、流缓的海区。
特别是对埋栖贝类即将附着的幼虫来说更是如此 。 若潮汐较大,浪大,流急,
不仅使底质发生变迁,而且由于稚贝
( 刚附着时的小贝 ) 足丝少而弱,附着能力较差,就要影响稚贝的附着或被流带走,因此,凡是有埋栖贝类苗种分布的海区,开敞程度不大,浪较小,水流较缓 。
潮汐、波浪和海流是造就良好滩涂和海区不可缺少的条件。然而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自然界又经常发生变化,影响滩涂的性状,造成底质的变迁,也可能成为某滩涂的破坏者,以至影响某些贝类的生活和分布。
海流虽然可以将贝类幼虫带到适宜地方生长,
扩大其种族的分布,但是又能将幼虫带到不适宜地方,使幼虫因找不到适宜附着基而夭折或被敌害所吞食 。 由此可见,海水运动与贝类养殖关系甚为密切,因此在选择养殖场地时,必须考虑海水运动可能造成的影响 。 在已经进行养殖的场地,为了防止海水运动可能造成的危害,应该修筑防浪 (或防潮,防流 )堤坝,保护滩涂的性状,维护贝类的生存环境 。
二、温度
贝类是变温动物,新陈代谢的低水平和缺乏完善的温度调节是它们体温不恒定的主要原因 。
严寒的冬季,冰雪封冻的低温季节,能导致贝类的血液及体液的冻结,引起死亡 。 野生的贝苗,成贝,常因低,温造成死亡 。 为此,在贝类人工苗种培育及养成管理中,要采取防冰初防霜冻舶措施 。
酷夏炎热,温度过高,能使贝类呼吸急速面不规则,缺氧窒息,还可造成蛋白质凝固,以至昏迷死亡或烫死。要采取“防暑”(严避暑”
或“过港”)的措施。
不管那 — 种贝类,均有一个最高、最低和适温范围。超出最高、最低范围,贝类正常的新陈代谢受到破坏;适温范围内,贝类新陈代谢旺盛,对呼吸与排泄、
运动与摄食、消化与生长、性腺发育与繁殖均产生积极作用。因此在养殖生产上就要随时注意温度的变化,采取有力措施,抓住适温季书,达到稳产高产目的。
根据贝类对温度适应能力的不同,将它们分成狭温性和广温性两类。一般生活在潮间带和沿岸的贝类多系广温性,生活在外海区和只分布于热带或寒带的种类多系狭温性。例如生活在潮间带的泥蚶、褶牡蛎、近江牡蛎、缢蛏、蛤仔以及许多螺类,对温度适应能力较强,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属于广温性的种类。
生活在浅海区及寒带或热带的种类如栉孔扇贝、皱纹盘鲍以及翡翠贻贝、珍珠贝和杂色鲍等,均系狭温性种类对温度变化适应能力较弱,前二种对高温适应能力较差,所以分布于北方,后三种对低温适应能力较狭,自然分布于南方。
温度条件的不同,还会引起贝类生物学的变异 。 例如近江牡蛎分布在中潮区而又经常受阳光照射,它的贝壳层一般都比分布于低潮区以下的要厚 。
温度的变化还影响着浮游生物的繁殖与生长,有机物的分解,气体含量和甲碱性的变化,间接影响贝类的生活与生长。
三、盐度
盐度值近似于每千克海水含有盐分的克数 。 外海海水的平均盐度为 35‰ ;近海海水的平均盐度为 3l‰ ; 河口附近的海水盐度较低,一般为
10~ 25 ‰,在雨季甚至低达 1‰ 左右 。
贝类是变渗透压动物,因此在不同盐度条件下生长的贝类;其渗透压是不同的。根据贝类适应盐度范围的大小与强弱,可以将贝类分成狭盐性种类与广盐性的种类。密鳞牡蛎、扇贝和鲍等,仅分布手盐度较高的海区称之为狭盐牲种类;蛤仔、褶牡蛎等,适应范围较广,称之为广盐性种类。
各种贝类对盐度的变化都有适应范围,超出其适应范围,影响贝类的正常代谢。盐度的突变对贝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盐度影响贝类的附着力,影响鳃纤毛的运动以及心脏的跳动等。
例如,合浦珠母贝的幼贝在盐度降至 17 ‰ 时,
其附着力开始急剧减退,14 ‰ 以下完全看不到贝壳运动,经 24 h没有一个附着,在盐度 20 ‰
以下开始影响它的鳃纤毛运动,盐度 16 ‰ 时,
30%鳃纤毛运动减速,9.6 ‰ 时则完全停止运动;当正常海水急剧稀释至 50%时,合浦珠母贝心脏停止跳动,慢慢稀释至 30%心脏才停止跳动。
在繁殖季节里,海水盐度适当下降可以刺激成熟亲贝,产卵,根据这个特点,在人工育苗中,
采用降低比重方法,可以诱导亲贝产卵。不少贝类如近江牡蛎、泥蚶\缢蛏等生活于半咸水海区,这类海区大都有一定量的淡水流入。若无一定量的淡水流入,即使成熟了的亲贝也木产卵,或者造成贝苗生长发育不良。但是如果大量降雨,海水盐度降低太大,持续时间较长,
也容易造成牡蛎、泥蚶等贝类成批死亡。
短时间的降雨可以通过贝壳关闭来抵抗盐度的变化,长时间盐度下降,贝类忍受不了,结果造成贝类死亡。连绵的大雨,洪水暴发,不仅可以使周围环境中的盐度大大降低,超过了贝类可能忍耐的范围;以致成批死亡,而且可以带来大量的烂泥、流砂,淤积滩面,堵塞贝类的水管影响取食与呼吸,以至使贝类窒息死亡。为防止洪水的影口向,在滩涂贝类养殖场地常常修筑防洪坝。
四、营养盐
营养盐是海水中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必需物质。浮游植物又是多种贝类的饵料基础。因此,海水中营养盐的多寡间接地影响贝类的生长与繁殖。此外,贝类也可以通过外套膜、鳃直接吸收和利用盐类,如贝类需要多量的钙,光靠饵料供应是不够的,它们便通过直接吸收途径获得。
浮游植物生存除了需要二氧化碳和氧等气体外,还需要多种营养元素如氮、磷、
钾、硅、硫、钙、锰、铁等,以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和细胞核。其中钾、硫、
钙等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较丰富,足够生物生长之用;而另一些元素,如氮、
磷、硅、锰、铁等却含量较少。
若生物摄取海水中的氮,磷少至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即无法进行,浮游植物繁殖就要受到限制,贝类的生长也就受到影响 。 因此氮,磷等元素成为制约植物生长,的因子,它们的分布;明显地影口向生物活动 。 而与盐度值的大小几乎无关 。 为了区别于那些与盐度之间具有不变比例关系的大量元素 ( 保守元素 ),
营养盐又称为非保守元素 。
氮、磷、硅、锰飞铁等营养元素中,植物对氮的需要量又较其它数种营养元素为大。因此,某一海区的肥瘦可以用氮来衡量(氮主要以 NO3- — N,NH4一 N和
N02— 一 N形式存在)。肥区总氮含量大于 0.1 mg/L,若小于 0.0l mg/L则为瘦区。
浅海滩涂养殖区营养盐的来源,主要是生物尸体分解、河流、降雨及人工施肥。
海水中营养盐含量的季节变化非常明显。
春季水温上升,浮游植物大量繁殖,营养盐被消耗,含量降低。冬季,由于浮游植物生长缓慢和海水的运动,营养盐含量达最高。
五、水质
海水是贝类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境,海水除了它的物理性质外,还有极其复杂的化学性质。海水是一个复杂的溶液,其组成成分根据含量多少和对生物影响程度,大致可划分为下列几种:常量元素(如氯、钠、镁等)、营养元素(氮、磷、硅以及铁、锰等)、微量元素
(镍、钒、碘、钼、钴等)、溶解气体(氧、
氮、二氧化碳等)、氢离子和有机物质(悬浮性的有机物及水溶性的有机物等)。
上述诸种成分在正常海水中均有一定比例,使海水形成一种动态平衡,若破坏这一平衡,对贝类产生直接或间接不利的影响,例如污染的海水破坏了正常海水的化学组成,不但能使贝类失去经济价值,甚至造成贝类大批死亡。
l,酸碱性 海水一般呈弱碱性 。 由于海水中溶解着大量的多种盐类,因而使海水成了一个大的缓冲溶液 。 与淡水相比较,海水酸碱性较稳定,其 pH值在 7.5~ 8.6之间,外海通常在 7.9~
8.2之间 。
正常影响海水酸碱性变动的主要因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情况,天然水域中溶解的碳酸盐类的状态,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以及有机物的分解等。海水中二氧化碳溶解多,海水 pH值下降。海藻类在进行光合作用时,
海水中的二氧化碳被大量消耗,海水 pH值上升,
相反贝类以及海藻类的呼吸作用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使海水的碱性下降。
在异常情况下,工业污染的海水,使海水酸碱性失去常态,因而贝类的正常代谢受到破坏,
产生严重的影响。杂色蛤仔在 pH值在 4.0以下,
或者 9.5以上的海水中,不到两周就全部死亡。
在很强酸性的海水中( pH= 1.2) 中,牡蛎血液中的 pH值可降到 4.8,心脏停止跳动而死亡。
酸性环境,还影响贝类贝壳的分泌与形成。因此,海水中酸碱性是否符合扩正常值,也是检验海水是否污染的化学指标之一。
2,溶解氧 水含有足够的溶解氧可以促使有机物质的氧化分解,也可趾给贝类带来有利的呼吸条件 。 各种贝类的耗氧量是不同的,为保证繁殖和生长等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溶解氧就必须得到满足 。
海水中溶氧量若降低,则贝类耗氧量急剧减少,如合浦珠母贝当海水中含氧量达 0.5 mg/L时,其耗氧量急剧下降,从而影响它的代谢与生长。
海水中溶氧量的消耗主要是有机物质的腐败分解及水生动物呼吸,情况严重时势必导致水中缺氧而使经济贝类及其它生物死亡。这种情况的发生往往在水流不畅而有机物质污染过多的内湾海区,
此外,养殖场的老化也会产生这种情况。
窒息死亡的现象对于活动性大较之活动性小的贝类为严重。一般说贝类比鱼类对缺氧的抵抗力大,特别是长牡蛎,在无氧情况下还能生存二周。贝类的耗氧量比广般游泳动物低得多,这就造成贝类能高密度分布和养殖的有利条件。
3、硫化氢
硫化氢大量存在的水域,可以成为所有贝类的不分布区 。 文蛤在含硫化氢 2.27 g/ m3的工业污染海水中就会死亡 。 硫化氢的浓度达 0.77 g
/ L时,牡蛎的呼吸完全停止 。
夏季水温上升期间,当底质的硫化物含量多时,
加之海水流动缓慢,在海区底部及附近的浮泥中细菌很快繁殖起来。由于腐败分解,产生了大量的硫化氢。硫化氢和海底的含 铁化合物结合成硫化铁的胶体溶液而上浮。
另一方面溶解在海水中的硫化氢,还能消耗水中溶解氧而进行分解,形成胶体硫,结果使海底附近的海水呈无氧状态,
直接或间接影响贝类的生存与生长 。
过高浓度的铜,锌,砷,铅,汞,镉,
铬,氰化物,有机物等均对贝类生活产生恶劣影响,因此,养成海区,要尽力避开城市和工业区;另一方面对工业和生活污水进行妥善处理,变废为宝,变害为利 。
第三节 底 质
一,底质与贝类
浅海滩涂的底质与贝类分布有密切关系。不同底质就分布有不同类型的贝类,而不同类型的贝类对底质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底质也是选择贝类养殖场重要条件之一。如蛤仔和文蛤喜居泥砂质滩涂,缢蛏和泥蚶生活于泥质滩涂。扇贝自然分布的海区优良场所底质一般有砂、砾和混杂贝壳等大颗粒沉积物,鲍和某些螺类则通常生活于岩礁底。
同种贝类的不同生活时期对底质要求也不同,
如泥蚶,蛤仔等的幼虫在结束它们的浮游生活之后,利用足丝附着在砂粒上,若遇到纯软泥底质就不易附着 。 目前有些海区所以不产贝苗只适于养成或者只产贝苗不适于养成,其重要原因之一,在许多情况下是对底质要求未能得到满足造成的 。
浅海滩涂底质是复杂的。在贝类养殖中,应根据不同贝类的不同生活习性选择不同底质的滩涂,或者根据需要对滩涂底质进行改良,创造对贝类生长、繁殖的有利条件。
如在放养埋栖贝类之前,将滩面翻一下,可使滩涂松软,有利于贝类钻穴生活;泥蚶,缢蛏养殖中的平畦附苗,加砂附蛤仔苗等,都是改良滩涂底质的有效方法 。 软泥底是造成混浊度大的主要原因,它经常影响着贝类的摄食及其幼虫的附着,但泥中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有助于贝类饵料的繁殖 。 黑色泥土含腐殖质过多,
不完全氧化而产生硫化物,其含量达 4~ 10%
时对贝类有害 。 至于底质软硬和深浅也和贝类的分布,生长有关,人工设置附着器时必须加以考虑 。
底质影响着贝类的生活,但是,另一方面,贝类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变其生活环境。例如文蛤一般生活于泥少砂多的滩涂,若在泥多砂少的滩涂中进行密养,一般由于文蛤呼吸喷水,把滩涂浮泥喷走,从而改变滩涂为泥少砂多的底质中。
第四节 生物环境
贝类的生物环境错综复杂,生物种类也很多 。 有植物也有动物,有饵料生物也有敌害生物 。
一、食物链 贝类的生物环境关系可以采用食物链 (或食物循环 )这样一个概念来表示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
食物循环第一个环节是藻类,它们吸收无机盐类、水分,在日光下合成有机物质,它们是自然界水体中的初级生产者。
第二个环节是那些吃藻类的藻食性动物,
它们将吃掉的有机物进一步合成动物蛋白等,成为次级生产者,但在它们的生活活动中要消耗掉一部分能量,因此,
又称为初级消耗者。那些吃食贝类及其它动物者,又可称为次级消耗者。
在自然情况下,这些动物、植物死亡后的尸体、排泄物等,经细菌的作用又还原成营养盐类,营养盐又被植物利用,
如此形成无止境的,循环。人工贝类养殖,就是通过人工措施,利用种间矛盾和斗争,充分利用自然海区生产能力,
提高养殖贝类的产量。根据食物链和物质循环规律找出生物之间关系,从养殖角度出发,消除什么?保护什么?助长什么?都是一清二楚的
二,饵料生物 藻类是植物界一大类群 。
它们能直接把水中,二氧化碳和无机盐类 (肥料 )在日光的作用下合成有机物质
(如醣类\蛋白质和脂肪类 )。 藻类直接或间接可供动物食用,因此藻类是贝类养殖区的初级生产者 。 在自然界,小型藻类如浮游植物的硅藻,绿藻,金藻,隐藻等是双壳类的基本饵料,此外双壳类也兼食原生动物,桡足类,贝类的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甲壳类的无节幼虫,
浮游小动物和其它动物的浮游幼虫等 。
大型藻类特别是褐藻,其次是红藻及绿藻则是的等藻食性动物的重要饵料 。
养殖贝类的浮游植物饵料中,硅藻类在种类上和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已知的硅藻约占 100余种,隶属于 40余属之中。
三、生物敌害
贝类的生物敌害很多。鱼类、螺类、章鱼、类和海星等均是经济贝类的天敌,
特别是贝类的卵子和幼为许多水生动物的饵料。
1,敌害鱼类 许多肉食性敌害鱼类,如河鲀
( Spheroides),黑鲷( Sparusmacrocephalus)、
鳐( Raja),魟( Dasyatis),海鲫( Ditrema
temmicki),真鲨( Carcharhinus),角鲨
( Squalus),刺鰕虎鱼( Acanthogobius),弹涂鱼( Periophthalmus cantonensis),斑鲦
(Clupanodon punctatus),梭鱼( Mugil soiuy)、
须鳗( Cirrhimuraena),斑头蛇鳗( Ophichtys
cephalozona),海鳗( Muraenesox) 等,是贝类敌害。海鲫的胃中最多可以发现二百多个小鲍鱼。
真鲨魟角鲨
梭鱼每年到滩涂上舔食藻类时连刚附着的贝苗一起吃掉。穴居性的鳗类、鰕虎鱼等能够寻食埋栖贝类,是缢蛏、杂色蛤仔等埋栖贝类的重要敌害。在养殖中,
防止该类敌害鱼类,可在养殖区,特别是育苗池周围拦网片、苇箔等防止敌害鱼类进入,对穴居生活的敌害鱼,可用鱼藤精、茶饼清除,或人工捕捉。
2,敌害腹足类 (图 5) 肉食性螺类对养殖贝类危害较大。如红螺、紫口玉螺、扁玉螺、福氏乳玉螺、斑玉螺、荔枝螺(辣螺)、壳蛞蝓等,
能用足包缠贝类,待憋死后吃食其肉,或分泌一种酸性物质,在贝壳上穿一圆孔(孔的位置一般在壳顶附近),然后从小孔中伸入口吻,
利用颚片和齿舌锉食其肉。广东、福建沿海的三角荔枝螺对牡蛎、蛤仔、蚶养殖为害很大,
有些地区的蛎苗有 50%以上丧失在它的嘴下,
因此,有,虎螺,之称。红螺、斑玉螺(有的称为,蚶虎,)及其它螺类的危害亦并不次子荔枝螺。
壳蛞蝓每年 3月随潮流来到沿岸的贝苗产地或育苗池,大量吞食各种贝苗,甚至能吞食壳长 l cm的蛤仔 。 在养殖海区发现上述螺类出现时,应及时组织人力捕捉 。
玉螺,壳蛞蝓常潜入泥下,可用 0.2~ 0.3
% 的石炭酸溶液喷于滩面迫使其出穴捕捉 。 还可在上述螺类产卵期间,组织人员采捕卵群 。
3,凸壳肌蛤 凸壳肌蛤是一种壳薄而脆,用足丝成群地附着在海滩上生活的双壳类 。 常在
5~ 6月份大批出现在贝类养殖区,覆盖滩面,
侵占幼贝附着的地盘或影响贝类的摄食和呼吸,
甚至将贝类缠死,是埋栖贝类一大敌害 。 发凸壳肌蛤附着于贝苗场地时,应将贝苗连同凸壳肌蛤一起刮起,洗去泥砂,放在阴凉处晾一夜,
凸壳肌蛤即可大部死亡,经搓擦,淘洗,将死的凸壳肌蛤淘去,再将贝苗播入育苗场 。 养成场发生凸壳肌蛤时,可组织人力采捕,或用耙,
树枝等在滩面上拖拉,拉断足丝,使其随潮流漂走 。
4,船蛆 可以穿凿养殖器材,例如北方贻贝养殖中有的采用松木棒养成,结果由于船蛆穿凿,前功尽弃,损失极大 。
5,章鱼 (蛸、八带鱼) 潮间带常见的章鱼有长蛸、短蛸,它们常在贝类养殖区筑穴潜居,涨潮时出穴吃食贝类,是缢蛏、泥蚶、蛤仔、扇贝、鲍鱼的敌害。
在养殖管理中,应经常寻找蛸洞挖捕,
或利用章鱼喜在螺壳中产卵的特点,在产卵期利用红螺壳捕捉。
6,固着生物 藤壶( Balanus),海鞘
( Ascidiacea),苔藓虫( Bryozoa),穿孔海绵( Cliona) 等固着生物侵占牡蛎的固着基地,或者附着在贝类贝壳上,影响贝类的生长、摄食和呼吸。穿孔海绵还能破坏牡蛎、扇贝等贝类的贝壳。防除藤壶的方法可利用它与贝类繁殖期的差别,正确掌握采苗季节,减少藤壶附着数量;对已附着在牡蛎采苗器上的敌害,在牡蛎附苗前清除。对附着在扇贝网笼上的敌害可利用倒笼法清除。
7,蟹类 (图 9) 蟹类能损害双苗或者成贝,尤其是日本鲟( Charybdis
japonica),青蟹( Scylla serrata),梭子蟹( Portunus),侵害贝类严重。蟹能用强大的螯,把双壳类的壳夹破,然后撕食其肉。潮间带多种小蟹也危害贝苗。
因此采苗场或育苗场,应事先用,六六六,粉清滩。
寄居豆蟹常寄居在扇贝、贻贝及其它贝类的外套腔中,影响生长、繁殖、摄食和呼吸,亦是养殖敌害生物。在我国北部至少有八种豆蟹寄居在牡蛎、蚶、菲律宾蛤仔、栉孔扇贝、青蛤、渤海鸭嘴蛤和贻贝的唇瓣附近或外套腔中,被寄居的贝类软体部分比正常者消瘦一些。
8,棘皮动物 (图 10) 海盘车( Asterias)
和海燕( Asterina) 对低潮线以下的扇贝、
鲍鱼、牡蛎、蛤仔等危害严重,一个海盘车一天连吃带损坏的蛎苗可达 20个。
海盘车大量繁殖时,可造成扇贝大量损失。因此,在贝类养成区及资源保护区内,必须清除海盘车和海燕。清除方法可用底拖网、罾网等捕捞。捕到的海盘车应运到陆地上沤肥,切不可撕碎后扔到海中,因为海盘车再生力很强,碎裂的每一部分均能重新形成新的个体。
9,海产涡虫 涡虫是一种姜片状的椭圆形动物 。 春,夏季在养成区出现,主要危害蛤仔 。 它用身体包住蛤仔,将它憋死后舐食其肉 。 清除涡虫的办法是在睛天时,每亩蛤田撒茶饼 4~ 7kg。
10,寄生生物 许多动植物寄生在瓣鳃类的体内,能引起疾病,影响健康。如培养在实验室内的幼虫,常被菌类(如
Legenidium) 感染而死亡。鸡冠状螺旋体
( Cristispira balbiani) 常寄生在成体体内。绿蛎舟硅藻( Navicula osteraria) 能使牡蛎得绿色病。
桡足类贝肠蚤 ( Mytilicola) 常寄生在贻贝或牡蛎的消化道中,凡被它们寄生的贻贝,其生殖腺与肉重的比值常比正常的小 10~ 30% 。 有些吸蛭的幼虫常啮食双壳类的器官,使它不能生育 。 寄生性腹足类短口螺 ( Brachystomia),
有时躲在双壳类故壳缘,吸食寄主的血液,严重的时候,能损害寄主的闭壳肌造成死亡 。 此外,尚有寄生于珍珠贝肉质部的珍珠牛首吸虫
( Bucephalus margiritifera) 的尾蚴以及引起贝壳病的凿贝才女虫 ( Polydora ciliata,亦称纤毛多足虫 )等均是养殖贝类的敌害 。
1,赤潮 浮游生物是贝类的饵料,但它也可以形成赤潮,危害贝类 。 赤潮是由海水中浮游生物异常繁殖而引起的,所谓赤潮,是由一种或数种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以致使海水变色 。 因此海水的颜色随构成赤潮的浮游生物种类而不同,
不一定限于红色,也有黄绿色,暗紫色和黄色的,但多数是黄褐色到赤褐色 。 形成赤潮的生物很多,主要是甲藻门的裸甲藻,旋环藻,复环藻,夜光虫,角藻以及硅藻,桡足类和细菌等 。 由于它们大量繁殖和死亡分解,使海水变质,呈赤褐色或黄褐色并带有粘性和腥臭味,
因此渔民称为,臭水,。
赤潮能引起贝类的大批死亡,有时赤潮造成牡蛎或扇贝的死亡率达 70% 以上,
所以应搞好早期预报,在赤潮发生之前,
将贝类移至安全海区 。
赤潮也常常发生在温带飞亚热带和热带的近岸和河口水域,尤其是有大量河水及雨水流入的海区或者对虾人工养殖高密度分布区。在闷热无风的夏季和有上升流的地区,温度急剧上升,长时间无风,海面平静形成高温、低盐和丰富营养盐类等条件,都可造成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导致赤潮的产生。
12,水鸟 各种水鸟常成群结队的来到滩涂啄食贝苗及成贝,可用猎枪惊吓或用勾钓,网捕等办法驱逐或捕捉 。
此外小型贝类,特别是双壳类的卵子和幼虫,为许多水生动物的饵料,就连细小的腔肠动物的幼虫和夜光虫也能捕食双壳类的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