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底栖硅藻的接种培养
鲍在浮游阶段不摄食,依靠卵细胞内的营养物质供应幼虫继续发育所需要的能量,一直发育到匍匐期后,才利用吻部的频繁伸缩舔食基面上的单细胞藻类。
稚鲍主要摄食附着性硅藻类,在常见的底栖硅藻中,以小型的卵形藻效果最好。
底栖硅藻的培养,应在采苗之前 1.5— 2个月进行。在接种饵料之前,要彻底清除板面和框架上的污物。方法是用 0.05%的氢氧化钠浸泡 1~ 2 d,然后用清水反复洗刷干净。
接种用的底栖硅藻,可从冬季盛有海水的室内培养池壁上刮取,也可到海区捞回鼠尾藻洗刷取得,
选择舟形藻、菱形藻和卵形藻等小型底栖硅藻作为种源。
将洗刷干净的采苗板,一片片交叉重叠捆绑成捆,
将其紧密排列平放于池内。加入适量的新鲜海水,
以浸没采苗板为宜。然后将浓度很高的藻种,经
300目筛绢过滤 2~ 3遍后倒人培育池内,充分搅拌均匀静止勿动。第 2天将采苗板(捆)轻轻倒置,再用同样的方法接种采苗板的另一面。第 3
天即可将采苗板装入框架,并把框架有序排列于池内培养。板与水流成平行方向,这样,一方面,
可使波纹板能够均匀地接受光照,有利于底栖硅藻的生长繁殖;另一方面,使水流畅通,有利于稚鲍的生长。
饵料接种后,要避免阳光直射和强散射光,光照强度以 1 500~ 2 500Lux为宜。
应经常上、下倒转采苗板,这样不仅可以抑制绿藻的繁殖,而且能使饵料生长均匀。在培养期间,每周换水 2次,每次换水量为 1/2左右。换水后,应根据换入水量,而相应地补充氮、磷、硅、铁等营养盐。施用浓度与施用量见表 1-3。
培养底栖硅藻用的营养盐及用量营养盐名称 化学式与分子量海水施用量
( g/m3)
浓度范围
( mg/L)
氮,硝酸铵硫酸铵尿 素硝酸钠磷,磷酸二氢钾硅,硅酸钠铁:柠檬酸铁
NH4NO3 80
(NH4)SO4 132
CO(NH2)2 60
NaNO3 85
KH2PO4 136
NaSiO3 122
FeC6H5O7·5H2O
335
30~60
47~94
20~40
60~120
4.4~ 8.8
4.4~8.8
2.9~5.7
10~20
10~20
10~20
10~20
1~ 2
1~ 2
0.5~1.0
在培养饵料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桡足类的大量繁殖,如不及时清除,会导致饵料全部覆灭。清除方法是,在培育池中加入 1~ 2g/ m3的敌百虫,24h即可全部杀灭干净 (对底栖硅藻生长并无损害 ),然后进行彻底清池换水,再重新加上营养盐。
在饵料培养期间,如有条件升温,可将水温保持在 10~ 15℃,并定时或连续充气,这样做对底栖硅藻的快速生长和繁殖非常有利。
三、亲鲍促熟培育
(一)亲鲍促熟培育环境条件过去在繁殖期,从海上采捕自然成熟的亲鲍,
难以诱导产卵。即使得到一部分精卵,幼体培育到 11月中旬,稚鲍也很难达到 10mm以上,而且这些稚鲍的越冬死亡率很高,使用价值不大;另外,7~ 8月采苗,因培育水温已超过 20℃,底栖硅藻繁殖缓慢,并且容易大量脱落,稚鲍培育前期的饵料难以满足,有时还会在繁殖期由于天气、
海况变化而无法从海上采捕到亲鲍,使当年育苗生产受到影响。采用亲鲍促熟培育的方法,可有计划地提早采苗,避开夏季水温高、饵料易脱落等不利因素,不仅可使鲍苗在入冬之前即可达到大规格,而且还可以在一年内进行多茬育苗。
(二)水温对亲鲍生殖腺成熟的影响
特别是对那些生长于水温变化季节分明的温带海域的种类,水温对其生殖腺的发育影响尤为显著。不同种类的鲍,其生殖腺成熟所要求的水温不同,只有当水温高于某温度时,鲍的生殖腺才能发育。因此,有时也把该水温值称为该种鲍的生殖腺发育的生物学零度,把高于生物学零度的那部分水温,称为生殖腺发育的有效水温,把日平均有效水温的积累值称作有效积温。每种鲍的有效积温,必须达到一定值之后,生殖腺才能够成熟。因此,通过采取调节培育水温和投喂优良的饵料等措施,以促进亲鲍的生殖腺发育成熟。
(三)亲鲍的促熟培育方法
1m3水体可蓄养亲鲍 3~ 4kg( 约 30— 40只),前期可雌、雄混养,当雌、雄性腺区别明显后,要进行分池蓄养;雌、雄比例为 5~ 4,1。亲鲍人池后,先在自然水温中稳定适应 2~ 3d,然后每天按
1℃ 的幅度递增,用自然水温,逐渐升至 20℃ 后进行恒温培育。每天傍晚,投喂 1次新鲜海带或裙带菜,翌日晨清除残饵,投喂量视摄饵量多少而增减。一般每天按体重的 10%~ 20%投喂,如果每天摄食量低于 5%,则说明健康状况或培养条件不佳,应及时进行调整。
做到每天清饵后全量更换一次新鲜海水,
温差不超过 1℃,临近催产时,温差不能超过 0.5℃,采用倒池法换水比较方便。
在培养过程中,不可长时间中断充气,
特别是夜间鲍摄食活动频繁时,更不可长时间中断充气,充气量应保持在 1m3水体 10~ 12L/ min。
四、诱导产卵与人工授精
皱纹盘鲍约经 3个月的升温培育后,当有效积温达到 900℃ 左右时,生殖腺发育成熟,外观丰满,略向外凸,覆盖角状器官的大部分,雌、
雄颜色鲜明。这时可采用紫外线照射海水,进行诱导排放,具体诱导方法如下:
(一)紫外线照射海水的制备
1,设备 选用长于紫外线灯管的玻璃钢水槽,
加入水深 30cm的过滤海水 (经活性炭过滤 ),水温控制在 22℃,2~ 3支灯管为 1组,吊挂于水面以上 5~ 6cm处,加盖上黑布,开始照射。
2,紫外线照射海水的使用剂量
300~ 500mW/ L·h,较为理想。如过小,无诱导作用;如过大,则容易把不成熟的精卵刺激排放,造成孵化和培育的困难。
3,紫外线照射剂量的计算方法计算公式为:照射剂量( mW/ L·h) 二紫外线灯管总功率 (mW)× 照射时间 (h)÷ 照射水量( L)
例如:杀菌灯功率为 3支 30W的灯管,被照射水量为 270L,如制取 1L400mW/ h的照射海水,
则需照射 1.2h,即 72min。 代人公式为:
1L400mW/ h= 30× 3× 1 000( mW) t÷ 270L
t= 270× 400÷ 90 000= 1.2 h
4,注意事项 紫外线对眼睛和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直接照射时有可能导致红肿刺痛。因此操作时应配带防护眼镜,
并避免长时间直接照射皮肤。
(二 )采卵
因为鲍产卵的习性多在夜间,所以采卵一般在夜间进行。尽量挑选角状部膨起、性腺饱满、覆盖面积大、性腺与肝脏的交界处界限清晰的亲鲍。雌、雄比例为 4,1。使鲍腹足朝上,盖上经海水湿润的干净纱布,阴干 1 h,然后将雌、
雄分开。每 4— 5只亲鲍,放在 1个产卵盆
(缸 )中,放人后便可向盆 (缸 )中注入经紫外线照射的海水,并尽量不再人为地予以惊动。
在亲鲍进入经照射的海水 1 h之内,多数个体还不能排放,这时如更换一次照射海水,往往换水之后约 30~ 40 min,即见排放精卵。
(三 )人工授精
1.精卵的收集 当发现雄体大量排放时,
从中上层水体中收集一部分精液备用。
对于继续大量排放的雄体,也可不断收集和更新海水,以保证受精用的精子时间不会拖得太长,使精子保持高强活力,
以提高受精率。
雌体产卵旺盛时,也要经常倒出含卵的海水悬液,更换新鲜海水。
这样,一方面保证卵子能及时受精,并可保证亲鲍和卵都有良好的水质条件。
卵悬浮液中的大型颗粒,可用 40— 50目的网滤出,搅拌均匀后取样计数,并加入精液进行人工授精。上述操作尽量在性产物排放后的 1 h内完成,否则会影响受精率。
受精卵密度一般为 15— 20粒 /mL,或以底面积计,400— 500粒 /cm2较为适宜。
2.人工授精方法 人工授精时,最好取 2
只以上雄鲍的精液混合,稀释后加入盛有卵子的容器中,进行充分搅拌,在镜下观察,1个卵子周围约有 5~ 6个精子
(侧面观 )即可在几分钟时间内分几次加入精液,避免一次性加入精液过多。
3.洗卵 受精后 30~ 40min,当卵子全部下沉后,将上层的清水轻轻倒掉 (以不倒出卵子为原则 ),然后注炭过滤的新鲜海水,每隔 30 min洗卵 1次。如此反复
9次。
五、孵化与采苗
(一 )浮游幼虫的管理在水温 21~ 22℃ 的条件下,受精卵约经
11~ 12 h,担轮幼虫,破膜孵出,应及时选育。选育方法:将上浮幼虫移入孵化箱或池中,沉底者弃之。培育密度应控制在 10只/ mL左右,每 30~ 40 min轻轻搅动 1次。大约在受精后 24~ 26 h,开始用 200目筛绢网袋浓缩换水。
为减轻机械损伤,浓缩时筛绢网袋应浸在盛有海水的盆中,水从盆的上沿缓缓溢出,浓缩后幼虫迅速移到盛有新鲜海水的缸 (池 )中培育。
选育后从第一次换水到投池采苗之前,应每隔
3~ 4 h用同样方法方法换水 1次。孵化室光照,
以 100~ 200lx为宜,水温保持在 21~ 22℃,室温应高出水温 3~ 5 ℃,孵化期间不需要投饵。
( 二 ) 采苗
在投苗的前一 d,应对采苗板及采苗池等进行清洁处理 。 首先要杀灭采苗板上的桡足类及其卵子,1 m3水体加入 5mg敌百虫,待 12~ 16 h后结合换水,再彻底冲洗采苗板和池底,池壁等,将死亡的桡足类,老化的硅藻以及污泥,杂物等一切有害物都清除干净,再注入新水 ( 注水量高于采茬 cm即可 ) 。 同时,将水温升至 18~ 20℃ 。
1,采苗密度 附苗密度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出苗量,也关系到幼体的生长速度及剥离后的稚鲍的育成率 。 因附苗密度高,易导致饵料消耗快,幼体生长慢,剥离规格较小,最终出苗量并不太高,而附苗密度低,幼体生长快,成活率高,但出苗量也不会太高 。 试验证明:投入幼虫密度按采苗板面积计算,以 0.1 只/ cm2较为合适,附苗率一般为 40% ~ 50%,即每片采苗板附苗 400~ 500只 。
2.采苗时间 皱纹盘鲍受精卵,在 21~ 22℃ 下约 70 h,开始由浮游面盘幼虫进入底栖匍匐生活。采苗多在傍晚进行,也就是在催产的第 4 d
傍晚计数投池。此时,投池能在短时间内同步附着,在育苗池内浮游的时间短,附着均匀,
便于管理。
六、采苗后的培育管理
(一)换水
在幼虫尚未附着之前,出口处需用 200目筛网拦阻,以防幼虫流失 。 采用边进水,边排水的方式,每 d早,晚各换水 1次,每次换水 1/ 2左右 。 水温最好不低于 18℃ 。 随着幼虫的附着和自然水温的升高,即可撤掉筛网并逐渐加大换水量,由 1个量程增加到 4~ 5个量程 。
( 二 ) 控光
为提高采苗板上的硅藻饵料增殖速度,抑制其他杂藻繁殖生长,光照度仍控制在 1 500~ 2
500 lx之间,以延长培育时间,提高剥离规格。
( 三 ) 倒池
由于采用流水法换水,不够彻底 。 所以宜每周倒池 1次,以便彻底清除池底杂物,
达到全量换水的目的 。
( 四 ) 清除敌害
主要敌害是桡足类,可用敌百虫溶液杀除,1 m3水体投入 1g。 投药时,先将药物完全溶解,冲稀后均匀撒人池中,静止 12~ 13 h后,全部换水清底,冲洗药液和桡足类尸体。此项工作,可在每次倒池时配合进行。
( 五 ) 日常观测
每天测量水温 2次,凌晨和午后各 1次,
并根据水温变化,随时调整换水量。定时检测育苗池中水的 pH,溶解氧、盐度等。观测幼虫、幼的的生长(皱纹盘鲍幼虫在第一周,平均增长为 15~ 20 μm,
以后增至 50~ 60 μm,约 30 d可长出一呼水孔,即进入稚鲍期,以后日生长 100~
150μm,根据生长情况,判断是否正常。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 六 ) 补充饵料
1,施肥 为了促进底栖饵料的不断增殖,每天清早换水需要施肥 。 施肥量按氮:磷:硅:铁分别为,3~ 4 mg/ L,0.5/ L,0.4 mg/ L:
0.3~ 0.4 mg/ L,0.04 mg/ L。
2,投喂扁藻 为防止饵料不足,可预先培养大量扁藻,每 d晚上流水停止后投喂,每 d投喂的藻液量为培育水体的 2% ~ 3% 为宜 。
3,投喂裙带菜、海带孢子 在 6~ 7月,分别取回成熟裙带菜或海带,先进行洗刷、阴干 2 h,
然后放入高于海区温度 3~ 5℃ 的过滤海水中,
即可放散出孢子,在培育池流水停止后,把孢子水打人池内投喂。
4.倒板 当板上硅藻饵料,由于稚鲍摄食或其他原因造成脱落,变为光板。稚鲍个体小,不到剥离规格时,最有效的办法是,采苗时尽量留出部分有底栖饵料的附苗板不采苗。以备倒光板时倒板用。具体操作方法是,将备用饵料板铺在育苗池的铺好的网箱内(板与板朝一方向遮盖约 2/ 3),可用软毛刷把板上的鲍苗剥离到备用板露出的 1/ 3波纹板上,5 min后再以刷板的方式剥离到备用板的另一面,然后插入框架内,注意有苗的一侧位朝上。
七、中 间 培 育
中间培育,是指从剥离后平面培育开始,至培育成为体长 1.0~ 1.2 cm,可以下海或在室内越冬养殖的阶段。中间培育开始时不完全受规格大小的限制,主要根据附着板上的饵料充足与否来决定提前或推迟。一般在壳长达 5~ 6mm
以上幼鲍时,开始中间培育最好,成活率可达
90%以上。但在饵料严重不足时,壳长 2~ 3
mm的稚鲍,也可开始中间培育,只是成活率会低些。
( 一 ) 设备
1,培育池 可用前期的长方形育苗池 。
2,网箱 用于收养剥离后的幼鲍,网箱的宽度应比池子宽度略小些 。 为便于操作,长度约 1.0
m,深 0.3 m左右 。 初期网箱可用 1 mm网目的塑料纱窗网或专织的聚乙烯网,随着个体的长大,
而逐渐改用大网目的网箱,以便于网内外的水流交换 。
3.附着板 可用深色的聚氯乙烯制成的波纹板,
并在板上钻一定数量的 2 cm左右的圆孔,便于幼鲍上下爬行。附着板表面要求光滑,以利于剥离操作。
( 二 ) 幼鲍剥离
当附着板上的底栖硅藻基本上耗尽时,
即便是补充饵料也难以满足幼鲍生长的需要时,就要剥离进行平面培育 。 目前最好的剥离方法是,对波纹板上的鲍苗不经任何麻醉,直接用毛刷或海绵剥离 。
对框架上的鲍苗,要用 2% 的酒精 ( 市售
95% 浓度的酒精,1 L海水中加入 21 mL
即可 ) 浸泡 3~ 4 min,再用毛刷剥离 。
(三)网箱流水平面培育
将网箱水平悬挂于池中,网箱底部与池底保持
10~ 15cm的距离,以利于水流畅通及池底沉积物的清理 。 网箱的上部,应高出水面 3~ 4cm,
以防稚鲍爬出 。 将深色波纹板平铺于网箱底部,
稚鲍经计数后放于其上重新附着 。 也可稚鲍重新附着后去掉网箱,用细绳把波纹板平吊于池中的培育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除减轻了洗刷,倒换网箱的劳动强度大外,还改善了水质,提高了成活率 。 但在排水慢,池底又存水的育苗池,采用此法效果不佳 。
1,放养密度 网箱流水平面培育法,属于集约化培育方式。如放养过密,也会影响稚鲍的生长和增重,所以应以不影响稚鲍的正常生活与生长为原则。如按网箱底部附着板的面积计算,
壳长 5~ 6 mm的稚鲍,以 1 m2放养 4000~ 5 000
只为宜。
2,流量 换水量的多少,将会直接影响到稚鲍的正常摄食、生长和培育的存活率,但如过多,
则会增加设备与能源上的浪费。一般在稚鲍壳长 5~ 6 mm之前,日换水量不应少于培育水体的 5~ 6个量程。在壳长 6 mm之后,流水量不应少于培育水体的 8个量程。
3,饵料 可自始至终,采用人工配合饲料。配合饲料同海藻饵料(如海带、裙带菜等)相比,
来源丰富,不受季节限制,饲料利用效率高。
壳长 6~ 7 mm以前的稚鲍,需投喂粉末状人工配合饲料;壳长 7 mm以后,投喂片状圆形饲料效果较好。
饵 (饲 )料的投喂量,与个体大小和水温有关 。
一般每天的投喂量,可掌握在按鲍体重的 5
% ~ 6%,但必须依据稚鲍的实际摄食状况,
进行适当的调整 。
由于稚鲍的摄食活动在夜间,每天傍晚在投喂粉末饲料之前,需先用水调和,然后均匀地泼洒到附着板上面,片状饲料,则可直接投喂。
4,培育管理
主要的管理工作是,保证水的足量供给。
每 天 清晨用虹吸法清除附着板上、网箱底部和池底的残饵和排泄物等。每周倒池 2~ 3次,彻底清理池底杂物。还要经常注意爬到池壁离开水面的稚鲍,使其不至于被干死。
第六节 成鲍饲养
一、筏式养成
二、岩礁潮间带沉箱养殖
三、底播放流增殖
四、岩礁潮间带围池养鲍
五、潮间带垒石蒙网养鲍第七节 病害防治
一、细菌病
[ 症状 ] 多发生于幼鲍上足的上皮组织剥落和破裂,全身的血窦和神经鞘周围都是弧菌,外围神经迅速变性,引起鲍大量死亡 。
[ 治疗方法 ]
( 1) 用磺胺二甲氧嘧啶 5% 的海水溶液,浸洗
2~ 3 min。
( 2) 用磺胺异恶唑 1% ~ 3% 的海水溶液,浸洗 3~ 5 min。
用上述药品处理后,将病鲍暴露于空气中干露
10~ 15 min,使药物充分渗入病灶后,再放回海水中 。
[ 症状 ] 在鲍的外套膜,上足和足背面,发生许
二,真菌病
[ 防治方法 ] 使用 10 mg/ L的次氯酸钠溶液,杀死水中的真菌游动孢子,可起到预防真菌的作用 。
三,派金虫病
[ 症状 ] 病原体是顶复动物门的奥氏派金虫 。 病鲍的足,外套膜和闭壳肌内部或其表面有 1— 2毫 m的脓包,呈浅黄色或褐色,柔软,脓包内含有脓汁,脓汁中有大量孢子和白细胞 。 有的病鲍,在血淋巴中真菌孢子长达 1 mm的团块呈褐色,游离于循环系统中,发病时水温为
20℃,盐度为 36。
[ 治疗方法 ] 目前尚无治疗方法 。
四、寄生虫病
[症状 ]假沟棘头线虫,可从鲍的肠内到鲍的足腹部组织中穿孔移行,形成包囊,
并在寄生处产生包状突起,使鲍的肌肉明显消瘦,降低了足部的附着能力,容易从附着物体上脱落而死亡。
[治疗方法]目前尚无治疗方法。
五、气泡病
[症状]在鲍的上皮组织以下,形成许多气泡。
严重时不摄食,爬在附着基表面或池壁上方,
附着力减弱,口部色素减退,齿、舌、外套膜和上足肿胀,上足变为鳞齿状。患气泡病的病鲍,往往继发感染弧菌病,而造成大批死亡。
气泡病一般多发生于单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室内水泥池的饲养条件下。当投饵量过大,残饵过多,换水量过小,溶氧量不足时,人工饲料在体内消化不良,发酵后在体内形成了气泡。
[治疗方法]发现气泡病,应立即改喂鲜藻类食物,清除池内残饵,大量换水,便能很快生效。如果在发病初期措施得力,1~ 2 d内便可除病,不致造成大量死亡。
六、脓疱病
[症状]鲍足肌上有多处微微隆起的白色脓疱,
一般可维持一段时间不破裂。夏季持续高温时,
病情加重,病程缩短,脓疱在短时间内即行破裂。破裂处流出大量白色脓汁,并留下 2~ 5毫
m不等的深洞,使足部肌肉呈现不同程度的溃烂。此时,鲍附着能力和食欲下降,直至从附着物体上脱落进入水中,饥饿而死。
[预防方法]
( 1)严格隔离养殖,减少感染。
( 2)选用健康亲鲍育苗。
( 3)适当控制水温。
( 4)合理使用药物,在高温之前,用
3.12 mg/ L复方新诺明药浴 3 h,每 天 1
次,连续 3 d,每隔 3~ 5 d一个周期。
第八节 采捕及运输
一、采 捕
( 一 ) 采捕规格
皱纹盘鲍的采收规格,一般养殖鲍为壳长 6~
7cm,鲍为壳长 7cm以上 。
( 二 ) 采捕季节
人工养殖鲍的采收季节,在北方,多在入冬之前,这样可避免由于在漫长的冬季低温期,鲍不摄食,不生长,造成体重下降;在南方,多在夏季来临之前采收,可减少高温季节易死亡和台风带来的损失 。
( 三 ) 采捕方法
由于鲍的吸附力很强,充分吸附时很难取下来,如要硬取下来,也容易造成损伤 。 大量采收养殖鲍时,可用 3% ~ 4%
的酒精麻醉等方法来剥离 。 而少量采收或采捕自然鲍时,必须乘其活动时迅速铲取 。
二、销售和运输
( 一 ) 销售
鲍的销售形式有鲜活鲍,冷冻鲍,罐头鲍以及干鲍等,在国内外市场上,鲜活鲍销售量最大 。
( 二 ) 运输
目前鲜活鲍的运输,多采用低温干运法 。 大都采用活鲍专用泡沫塑料保温箱盛装,每个箱分为 3层,中间有放冰袋的空间,每箱可装鲍
10~ 15 kg。 采用本方法,运输箱内温度应不超过 5~ 8℃,运输 24~ 48 h,成活率可达 90% 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