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金融学?
金融学是对货币资金管理的研究三个领域,公司理财、市场与机构、投资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篇 范 畴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 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第一章第一节 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
1,钱、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吗?银行卡是货币吗?
Money 与 Currency的异同 ——
M0,M1,M2
“一个人很有钱,与,一个专很多钱,
2,现代市场经济中,极难找出与货币没有任何联系的事物和地方。
第一章第一节 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货币流通
1,货币收支。
2,这个连绵不断、割裂不开的货币流,称之为货币流通。
第一章第一节 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货币在对外交往中 ——外汇
1,一切外国的货币都是“外汇” (foreign exchange,
exchange) 。
2,对于外国人来说,人民币 RMB 是他们国家的“外汇”。
第一章第一节 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货币的权势
1,为什么“钱能通神”?
只要货币存在,货币的权势就是客观必然!
2,道德的、法律的约束,会把货币的权势约束在社会可以接受的限度之内。
但约束并不可能使之消除;必然存在的只能是约束与反约束的持续较量。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二节 货币的起源第一章第二节 货币的起源古往今来对货币起源的论证
1,主流观点:肯定物品交易的发展,导致货币的出现。
也多有人强调,货币是由睿智的统治者制定的。但这样的论点也并不否定交换发展的背景。
2,物物交易为什么必然演进到通过货币的交易?
对此,有种种论证:
第一章第二节 货币的起源古往今来对货币起源的论证
3,在西方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马克思从商品和商品交换着手,对货币问题作了系统的理论阐明。
基础理论:劳动价值学说;
具体推导:价值形式的发展必然导致货币的产生 。
第一章第二节 货币的起源古往今来对货币起源的论证
4,现代西方经济学中,从交易社会成本角度的论证:
出发点不是物物交易的困难,而是交易成本高的必然趋向交易成本低的规律。
物物交易与通过货币交易分别需要的交易网点数量 (设 n 指商品数量 ):
第一章第二节 货币的起源只要是市场经济,就不可能离开货币
1.一切企图取消货币的行为,都在碰得头破血流之后而被迫放弃。
2,20世纪,以扬弃商品、市场为目标的计划经济,
实际上也把取消货币的任务推至,遥远,的将来!
第一章第二节 货币的起源货币范畴是不是永恒的存在?
有生就有死。
货币有“生” —— 它并非古已有之;那是否就可认定:
它必将有“死” —— 消亡?
这个问题涉及基本的货币理论,可以思考,
但无需急于予以回答 —— 这需要足够的理论准备。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三节 形形色色的货币第一章第三节 形形色色的货币历史上的货币形态
1,种种实物货币 —— 货币最古老的形态:
中国最早的货币是“贝”。古书有“夏后以玄贝”的说法,考古屡有证实。
世界其他地区也多有使用贝的。荷马史诗中,经常用牛标示物品的价值;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中国吐蕃地区用盐块作货币。
第一章第三节 形形色色的货币历史上的货币形态
2,金属货币,其中,金属铸币流通了几千年,直到上世纪中,在世界上才基本成为货币的历史形态。
(中国的刀布、五铢、
开元通宝)
第一章第三节 形形色色的货币历史上的货币形态
⑴ 金属作为币材的优点:一是价值比较高;二是易于分割;三是易于保存;四是便于携带。
中国的晋唐两代,帛曾充当主要币材,与铜币并行流通 —— 具体条件下,不理想的材料也可充当币材。
⑵铸币的界定:铸币是由国家的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块。所谓国家的印记,包括形状、花纹、文字等。
第一章第三节 形形色色的货币历史上的货币形态
⑶ 称量货币:中国的元宝。
⑷劣币驱逐良币即格雷欣法则:金银复本位制不稳定性的突出表现西汉贾谊:“奸钱日繁,正钱日亡”,从而“法钱不立” 。
第一章第三节 形形色色的货币历史上的货币形态
3,用纸做的货币:
⑴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二章四节有说明);
⑵国库发行的纸币;
⑶两者之间的区分。
第一章第三节 形形色色的货币历史上的货币形态
⑷ 始于南宋的大规模纸币流通 —
— 世界最早。
第一章第三节 形形色色的货币当代货币的种种形态
1,不兑现的银行券及硬辅币。
2,账簿上的货币 ——存款货币:可签发支票的存款与定期存款。
3.以电磁信号为载体的货币。
第一章第三节 形形色色的货币外汇存在的种种形态
1,比较确切地说,外汇不仅是指外国的货币(外国的钞票和硬币,外币的存款),而且还包括:
⑴ 用外币标示的有价证券;
⑵ 限定用于国际支付的本国货币 ……
2,更精确的定义见于 IMF 和各国有关外汇法规的释义,属专业从业人员需掌握的知识。
第一章第三节 形形色色的货币电子计算机与无现金社会首先,电子计算机运用于银行的业务经营,
使很多种类的银行卡取代现钞和支票。是否它们终将取代现金,并出现无现金的社会?
同时,由于互联网迅速覆盖全世界,是否有可能使得处于电磁信号形态上的货币成为货币的主要形态?
这样的趋势将使货币本身乃至市场经济的运作发生怎样的变化?
第一章第三节 形形色色的货币货币的形态为什么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进思考这一问题,有两点提示;或许应该说,思考任何经济问题,都不可忽视这两点。
1,效率;
2,节约社会费用,降低交易成本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第四节 货币的职能第一章第四节 货币的职能最基本的职能
1,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
2,作为购买和支付的手段;
3,作为积累和保存价值的手段。
第一章第四节 货币的职能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
1,经济生活中的交易对象多种多样,但都有价格。
2,价格是价值的表现:
人们无不承认交易对象都有价值,但什么是价值,则有种种理论解释;
而对价格如何表现价值,也即价格形成的规律,同样有种种理论解释。
第一章第四节 货币的职能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
3,价值、价格,这是经济学里面的一大门学问。
就本教程来说,是以经济学课程已有的讨论作为给定的前提;
本教程所关注的,只是货币度量价格的种种有关问题。
第一章第四节 货币的职能货币单位
1,任何价格,都是货币单位的倍数;没有货币单位,谈不上货币的度量。
2,抽象想来,度量单位越稳定越理想;
但能够保持稳定的,相对说来,只是货币单位的名称;而货币的“值”,不论人们做出怎样的努力,自古及今,却总是不停地波动。
第一章第四节 货币的职能货币单位的“名”
1,世界上林林总总的货币名称:
一般规律:(国名)+(货币单位名)
2,中国货币的特殊叫法:“法”币;“人民”币。
3,货币单位的的名称大多与衡制的单位名称有渊源关系,如中国的“两”,英国的“镑”。
第一章第四节 货币的职能货币单位的“值”
1,金属铸币时的“值”:
“重如其文”;文重分离 ——“七钱二”;
英镑(重 1镑的金 =金币 46.725镑 ——1816 )
2,没有金流通的“金平价”:
US$1=0.888671g ——1934
3,黄金非货币化之后的货币,值”:
a,购买力; b,汇率第一章第四节 货币的职能货币购买力
1.货币购买力基本是指对商品、服务的,购买力,。
2,货币购买力与商品、服务的价格水平互为倒数。
3.,货币购买力,这个词的不同用法。
关于货币购买力高低的波动,是本教程的核心问题之一。
货币购买力( purchasing power)
货币的自身价值通过货币购买力( 即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所能购买到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之和 )加以体现。
货币购买力的变动趋势与综合物价指数的变动成反比;
货币购买力的变动幅度则是综合物价指数变动幅度的倒数。
综合物价指数下降了
20%
物价指数为过去的
80%
货币购买力上升到过去的
125%
货币购买力上升了
25%
第一章第四节 货币的职能交易的媒介和转移价值的手段
1,它们 有流通手段、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等等名称,
是正在流通着的、现实的货币。
2,经济生活中对货币的需求首先就是指对这些正在流通着的货币的需求:
MD = PQ/V
3,货币流通速度 V,实际是一个比值:
PQ,MD
第一章第四节 货币的职能保存价值的手段
1,积累和保存价值,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必然要求;货币是实现要求的必然手段之一。
2,保存价值的贵金属形态;保存价值的现代货币形态。它们的异同。
3,积累和保存价值必须以现实的货币进行,用于这方面的货币构成货币需求的另一部分。
4,但它们是不流通的货币。
第一章第四节 货币的职能货币职能图示货币赋予价格形态 观念的货币用于购买支付用于积累保存现实的货币流通不流通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五节 货币的界说第一章第五节 货币的界说什么是货币?
1,最粗略的表述:可用来买东西的 What ;
或:在购买、支付和储蓄中被普遍接受的。
2,20世纪以前古典的说法:一般等价物。
3,始于凯恩斯:流动性;最具有流动性的。
4,社会计算工具或,选票,。
还有种种机智的说法:给人以启发,但却不见得有真正的理论价值。
第一章第五节 货币的界说有关货币本质的一些理论问题
1,货币与财富;
2,货币与法 ……
许多古典的论点,今天看来很容易评判。但当今,
有些观念实际是古典论点在新的经济条件下的再现。
鉴古而知今,学说史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分辨的能力。
(一)划分货币层次的依据
– 主要是不同资产的流动性。
– 资产的流动性是指其转换为现实购买力的能力。
(二)货币层次的基本划分
M0=流通中现金
M1=M0+活期存款 ( 狭义货币量 )
M2 =M1+定期存款 +储蓄存款 +其他存款(广义货币量)
准货币信用卡是货币吗?
(三)货币的结构问题货币结构通常又叫货币的流动性结构、货币供给的流动效率,即流动性较高的货币与包含着流动性较低的货币的余额之间的比率,也是现行货币流通速度的量化指标。
两个指标,M0/M2
M1/M2
当 M1/M2的比值趋于增大时,表明货币供给的流动性增强,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意味着人们的消费、投资信心提高,对经济的预期比较乐观,经济趋热;反之,亦然。
由于任何一种资产都具有不同程度流动性,货币与非货币区别不再是非此即彼的鸿沟,而是一个颜色由深变浅的色谱,存在不同中间过渡状态。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第六节 货币制度一、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的货币体系和货币流通的结构及组织形式。
货币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一)规定货币币材选用不同的币材就构成不同的货币制度
(二)确定 货币单位 ——货币制度的核心要素即确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 货币单位的“值” 。
金属货币流通时期 ——确定货币所含金属的重量和成色。
不兑现货币流通时期 ——确定货币对内和对外的价值。
二、格雷欣法则和货币替代问题
“格雷欣法则”,在双本位制中,当两种金属铸币的法定比价与市场价格不一致时,市场价格高于法定比价的金属货币在流通中的数量会逐渐减少,而市场价格低于法定比价的金属货币在流通中的数量会不断增加,这意味着法律评价过高的“劣币”将法律评价过低的“良币”,驱逐” 出流通领域,这被称为“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或称“格雷欣法则”。
货币替代问题:良币驱逐劣币 美元化和欧元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