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金融学院 1
第八章 货币需求经济学家们关注货币需求问题要比货币供给问题早得多,因为早期的学者一直认为货币供给是完全外生的经济变量,而货币需求则要复杂得多
2007.06,金融学院 2
本章的重点内容:
一、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二、各种主要的货币需求理论
1、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规律
2、传统货币数量论
3、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及发展
4、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2007.06,金融学院 3
货币需求的涵义
货币需求 是一种由货币需求能力与货币需求愿望相互作用、相互决定的客观实际需求,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阶层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的需要,或社会各阶层对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手段的货币的需求。
同时包含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必须有持有货币的愿望;二是必须有持有货币的能力 。
货币需求理论 是一种研究人们持有货币需求的动机、决定或影响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以及数量决定的理论。
研究的内容包括,一国经济发展在客观上需要多少货币量,以及一个经济主体在现实的收入水平、利率和商品供求等经济背景下保持多少货币的机会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等问题。
2007.06,金融学院 4
货币需求的种类
宏观货币需求和微观货币需求从一个社会出发,仅仅把货币视为交易的媒介,
探讨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为完成一定的交易量所必需的货币量从微观个体出发,把货币视为一种资产,探讨的是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财富量
2007.06,金融学院 5
主观货币需求和客观货币需求
由于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具有同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因此主观货币需求在量上是无限的,是一种没有约束的无效货币需求,显然不是我们所要研究的对象,我们研究的只能是客观的货币需求 。
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货币需求的真正含义:在某人拥有的财富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那部分财富就构成了其对货币的需求,而各个微观主体所形成的货币需求聚集到一起便成为整个社会的货币需求。同时,在今天的纸币流通时代,我们所考虑的是实际货币需求。
个人的货币需求 整个经济的货币需求
2007.06,金融学院 6
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分析货币需求函数
货币需求函数的作用
货币需求函数中的变量分析各种因素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方向、程度);
通过计量研究来验证理论分析的结果;
测算货币需求量,作为控制货币供给量的依据。
规模变量机会成本变量其他变量
2007.06,金融学院 7
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
规模变量(财富和收入):财富总额决定了货币需求量的最高限额。
现代货币需求理论中,常把收入作为财富的代表而列入货币需求函数。
收入对货币需求量的决定表现在两个方面:
1.收入水平的高低 2.取得收入的时间间隔
机会成本变量(市场利率):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变量主要有债券的预期收益率、股票的预期收益率和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而这些非货币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又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社会的市场利率所决定的。
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市场利率与机会成本
2.市场利率与利率预期
社会、心理及其它变量:信用制度及信用的发达程度、消费倾向以及经济主体的预期和个体偏好
2007.06,金融学院 8
一、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一)货币必要量规律马克思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金属货币三个问题需要回答,( p290)
· 商品进入市场前是否有价格?
· 商品是第一位的,还是货币是第一位的?
· 货币是否参与一次交换就会推出流通领域?
sd MM?
V
PQM?
2007.06,金融学院 9
在考虑到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后,马克思又将货币必要量公式予以了修订:
待实现的 - 本期赊销商品 + 到期该支付的 – 互相抵消流通中的 商品价格总额 的价格总额 商品价格总额 的金额货币必要量 同一单位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平均流通速度
(二)纸币流通规律一个极其重要的假设:经济体内拥有足够大的金属储量和产量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因为流通才有价值纸币不能自发调节只能适应客观需求纸币价值的变化:
平值升值贬值遵循货币必要量规律
2007.06,金融学院 10
几点启示:
( 1) 货币必要量规律反映的是实际经济运行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 。
( 2) 金属货币制度下商品是带着价格进入流通的,商品价格有多大,就需要多少金币实现它 。
( 3) 反映货币的交易性需求,即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量 。
( 4) 纸币流通条件下,无论多少纸币也只能代表客观所需要的金量,商品的价格水平会随纸币的数量而涨跌 。
( 5) 实际测算困难,主要进行定性分析 。
2007.06,金融学院 11
二、传统货币数量论
早期的传统货币数量论研究的是名义国民收入和物价的关系,不是直接研究货币需求。
一般认为,欧文?费雪 1911年,货币的购买力,中提出的交易方程式是传统货币数量论理论体系建立的重要标志。
Irving Fisher,1867-1947
2007.06,金融学院 12
1、现金交易方程式 ——费雪方程式探究是什么决定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需要的货币量。
P为一般物价水平; T为全部商品交易量。若 M为流通中的平均货币量,V为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则有交易方程式:
结论:货币数量的变化对实体经济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只会引起物价水平同方向、等比例的变化。
MV PT?
1、从宏观角度研究货币需求,注重货币的交易媒介的作用;
强调货币流通速度的重要性;
2、只关注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没有认识到货币是财富的一种形式。
2007.06,金融学院 13
现金交易方程式与货币必要量公式
从公式的形态上看,两者似乎是完全一样的。的确,两个公式有很多相同的地方:都是从社会整体(即宏观)角度出发考虑货币需求问题,而且涉及的因素都是相同的
但是,两个公式存在本质区别,因为两者的理论基础完全不同,费雪方程式建立在名目货币论的基础上,而货币必要量公式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
2007.06,金融学院 14
2、现金余额数量论 -剑桥方程式分析的出发点:马歇尔等经济学家认为,货币需求与交易水平正相关,即交易的商品和服务越多,对货币的需求也越高,这与费雪的观点一样;但是,他们将货币视为一种资产,具有价值储藏职能,从微观主体的持币角度看,个人对货币的需求实质就是选择以怎样的方式保持自己的资产,受可替代资产的预期收益率的影响。
马歇尔提出现金余额说,皮古完成。
Alfred Marshall,
1842-1924
2007.06,金融学院 15
剑桥方程式
现金余额数量说的主要观点:
– 个人货币持有额受收入和财富的限制;受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的限制;受持有者对未来收入、支出和物价等预期的影响。
– K不是固定值,受个人的预期和各种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M k PY?
2007.06,金融学院 16
两个方程式的不同比较
1) 前者强调货币的交易手段职能,后者重视其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 。
2) 研究角度不同:前者是宏观角度,后者是微观角度
3) 前者把货币需求与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重视货币的流通速度,后者从货币形式保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比例 K。
4) 对经济主体的意志在决定货币需求中的作用的认识不同,而且 剑桥方程还考虑到了了机会成本问题。
剑桥学派从货币需求函数出发推导出货币数量论,开创了研究货币需求的新方法: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来分析货币需求。
2007.06,金融学院 17
两个方程式的相同点
1)基本结论相同(都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动将导致一般物价水平同方向、等比例的变动);
2)方程式的实质基本相同。( V与 k互为倒数,流量与存量可相互转化,但 V和 k的经济含义,T和 y的经济含义并不是完全等同的)。
2007.06,金融学院 18
(一)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持有货币的三大动机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流动性陷阱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图解三、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及其发展
John· M· Keynes,1883.6.5-1946.4.21.
2007.06,金融学院 19
持有货币的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 是指个人或企业为应付日常交易的需要而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这部分货币需求决定于收入的数量以及从收入到支出的时间间隔的长度,但主要决定于收入的数量,且与收入的数量成正比。
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 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意外发生的支出、
为了不错过意外的有利的购买机会以及为了偿付未来债务而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这部分货币需求也主要决定于收入的数量,且与收入的数量成正比。
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 是指人们为了在未来的某一适当时机从事以债券的买卖为典型的投机活动而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 。 这种货币需求决定于市场利率,且与市场利率成反比 。
2007.06,金融学院 20
利率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资产选择的范围:货币或债券(任选其一)
市场利率? 正常利率 预期利率下降 持有债券
(债券价格上涨)
市场利率? 正常利率 预期利率上升 持有货币
(债券价格下跌)
2007.06,金融学院 21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Md=M1+M2=L1( Y) +L2( r)
式中,Md表示货币总需求,M1表示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与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
(合称“交易性货币需求”); M2表示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也称“投机性的货币需求”); Y表示收入; r表示市场利率;
L1表示 M1与 Y之间的函数关系; L2表示 M2与 r
之间的函数关系 。
2007.06,金融学院 22
流动性陷阱所谓,流动性陷阱,( Liquidity Trap),是指当市场利率已降到一个极低的水平时,人们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将趋于无穷大,因此,,即使货币供给再增加,也将如数地被人们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所吸收,从而市场利率不再下降的经济现象 。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图解)
r L M
0
M
1
M
2
r
0
r
1
0 M,L
2007.06,金融学院 23
(二)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发展
Baumol-Tobin对交易动机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论证了 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也同样是利率的递减函数 ;
Whalen等人对预防动机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论证了 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也同样是利率的递减函数 ;
Tobin等人对投机动机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论证了 人们可同时持有货币和债券或其他金融资产 的现象。
2007.06,金融学院 24
鲍莫尔 -托宾模型是两人分别于 1952,1956年对凯恩斯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根据凯恩斯的理论,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只是收入的函数,
而与利率无关。鲍莫尔则根据企业的存货控制原理进行分析,发现即使是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
(即现金余额),也同样是利率的函数,而且同样是利率的递减函数。
1、鲍莫尔 -托宾的存货模型
William J,Baumol
1922.2.26.-
2007.06,金融学院 25
鲍莫尔 -托宾模型的假设人们定期地获得一定的收入;
人们的支出是连续的或均匀的;
贷出现金余额的方式是购买政府短期债券,因为这种贷款最安全,其流动性也最高;
每次变现额(即出售债券、从而换回现金的数额)都相等;
每次变现与前一次变现的间隔期都相等。
T
T / 2
K
t
2007.06,金融学院 26
持有现金余额的总成本函数设:
C为持有现金余额的总成本;
T为一定时期的交易总额;
K为每次变现额(即出售债券的数额);
b为每次变现所支付的佣金;
r为市场利率,
则持有现金余额的总成本函数为
K
bTiKC
2
2007.06,金融学院 27
平方根公式欲求能使保持现金余额的总成本最低的 K,先要求出 C对
K的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
二阶导数大于零,证明总成本函数有极小值。因此,令一阶导数为零,解方程得:
02
2
32
2
2


K
bT
K
C
K
bTi
K
C
ibTK 2?
2007.06,金融学院 28
名义现金余额人们平均持有的现金余额是每次变现额的一半,即 K/2,
所以,名义现金余额为
2
1
2
1
2
2
1
2
2
1
2

iTM
b
i
bTK
M
,则为设
2007.06,金融学院 29
鲍莫尔模型的结论与意义
结论:交易动机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和利率弹性分别为正 1/2和负 1/2。也就是说,
若交易量增加 1%,则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就增加 0.5%;而若利率上升 1%,则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就减少 0.5%。
意义:从理论上说,鲍莫尔模型是对凯恩斯交易动机货币需求理论的重大发展;而从政策意义上说,该模型对凯恩斯学派以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主张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上的支持。
2007.06,金融学院 30
2、惠伦模型( 1966)
认为预防性货币需求类似超额准备,因为人们持有预防性货币是为了避免因流动性不足而造成的损失。
假设流动性不足造成的损失为 b,则估计其出现的概率是一个关键问题。现假定未来某一时间内的净支出
X遵从随机分布,且均值为 0,方差为 S2,而人们持有的预防性货币余额为 L12,那么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得到最终可以得到由流动性不足而造成的损失的预期值为:
bLS?2
12
2
2
12 2
12
{ | 0 | } SP X L L
2007.06,金融学院 31
3
2
12
4
12
2
2
12
2
3
12
2
12
2
12
2
12
2
0
6
)(
2
L
C
i
bS
L
L
bS
L
C
b
L
S
i
b
L
S
LiC




根据微积分理论可得:
另一方面,考虑到持有的 L12的机会成本,则有
2007.06,金融学院 32
3、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基础)
资产选择理论的渊源( Hicks)
希克斯早在 1935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即已提出了资产选择理论的基本原理:通过投资分散化来抵消风险。
资产选择理论之父( Markowitz)
投资决策的基本原则不是预期收益极大化,而是预期效用极大化。预期效用极大化包括预期收益极大化和预期风险极小化,
但收益和风险往往成正比。
James Tobin
1918.3.5-
2002.3.11
2007.06,金融学院 33
资产选择理论的基本方法均值 — 方差分析是资产选择理论的基本方法。
所谓,均值,,是指以预期平均收益率来衡量各种证券或证券组合的收益;
所谓,方差,,是指以预期收益的方差或标准差来衡量各种证券或证券组合的风险。
单一资产的收益率和风险度量资产组合的收益率和风险度量
2007.06,金融学院 34
三类投资者的效用曲线
U表示效用; R表示预期收益。
I为风险中立者的效用曲线,其边际效用不变;
II为风险回避者的效用曲线,其边际效用递减;
III为风险爱好者的效用曲线,其边际效用递增。
U
I I I I
I I
0 R
2007.06,金融学院 35
三类投资者的无差异曲线
R表示预期平均收益;?表示标准差。
R
I I
I
I I I
2007.06,金融学院 36金融 学院
R I
3
r
c
3
r
3
I
2
c
2
r
2
I
1
c
1
r
1
0
1 0
M
2
A
2
A
1
1
0
2007.06,金融学院 38
四、弗里德曼的新货币数量说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 1) 总财富总财富是制约人们货币需求量的规模变量。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中,总财富分为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因总财富无法用货币来加以直接地测量,因而用“恒久性收入”来代表。所谓
“恒久性收入”,是指过去、现在乃至将来一个较长时期中的平均收入水平。
( 2)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的比例总财富系由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构成,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在为其所有者带来收入方面有着不同的稳定性。因此,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的比例,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货币需求。一般地说,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的比例越大,则货币需求就相对越多。
Milton
Friedman,
1912-2006.11.16
2007.06,金融学院 39
( 3)货币及其他资产的收益其他资产的收益是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所以,其他资产的收益率越高,货币需求就越少;反之,其他资产的收益率越低,则货币需求就越多。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被作为机会成本变量的主要有债券的预期收益率、股票的预期收益率及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即预期物价变动率)。
货币( M2)本身的收益可抵消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 4)影响货币需求的其他因素
2007.06,金融学院 40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1,,,,( uYwdtdPPrrrPfM mebd
在上式中,M表示名义货币需求量,
P表示物价水平,rb表示债券的预期收益率,re表示股票的预期收益率,rm表示货币本身的预期收益率,1/P表示物价水平的预期变动率,也就是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w表示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Y表示名义恒久性收入,u
表示影响货币需求的其他因素。
2007.06,金融学院 41
弗里德曼认为,他的这一名义货币需求函数是关于 P和 Y
的一阶齐次函数,即
),,,
1
,,,(
1
),,,
1
,,,,(
u
P
Y
w
dt
dP
P
rrrf
P
M
P
uYw
dt
dP
P
rrrPfM
meb
d
mebd


函数,即,则得到实际货币需求为令?

2007.06,金融学院 42
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基本结论由实际货币需求函数可知,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完全由实际变量所决定。
暗含着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的结论,因为影响货币需求的是货币和其他资产之间的相对预期报酬率的高低,而利率变动往往是和货币的预期报酬率同向变化的;同时实证研究表明,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很大,而利率弹性很小,
因此,货币需求主要由恒久收入决定,
是相对稳定的。
货币的流通速度不是一个常数,而是一个稳定的、可预测的函数。
2007.06,金融学院 43
弗里德曼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比较
凯恩斯考虑的仅仅是货币和生息资产债券的选择,弗里德曼的资产范围要广的多,不仅债券、股票德国金融资产会影响货币需求,实物资产也对货币的持有量产生影响,尤其将实物商品和货币视为互相替代品,
货币数量的变动可能对总支出产生影响。
货币的预期报酬率并不是一个常量,随债券和贷款利率的上升而上升,利率变动对货币需求影响较小。
(与凯恩斯的观点不同)
强调恒久收入是货币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因而实际货币需求是比较稳定的量 ;而凯恩斯更突出利率的作用,并由此认为实际货币需求是不稳定的。
2007.06,金融学院 44
进而在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设定上和货币政策的运作方式上,两人也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凯恩斯以利率为政策中介目标,而弗里德曼则选择了货币供应量;
凯恩斯主张货币政策相机抉择,而弗里德曼坚持货币政策规则论,甚至提出了“单一规则论”。
2007.06,金融学院 45
强调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所以基本上肯定了弗里德曼的长期结论,即货币量的变动反映于物价变动上,货币供给是决定名义收入的主要因素。
所以,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又被称为现代货币数量说、货币主义但是又不同于传统的货币数量论:
( 1)货币流通速度不是常数,而是稳定、可测的变量。
( 2)经济不一定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短期内实际国民收入受货币数量的影响,即货币不一定是中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