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能量饲料
能量饲料是指在绝对干物质中,粗纤维<18% ,粗蛋白<20%的饲料,一般干物质中消化能高于12.55MJ/kg的为高能量饲料,低于12.55MJ/kg的为低能量饲料
能量饲料主要包括谷实类,糠麸类,块根、块茎、瓜果类和其他类(油脂、糖蜜、乳清粉等)。
一、谷实类饲料
(一)、营养特点:
1、富含无氮浸出物
无氮浸出物约占干物质的71.6—80.3%(燕麦为66%),而且其中主要是淀粉,占无氮浸出物的82%—92%,消化率很高。
2、粗纤维含量低
玉米、高粱、小麦的粗纤维含量在5%以内,燕麦、带壳大麦、稻谷的粗纤维含量在10%左右。
3、蛋白质含量低、品质较差
粗蛋白约为10%左右,且品质不佳,氨基酸组成不平衡,赖氨酸和蛋氨酸较少,尤其是玉米中含色氨酸低,麦类中苏氨酸含量低。
4、脂肪含量少
玉米、高粱含脂肪3.5%左右,且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亚油酸和亚麻酸的比例较高;其他谷实饲料含脂肪少。
5、矿物质中Ca、 P比例极不合理
谷实饲料Ca的含量在0.2%以下,而P的含量在0.31—0.45%。这样的Ca 、 P比例对任何家畜都是不适宜的。但P为植酸P,单喂动物对其利用率低。
6、维生素含量低
其中黄色玉米含胡萝卜素较为丰富,其他谷实饲料中含量极微;谷实饲料富含维生素B1和维生素E,但维生素B2、C和D的含量少。
(二)、几种主要的谷实类饲料
1、玉米
玉米的有效能值高,号称“能量之王”,玉米含无氮浸出物74—80%,以易消化的淀粉为主,其消化率达到90%以上。但玉米中粗蛋白含量低,只有7.2%—8.9%,且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胱氨酸较缺,蛋白质的品质较差。玉米含脂肪较高,含胡萝卜素较为丰富;矿物质钙含量很低。玉米容易产生黄曲霉,对人畜危害极大。
2、大麦
大麦分有皮大麦和裸大麦,裸大麦又叫青稞。有皮大麦粗纤维含量10%左右,其无氮浸出物和脂肪含量比玉米低,消化能也低于玉米。大麦中粗蛋白的含量和品质均高于玉米,质地疏松,喂猪时可产生膘硬的良好胴体;也是马属动物的良好饲料。但我国产大麦主要用于啤酒酿造。
3、高梁
高梁中粗纤维含量低,容易消化,脂肪含量较高,约3.4%,消化能比玉米稍低。但高梁中含较多的单宁,会使单胃动物蛋白质和矿物质的利用率降低。而且,高梁有涩味,适口性不好,在配合日粮中比例不宜过大,用量通常在15%以下,高梁用量过大容易引起动物便秘。
二、糠麸类饲料
一般谷实的加工分为制米和制粉两大类,制米的副产物称作糠,制粉的副产物则为麸,无论糠与麸,都是由谷物的果实,种皮,胚部分糊粉层和碎米碎麦组成,与其对应的谷物籽实相比,糠麸类饲料的粗纤维、粗脂肪、粗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高,无氮浸出物则低得多,营养价值随加工方法而异。
糠麸类饲料的优点:
1、粗蛋白含量10—15%,且必需氨基酸含量也较高,蛋白质的数量与质量均高于禾本科籽实,介于豆科与禾本科籽实之间。
2、维生素B族含量丰富,尤其是维生素 B1 B5、B3及维生素 E含量较丰富,其他维生素均较少。
3、糠麸类饲料物理结构疏松,容积大,具有轻泻性,是妈属动物的常用饲料。
4、可作为载体、稀释剂和吸附剂。,
5、可作为发酵饲料的原料。
糠麸类饲料的缺点:
1、无氮浸出物少,能量水平低。
2、粗纤维含量比籽实高,约占10%
3、含钙量低,矿物质中磷多钙少,磷多以植酸磷形式存在,不利于猪、鸡的吸收。
4、米糠中粗脂肪含量达15%,其中不饱和脂肪酸高,容易酸败,难以贮存。
5、糠麸类饲料有吸水性,容易发霉变质。
三、淀粉质块根,块茎及瓜果类饲料
块根、块茎及瓜果类饲料包括甘薯、马铃薯、胡萝卜、甜菜、南瓜等,它们间不仅种类不同,而且化学成分各异,但也有一些共同的营养特性。
这类饲料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多汁性,适口性好,容易消化,水分含量高达75-90%,相对的干物质很少,但从干物质的营养价值来看,它们可以归属于能量饲料。特别在国外,这些饲料大多是制成干制品后用作饲料,这就更符合能量饲料的条件了。
就干物质而言,它们的粗纤维含量较低,约占3%-10%,无氮浸出物含量很高,达60-80%且大多是易消化的糖、淀粉等,但它们也具有能量饲料的一般缺点,其中有些甚于谷实类,如粗蛋白质含量低,仅为5%-10%,矿物质含量低0.8-1.8%,维生素方面:南瓜中核黄素含量高达13.1PPM,甘薯和南瓜中含有胡萝卜素,特别是胡萝卜中胡萝卜素含量能达430PPM,其他维生素缺乏。
四、其他能量饲料
液体能量饲料主要有:油脂、糖蜜、乳清
固体能量饲料主要有:干燥的面包房产品,干燥的甜菜渣和柑蔗渣等。
五、能量饲料的加工
一般说来,能量饲料的适口性好,可消化性高,加工调制意义不大,但其籽实的种皮、颖壳、糊粉层的细胞壁物质,淀粉粒的性质及某些抑制性物质如抗胰蛋白酶等,仍会影响动物对其养分的消化与利用。因此,也有必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加工调制。
(一)、机械加工
1、磨碎、压扁与制粒
大麦、燕麦和水稻等籽实的壳皮坚实不易透水,如动物咀嚼不全而进入胃肠时,就不易被各种消化酶或微生物作用而整粒随粪便排出。为此,饲用前要进行磨碎、压扁与制粒等加工调制措施,但磨碎不能过细,否则粉状饲料的适口性反而变差,如麦粉内含有谷蛋白较多,容易糊口,在胃肠里易形成粘性面团状物,很难消化,如磨得太粗,则未达到粉碎的目的,因此,一般采用中磨较好,对猪和老龄家畜其细度以直径1mm以下,牛、羊1-2mm、马2-4mm左右为宜。
粉碎的饲料由于粉尘较多,适口性不如颗粒饲料,同时动物采食时浪费也大,又不便于机械化饲养,用颗粒饲料便于补饲劣质牧场上的放牧动物,可以不用饲槽,就地撒喂。麦麸类饲料制粒后还可以提高一定的营养价值,其原因是由于麦麸中的糊粉层细胞经过制粒过程开始的,蒸气处理及压制过程中的高压挫挤后,它的厚实细胞壁破裂,从而使细胞内的养分充分释出,同时制粒后麦麸中的淀粉粒破坏较多,这有利于淀粉酶对它的消化。
2、湿润与浸泡
湿润一般用于粉尘多的饲料,浸泡多用于硬实的籽实的软化或用于溶去有毒物质。
3、蒸煮或焙炒
蒸煮或高压蒸煮可以进一步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对有些饲料如马铃薯、大豆及豌豆等可以提高其消化率,焙炒可使饲料中的淀粉部分转化为糊精而产生香味,用作诱食饲料。
(二)、发芽、糖化与发酵
籽实的发芽过程是一个复杂而有质变的过程。大麦发芽后,其中一部分蛋白质分解成氨化物,而糖分、维生素与各种酶增加,纤维素也增加,但无氮浸出物则减少,从1kg大麦中含有的有机物质来看,发芽后的总量减少,但是在冬季缺乏青饲料的情况下,为了使日粮具有青饲料性质,可以适当应用发芽饲料。
籽实发芽有长芽与短芽之分,长芽(6-8cm)以供维生素为主要目的,短芽则利用其中含有的各种酶,以供制作糖化饲料或用以促进食欲。
饲料的糖化可用加入麦芽的方法,或利用各种饲料本身存在的酶来进行,各种籽实中原本存在有各种酶,不过在干燥条件下无活性,如果给饲料以适当的水分并保持适当的温度(60-65)℃为糖化酶的最佳温度)经2-4小时就可以完成。
能量饲料与粗饲料的发酵目的不同,后者是为了降解猪难以消化的粗纤维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而能量饲料的发酵目的则是通过微生物发酵能获得新的饲养特性,作为饲养生产中某些特殊用途之一,如在乳牛、哺乳母猪与育肥后期大量上食时期,及病畜或消化不良时,可用发酵的料以促进食欲,供给维生素B族各种酶、酸、醇及芳香族物质来改善适口性、消化性,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力,在一般情况下精饲料发酵没有必要。因为有些试验已证明,发酵后的精饲料中有机物质损失约11-25%,精饲料发酵所用的微生物多为酵母,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最好,蛋白质饲料则不宜发酵。
发酵方法:每100kg粉碎的籽实(中磨或细磨)用酵母(面包酵母或酿酒酵母)0.5-1.0kg,首先用温水将酵母稀释化开,然后将30℃-40℃的温水150-200℃倒入发酵箱中,慢慢加入稀释过的酵母,再一边搅拌,一边倒入100kg饲料,使搅拌均匀,以后每30分钟搅拌一次,经6-9小时发酵就可完成。
发酵箱的口径大小以其中饲料能堆积的厚度不超过30cm为宜,因为酵母虽有嫌气性,但仍然以好氧为主,而这样的过程较快,所以必须注意通气技术,在全过程中还要注意温度,应保持在20-27℃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