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
东北大学信息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研究所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基本定律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基本定律
? 1.1 电路和电路图
? 1.2 电流,电压和功率
? 1.3 耗能元件和储能元件
? 1.4 独立电源和受控电源
? 1.5 基尔霍夫定律
? 1.6 电阻的连接
? 1.7 电源的连接及其等效变换
本章要求,
1,充分理解和掌握电流的参考方向和电压
的参考极性两个概念;
2,明确电阻、电感、电容等电路元件的电
压与电流间的关系;
3,熟练掌握基本定律,并做到灵活运用;
● 电路的 组成部分
电源, 提供电能或
发出电信号的设备
负载, 消耗 电能或
接收电信号的装置
传输控制器件,电源和
负载中间的连接部分
发电机 升压变压器 降压变压器
电灯
电动机
电炉
...
输电线
1.1 电路 (circuit)和电路图



扬声器话筒
(2)实现信号的传递与处理
发电机
升压
变压器
降压
变压器
电灯
电动机
电炉
...
输电线
(1) 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与转换
● 电路的作用
● 电路图:为研究问题方便,常把一个实际
电路用它的电路模型来代替,该模
型称为电路图。
R
+
Rs
E–
S
+
U

I
手电筒的电路模型
R 代表小灯泡
电动势 E 和 Rs
代表干电池
开关 S为电筒的开

1.2 电流,电压和功率
1.2.1,电流 (current)
直流 I = Q / T 交流 i = dq / dt
1A = 103mA 1KA = 103A
a bR
I
R 1
R 2
R 3
R 4
R 5
U s 2
U s 3 +-
+
-
i s 1 i s 5
① ②
1.2.2,电压 (voltage)
?电压
直流 U = Wab / Q 交流 u = dwab / dq
1V = 103mV 1KV = 103V
参考方向 (极性 ), 假设电压的方向 (极性 )
a bR
U+ –
参考方向 (reference direction),假设电流的方向
电流若为正值,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 ;否则
相反 。
例:
a bR
I 若 I= 5A,则电流从 a 流向 b;
若 I = –5A,则电流从 b 流向 a 。
电压若为正值,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 ;否则相反 。
?电位 (potential)
参考点电位,UO = 0
电位, 任意点到参考点间的电压称为该点的电位 。 UA =
U AO
电压电位, UAB = U A — U B
1.2.3,电动势
电动势:衡量外力移动正电荷从低电位到高电位做
功能力的物理量
直流 E = W / Q
交流 e = dw / dq 负载
A
B
1.2.4 功率 (power)
电流经电路元件流向低电位,是电场力作功的结果,元件
吸收电能 ;
电流经电路元件从低电位流向高电位,是外力作功的结
果,元件发出电能 。 电路元件吸收电能或发出电能的速
率称为功率 。 P = W / t
瞬时功率 (instantaneous power) p = dw / dt=ui
+

E
+ –
a b
U
–+ E
单位及参考方向表示方法与电压相同,但两
者实际方向相反
吸收功率, 电压和电流参考方向相同 (关联方向 associated
reference direction ) p > 0 。
电压和电流参考方向相反 (非关联方向 )时,p < 0 。
发出功率, 电压和电流参考方向相同 (关联方向 )时,p < 0 。
电压和电流参考方向相反 (非关联方向 )时,p > 0 。
1.3.1电阻元件 (resistor) R
i
+ -U
a
U
i0
图 1 - 8 图 1 - 9
1.3 耗能元件和储能元件
Riu ?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 (ohm),简称欧 Ω。
? 伏安特性(欧姆定律)
A
+
_
I
如果电阻元件电压的参考方向与电流的参考方向相反,则
欧姆定律 (Ohm?s law) 应表示为:
Gui
Riu
??
??
在电压和电流的关联方向下,任何时刻线性电阻元件吸收
的电功率为,22 GuRiuiP ???
? 功率

RG
1? 则有 Gui ? G 称为电阻元件的电导 (conductance)
电导的单位是西门子 (siemens) S。
1.3,2.电容元件 (capacitor)
q
u0
i
+ -u
+ q - q
图 1 - 12
如果指定电压的参考方向与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则
dt
dqi ? 将式( 1-6)代入得
dt
duCi ? ( 1-7)
( 1-6)Cuq ?
? 库 伏特性
? 伏安特性
式中 C称为该元件的电容,单位为法拉( F)
1?F=10-6F,1pF=10-12F
??
??
ditt
C
tutu
ditttqtq
)(
1
)()(
)()()(
0
0
0
0
???
???
在电压和电流的关联方向下,线性电容元件吸收的功率为:
dt
duCuuip ??
)()()(21)(21 0022 tWctWctCutCuWc ????
某段时间内吸收电能为:
? 能量
任意时刻电容储存的能量为,)(
2
1)( 2 tCutWc ? ( 1-8)
? 功率
? 电容元件的隔直作用:
图 1 - 13
+
-
C R 2U s
+
-
( a ) ( b )
R 2
R 1R 1
U s
1.3.3电感元件 (inductor)
? 韦安特性
+ -Ui
i
L
+ -U i0
图 1 - 14
Ψ L
( a ) ( b )
( c )
见图 1-14(a)
dt
du L?? (1-10a)
把式 (1-9)代入,得
dt
diLu ? (1-10b)
积分关系:
?
?
??
??
t
t
t
tLL
du
L
titi
dutt
0
0
)(
1
)()(
)()()(
0
0
??
????
? 伏安特性
iLLi
L
L
?? ?? 或 ( 1-9)式中 L称为元件的电(自)感
单位为亨( H) 1H=103mH=106?H
磁链 (magnetic flux linkage)
任意时刻电感储存的能量为:
某段时间内电感元件吸收电能为:
)(
2
1)(
2
1
0
22 tLitLiW
L ??
)(21)( 2 tLitW L ? (1-11)
在电压和电流的关联方向下,
线性电感元件吸收的功率为:
dt
diLiuip ??
? 功率
?能量
1.4.1独立电源
1.电压源 (voltage source)( 理想电压源或恒压源 )
+
-
U s
I +
-
U
0 I
U
U s
2.电流源 (current source) ( 理想电流源或恒流源 )
I s
I +
-
U
U
0 II s
1.4 独立电源 (independent source)和受控源
(controlled source)
1.4.2 受控电源 (controlled source)
?U1
+
_U1 U2
I2I1=0
(a)VCVS
+
-
+
- ? I1
(b)CCVS
+
_U1=0 U2
I2I1
+
-
+
-
四种理想受控电源的模型
(c) VCCS
gU1U1 U2
I2I1=0
+
-
+
-
(d) CCCS
? I1U1=0 U2
I2I1
+
-
+
-




























1.5 基尔霍夫定律
结点,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联接点。
b
a
?
?
E2
R2?
?
R3
R1
E1
I1 I2
I31 2
3
支路,电路中的每一个分支。
一条支路流过一个电流,称为支路电流。
网孔,内部不含支路的回路。
回路,任一闭合路径 。
例 1,支路,ab,bc,ca,… ( 共 6条)
结点, a,b,c,d
(共 4个)
网孔,abd,abc,bcd
( 共 3 个)
a
d
b
c
E –+
G
I2
I4
IG
I1
I3
I
回路,abda,abca、
adbca …
( 共 7 个)
1.5.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Kirchhoff ?s current
law—KCL)
在集总参数电路中,任何时刻流入或流出任一节
点的所有支路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
+
+
-
-
i 1
i 2
i 3
i 12
i 23
i 31
1
2
3
? i = 0
-i1 + i2 + i3=0
ai 1
i 2
b
i 3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 KCL) 反映了电路中任一结点处
各支路电流间相互制约的关系。
电流定律可以推广应用于包围部分电路的任一
假设的闭合面。
*推广
I =?例, 广义结点
I = 0I
A + IB + IC = 0
A
B C
IA
IB
IC
2? +_+_
I
5? 1? 1? 5?6V 12V
U
R 1
+
-
+ -
+
-
+ -
U
R 2
U R 3
U
R 4
R
1
R 2
R
3
R 4
+
+
-
-
U
s 3
U
s 4
A
B
C
DE
F
I
1
I
3
I
4
I
2
1.5.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Kirchhoff ?s voltage law
—KVL)
在集总参数电路中,任何
时刻沿任一回路所有支路
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
? u = 0
SKKK
SS
SRSRRR
RSSRRR
UiR
UURIRIRIRI
UUUUUU
UUUUUU
???
?
??? ??
????
??????
34
44332211
443321
443321 0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 KVL) 反映了电路中任一
回路中各段电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
绕行方向与电流方向一
致时,该项前取,+”号,
相反时取,-”号;经过
电压源时从,+”到,-”
时,该项前取,-”号,
否则取 +”号。
U
R 1
+
-
+ -
+
-
+ -
U
R 2
U R 3
U
R 4
R
1
R 2
R
3
R 4
+
+
-
-
U
s 3
U
s 4
A
B
C
DE
F
I
1
I
3
I
4
I
2
在任一瞬间,从回路中任一点出发,沿回路循环一周,
则在这个方向上电位升之和等于电位降之和
SKKK UiR ???
1.列方程前标注回路循行方向;
电位升 = 电位降
E2 =UBE + I2R2
? U = 0
I2R2 – E2 + UBE = 0
3,开口电压可按回路处理
注意:
1
对回路 1:
E1
UBE
E
+
B
+

R1
+

E2
R2 I
2 _
2.应用 ? U = 0列方程时,各项前符号的确定:
如果规定电位降取正号,则电位升就取负号。
1.6.1电阻串联
通过每个元件电流为同一电流
K
n
K
RR
1?
??
1.6.2.电阻并联
1.6 电阻的联接
+
-
u
u
1
u
2
u
n+ +- - -
+
R
2
R
nR
1
n
n
R
u
R
u
R
u ???,,,
2
2
1
1
uRRu KK ?
分压公式:
+
-
R
1 R
2
R
n
G
1 G
2
G
n
i
i
1 i
2
i
n
)1(
1 kkK
n
K R
GGG ???
?
1.6.3.电阻的混联
K
1
K
2
R
1
R
2
R
3
R
4
R
3
R
4
R
3
R
2
R
1
R
4
C
C
K1合, K1,K2合,
+
-
R
1 R
2
G
1 G
2
i
i
1 i
2
分流公式:
两个电阻并联:
RR
RRR
21
21
12 ??
RR
Rii
?
?
21
2
1
R
1
R
2
R
3
R4
R
5
I
5
B
C
R
U
s
+ -
DA
(a)
R
1
R
2
R
3
R
4
B
C
R
U
s
+ -
DA
(b)
R
1
R
2
R
3
R
4
B
C
R
U
s
+ -
DA
(c)
1.6.4 电阻 星 形联结与 三角形联结的等效变换
RO
电阻 ?形联结
Y-?等效变换
电阻 Y形联结
ROC
B
A
D
C
A
D
B
Ia
Ib
Ic b c
Ra
Rc
Rb
a a
cb
RcaR
bc
Rab
Ia
Ib
Ic
等效变换的条件:
对应端流入或流出的电流 (Ia,Ib,Ic)一一相等,
对应端间的电压 (Uab,Ubc,Uca)也一一相等。
经等效变换后,不影响其它部分的电压和电流。
等效变换
a
Cb
RcaRbcRab
电阻 ?形联结
Ia
Ib
Ic
电阻 Y形联结
Ia
Ib
Ic b C
Ra
Rc
Rb
a
据此可推出两者的关系
)//(
)//(
)//(
bcabcaca
caabbccb
bccaabba
RRRRR
RRRRR
RRRRR
???
???
???条

等效变换
a
Cb
RcaR
bc
Rab
电阻 ?形联结
Ia
Ib
Ic
电阻 Y形联结
Ia
Ib
Ic b C
Ra
Rc
Rb
a
b
accbba
ca
a
accbba
bc
c
ccbba
ab
R
RRRRRR
R
R
RRRRRR
R
R
RRRRRR
R
a
??
?
??
?
??
?
cabcab
bcca
c
cabcab
abbc
b
cabcab
caab
a
RRR
R
R
RRR
RR
R
RRR
RR
R
??
?
??
?
??
?
Y?? ??Y
a
等效变换
a
cb
RcaRbcRab
Ia
I
Ic
Ia
Ib
Ic b c
Ra
Rc
Rb
将 Y形联接等效变换为 ?形联结时
若 Ra=Rb=Rc=RY 时,有 Rab=Rbc=Rca= R?= 3RY;
将 ?形联接等效变换为 Y形联结时
若 Rab=Rbc=Rca=R?时,有 Ra=Rb=Rc=RY =R?/3
等效变换
a
cb
RcaR
bc
Rab
Ia
Ib
Ic
Ia
Ib
Ic b c
Ra
Rc
Rb
a
例 1,对图示电路求总电阻 R12
R12
2?
1
2
2?
2?
1?
1?
1?
由图:
R12=2.68?
R12
C D
1
2?
1?
1?
0.4? 0.4?
0.8?
2
R12
1
0.8?
2.4? 1.4?
1?
2
1
2
2.684?
1.7.1电源的连接
U
s 1
+ -
U
s 2
+ -
+ -
I
U +
I
-
U
U
sn
+ -
电压源串联
电流源并联
1.7 电源的联接及等效变换
I
s 1
+
-
U
I
I
s 2
Is
+
-
U
I
I
sn
1.7.2 实际 电源模型
电压源模型
由上图电路可得,
U = E – IR0
若 R0 = 0
理想电压源, U ? E
U0=E
电压源的外特性
I
U
I
RLR
0
+
-E U
+

电压源是由电动势 E
和内阻 R0 串联的电源的
电路模型。
O
S R
EI ?
若 R0<< RL, U ? E,
可近似认为是理想电压源。
理想电压源
O
电压源
理想电压源(恒压源)
例 1:
(2) 输出电 压是一定值,恒等于电动势。
对直流电压,有 U ? E。
(3) 恒压源中的电流由外电路决定。
特点, (1) 内阻 R0 = 0
I
E
+
_ U
+
_
设 E = 10 V,接上 RL后,恒压源对外输出电流。
RL
当 RL= 1 ? 时,U = 10 V,I = 10A
当 RL = 10 ? 时,U = 10 V,I = 1A
外特性曲线
I
U
E
O
电压恒定,电
流随负载变化
1.7.1.2 电流源
0
S R
UII ??
I
RL
U0=ISR0
电流源的外特性
I
U 理



源O
IS
电流源是由电流 IS
和内阻 R0 并联的电源的
电路模型。
由上图电路可得,
若 R0 = ?
理想电流源, I ? IS
若 R0 >>RL, I ? IS,可近似认为是理想电流源。
电流源 电流源模型
R0 UR
0
U
IS
+

理想电流源(恒流源 )
例 1:
(2) 输出电 流是一定值,恒等于电流 IS ;
(3) 恒流源两端的电压 U 由外电路决定。
特点, (1) 内阻 R0 = ? ;
设 IS = 10 A,接上 RL后,恒流源对外输出电流。
RL
当 RL= 1 ? 时,I = 10A, U = 10 V
当 RL = 10 ? 时,I = 10A, U = 100V
外特性曲线
I
U
ISO
I
IS U
+
_
电流恒定,电压随负载变化。
1.7.3 实际 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
由图 a:
U = E- IR0
由图 b:
U = ISR0 – IR0
I
RLR
0
+
–E U
+

电压源
等效变换条件,
E = ISR0
0
S R
EI ?
RLR0 UR0
U
IS
I
+

电流源
② 等效变换 时,两电源的 参考方向 要一一对应。
③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之间无等效关系。
①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关系只 对 外 电路而言,
对电源 内部则是 不等效的。
注意事项:
例:当 RL= ? 时,电压源的内阻 R0 中不损耗功率,
而电流源的内阻 R0 中则损耗功率。
④ 任何一个电动势 E 和某个电阻 R 串联的电路,
都可化为一个 电流为 IS 和这个电阻并联的电路。
R0
+
–E
a
b
IS R0
a
b
R0

+E
a
b
IS R0
a
b
例 1,求下列各电路的等效电源
解,
+

a
b
U2?
5V
(a)
+
?
+

a
b
U5V
(c)
+
?
a
+
-2V 5V U+
- b
2?
(c)
+
?
(b)
a
U
5A
2? 3?
b
+
?
(a)
a
+
–5V3?
2?
U
+
?
a
5A
b
U3?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