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讲 社会主义宏观经
济运行与宏观调控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宏观调控的内涵及其必
然性
?教学难点:宏观调控的手段及其运
用
第一节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及其平衡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与宏观
调控的必要性
第三节 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和手
段
第四节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第一节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
及其平衡
?一,社会总供给及其形成
?二,社会总需求及其形成
?三,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
第一节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
及其平衡
?一,社会总供给及其形成
?1.社会总供给的含义
?2.社会总供给的形成
?2)社会总需求的构成
第一节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
及其平衡
? 一,社会总供给及其形成
? 1.社会总供给的含义
? ( 1)社会总产出:社会总产品与服务
? ( 2)社会总供给:指一国 (地区 )在一定时期内可 供 全社会使用的实物
产品与服务产品的价值总和。
? ( 3)总产出与总供给的关系:
? 在封闭的条件下,二者一致;
? 在开放条件下,总供给 =总产出 -出口 +进口
? ( 4)广义社会总供给与狭义社会总供给
广义社会总供给 =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和服务
狭义社会总供给 =最终产品和服务 =投资品 +消费品
如没特别的说明,宏观经济中的总供给都是指 狭义 的。
第一节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
及其平衡
? 一,社会总供给及其形成
? 2.社会总供给的形成
? ( 1)社会总供给的规模及其决定因素
? 市场价格水平
? 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
? 经济结构的变化
? 对外经济关系的影响
? ( 2)社会总供给的结构及其决定因素
? 需求结构的变化
? 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
? 经济开放的广度与深度
第一节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
及其平衡
?二,社会总需求及其形成
?1.社会总需求及其形成
?2.社会总需求的规模与结构
?3.社会总需求变动对社会总产出的决定
作用
第一节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
及其平衡
? 二,社会总需求及其形成
? 1.社会总需求及其形成
? ( 1)社会总需求的含义
? 在既定的生产力水平与制度下对全社会实物产品与服务的有支付
能力的需求。
? ( 2)社会总需求的构成
? 广义总需求 =最终产品的需求 +中间产品的需求
? 狭义总需求 =最终产品的需求 =投资需求 +消费需求
? 投资需求: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对货币资金的支出所形成的对
投资品的需求。
? 消费需求: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对货币资金的支出所形成的对
消费品和服务的需求。
如没有特别的说明,宏观经济学的总需求都是 狭义 的。
第一节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
及其平衡
? 二,社会总需求及其形成
? 1.社会总需求及其形成
? ( 3)社会总需求的形成
? 社会总需求的形成是通过货币资金的支出形成的,所
以这里其实就是分析总需求的资金来源,包括投资需求的
资金来源与消费需求的资金来源。
? 投资需求的(投资)资金来源:固定资产折旧;税收
利润中投资部分;农民纯收入的投资部分;居民收入中的
投资部分。
? 消费需求的(消费)资金来源:职工工资的消费部分;
税收利润中的消费部分;农民纯收入中的消费部分;居民
其他收入中的消费部分。
第一节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及其
平衡
?二,社会总需求及其形成
?2.社会总需求的规模与结构
( 1)投资规模与投资结构
( 2)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
第一节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及其
平衡
? 二,社会总需求及其形成
? 3.社会总需求变动对社会总产出的决定作用
? 社会总产出由社会总需求的水平决定
? 社会总需求中的投资需求对总产出有决
定性的作用会产生乘数效应,
? 投资乘数是指由投资需求所导致的社
会总产出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量的投资
增量之间的比率,
第一节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
及其平衡
?三,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
1.总量平衡是结构平称的前提
2.结构平衡对总量平衡有重要影响
3.总供示的总量平衡主要是价值平衡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
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一.当代市场经济的缺陷与国家的
经济职能
二.我国现阶段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
微观经济 —— 指个体和个量的经济
活动,包括单个企业、单个市场的
经济活动。微观经济活动主要指企
业的生产、消费、交换、分配行为。
宏观经济 —— 国民经济整体或总量
的经济活动。如国民经济的增长速
度、水平、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
等。
一.当代市场经济的缺陷与国家
的经济职能
1.市场经济的两种局限
2.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两种基本经济
职能
3.我国现阶段国家的三种经济职能
1.市场经济的两种局限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人们对市场经济的
传统认识:
市场经济(机制)在对社会资源的配置
上是完美无瑕的。在市场完全竞争,生产
者完全信息、完全理性的条件下,“生产
会自动地创造出需求”。价值规律这只
“看不见的手”会自动地调节社会再生产
过程。社会再生产过程完全无须外力(包
括国家)的干预。
那国家干什么?就当个守夜人吧。
—— 但“经济危机”,特别是二十世纪
三十年代的大危机,彻底打破了上述关于
市场经济的神话。
—— 市场经济的自发作用总会导致
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其矛盾激化时会
导致危机。
—— 市场经济的自发作用总会导致
收入差距的扩大化。
—— 此外,市场机制在外部性、公
共品、垄断的场合不起作用。
1.市场经济的两种局限
?市场缺陷 (a flawed outcome, a
imperfect outcome) ----市场机制在有
效发挥资源配置作用时所同时产生的
负面作用。如经济危机、两极分化。
?市场失灵 (market failure) ----市场机
制在某些场合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
置,市场机制丧失对社会资源配置的
作用。如公共产品、外部性、垄断。
可见,市场经济的作用不是完美无
瑕的,市场经济甚不能自动纠正如总供
给与总需求失衡,贫富悬殊等问题。
2.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两种基本
经济职能
? 宏观调控 ----指政府按照社会经济发展
的基本要求和国民经济能以较快速度稳步
协调发展的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对国民
经济运行和发展进行调节和控制 ----针对市
场缺陷
? 承担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 国家对
那些不以赢利为目标的行业和公共事业,
包括社会所必需的公共经济活动(即广泛
存在正外部性的公共品行业),承担投资
的责任 ---- 针对市场失灵
2.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两种基本
经济职能
可见,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两种基
本经济职能 —— 宏观调控与承担社会
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职能 —— 是由市
场经济内生的。是为克服市场经济内
部的两种局限性而产生的客观要求。
国家经济管理职能,是现代市场
经济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
3.我国现阶段国家的三种
基本经济职能
? 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系,市场
机制作为我国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
已经发生作用。上述市场经济的两种局限
在我国同样存在。与此相应,市场经济国
家的两种基本经济职能 —— 宏观调控与承
担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职能在我国同
样存在。
? 此外,由于国情的原因,国家还是全民
所有制的代表者,承担着全民所有制的所
有者的职责。
3.我国现阶段国家的三种
基本经济职能
?宏观调控
?承担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国有资产管理和营运 ----全民所有制的
资产代表者。
3,我国现阶段国家的三种
基本经济职能:
?宏观调控 ----凌驾于各微观个体之上的
宏观总量活动
?承担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微观经
济活动(在市场不愿干、不能干、干
不好的领域)
?国有资产管理和营运 ----微观经济活动
(作为全民所有制的代表者)
可见,宏观调控只是国家经济管理
的基本经济职能之一。
二.我国现阶段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 背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未最后建成
?1.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 2,是实现社会经济战略目标需要
?3,是顺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条件
二.我国现阶段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 1)市场经济发展必然导致总供给与总
需求的失衡
( 2)市场自身不能自动纠正失衡
( 3)而社会化大生产则要求生产的比例
性
—— 可见,宏观调控由市场内生,是市场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二.我国现阶段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2.是实现社会经济战略目标需要
单纯市场调节达到的资源配置与收入分
配目标,不一定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目标的
需要。
市场配置讲求效率优先,利益导向在相
当一段时间内可能导致国民经济的非均衡。
市场配置的效率优先必然与收入差距的
扩大化相联系。
这与我国共同富裕等目标都有一定差距。
二.我国现阶段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3,是顺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条件
改革必然涉及到各方面利益关系的
调整
地区间 部门间 国有企业与国
家间利益冲突
第二节 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一.宏观经济调控的模式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三, 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
一, 宏观经济调控的模式
? 1.宏观经济调控的模式由经济体制所决定
宏观经济调控的模式是整个经济体制的
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国家有不同的体制,
同一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体制。
不同的经济体制下就有不同的宏观调控模
式。
我国存在过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
制两种体制,与此相应,我们有过直接计
划的“宏观经济调控”模式与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模式两种。
? 2.直接计划的“宏观经济调控”模式
主要特征:
( 1)国家直接给企业下指令,企业完全没有
决策权。
( 2)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直接计划指令难
以准确反映社会需求状况。
( 3)以行政手段为基本的调节手段。
所以直接计划的“宏观调控”效率低下。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模式
主要特征:
( 1)建立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
基础上。
( 2)计划作用的范围和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范围 —— 全局性的重大经济活动
形式 —— 指导性计划为主
( 3)对企业的调控以间接调控为主。
( 4)以经济手段为主,法律、行政手段为辅。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1、总目标,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
衡
总供给: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向社
会提供的最终实物产品和服务产品的
总量。
总需求:在一定的支付能力下社会
对生产出来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实物
产品和服务产品的需求的总和。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2、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的两种基本情况
( 1)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 2)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 1)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含义 —— 总需求绝对或相对的不足引起的总
供给绝对或相对地过剩。
表现 —— 经济停滞,就业水平下降,销售困
难。
后果 —— 国民经济陷于停滞状态。
原因 —— 其可能性存在于商品经济之中,发
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就有可能转变为现
实性。
( 2)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含义 —— 社会总需求持续地超过总供给,简
称为需求膨胀。
表现 —— 经济增长超过资源供给能力;投资
基金,消费基金增长快于国民收入增长。
后果 —— 经济增长过热,出现超常经济波动,
居民实际生活水平下降。
原因 —— 由体制造成的需求软约束,供给低
效率。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3、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目标体系
( 1)经济增长
( 2)物价稳定
( 3)充分就业
( 4)国际收支平衡
三、宏观调控的手段
1,计划手段
(1),计划的意义
(2),计划管理的两种手段
(3),我国计划管理的转变
2.经济调控手段
(1),经济杠杆
(2),经济政策
3,法律手段与行政手段
(1),法律调控手段
(2),行政调控手段
1,计划手段
(1),计划的意义
(2),计划管理的两种手段
(3),我国计划管理的转变
1,计划手段
(1),计划的意义
计划规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和经
济结构调整的方向。
从最高层次上决定了其他手段作用的
方向。
(2),计划管理的两种手段
指令性计划手段
指导性计划手段
1,计划手段
(3), 我国计划管理的转变
一是在手段上,从指令性的直接计
划管理为主向以指导性的间接计划为
主转变。
二是在重点上,从具体定指标、批
项目、分物资向合理确定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的战略、宏观目标和产业政
策的方向转变。
2,经济调控手段
(1),经济杠杆
? 含义, 通过对经济个体经济利益的调节来
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价值形式
和价值工具。
? 主要形式,价格、税收、信贷、工资、利
率、奖金等
2,经济调控手段
? (2),经济政策
? 含义,由国家制定的,与价值范畴相联系
能够调整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政策体系。
? 类型,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
收入政策、产业政策
3,法律手段与行政手段
(1), 法律调控手段
(2), 行政调控手段
第三节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一,转变政府职能
二,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三,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一, 转变政府职能
1,转变政府职能的含义
(1) 政府职能的必要性
(2) 转变政府职能的体制要求
2,转变政府职能的措施
(1) 政企分开
(2) 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提高政府效率
二, 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1,建立、健全科学的经济决策体系和制度
2,深化金融改革和财政改革,完善宏观
调控体系
3,建立、健全宏观调控管理体制,实行
分级管理和分级调控
三,建立和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1,树立依法进行宏观调控的观念
2,加强法制建设
3,提高执法水平
4,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
济运行与宏观调控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宏观调控的内涵及其必
然性
?教学难点:宏观调控的手段及其运
用
第一节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及其平衡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与宏观
调控的必要性
第三节 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和手
段
第四节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第一节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
及其平衡
?一,社会总供给及其形成
?二,社会总需求及其形成
?三,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
第一节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
及其平衡
?一,社会总供给及其形成
?1.社会总供给的含义
?2.社会总供给的形成
?2)社会总需求的构成
第一节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
及其平衡
? 一,社会总供给及其形成
? 1.社会总供给的含义
? ( 1)社会总产出:社会总产品与服务
? ( 2)社会总供给:指一国 (地区 )在一定时期内可 供 全社会使用的实物
产品与服务产品的价值总和。
? ( 3)总产出与总供给的关系:
? 在封闭的条件下,二者一致;
? 在开放条件下,总供给 =总产出 -出口 +进口
? ( 4)广义社会总供给与狭义社会总供给
广义社会总供给 =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和服务
狭义社会总供给 =最终产品和服务 =投资品 +消费品
如没特别的说明,宏观经济中的总供给都是指 狭义 的。
第一节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
及其平衡
? 一,社会总供给及其形成
? 2.社会总供给的形成
? ( 1)社会总供给的规模及其决定因素
? 市场价格水平
? 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
? 经济结构的变化
? 对外经济关系的影响
? ( 2)社会总供给的结构及其决定因素
? 需求结构的变化
? 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
? 经济开放的广度与深度
第一节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
及其平衡
?二,社会总需求及其形成
?1.社会总需求及其形成
?2.社会总需求的规模与结构
?3.社会总需求变动对社会总产出的决定
作用
第一节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
及其平衡
? 二,社会总需求及其形成
? 1.社会总需求及其形成
? ( 1)社会总需求的含义
? 在既定的生产力水平与制度下对全社会实物产品与服务的有支付
能力的需求。
? ( 2)社会总需求的构成
? 广义总需求 =最终产品的需求 +中间产品的需求
? 狭义总需求 =最终产品的需求 =投资需求 +消费需求
? 投资需求: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对货币资金的支出所形成的对
投资品的需求。
? 消费需求: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对货币资金的支出所形成的对
消费品和服务的需求。
如没有特别的说明,宏观经济学的总需求都是 狭义 的。
第一节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
及其平衡
? 二,社会总需求及其形成
? 1.社会总需求及其形成
? ( 3)社会总需求的形成
? 社会总需求的形成是通过货币资金的支出形成的,所
以这里其实就是分析总需求的资金来源,包括投资需求的
资金来源与消费需求的资金来源。
? 投资需求的(投资)资金来源:固定资产折旧;税收
利润中投资部分;农民纯收入的投资部分;居民收入中的
投资部分。
? 消费需求的(消费)资金来源:职工工资的消费部分;
税收利润中的消费部分;农民纯收入中的消费部分;居民
其他收入中的消费部分。
第一节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及其
平衡
?二,社会总需求及其形成
?2.社会总需求的规模与结构
( 1)投资规模与投资结构
( 2)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
第一节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及其
平衡
? 二,社会总需求及其形成
? 3.社会总需求变动对社会总产出的决定作用
? 社会总产出由社会总需求的水平决定
? 社会总需求中的投资需求对总产出有决
定性的作用会产生乘数效应,
? 投资乘数是指由投资需求所导致的社
会总产出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量的投资
增量之间的比率,
第一节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
及其平衡
?三,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
1.总量平衡是结构平称的前提
2.结构平衡对总量平衡有重要影响
3.总供示的总量平衡主要是价值平衡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
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一.当代市场经济的缺陷与国家的
经济职能
二.我国现阶段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
微观经济 —— 指个体和个量的经济
活动,包括单个企业、单个市场的
经济活动。微观经济活动主要指企
业的生产、消费、交换、分配行为。
宏观经济 —— 国民经济整体或总量
的经济活动。如国民经济的增长速
度、水平、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
等。
一.当代市场经济的缺陷与国家
的经济职能
1.市场经济的两种局限
2.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两种基本经济
职能
3.我国现阶段国家的三种经济职能
1.市场经济的两种局限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人们对市场经济的
传统认识:
市场经济(机制)在对社会资源的配置
上是完美无瑕的。在市场完全竞争,生产
者完全信息、完全理性的条件下,“生产
会自动地创造出需求”。价值规律这只
“看不见的手”会自动地调节社会再生产
过程。社会再生产过程完全无须外力(包
括国家)的干预。
那国家干什么?就当个守夜人吧。
—— 但“经济危机”,特别是二十世纪
三十年代的大危机,彻底打破了上述关于
市场经济的神话。
—— 市场经济的自发作用总会导致
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其矛盾激化时会
导致危机。
—— 市场经济的自发作用总会导致
收入差距的扩大化。
—— 此外,市场机制在外部性、公
共品、垄断的场合不起作用。
1.市场经济的两种局限
?市场缺陷 (a flawed outcome, a
imperfect outcome) ----市场机制在有
效发挥资源配置作用时所同时产生的
负面作用。如经济危机、两极分化。
?市场失灵 (market failure) ----市场机
制在某些场合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
置,市场机制丧失对社会资源配置的
作用。如公共产品、外部性、垄断。
可见,市场经济的作用不是完美无
瑕的,市场经济甚不能自动纠正如总供
给与总需求失衡,贫富悬殊等问题。
2.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两种基本
经济职能
? 宏观调控 ----指政府按照社会经济发展
的基本要求和国民经济能以较快速度稳步
协调发展的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对国民
经济运行和发展进行调节和控制 ----针对市
场缺陷
? 承担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 国家对
那些不以赢利为目标的行业和公共事业,
包括社会所必需的公共经济活动(即广泛
存在正外部性的公共品行业),承担投资
的责任 ---- 针对市场失灵
2.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两种基本
经济职能
可见,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两种基
本经济职能 —— 宏观调控与承担社会
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职能 —— 是由市
场经济内生的。是为克服市场经济内
部的两种局限性而产生的客观要求。
国家经济管理职能,是现代市场
经济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
3.我国现阶段国家的三种
基本经济职能
? 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系,市场
机制作为我国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
已经发生作用。上述市场经济的两种局限
在我国同样存在。与此相应,市场经济国
家的两种基本经济职能 —— 宏观调控与承
担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职能在我国同
样存在。
? 此外,由于国情的原因,国家还是全民
所有制的代表者,承担着全民所有制的所
有者的职责。
3.我国现阶段国家的三种
基本经济职能
?宏观调控
?承担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国有资产管理和营运 ----全民所有制的
资产代表者。
3,我国现阶段国家的三种
基本经济职能:
?宏观调控 ----凌驾于各微观个体之上的
宏观总量活动
?承担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微观经
济活动(在市场不愿干、不能干、干
不好的领域)
?国有资产管理和营运 ----微观经济活动
(作为全民所有制的代表者)
可见,宏观调控只是国家经济管理
的基本经济职能之一。
二.我国现阶段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 背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未最后建成
?1.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 2,是实现社会经济战略目标需要
?3,是顺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条件
二.我国现阶段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 1)市场经济发展必然导致总供给与总
需求的失衡
( 2)市场自身不能自动纠正失衡
( 3)而社会化大生产则要求生产的比例
性
—— 可见,宏观调控由市场内生,是市场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二.我国现阶段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2.是实现社会经济战略目标需要
单纯市场调节达到的资源配置与收入分
配目标,不一定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目标的
需要。
市场配置讲求效率优先,利益导向在相
当一段时间内可能导致国民经济的非均衡。
市场配置的效率优先必然与收入差距的
扩大化相联系。
这与我国共同富裕等目标都有一定差距。
二.我国现阶段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3,是顺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条件
改革必然涉及到各方面利益关系的
调整
地区间 部门间 国有企业与国
家间利益冲突
第二节 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一.宏观经济调控的模式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三, 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
一, 宏观经济调控的模式
? 1.宏观经济调控的模式由经济体制所决定
宏观经济调控的模式是整个经济体制的
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国家有不同的体制,
同一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体制。
不同的经济体制下就有不同的宏观调控模
式。
我国存在过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
制两种体制,与此相应,我们有过直接计
划的“宏观经济调控”模式与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模式两种。
? 2.直接计划的“宏观经济调控”模式
主要特征:
( 1)国家直接给企业下指令,企业完全没有
决策权。
( 2)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直接计划指令难
以准确反映社会需求状况。
( 3)以行政手段为基本的调节手段。
所以直接计划的“宏观调控”效率低下。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模式
主要特征:
( 1)建立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
基础上。
( 2)计划作用的范围和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范围 —— 全局性的重大经济活动
形式 —— 指导性计划为主
( 3)对企业的调控以间接调控为主。
( 4)以经济手段为主,法律、行政手段为辅。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1、总目标,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
衡
总供给: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向社
会提供的最终实物产品和服务产品的
总量。
总需求:在一定的支付能力下社会
对生产出来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实物
产品和服务产品的需求的总和。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2、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的两种基本情况
( 1)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 2)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 1)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含义 —— 总需求绝对或相对的不足引起的总
供给绝对或相对地过剩。
表现 —— 经济停滞,就业水平下降,销售困
难。
后果 —— 国民经济陷于停滞状态。
原因 —— 其可能性存在于商品经济之中,发
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就有可能转变为现
实性。
( 2)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含义 —— 社会总需求持续地超过总供给,简
称为需求膨胀。
表现 —— 经济增长超过资源供给能力;投资
基金,消费基金增长快于国民收入增长。
后果 —— 经济增长过热,出现超常经济波动,
居民实际生活水平下降。
原因 —— 由体制造成的需求软约束,供给低
效率。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3、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目标体系
( 1)经济增长
( 2)物价稳定
( 3)充分就业
( 4)国际收支平衡
三、宏观调控的手段
1,计划手段
(1),计划的意义
(2),计划管理的两种手段
(3),我国计划管理的转变
2.经济调控手段
(1),经济杠杆
(2),经济政策
3,法律手段与行政手段
(1),法律调控手段
(2),行政调控手段
1,计划手段
(1),计划的意义
(2),计划管理的两种手段
(3),我国计划管理的转变
1,计划手段
(1),计划的意义
计划规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和经
济结构调整的方向。
从最高层次上决定了其他手段作用的
方向。
(2),计划管理的两种手段
指令性计划手段
指导性计划手段
1,计划手段
(3), 我国计划管理的转变
一是在手段上,从指令性的直接计
划管理为主向以指导性的间接计划为
主转变。
二是在重点上,从具体定指标、批
项目、分物资向合理确定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的战略、宏观目标和产业政
策的方向转变。
2,经济调控手段
(1),经济杠杆
? 含义, 通过对经济个体经济利益的调节来
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价值形式
和价值工具。
? 主要形式,价格、税收、信贷、工资、利
率、奖金等
2,经济调控手段
? (2),经济政策
? 含义,由国家制定的,与价值范畴相联系
能够调整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政策体系。
? 类型,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
收入政策、产业政策
3,法律手段与行政手段
(1), 法律调控手段
(2), 行政调控手段
第三节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一,转变政府职能
二,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三,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一, 转变政府职能
1,转变政府职能的含义
(1) 政府职能的必要性
(2) 转变政府职能的体制要求
2,转变政府职能的措施
(1) 政企分开
(2) 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提高政府效率
二, 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1,建立、健全科学的经济决策体系和制度
2,深化金融改革和财政改革,完善宏观
调控体系
3,建立、健全宏观调控管理体制,实行
分级管理和分级调控
三,建立和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1,树立依法进行宏观调控的观念
2,加强法制建设
3,提高执法水平
4,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