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原理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理论上搞清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含
义及其决定因素。
2、搞清产业结构及其优化的理论 。
3、学会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分析: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中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
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
第一节 经济增长及其决定因素
第二节 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
第三节 产业结构及其优化
一、经济增长及其衡量指标
二、经济增长决定因素分析
经济增长含义,指一个国家或地
区在一定时期内因就业人数增加、资
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
(包括物质产品和劳务)在数量上的
扩大和增加。
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国民生产
总值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只值增长率、
国民收入增长率等(不变价格)。效
率增长率指标,比如劳动生产率增长
率。
1、因素可分为两类
一是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劳动力供给数量和质量;自然资
源及其开发利用 程度;科学技术水平及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
状况;现有技术装备水平;资本积累的最大可能量。
二是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市场机
制的完善程度;社会有效需求总量与结构以及社会经济制度;
经济体制等。
2、对要素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简要分析
首先分析劳动就业量要素
其次分析劳动生产率
再次其他主要因素
3、劳动就业量与经济增长速度双向作用
4、从古典到结构学派经济增长理论述评
国内生产总值是经济增长总量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是增长率指标 。 在其他条件一定情况下, 国内生产总值就是所
有部门的劳动就业量与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乘积 。 国内生产
总值增长率就等于劳动就业量增长率加上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
率 。
要提高经济增长率就要提高劳动就业量和劳动生产率 。
劳动就业量增长率的计算 。
若投资率等于积累率公式为:
公式表明:若投资率超过积累率, 在现有生产设备已经充
分利用的条件下, 必将造成需求膨胀;反之, 若投资率小于积
累率, 经济将会趋于萎缩 。 只有在投资率等于积累率的条件下
,由投资引起的劳动就业量增长率才是稳定的 。
劳动力的量, 质和结构, 劳动力素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
劳动比率资本
社会平均劳动生产力积累率劳动就业量增长率
?
??
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取决于劳动者的积极性、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技
术水平;取决于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地区布局的合理化等。影响劳动生产
率增长率的因素比较复杂,难以简单地量化为若干经济变量。
综上所述,经济增长的一般公式可以表述为:
社会劳动生产力增长率劳动比率资本 社会平均劳动生产力积累率经济增长率 ????
1 9 9 7 -2 0 0 2 年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
8.8%
7.8%
7.1%
8.0%
7.3%
8.0%
0.0%
2.0%
4.0%
6.0%
8.0%
10.0%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年份
实际增长率
1 9 9 7 -2 0 0 2 年国内生产总值
74772
79533
82054
89402
95933
102398
0
40000
80000
120000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年份
亿元
第一、投资增长率和投资效率;
第二、科技进步程度及其应用;
第三、自然资源的数量和开发利用程
度;
第四、制度或体制,包括产权制度、
市场制度、分配制度等;
第五、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状况。
一、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和形式
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三、经济增长波动及其影响因素
四、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方式内涵,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或道路,
它可分为两种形式:粗放型和集约型。
两种经济增长方式的比较,粗放型指产出的增长主要依靠扩大资
本和劳动的投入:集约型是产出的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粗放型和
集约型大体相当于通常说的外延式和内涵式的扩大再生产。
根据总量生产函数分析和资本产出弹性与劳动产出弹性的计算,可将
经济增长率分解为:由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所致和由要素生产率提高
所致两部分。经济增长率可基本归结为要素 (资本、劳动 )投入量增加
和要素生产率 (科技进步贡献率 )提高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这样就可
以把在经济增长中要素投入量增加起主要作用、要素生产率提高起次
要作用的,称作粗放型增长方式;把要素生产率提高起主要作用、要
素投入量增加起次要作用的,称作集约型增长方式。更简单地说,投
入产出效益较低的增长,可称为粗放型增长方式;投入产出效益较高
的增长,可称为集约型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的区分是相对的,二者有时还是互相交叉的。
(一 )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涵义
(二 )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意义
(三 )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应注意的
问题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经济增长方式从粗
放型增长方式为主转向集约型增长方式为主。增长
方式转变是必然的、渐进的、全局 性的,在今后相
当长时期,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仍是两种方式并存。
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应坚持的原则,(1) 有利
于持续、协调的经济增长; (2) 有利于投入产出效
益的提高; (3) 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社会福利改
善和环境的保护等。
缓解我国经济发展资源约束的需要;
提高科学技数水平的需要;
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和社会福利的需要;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中国具备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条件。
六个问题:
第一,努力提高, 要素生产率,,这是实现经济增长
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
第二,在积极推进集约型增长方式的同时,要继续开
辟适合于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第三,注意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效益。
第四,协调要素在部门、地区间的配置,优化结构效
益。
第五,防止经济增长率大的波动,使投入产出效益稳
定提高。
第六,以体制转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两个探讨问题:
第一,从量化角度如何判断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
第二,积累是否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
(一) 经济波动的含义及表现形式
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是相互联系的,经济增长率总
会有高低差异。但若经增长剧烈变动,这表明社会出现
了严重的了导致需求增长过猛或供给不足的因素。这种
表现为增长率大起大落的经济波动可称为失衡性波动。
失衡性波动的两种表现形式: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过度膨胀,经济过速增长;需求不足,增长率大幅度下
降。
(二)影响经济波动的因素
1、与积累率相联系的投资率的变动。
2、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换。
3,经济体制的因素。
4、技术进步、人口增长的变动和重要资源的发现等。
(一 )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辨析
经济增长指经济总量在数量,即产品和劳务与前期相比所实现的增长。
经济发展:总量的增长;结构的优化;质量的提高。
二者的联系: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目的。
二者的区别: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窄,且偏重于数量方面;而经济发展的内涵
较宽,既注重数量更注重质量。
(二 ) 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和内容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基本含义指经济在长期发
展趋势上表现出向前发展和正增长的走势。实质是将当前与长远的经济发展
结合起来,既要满足当前的需要和利益,又重视后代人的需要和利益,正确
处理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
( 1)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
( 2)生态可持续发展,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基础。
( 3)社会可持续发展,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与社会全面进步。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产业分类和产业结构
二,产业结构优化
三、产业的地区布局
四、我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一)产业分类
(二)产业结构
产业的含义 。产业是生产某种相同属性产品的企业的集合。产业是一个历史的发
展的概念。
产业分类。 是指对各产业部门的划分。产业分类方法有多种,较为流行的有:
1、三次产业分类法
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具体内容是:第一次产业,由广义的农业构成;第二次产业,
主要的是制造业,也包括建筑、煤气、电力、采矿等部门;第三次产业,广义的服务
业。
英国经济学家柯林 ·克拉克 1940年,在他的《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首次运用
三次产业分类法,揭示了经济发展同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规律。
我国从 1985年开始建立了第三次产业统计。我国第三次产业划分两大领域四个层
次。
2、标准产业分类法
联合国 1971年颁布了《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文献。标准产业
分类先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十个大项,大项下分中项,中项下分小项,小项下再分细
项。全部经济活动按四个层次系统进行编码。
3、农、轻、重产业分类法
4、两大部类的划分
两大部类的分类是马克思提出,是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高度概括。农、轻、重和
两大部类分类法突出物质产品生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有局限性。
5、其他产业分类方法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按工业化及其发展阶段提出的分类;按要素密集程度进行的划
分;依据产业的生命周期所进行的划分等。
产业结构的含义,是指各个产业部门
之间和每个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以及它
们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关系。
产业结构划分,产业结构划分是与产
业分类是一致的,主要有:三次产业结构;
两大部类结构;农轻重结构;其他结构。
产业结构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劳动
力、投资额所占比重来表示。
(一)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二) 产业结构优化
1、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规律(见表和图)
不同国家三次产业产值所占比重表
1965年 1973年 1980年 1986年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发展中国家 29 29 42 24 32 44 19 37 44 18 34 48
低收入国家 41 27 32 38 32 30 33 35 32 32 33 35
中等收入国家 20 30 50 16 33 51 13 37 50 13 34 53
高收入石油国 4 54 42 2 62 36 1 64 36 2 56 42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87年世界发展报告》第 173页。
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图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曹文忠、林平编制 2002年 10月 。
2、第二产业演变规律
3,产业结构演变的两种方式
4,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工业化道路
1、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指实现供求结构均衡、各产业部门协调发展并取得较好
结构效益的产业结构优化过程。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本标志是:
第一,生产资源在各个部门之间合理分配和使用。
第二,与社会需求结构相适应。
第三,各个产业之间在生产上相互衔接、紧密配合。
第四,适合本国的基本国情。
第五,有利于产业结构向高度化、现代化发展。
2,产业结构高度化
产业结构高度化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为基础,合理化和高度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
两上基点。
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从低度水平向高度水平的发展过程,实质是产
业结构不断向高附加值化、高技术化、高集约化演进的一种趋势。
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内容:
从产业结构的结构比例看,一是产业重点依次转移;二是各种要素密集度依次
转移;三是产品形态依次转移。
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程度看,(1)产业高附加值化,即产品价值中所含剩余价
值比例大; (2) 产业高技术化; (3) 产业高集约化,即产业组织合理化,有较高的
规模经济效益; (4) 产业高加工度化。
1.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指实现供求结构均衡、各产业部门协调发展并取得较好结构
效益的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本标志是:
第一,生产资源在各个部门之间合理分配和使用。
第二,与社会需求结构相适应。
第三,各个产业之间在生产上相互衔接、紧密配合。
第四,适合本国的基本国情。
第五,有利于产业结构向高度化、现代化发展。
2,产业结构高度化
产业结构高度化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为基础,合理化和高度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两上
基点。
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从低度水平向高度水平的发展过程,实质是产业结
构不断向高附加值化、高技术化、高集约化演进的一种趋势。
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内容:
从产业结构的结构比例看,一是产业重点依次转移;二是各种要素密集度依次转移;
三是产品形态依次转移。
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程度看,(1)产业高附加值化,即产品价值中所含剩余价值比
例大; (2) 产业高技术化; (3) 产业高集约化,即产业组织合理化,有较高的规模经济
效益; (4) 产业高加工度化。
(一 ) 产业地区布局的涵义和条件
(二 ) 产业地区布局的规律和任务
(三 ) 产业地区布局战略选择
产业地区布局,是指产业各部门、各要素、
各环节在地域上的动态组合和分布。
产业地区布局条件主要有:地理位置、自然
条件和自然资源、人口和劳动力、科学技术和社
会经济条件等。
产业布局规律,大机器工业前,产业布局带有明显
的分散性和落后性;大机器工业时代,产业布局从分散
走向集中;现代经济条件下,产业布局同时存在聚集和
分散两种趋势。集中和规模化产生聚集效益;过高的聚
集又带来诸多弊端。所以,既要聚集,又要分散,在聚
集中有分散,在分散中有聚集,是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
产业地区布局的动态规律。
产业布局政策是通过地区产业的合理布局实现空间
经济的效率目标和公平目标的统一。
产业布局任务,
1、促使地区产业及企业的适度集中,以取得空间集
聚的效益。
2.、促进地区产业和企业的适当分散,实现空间经
济的均衡发展。
1、产业地区布局战略选择的理论
—— 区位理论是产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机制。
—— 比较优势理论是决定产业布局的利益机制。
—— 均衡与非均衡理论。
—— 公平与效率理论。
2、产业布局战略选择的原则
—— 平与效率兼顾,以效率优先。
—— 产业政策的地区倾斜与产业倾斜相结合,以产业
倾斜为重点。
—— 市场配置与计划配置相结合,以市场配置为基础。
—— 从全局利益出发,尽可能发挥各地区的相对优势。
—— 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
发展。
3、西部大开发战略
1、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含义和特点
2、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和问题
3、产业结构调整原则
4、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
战略性调整的含义。战略性调整与适应性调整的区别。
战略性调整的特点:在世界性信息技术革命的带动下,
以信息化为重点;在新科技创新推动下,一批以高新技术
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崛起;对传统产业实施重大改造、重组
和淘汰。
—— 三次产业结构比已发生向高度化演
进趋向
—— 产业结构依然不合理和低度化
—— 地区产业布局和地区发展不协调
国内生产总值结构图
图式解读:
从 1989年到 2001年, 第二产业比重提高了 8.2个百分点, 第三产
业提高 1.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降低了 9.8个百分点 。 到 2001年, 三次
产业增加值在 GDP总量中的比重分别为 15.2%,51.2%和 33.6%。
国家统计局 2002-10-1014:05:49
生产供给结构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低消
费水平下的阶段性、结构性、地区性过剩,低素
质下的高消耗、高成本和低效益;第一、第二、
第三产业结构比较落后,第一产业现代化程度低,
第二产业比重过高,但内在素质不高,低水平重
复多,第三产业发展快,但水平不高。(见表一
和表二)。各类产业内部,企业组织规模小而散,
,大而全,,小而全,,专业化水平低,难以形
成规模经济优势。
地区之间产业结构趋同化严重,从初级产品到家电为代
表的机电类产业和支柱产业;地区分工与协作程度弱化,出
现贸易与要素流动的壁垒,阻碍了地区优势的发挥;地区之
间发展不平衡加深,差距拉大,使地区间人均 国民生产总值
占有的, 不平等程度, 提高(见表三)。
表三 西、中、东部地区 GDP在全国所占的份额 [%]
年份 1978 2001 1979-2001平均
西部比重 16.8 13.6 14.3
中部比重 30.7 26.9 27.9
东部比重 52.5 59.5 57.8
资料来源: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 2002年 11月制表
( 1)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 2)坚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
( 3)坚持资本、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
型相结合
( 4)坚持以企业为主体
( 5)坚持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1)继续调节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关系
(2)提升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现代
化水平
(3)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优化工
业结构
(4)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把结构调整与信息
化建设结台起来
(5)实施新的地区产业布局战略,促进地区产
业协调发展
1、基本概念: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波动、产业结构、产业地区布局。
2、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3、为什么要实现和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4、为什么要实施和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5、试分析我国经济增长波动的状况及超常经济波动的原因。
6、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分析中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7、试分析我国产业地区布局的现状及其如何调整和发展。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
局面 ——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三、四部分,
人民出版社 2002年 11月。
2、逄锦聚等主编:《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第
21章。
3、谷书堂等主编:《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陕西人民
出版社 2003年修订本第 9章。
4、洪银兴:《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5,[美 ]w.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三联书店 1994年
版。
6,[英 ]海韦尔,G.琼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导引》,商务印书馆
1999年版。
返回
我国不同经济增长率的就业弹性比较
增长率 2003年 2004年
GDP年增长率 6% 1057万 1071万
GDP年增长率 7% 1234万 1253万
GDP年增长率 7.5% 1322万 1344万
GDP年增长率 8% 1410万 1435万
资料来源:经济日报 2003年 6月 17日 。
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
资料来源:逄锦聚等主编:《政治经济学》,高等
教育 出版社 2002年版第 381页。
时期 经济增
长率
劳动投入增
加的贡献率
资本投入增
加的贡献率
全要素生
产率提高
的贡献率
1953-1978 6.1 23.7 73.8 2.5
1979-1997 9.8 14.8 45.4 37.8